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523)
2023(10987)
2022(9823)
2021(9276)
2020(7814)
2019(18101)
2018(18221)
2017(34663)
2016(18601)
2015(21248)
2014(21046)
2013(20762)
2012(18902)
2011(16898)
2010(16748)
2009(15156)
2008(14757)
2007(12766)
2006(11142)
2005(9673)
作者
(55519)
(45873)
(45645)
(43577)
(29197)
(22178)
(20801)
(18222)
(17621)
(16277)
(15931)
(15310)
(14533)
(14512)
(14133)
(13997)
(13886)
(13733)
(13193)
(13168)
(11490)
(11187)
(11009)
(10406)
(10293)
(10292)
(10273)
(10175)
(9180)
(9126)
学科
(71605)
经济(71521)
管理(56463)
(52179)
(45377)
企业(45377)
方法(35960)
数学(30277)
数学方法(29792)
(19362)
(18183)
(17914)
业经(17306)
中国(16631)
理论(14491)
地方(13561)
(13208)
(12789)
财务(12719)
财务管理(12698)
(12167)
贸易(12160)
技术(12123)
企业财务(12097)
农业(12023)
(11790)
(11543)
环境(11063)
(10463)
教育(10042)
机构
大学(269917)
学院(265363)
管理(110541)
理学(96215)
(96077)
理学院(95157)
经济(93752)
管理学(93264)
管理学院(92798)
研究(84832)
中国(62112)
(57929)
科学(56898)
(43723)
(42416)
业大(41605)
(41564)
中心(39554)
研究所(39148)
(37338)
北京(36574)
财经(36042)
(36006)
师范(35544)
(32775)
农业(32714)
(31295)
(31062)
师范大学(28922)
技术(28641)
基金
项目(190303)
科学(149435)
基金(138547)
研究(136330)
(121415)
国家(120479)
科学基金(104131)
社会(83001)
社会科(78476)
社会科学(78454)
基金项目(74611)
(73877)
自然(71204)
自然科(69584)
自然科学(69570)
自然科学基金(68306)
教育(62711)
(62626)
资助(57269)
编号(55874)
成果(45164)
重点(42169)
(41006)
(39085)
(38832)
课题(37622)
科研(36989)
创新(36408)
大学(35937)
项目编号(35258)
期刊
(99967)
经济(99967)
研究(72872)
中国(46018)
学报(44920)
管理(40868)
科学(40397)
(36217)
大学(32940)
(31816)
学学(30613)
教育(29485)
农业(25713)
技术(24490)
图书(20110)
(17161)
金融(17161)
业经(16795)
财经(16158)
经济研究(15324)
情报(14830)
理论(14461)
科技(13847)
实践(13669)
(13669)
(13538)
书馆(13126)
图书馆(13126)
(12951)
技术经济(12731)
共检索到37238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刘春茂  袁敬芸  周悦  
[目的/意义]分析信息偶遇相关理论及背景,探索应用心理学眼动实验方法,更客观地揭示不同网络信息组织方式所体现信息偶遇现象的特征及效果。[研究设计/方法]应用眼动实验法,对40名被试对象进行眼动实验数据采集,选择总注视时间、首次进入兴趣区用时、注视次数、首次注视时间4个眼动实验指标,对相关数据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观察两种信息分类组织方法对眼动指标的差异化影响。随后对同一批被试对象进行跟进访谈,整理被试对象的偶遇体验和经历。[结论/发现]主题导航的信息分类组织方法和分面分类的信息组织法方法在总注视时间和注视次数上存在显著性差异,通过访谈结果进一步分析,发现主题导航的信息分类组织方法更容易产生偶遇效果。[创新/价值]利用跨学科的眼动实验捕捉被试对象的眼动数据,通过客观数据与主观访谈相结合的方法,新颖地展开网络信息组织方法的信息偶遇现象的研究。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杜雪  刘春茂  
[目的/意义]针对网络中出现的信息偶遇的现象,分析哪些个人因素会对网络信息偶遏发生的概率、个人行为及认知造成影响,从而有针对性地改变查询策略以达到信息获取效益最大化。[方法/过程]采用实验法与问卷调查相结合的方法来探索个人特征对网络信息偶遇的影响因素。[结果/结论]理科类专业、在职人员更容易发生信息偶遇;男性、大专学历人员在发生网络信息偶遇时更偏向于关注偶遇的信息并且选择分享、保存、使用偶遇的信息;理科类用户更加认同在网络浏览中或者在网络与他人进行交流时是较易发生信息偶遇的情形。检索系统可以根据用户个人的一些特征来积极创造环境促使信息偶遇发生,以增加信息偶遇概率,、
[期刊] 数字图书馆论坛  [作者] 阳玉堃  黄椰曼  
社交网络扩大用户获取信息来源,而信息偶遇作为用户信息获取的一种特殊形式,探究其在社交网络环境中的影响因素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在对国内外信息偶遇领域进行文献调查的基础上,归纳影响社交网络用户信息偶遇状况的个人因素、环境因素和信息因素,构建社交网络环境下用户信息偶遇的影响因素模型,并提出10个研究假设,使用PLS分析样本数据并验证模型假设。结果表明,情绪状态等6个变量对信息偶遇有显著正向影响,信息需求和环境状况感知对信息偶遇有显著负向影响,信息的多样性、质量对信息偶遇没有显著影响,并基于此提出图书馆在社交网络提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田梅  朱学芳  
[目的 /意义]研究网络环境下大学生群体的信息偶遇敏感影响因素,以指导大学生群体提高信息偶遇能力,继而提升大学生信息素养。[方法 /过程]使用信息增益分析各影响因素与信息偶遇发生频次之间的相关性,构建敏感影响因素模型,并进一步利用支持向量机(SVM)建立信息偶遇频次预测模型。[结果 /结论]与发生信息偶遇最相关的10个影响因素分布于信息用户、偶遇信息、网络环境、情境因素4个维度;模型分类预测精度达82.96%,说明SVM对预测信息偶遇频次有良好效果。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周佩  黄春燕  
采用元人种志方法对12项信息偶遇原始研究进行综合集成,回答信息偶遇的发生要素、发生流程、效果、情境对信息偶遇的影响4个问题。提出信息偶遇的全景模型,认为信息偶遇是行动者与信息、情境良性互动从而产生积极行动后果和积极情绪体验的一种信息行为方式,受到个体认知风格、认知任务、信息组织、物理和社会情境的影响。
[期刊] 图书馆杂志  [作者] 高丹  
方法研究是网络信息组织研究的热点。本文介绍了目前常用的网络信息组织方法。并重点讨论了分类法、主题法、分类主题一体化的研究现状。
[期刊] 图书馆杂志  [作者] 王知津  肖洪  
本文从相关概念、分类法、主题法,索引法、文摘法等5个方面对网络信息组织和传统信息组织进行了比较,分析和阐述了两者之间的联系和区别,讨论了各自的优缺点,从而为网络信息组织继承和发展传统信息组织提供了理论和方法上的借鉴。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袁红  王志鹏  
采用搜寻实验与调查问卷相结合的方法,分析有任务搜索和无任务浏览两种实验情境下用户在数字图书馆中信息偶遇的频次、原因和途径,比较个人和信息因素对日常信息搜寻中信息偶遇的影响以及信息偶遇后的行为的差异。研究表明:无任务浏览情境下易于发生信息偶遇,数字图书馆的相关主题、推荐机制、相关收藏是信息偶遇的主要途径,评价信息有用性、分析比较信息、表达信息需求、信息标题和热度是信息偶遇的主要影响因素。
[期刊] 图书馆理论与实践  [作者] 胥文娟  黄丽霞  
促进信息偶遇是OPAC系统实现功能拓展、提升服务能力的可靠发展方向,从基于检索字段的资源聚类、资源推荐功能、标签功能、分享功能等方面对985高校图书馆OPAC系统中支持信息偶遇的功能设置情况进行了调查,分析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改善建议。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王文韬  谢阳群  
指出信息偶遇作为信息搜寻行为的类型之一,所受到的关注和研究相对较少,从相关理论模型出发,对信息偶遇展开研究,着重对S.Erdelez、M.P.E.Cunha提出的信息偶遇过程模型及J.Lawley和P.Tompkins提出的信息偶遇感知模型等进行探讨。在分析信息偶遇模型的同时,总结信息偶遇的作用和价值,认为对个人而言信息偶遇有利于信息知识的获取,提高个人信息素养;对组织而言,信息偶遇有助于信息分享和创造力的提升。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管家娃  张玥  赵宇翔  朱庆华  
[目的/意义]以社会化搜索情境下的信息偶遇为研究对象,旨在探索其发生机理及影响因素,以补充该情境下的信息偶遇专门研究,并帮助社会化搜索服务提供者、信息素养教育者和用户充分利用这一信息行为。[方法/过程]采用扎根理论进行实证研究,构建社会化搜索情境下的信息偶遇整合分析框架,细化偶遇发生过程,探索影响发生过程的关键因素。[结果/结论]偶遇契机、会话切换、偶遇处理构成了社会化搜索情境下的信息偶遇过程,平台特征、情境特征、信息特征以及包括用户即时心态、平台使用习惯、现象认知情况、个人信息素养在内的用户特征会共同作用于偶遇过程。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张倩  邓小昭  
从自用、共享和存储这3种偶遇信息利用形式着手,对有关偶遇信息利用(即用户对偶遇到的信息的利用)的研究文献进行系统梳理,总结偶遇信息利用的研究现状,指出其不足之处,并针对不足之处分析在偶遇信息自用、共享与存储方面未来可能的研究趋势。
[期刊] 现代情报  [作者] 田梅  
[目的 /意义]明晰信息偶遇在信息行为框架中的定位并进一步探讨阐释信息偶遇研究的理论基础对于信息偶遇研究有着重要意义。[方法 /过程]针对代表性概念与模型进行分析,探讨了信息偶遇在信息行为框架中的定位以及与其他信息行为之间的关系;从信息偶遇过程研究与影响因素研究两个方面,结合具体研究成果,阐释了相关研究的理论基础。[结果 /结论]信息偶遇与信息搜寻、信息搜索等共同构成了信息行为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又与两者存在交叉;可以基于非线性理论、关联主义学习理论、意义构建理论等认知科学理论以及自我效能理论等心理学相关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欧阳剑  
主要侧重于社会网络情景下信息组织的运动规律与特征的研究,注重通过以用户为中心的信息流运动、网络社区交流与社会关系的角度去论述与探索社会网络情景下运动中的信息组织机制、规律与特征。描述社会网络情景下动态的信息组织方式是受用户、信息流运动、网络社区交流与社会关系的影响与控制,具有高度的自组织特性,是在复杂的社会网络情景下自发地对信息进行有效组织与序化的。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赵静杰  张薇薇  王特  姚伟  
[目的/意义]分析移动网络环境下知识型员工的偶遇信息共享行为演化过程,帮助企业激发知识型员工创新思维,实现知识创造,为相关数字资源平台提供更优质服务起到一定的指导和借鉴。[方法/过程]采用质性研究方法,选取企业知识型员工作为调查样本,运用访谈法收集数据,通过扎根理论对其网络信息素养、偶遇信息共享意愿、偶遇信息共享环境以及偶遇信息共享内容等进行编码分析,提炼出移动网络环境下知识型员工偶遇信息共享的演化路径及其形成机制。[结果/结论]研究结果表明,移动网络环境下知识型员工偶遇信息共享行为以移动网络终端为媒介,包括偶遇信息转移—知识创造—偶遇信息共享演化路径,网络信息素养、偶遇信息共享意愿和偶遇信息共享环境作为共享驱动要素共同作用于知识型员工偶遇共享行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