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708)
2023(9862)
2022(8783)
2021(8481)
2020(6992)
2019(16454)
2018(16402)
2017(32617)
2016(17549)
2015(19814)
2014(19916)
2013(19679)
2012(17770)
2011(15927)
2010(15721)
2009(14464)
2008(13899)
2007(12151)
2006(10533)
2005(9336)
作者
(50251)
(41497)
(41266)
(39149)
(26520)
(19893)
(18862)
(16360)
(15942)
(14807)
(14487)
(13756)
(13038)
(13022)
(12871)
(12561)
(12395)
(12376)
(11903)
(11772)
(10193)
(10071)
(9920)
(9393)
(9297)
(9236)
(9206)
(9157)
(8347)
(8100)
学科
(68695)
经济(68621)
管理(50536)
(48260)
(41109)
企业(41109)
方法(34162)
数学(29614)
数学方法(29309)
(17133)
中国(16552)
(16420)
业经(15206)
(14777)
地方(13151)
(12846)
贸易(12838)
(12449)
(12060)
理论(12048)
(11586)
农业(11168)
技术(11065)
(10964)
(10906)
金融(10904)
财务(10902)
财务管理(10885)
(10653)
银行(10621)
机构
大学(249569)
学院(246310)
管理(104207)
(96737)
经济(94524)
理学(90532)
理学院(89600)
管理学(88173)
管理学院(87732)
研究(78388)
中国(61091)
(53166)
科学(48363)
(44198)
(38351)
(37253)
中心(36771)
业大(36377)
财经(36237)
研究所(34942)
(34594)
北京(33788)
(33013)
(31776)
师范(31524)
农业(29102)
(28952)
(28446)
经济学(28223)
财经大学(27320)
基金
项目(171500)
科学(135233)
研究(126263)
基金(125442)
(108239)
国家(107366)
科学基金(93320)
社会(78395)
社会科(74232)
社会科学(74209)
基金项目(67546)
(66029)
自然(62042)
自然科(60625)
自然科学(60614)
自然科学基金(59518)
教育(57488)
(55661)
编号(52157)
资助(52057)
成果(41677)
(37955)
重点(37277)
(35871)
(35380)
课题(34593)
创新(33324)
教育部(32866)
科研(32812)
项目编号(32684)
期刊
(103240)
经济(103240)
研究(73712)
中国(42621)
学报(37361)
管理(37325)
科学(34817)
(33028)
(31951)
大学(28277)
(26902)
金融(26902)
学学(26375)
教育(26213)
农业(22689)
技术(20661)
财经(17473)
业经(17057)
经济研究(15899)
图书(15568)
理论(14982)
(14650)
实践(13982)
(13982)
问题(13232)
科技(12094)
技术经济(12060)
情报(11595)
现代(11338)
(11274)
共检索到35462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敬丽华  
网络借贷(P2P)平台作为普惠金融的一种创新实践,近几年发展迅速,其本质是以网站介质为借贷双方提供信贷交易服务的中介公司,其业态一直徘徊于法律模糊地带。国内融资市场供需严重失衡,为网络借贷行业带来了空前的发展机遇,但粗放的发展模式也潜伏着危机。本文认为,在国内信用环境尚不完备的情况下,行业需要走一条细分市场、专注一隅的发展道路,才能迎来网络借贷(P2P)平台乃至整个行业的健康发展。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谢文武  汪涛  
通过分析我国网络借贷平台的交易数据,基于当前网络借贷利率呈现下降趋势的特征,运用双边随机边界模型对P2P交易中涉及的借贷双方的议价能力进行实证研究。研究证明,借贷双方的议价能力会受到一些因素影响,包括贷款总额、借款期限、借款人信用情况、担保情况等方面。另外,实证研究结果也证明投资者的议价能力比借款人表现出更强的特征。进一步研究发现,随着网络借贷市场的日益正规化和监管常态化,网络借贷平台也在不断完善风控机制,同时借款人的信息传递日益透明化,也对利率水平的稳定产生影响。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赵晓男  黄坤  郑春梅  
本文试图构建一个双边市场模型来分析网络借贷平台企业的竞争策略,推导出竞争性网络借贷平台的最优价格水平,并分析交叉网络外部性、服务差异化程度和借款者信誉对网络借贷平台定价的影响。研究发现:用户的网络外部性越高,网络借贷平台对其定价越低;用户的差异性越小,网络借贷平台对其定价越低;借款者的信誉度越低,网络借贷平台对出借者的定价越低。这在一定程度上解释了网络借贷平台为何会采取对借款者收取成交服务费而对出借者免费的定价模式。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杨何灿  杨咸月  
本文首次检验了中国网络借贷市场的区域差异及其信息引导关系。网络借贷市场的迅猛发展确实已突破时空局限,在全国范围内找到了服务"草根"阶层的定位;但各地网贷市场利率水平差异显著、区域分割问题相当严重,这与其利率变动不存在区域差异、各地市场信息已完全畅通形成巨大反差。主要原因是借贷平台因深度介入交易、成为类似商业银行信用中介的角色错位而引起市场定价混乱造成的。进一步发展网贷市场必须以全面提升市场效率为目标,消除区域分割。
[期刊] 广东商学院学报  [作者] 李金阳  朱钧  
以我国最大的P2P网络借贷网站拍拍贷为例,采用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建立网络借贷的借贷利率影响因素模型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借入者的信用等级与借款金额对借款利率具有负向影响,历史流标次数对借款利率具有正向影响,是否加入优先计划、历史借贷成功次数、是否具有视频认证等与借款利率关系不显著。
[期刊] 金融经济学研究  [作者] 陈霄  
在借鉴国内外学者成果的基础上,构建一个网贷平台中的"柠檬"模型和"声誉"模型,对平台内存在的"羊群行为"进行分析,并尝试对"赌博式融资"进行探讨,将影响借款人借款成本的因素分为五个特征维度进行实证分析。结果发现,标的特征、信用和地区因素对借款人成本具有显著影响,网贷参与者和网贷平台需警惕可能存在的"赌博式融资"行为。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郑诚  沈沁  杨柳明  
文章以美国Lending Club网贷平台为研究对象,探索在信息不对称下,不同信用评价模式对网络借贷行为影响的差异性。结果显示,两种信用评级方式,即平台内部对借款人的信用评级和外部第三方提供的信用评级对贷款人放贷行为的影响具有显著差异。具体而言,贷款人是否放贷以及以何种价格放贷主要取决于平台内部的信用评级;在相同条件下,贷款人更依赖于平台内部的信用评级识别借款人的信用风险。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周正龙  马本江  胡凤英  
针对非对称信息下P2P网络借贷契约执行中的逆向选择问题,本文提供了以最优契约为基础的审核机制,用于改善中国P2P网络借贷契约的配置效率:通过激励可行的借贷契约分析,无套利行为的借款人不存在产出水平的扭曲,而有套利行为的借款人存在产出水平向下扭曲,并且只有无套利行为的借款人得到一个严格正的信息租金;为了放松无套利行为类型借款人的激励约束,引入审核机制用以改进契约的资源配置效率,并放松了贷款人承诺审核机制实施的假设条件,对审核机制拓展到不完全承诺情形;通过数值模拟进一步讨论了借款人分布概率、贷款人的审核概率以及承诺概率对P2P网络借贷契约的配置效率的影响。本研究对构建中国PSP网络借贷市场的金融契约有一定的启示作用。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郑诚  沈沁  杨柳明  
文章以美国Lending Club网贷平台为研究对象,探索在信息不对称下,不同信用评价模式对网络借贷行为影响的差异性。结果显示,两种信用评级方式,即平台内部对借款人的信用评级和外部第三方提供的信用评级对贷款人放贷行为的影响具有显著差异。具体而言,贷款人是否放贷以及以何种价格放贷主要取决于平台内部的信用评级;在相同条件下,贷款人更依赖于平台内部的信用评级识别借款人的信用风险。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李苍舒  沈艳  
基于清华大学金融科技研究院互联网金融研究中心网络借贷平台数据库与网贷之家相关平台统计数据,通过构建Logit模型与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来研究2015年12月e租宝事件和2018年6月备案延期后的"爆雷"现象,本文着重考察投资者是否具备根据信息披露程度识别问题平台和正常平台的能力。本文发现,第一,信息披露程度是影响平台风险的重要因素:信息披露程度越高的平台,其运营时间越长,出现问题的可能性越低。第二,信息披露程度越高的平台对抗风险的能力越强。风险传染期内,信息披露程度较高的平台,其成交量受市场负面情绪的影响较小。上述两点表明,总体而言,投资者重视平台披露的信息,并具备一定的信息识别能力。最后本研究也发现,上述两次风险事件期出现的问题平台是市场出清所需,它们和正常运营平台存在较大差异,尚无证据表明大量正常平台被拖累成问题平台。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周正龙  马本江  胡凤英  
针对非对称信息下P2P网络借贷契约执行中的逆向选择问题,本文提供了以最优契约为基础的审核机制,用于改善中国P2P网络借贷契约的配置效率:通过激励可行的借贷契约分析,无套利行为的借款人不存在产出水平的扭曲,而有套利行为的借款人存在产出水平向下扭曲,并且只有无套利行为的借款人得到一个严格正的信息租金;为了放松无套利行为类型借款人的激励约束,引入审核机制用以改进契约的资源配置效率,并放松了贷款人承诺审核机制实施的假设条件,对审核机制拓展到不完全承诺情形;通过数值模拟进一步讨论了借款人分布概率、贷款人的审核概率以
[期刊] 金融经济学研究  [作者] 庄雷  周勤  王飞  
分析互联网金融创新推进的利率市场化下P2P借贷双方对网络借贷模式的认知过程,测度网络借贷的干中学效应;并借助"拍拍贷"网站的交易数据,从借款的信用等级、中标概率以及利率水平等三个角度来检验资金借贷过程中的学习效应。实证结果显示,网络借贷中的借款订单次数与信用等级和中标概率呈正相关,与借款利率呈负相关;反映了人们在网络借贷的自主学习能够选择合适的信息披露质量提高借款中标概率来降低借款成本;说明网络借贷中存在着显著的干中学效应;有助于借贷双方在一个逐渐利率市场化的环境下通过多次借款博弈寻找均衡利率,提高资金配置效率。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蒋先玲  张庆波  程健  
近年来,P2P网络借贷市场成为我国金融领域的重灾区,各类问题层出不穷,不仅损害了投资者利益,而且严重扰乱了我国的金融秩序,深入研究P2P网络借贷市场存在的问题具有重要现实意义。P2P网络借贷市场是信息不对称最为严重的市场之一,对借款人信用风险进行识别是P2P网络借贷的关键环节。根据信用风险定价理论,借贷利率应该充分反映违约风险,通过检验借贷利率与违约风险之间的关系可以验证借贷市场信用风险识别机制的有效性。基于"人人贷"平台公开的历史交易数据对P2P网络借贷市场的信用风险识别问题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借贷利率能部分反映借款人的信用风险,但在相同的利率水平下,其他指标与违约风险也存在显著性关系,表明相同的利率未对应相同的信用风险,平台的信用风险识别机制部分有效。进一步研究表明,在缺乏成熟、易用的个人征信产品的情况下,无论借款人、P2P平台,还是投资者,对信用风险影响因素的判断与实际情况都存在一定的偏差,工作经验丰富的借款人付出了过高的借贷成本,平台在判断收入对信用风险的影响方面出现了偏差,投资者则忽视了借款人学历的价值。建议打破个人征信数据壁垒,丰富个人征信产品,保护居民信用数据安全,以保障借贷市场的持续发展。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胡金焱  李建文  
P2P网络借贷是互联网金融的主要业务模式之一,也是一种新型的信贷模式。不同于传统信贷模式,P2P网络借贷依托互联网技术撮合借贷双方直接完成信用交易,无须传统金融中介参与。借助人人贷平台的大数据优势,本文研究发现:中国P2P网络借贷市场存在行业偏好,具体表现为工作行业会对借款的满标率、成功率产生显著影响;进一步研究发现,该偏好其实是一种行业歧视,投资者以出借资金安全性或者损失投资预期收益为代价而选择投资于违约风险高的部分行业的借款人,即使在IT行业、金融/法律行业工作的借款人可以显著地提高投资人的福利,但其资金可得性并没有相应的提高;从解决机制来看,借款人完成工作认证、提高信息质量可以降低行业偏好,但不能消除行业歧视。
[期刊] 征信  [作者] 黄余送  
近年来,我国网络借贷交易规模和平台数量快速发展,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如网络借贷机构难以得到传统银行同等待遇,网络信贷征信机构之间数据难以共享,网络借贷征信机构数据积累过少。为促进网络借贷行业健康发展,需要提升央行征信中心个人征信系统等对网络信贷平台的服务能力,积极推动互联网征信机构与央行征信中心个人征信系统的数据共享,加大征信产品开发力度,为互联网征信的发展提供法律保障。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