- 年份
- 2024(2167)
- 2023(3306)
- 2022(2814)
- 2021(2691)
- 2020(2431)
- 2019(5575)
- 2018(5585)
- 2017(11146)
- 2016(5621)
- 2015(6149)
- 2014(6041)
- 2013(5913)
- 2012(5329)
- 2011(4710)
- 2010(4826)
- 2009(4637)
- 2008(4513)
- 2007(4110)
- 2006(3571)
- 2005(3532)
- 学科
- 业(18518)
- 济(17248)
- 经济(17222)
- 管理(16314)
- 企(14623)
- 企业(14623)
- 险(10743)
- 保险(10652)
- 银(9551)
- 银行(9551)
- 行(9045)
- 方法(8831)
- 制(8709)
- 融(8084)
- 金融(8083)
- 数学(7712)
- 数学方法(7637)
- 中国(7079)
- 财(7061)
- 务(5008)
- 财务(5000)
- 财务管理(4974)
- 业经(4854)
- 企业财务(4757)
- 贸(4742)
- 贸易(4739)
- 体(4647)
- 易(4619)
- 度(4425)
- 制度(4423)
- 机构
- 大学(73788)
- 学院(72008)
- 管理(31313)
- 济(29262)
- 经济(28505)
- 理学(25541)
- 理学院(25323)
- 中国(25029)
- 管理学(24995)
- 管理学院(24844)
- 研究(19965)
- 财(19160)
- 京(15095)
- 财经(14420)
- 经(13235)
- 银(13042)
- 中心(12601)
- 银行(12327)
- 江(11518)
- 行(11455)
- 融(11361)
- 财经大学(11214)
- 金融(11184)
- 科学(10354)
- 人民(10032)
- 北京(9825)
- 州(9705)
- 国人(9473)
- 中国人(9444)
- 所(9121)
- 基金
- 项目(45548)
- 科学(36661)
- 基金(35130)
- 研究(33484)
- 家(29630)
- 国家(29416)
- 科学基金(26637)
- 社会(22271)
- 社会科(21008)
- 社会科学(21002)
- 基金项目(18438)
- 自然(17695)
- 自然科(17383)
- 自然科学(17380)
- 自然科学基金(17110)
- 省(16303)
- 教育(14931)
- 资助(14870)
- 划(13793)
- 编号(13542)
- 成果(11256)
- 部(10548)
- 教育部(9593)
- 创(9575)
- 重点(9543)
- 人文(9338)
- 国家社会(9309)
- 制(9253)
- 项目编号(9186)
- 大学(9043)
共检索到11971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何德旭 王进成
网络借贷平台作为一种新型的融资渠道近年来得到了迅速的发展,但存在着多方面的风险,必须对其进行有效的监管。目前可按照现有的制度框架对网络金融平台进行监管,同时要逐步完善制度设计,针对网络借贷平台制定专门的法规,并且还要按照新资本协议的要求,将网络借贷平台纳入资本管理办法的范围内比照银行业进行资本管理。
关键词:
网络借贷平台 信用风险 操作风险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张国文
P2P网络借贷平台是一种依托互联网而兴起的新型金融服务模式,由于其方便、快捷、灵活,近几年在获得快速发展的同时,也暴露出许多问题和风险,如平台性质不清、监管缺位、涉嫌非法集资、资金安全缺乏保障等,严重影响金融稳定和社会稳定。为加强P2P网络借贷平台的规范和引导,本文在对网络借贷性质和P2P网络借贷平台合法性进行初步分析的基础上,针对运营过程中存在的政策风险、经营风险和资金风险等,提出一系列监管政策建议。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陈孝明 陈慧中
P2P网络借贷平台一方面为个体与中小企业提供了新的融资渠道,为我国普惠金融的发展增添动力;另一方面P2P网络借贷平台良莠不齐,诸多问题平台频发"跑路潮",蕴含了极高的金融风险。2016年新出台的法规明晰P2P平台的信息中介性质,为研究P2P网络借贷平台的风险识别与监管指明了方向。基于信息中介视角,有效识别P2P网络借贷平台的信用风险、运营风险和科技风险,通过梳理我国P2P网贷平台的规制历程和规制逻辑,得出现行监管办法的缺陷,并进一步给出相关监管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P2P网络借贷平台 风险 监管 信息中介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陈孝明 陈慧中
P2P网络借贷平台一方面为个体与中小企业提供了新的融资渠道,为我国普惠金融的发展增添动力;另一方面P2P网络借贷平台良莠不齐,诸多问题平台频发"跑路潮",蕴含了极高的金融风险。2016年新出台的法规明晰P2P平台的信息中介性质,为研究P2P网络借贷平台的风险识别与监管指明了方向。基于信息中介视角,有效识别P2P网络借贷平台的信用风险、运营风险和科技风险,通过梳理我国P2P网贷平台的规制历程和规制逻辑,得出现行监管办法的缺陷,并进一步给出相关监管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P2P网络借贷平台 风险 监管 信息中介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丁朋超
我国对网络信贷平台存在监管主体缺失、缺乏监管手段、监管法规落后等问题。应加强与现行金融监管体制、征信制度、第三方托管制度、互联网准入制度的联动机制,明确我国网络借贷平台的监管主体,实现对网贷利率、资金安全与流动性、网贷平台日常经营网络以及借贷平台的自律监管是完善网络借贷平台监管的可行进路。
关键词:
网络借贷平台 监管 征信制度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孙挥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持续发展,P2P网络借贷作为一种新兴的融资渠道在国内外迅速扩散。由于制度和监管缺失,P2P网络借贷这种新生金融形态蕴藏着极大风险。通过对P2P网络借贷概念、现状和运作模式的介绍,分析其优势及存在的风险,提出我国P2P网络借贷平台监管制度的构建模式。
关键词:
P2P 网络借贷 优势 风险 监管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吴晓光 曹一
P2P网络借贷,即在网上实现借贷,借入者和借出者均可利用这个网络平台实现借贷的在线交易,一切认证、记账、清算和交割等流程均通过网络完成,满足了人们对资本便利快捷的需求。本文阐述了P2P网络借贷的基本概念、发展情况和积极意义,分析了其业务流程可能引发的风险,认为应将网络借贷纳入监管体系,制定监管原则、模式、内容以及安全与技术指标,引导其健康发展。
关键词:
P2P 网络借贷 金融监管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刘绘 沈庆劼
2011年以来,我国P2P网络借贷行业以年均500%的速度爆发式增长。2013年,全年成交额超过2 000亿元。截至2014年6月末,我国P2P平台数量已达911家。自2006年我国P2P网络借贷诞生以来,演变出了一些具有中国特色的商业模式,不同模式风险各异,给投资人与监管者带来了较大挑战。本文就我国P2P网络借贷模式中的五种核心要素进行了比较分析,讨论了我国P2P网络借贷中的五类主要风险,并从征信体系、信息披露、产品信用评级行业以及自律标准等四个方面,对现有监管思路提出补充建议。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黄国平
中国网络借贷行业在实现"本土化"过程中产生了多种"异化"模式。由于相关法律法规缺失,社会征信体系不完善,以及政府监管缺位,导致网络借贷市场伪劣产品充斥,给行业发展造成不利影响。当前,我国P2P网络借贷规模和速度全球领先,但制度建设尚不成熟,风险管理技术有待提高。我们需要借鉴国际先进经验,立足国内发展现状,一方面完善和提升内部风险管理体系,同时建立和健全外部监管机制,以促进我国以网络借贷为代表的互联网金融的健康发展,实现真正普惠金融。
关键词:
互联网金融 网络借贷 风险管理 金融监管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葛和平 毛毅翀
我国普惠金融发展有着良好的数字技术基础。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金融基础设施不断完善,特别是现代化支付体系建设取得重大进展,移动支付、互联网支付等数字金融技术应用越来越广泛。互联网与证券、保险、基金等深入融合,中国支付电子化程度明显提升,让更多社会公众享受到金融服务带来的快捷、便利和高效,从而扩大了普惠金融的覆盖面。利用数字技术已渐渐成为我国普惠金融发展的重要推动力,网络借贷行业成为普惠金融发展的"重要途径"。目前,网络借贷行业乱象丛生,针对网络借贷平台的监管问题,构建一个资金供给方与资金需求方的博弈模型进行探讨,得出当前网络借贷平台利率水平虚高、资金供求双方信息不对称,因缺乏有效的监管法规导致资金需求者违约等结论,在此基础上提出数字普惠金融的监管建议,进而为网络借贷行业健康发展提供重要支撑。
关键词:
数字普惠金融 网络借贷监管 博弈分析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王艳红 安乔治 王艳霞
P2P网络借贷,最早源于2005年3月英国4个年轻人创办的全球第一家P2P网贷平台Zopa。2007年6月我国第一家基于互联网的P2P借贷平台"拍拍贷"上线运营。经过几年的低速发展,从2011年开始,我国的P2P借贷市场开始爆发,平台数量及成交总额均以每年4~5倍的速度增长。据"网贷天眼"统计,截止到2014年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丁朋超
我国网络借贷平台运行模式存在线上交易型、线下交易型等五种类型,多种形态的运行模式共存致使我国对网络信贷平台的监管存在监管主体缺失、缺乏监管手段、监管法规落后等问题。当前监管方式与征信体系没有形成有效的联动,相应的监管配套制度也相对缺失。加强与现行金融监管体制、征信制度、第三方托管制度、互联网准入制度的联动机制,明确我国网络借贷平台的监管主体,实现对网贷利率、资金安全与流动性、网贷平台日常经营网络以及借贷平台的自律监管是促进网络借贷平台健康发展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
网络借贷平台 金融监管 征信制度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张敬辉
P2P网络借贷的参与主体面临着不同的风险,从博弈的角度来分析P2P网络借贷平台各个参与主体的利益,并确定他们的最优选择,对监管行为的选择有重要启示意义。我国相关监管部门要通过整合征信数据,完善征信体系、完善征信信息的披露制度、建立P2P平台产品信用评价等级制度、制定行业自律要求等措施加强对P2P网络借贷平台的监管。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叶文辉
近年来,伴随着网络借贷的迅猛发展,其背后隐藏的诸多风险也逐渐暴露。本文对近期P2P平台风险事件的特点和原因进行了梳理,重点剖析了其反映出的主要问题,包括:通过"活期理财+债转"业务设定类资金池,存在期限错配、短投长借风险;信息披露不透明,甚至涉嫌虚假宣传,严重误导投资者;虚构标的"自融"、实际控制人监管缺位等违法违规事件频发;未建立行业准入和退出制度;平台提供产品担保,偏离"信息中介"的定位等。最后,本文提出政策建议:构建和完善P2P行业准入和退出制度;建立准确、全面的信息报告和披露制度;实施"穿透式"风险监管;加强投资者合法权益保护;引入第三方担保机构,回归平台"信息中介"定位等措施。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王峰
随着我国经济以及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随着人们对投资理财需求的越来越大,P2P借贷进入我国市场后受到了广大投资者和借款人的追捧,行业规模不断扩张,交易规模快速增长,相关政策日益完善。然而,问题平台非法营运的存在以及行业监管的缺失,导致近几年我国P2P网络借贷平台问题频发。为进一步完善对我国P2P网络借贷平台风险的监管,避免给投资者造成巨大和难以弥补的财产损失,必须出台相关法律,明确监管主体,加强行业自律,防范法律风险;必须进行资金托管,设立风险准备金,防范经营风险;必须建立个人信用评价体系,设立风险分散机制,防范信用风险。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