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537)
2023(2362)
2022(2029)
2021(1940)
2020(1752)
2019(4072)
2018(4216)
2017(8694)
2016(4402)
2015(4663)
2014(4244)
2013(3879)
2012(3440)
2011(3049)
2010(3012)
2009(2838)
2008(2714)
2007(2426)
2006(2171)
2005(2172)
作者
(11351)
(9517)
(9401)
(8945)
(5950)
(4538)
(4301)
(3653)
(3588)
(3323)
(3295)
(3240)
(3041)
(3031)
(2966)
(2863)
(2823)
(2805)
(2799)
(2731)
(2459)
(2276)
(2271)
(2212)
(2181)
(2117)
(2051)
(2033)
(1903)
(1903)
学科
(12718)
经济(12706)
(9113)
管理(8724)
(7822)
企业(7822)
方法(4982)
业经(4509)
(4451)
贸易(4449)
(4383)
数学(4109)
数学方法(4049)
(3929)
电子(3567)
(3433)
银行(3429)
网上(3402)
网上贸易(3402)
中国(3389)
(3269)
信息(3206)
(3152)
金融(3151)
(3134)
(3109)
产业(3052)
(2991)
(2920)
税收(2897)
机构
大学(52467)
学院(52154)
管理(20485)
(18834)
经济(18324)
理学(17334)
研究(17264)
理学院(17123)
中国(16841)
管理学(16777)
管理学院(16679)
科学(11514)
(11211)
中心(9993)
(9971)
(9550)
(8611)
(8587)
研究所(7967)
(7934)
财经(7868)
银行(7658)
业大(7477)
农业(7367)
(7271)
(7220)
(7211)
师范(7193)
北京(7004)
(6969)
基金
项目(36749)
科学(29741)
基金(28123)
研究(25518)
(25123)
国家(24968)
科学基金(21777)
社会(16321)
社会科(15397)
社会科学(15393)
基金项目(15256)
自然(15128)
自然科(14833)
自然科学(14831)
自然科学基金(14571)
(13735)
(12057)
教育(11335)
资助(10973)
编号(10525)
重点(8487)
成果(8318)
(7947)
(7826)
(7587)
科研(7434)
创新(7412)
计划(7089)
国家社会(6943)
项目编号(6823)
期刊
(19148)
经济(19148)
研究(15793)
(11375)
金融(11375)
中国(9965)
学报(8546)
科学(8052)
(7915)
管理(6861)
(6809)
大学(6228)
学学(5790)
教育(4846)
农业(4514)
图书(4132)
业经(3609)
技术(3572)
财经(3408)
经济研究(3391)
理论(3374)
实践(3182)
(3182)
情报(3040)
(2815)
(2810)
书馆(2774)
图书馆(2774)
资源(2733)
(2603)
共检索到8043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征信  [作者] 黄余送  
近年来,我国网络借贷交易规模和平台数量快速发展,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如网络借贷机构难以得到传统银行同等待遇,网络信贷征信机构之间数据难以共享,网络借贷征信机构数据积累过少。为促进网络借贷行业健康发展,需要提升央行征信中心个人征信系统等对网络信贷平台的服务能力,积极推动互联网征信机构与央行征信中心个人征信系统的数据共享,加大征信产品开发力度,为互联网征信的发展提供法律保障。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邱勋  
P2B网络借贷是一种创新的互联网微金融服务模式,也被称为"互联网信托",即通过互联网实现个人对中小微企业的一种贷款模式,对拓宽中小微企业的融资渠道和降低融资成本,促进我国多层次资本市场和普惠金融的发展有积极意义。本文通过研究P2B网络借贷模式的主体架构和运营模式、P2B网络借贷平台的特征、P2B网络借贷与传统信托和P2P网络借贷平台的差别,分析P2B网络借贷存在的问题,提出规范其发展模式的对策。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史和新  王少杰  
作为一种新的金融创新模式,网络借贷平台出现后,引起了整个社会的高度关注。中小企业融资难已成为摆在现实中的一个非常大的难题。P2P网络借贷平台的出现大大缓解了这一问题,同时也满足了较多中小企业的融资需求。文章主要对国内外存在的P2P网络借贷模式进行了分析研究,并对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思考与研究,提出了互联网金融监管的政策建议。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钟肖英  何奇龙  
互联网消费金融的发展改变了传统的消费模式,贷款人和借款人之间的信息不对称却带来了极大的违约风险。将贷款人和借款人借贷行为纳入重复博弈的框架,构建了无征信体系下的有限次和无限次重复博弈模型,分析重复博弈次数对均衡结果的影响,得出"冷酷战略"成为子博弈精炼纳什均衡的条件。引入征信体系后,通过借贷双方静态博弈分析,得出信用博弈混合策略均衡结果,据此,提出建设全面共享的征信体系的必要性和重要意义。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钟肖英  何奇龙  
互联网消费金融的发展改变了传统的消费模式,贷款人和借款人之间的信息不对称却带来了极大的违约风险。将贷款人和借款人借贷行为纳入重复博弈的框架,构建了无征信体系下的有限次和无限次重复博弈模型,分析重复博弈次数对均衡结果的影响,得出"冷酷战略"成为子博弈精炼纳什均衡的条件。引入征信体系后,通过借贷双方静态博弈分析,得出信用博弈混合策略均衡结果,据此,提出建设全面共享的征信体系的必要性和重要意义。
[期刊] 征信  [作者] 陈磊  
结合移动互联网和智能手机蓬勃发展的大趋势,对当前环境中如何利用互联网技术和手机应用程序在民间借贷和商业领域开展征信业务的模式进行探讨,并针对推动这两类记录的采集和相应征信业务模式的开展提出政策建议,从而为监管部门决策提供数据支撑,以期有助于深化我国社会信用体系建设。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孙小明  
作为互联网金融的典型代表,P2P网络借贷是我国传统金融市场的有益补充,也是“普惠金融”的重要组成。然而,出借人作为信息劣势方,与P2P平台和借款人间的信息不对称导致道德风险的广泛存在。在决策时,由于借款人众多且分散,道德风险更难被掌握,出借人会更加注重甄选P2P平台,由此产生了市场分割,形成投资市场与借贷市场的“双市场”。有限理性条件下,出借人受利益驱动选择劣质P2P平台、劣质借款人,导致P2P网络借贷市场的柠檬困境。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孙小明  
作为互联网金融的典型代表,P2P网络借贷是我国传统金融市场的有益补充,也是"普惠金融"的重要组成。然而,出借人作为信息劣势方,与P2P平台和借款人间的信息不对称导致道德风险的广泛存在。在决策时,由于借款人众多且分散,道德风险更难被掌握,出借人会更加注重甄选P2P平台,由此产生了市场分割,形成投资市场与借贷市场的"双市场"。有限理性条件下,出借人受利益驱动选择劣质P2P平台、劣质借款人,导致P2P网络借贷市场的柠檬困境。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庄雷  周勤  
身份歧视在金融市场上是一种常见的现象,而中国互联网金融创新模式的快速发展,将使得金融市场更加有效。本文通过对P2P网络借贷中身份歧视程度的实证研究,来检验互联网金融创新的效率。借助"拍拍贷"网站的交易数据,从借款订单的中标概率、投标人气、利率水平三个角度检验资金借贷过程中的身份标签的影响程度。实证结果分析表明,网络借贷中,总体上,信息披露质量较低,存在着显著的身份歧视。对信息质量细分市场深入检验结果显示,随着信息披露质量较高,身份歧视并不显著。从政策层面看,网络借贷解决了陌生人之间的借贷问题,并随着信息披露质量逐步完善,缓解借贷市场中的身份歧视,提高了金融市场效率。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程华  鞠彬  
中国的互联网金融经历了一个先创新发展后监管规制的过程,本文通过对网络借贷行业的实证研究,分析监管规则的出台实施对新型互联网融资市场有效性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网络借贷平台资金的银行存管、持有ICP证等强制性规定缓解了投资者、平台企业与借款人之间的信息不对称,对克服早期平台间通过竞相承诺高回报率来吸引投资者导致的"柠檬市场"问题、对解决网贷市场上缺乏平台风险性高低有效信号的问题都起到了正向作用,有助于互联网融资市场的有效性提高。
[期刊] 长江大学学报(社科版)  [作者] 曹文禹  
P2P网络借贷是指资金的需求方和供给方在互联网上进行的小额资金借贷,是一种新兴的互联网商业模式。自2007年拍拍贷诞生之后,我国P2P网贷平台在过去5年经历了高速发展阶段,但因征信模式缺失已引发较多风险事件,并严重影响其可持续发展。以我国P2P网贷平台的发展现状和运作模式为出发点,对其在征信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剖析,并从技术层面和法律层面提出政策建议。
[期刊] 征信  [作者] 倪海鹭  
分析P2P平台运营模式及现状,探讨将P2P平台纳入征信管理体系的必要性。针对目前法律法规不完善、监管机制不明确等问题,从完善法律框架、设计接入模式、出台制度规范和制定配套措施等方面提出将P2P平台纳入人民银行征信管理体系的对策建议。
[期刊] 征信  [作者] 陈冬宇  李伟军  彭中礼  徐赟  
近年来我国网络借贷行业迅速发展,但也出现了种种问题,存在诸多风险。引入第三方个人征信有助于完善借贷违约惩罚机制,降低信用风险,促进网络借贷市场的健康发展,同时也有利于征信机构丰富信息来源,建立覆盖全国的征信体系。网络借贷企业与征信机构的合作应该实现征信披露法制化、征信申请自愿化、征信合作流程化和征信数据标准化,这样才能实现行业与征信机构的双赢。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李建军  王德  
本文从小微经济体融资搜寻成本和网络效应两个基础理论命题入手,对比商业银行与互联网借贷平台的搜寻成本和网络效应对融资行为的影响。研究发现,搜寻成本和网络效应共同作用于融资行为,搜寻成本越低,网络效应越大,相应融资渠道价值越高。互联网借贷平台具备这两方面的优势,拥有比银行更高的小微融资渠道价值,是普惠金融服务的重要提供者。规范互联网借贷平台发展,提升其透明度,对普惠金融体系建设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李亚飞  刘志洋  
本文以P2P网络借贷平台——"人人贷"的历史数据为研究样本,从风险补偿的视角,研究互联网金融利率定价能否有效覆盖违约风险。研究结果表明:P2P产品的借款利率整体上低估了借款人的违约风险;投资者对借款订单信息、借款人个人信息以及信用评估信息存在不同的风险敏感性,对借款期限、借款金额、借款人的信用等级以及婚姻状况的风险敏感性较高,而对借款人的工作所属行业、工作时间、年龄、学历信息的风险敏感性较低;在不同的P2P细分市场中,由于投资者的风险敏感性有所不同,其对借款人所要求的风险溢价也有所差异,进而产生了部分细分市场中违约风险被低估或者高估的现象。上述研究结论表明,国内互联网金融的利率定价机制并不能够准确反映借款人的违约风险。为此,要反思国内互联网金融的定价和风险控制机制,从风险控制制度建设着手,推动互联网金融健康、有序发展。要完善互联网金融行业的信息披露制度,夯实利率定价准确反映风险的基础;要推动互联网金融平台优化对借款人的信用评估机制,引导投资者对信用评估信息给予关注和重视;要加强投资者风险教育,引导投资者对互联网金融产品的违约风险及其他风险进行有效识别和定价。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