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958)
- 2023(14228)
- 2022(12417)
- 2021(11483)
- 2020(9781)
- 2019(22085)
- 2018(21912)
- 2017(41564)
- 2016(22623)
- 2015(25298)
- 2014(24976)
- 2013(24615)
- 2012(22380)
- 2011(20160)
- 2010(19798)
- 2009(17885)
- 2008(17344)
- 2007(15009)
- 2006(13076)
- 2005(11159)
- 学科
- 济(84296)
- 经济(84200)
- 管理(64562)
- 业(61594)
- 企(50930)
- 企业(50930)
- 方法(41221)
- 数学(35561)
- 数学方法(35146)
- 农(23634)
- 学(22363)
- 财(21819)
- 中国(20968)
- 业经(20375)
- 地方(16528)
- 贸(16307)
- 贸易(16302)
- 农业(16080)
- 易(15824)
- 理论(15250)
- 务(14687)
- 财务(14621)
- 技术(14604)
- 财务管理(14602)
- 和(14081)
- 制(13922)
- 企业财务(13892)
- 环境(13794)
- 划(11968)
- 银(11751)
- 机构
- 大学(324399)
- 学院(320560)
- 管理(128172)
- 济(118564)
- 经济(115927)
- 理学(112127)
- 理学院(110827)
- 管理学(108657)
- 管理学院(108092)
- 研究(106940)
- 中国(77203)
- 科学(72906)
- 京(69044)
- 农(61485)
- 业大(56046)
- 所(54787)
- 财(52019)
- 研究所(50937)
- 中心(49825)
- 农业(48809)
- 江(45776)
- 财经(43104)
- 北京(42951)
- 范(42555)
- 师范(41891)
- 经(39347)
- 院(38756)
- 州(37436)
- 技术(35160)
- 经济学(34418)
- 基金
- 项目(234139)
- 科学(182160)
- 基金(169542)
- 研究(162849)
- 家(151661)
- 国家(150431)
- 科学基金(127853)
- 社会(100405)
- 社会科(95004)
- 社会科学(94978)
- 省(91956)
- 基金项目(91552)
- 自然(87665)
- 自然科(85658)
- 自然科学(85631)
- 自然科学基金(84108)
- 划(78368)
- 教育(74787)
- 资助(68948)
- 编号(65525)
- 重点(52772)
- 成果(51842)
- 部(50040)
- 发(48784)
- 创(48617)
- 科研(45930)
- 计划(45465)
- 创新(45390)
- 课题(44603)
- 大学(43403)
共检索到44681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杜雪 刘春茂
[目的/意义]针对网络中出现的信息偶遇的现象,分析哪些个人因素会对网络信息偶遏发生的概率、个人行为及认知造成影响,从而有针对性地改变查询策略以达到信息获取效益最大化。[方法/过程]采用实验法与问卷调查相结合的方法来探索个人特征对网络信息偶遇的影响因素。[结果/结论]理科类专业、在职人员更容易发生信息偶遇;男性、大专学历人员在发生网络信息偶遇时更偏向于关注偶遇的信息并且选择分享、保存、使用偶遇的信息;理科类用户更加认同在网络浏览中或者在网络与他人进行交流时是较易发生信息偶遇的情形。检索系统可以根据用户个人的一些特征来积极创造环境促使信息偶遇发生,以增加信息偶遇概率,、
关键词:
信息偶遇 个人特征 影响因素 网络浏览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刘春茂 袁敬芸 周悦
[目的/意义]分析信息偶遇相关理论及背景,探索应用心理学眼动实验方法,更客观地揭示不同网络信息组织方式所体现信息偶遇现象的特征及效果。[研究设计/方法]应用眼动实验法,对40名被试对象进行眼动实验数据采集,选择总注视时间、首次进入兴趣区用时、注视次数、首次注视时间4个眼动实验指标,对相关数据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观察两种信息分类组织方法对眼动指标的差异化影响。随后对同一批被试对象进行跟进访谈,整理被试对象的偶遇体验和经历。[结论/发现]主题导航的信息分类组织方法和分面分类的信息组织法方法在总注视时间和注视次数上存在显著性差异,通过访谈结果进一步分析,发现主题导航的信息分类组织方法更容易产生偶遇效果。[创新/价值]利用跨学科的眼动实验捕捉被试对象的眼动数据,通过客观数据与主观访谈相结合的方法,新颖地展开网络信息组织方法的信息偶遇现象的研究。
[期刊] 数字图书馆论坛
[作者]
阳玉堃 黄椰曼
社交网络扩大用户获取信息来源,而信息偶遇作为用户信息获取的一种特殊形式,探究其在社交网络环境中的影响因素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在对国内外信息偶遇领域进行文献调查的基础上,归纳影响社交网络用户信息偶遇状况的个人因素、环境因素和信息因素,构建社交网络环境下用户信息偶遇的影响因素模型,并提出10个研究假设,使用PLS分析样本数据并验证模型假设。结果表明,情绪状态等6个变量对信息偶遇有显著正向影响,信息需求和环境状况感知对信息偶遇有显著负向影响,信息的多样性、质量对信息偶遇没有显著影响,并基于此提出图书馆在社交网络提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田梅 朱学芳
[目的 /意义]研究网络环境下大学生群体的信息偶遇敏感影响因素,以指导大学生群体提高信息偶遇能力,继而提升大学生信息素养。[方法 /过程]使用信息增益分析各影响因素与信息偶遇发生频次之间的相关性,构建敏感影响因素模型,并进一步利用支持向量机(SVM)建立信息偶遇频次预测模型。[结果 /结论]与发生信息偶遇最相关的10个影响因素分布于信息用户、偶遇信息、网络环境、情境因素4个维度;模型分类预测精度达82.96%,说明SVM对预测信息偶遇频次有良好效果。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李儒银 邓小昭
文章旨在探讨高校硕士研究生偶遇信息分享行为的影响因素,采用半结构化访谈法收集数据,并通过扎根理论进行三级编码,提炼出四个核心概念"分享主体""分享情景""分享动机"和"分享表现"。研究发现,性别差异、情景因素交叉影响高校硕士研究生信息偶遇以及后续的分享行为;女性通常在休闲的情景下分享偶遇信息;对偶遇信息所持的心理态度影响其偶遇信息分享行为;友谊需要和成就需要对偶遇信息分享行为具有正向影响,权力需要对偶遇信息分享行为无影响。
关键词:
信息行为 信息偶遇 信息分享 影响因素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刘春茂 范梦圆 周悦
[目的/意义] 复杂性视角下语义信息偶遇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有利于揭示信息偶遇的本质和机理,为用户提供认知关联的个性化信息服务。[方法/过程]采用访谈、问卷统计分析影响信息偶遇的主要因素,根据样本数据所提取的主要影响因素提出相应的研究假设,利用结构方程建立面向语义关联的信息偶遇模型。[结果/结论]得到了面向语义关联的信息偶遇影响因素结构方程模型。在所得到的相关要素之间关系结果的基础上从复杂性系统的角度对信息偶遇的“涌现”等现象做了整体性认识。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叶凤云 白佼璐 李君君
[目的/意义]探究短视频用户偶遇信息分享行为影响因素,以期提升短视频用户的偶遇信息分享意愿,提高短视频信息的利用效率。[方法/过程]运用扎根理论的方法,对短视频用户深度访谈后的文本资料进行编码分析,阐释短视频用户偶遇信息分享行为影响因素作用机制以及关系结构。[结果/结论]研究发现影响短视频用户偶遇信息分享行为的主要因素包括用户特质、动机驱动、信息因素、环境因素以及平台因素,并构建出短视频用户偶遇信息分享行为影响因素模型。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晏婉暄 艾文华 胡广伟
[目的/意义]偶遇信息分享行为有助于实现个体信息需求的满足,推动信息价值创造。文章旨在揭示微信半公开式(看一看)和公开式(朋友圈)偶遇信息分享行为的影响因素组态路径及其差异,为社交网络平台打破信息茧房、提供优质信息服务起到指导和借鉴的作用。[方法/过程]研究以微信用户为研究对象,选取分享主体、分享动机和分享客体三个方面的变量,通过问卷调查获取数据,采用模糊定性比较方法探索和多元回归分析验证偶遇信息分享行为的影响因素组态路径。[结果/结论]研究结果表明,半公开式偶遇信息分享行为的组态路径包括利他动机型和特质积极型;公开式偶遇信息分享行为的组态路径包括质量驱动型、热点引导型和信息综合型;信息客体层面的要素是触发半公开式和公开式偶遇信息分享行为的重要核心因素,其中信息有用性在两类组态路径中均作为核心条件存在且通过了回归检验;而个体心理成本、情感认同是造成半公开式和公开式偶遇信息分享行为组态路径不同的潜在原因。
[期刊] 图书馆理论与实践
[作者]
徐海霞 王惠芳 郎燕
文章采用问卷调查和面对面访谈相结合的方法,旨在研究ARCS学习动机理论视角下医学院学生在网络学术信息查询过程中处理信息偶遇时的学习动机,并进一步探讨了信息偶遇的各类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医学院学生对信息偶遇的态度较乐观,但利用率不高;性别、上网时间和信息偶遇的标题对信息偶遇无影响;网络环境、文化程度、专业、信息偶遇的热度、内容和形式对信息偶遇均产生显著影响。
关键词:
信息偶遇 ARCS动机模型 医学院学生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周佩 黄春燕
采用元人种志方法对12项信息偶遇原始研究进行综合集成,回答信息偶遇的发生要素、发生流程、效果、情境对信息偶遇的影响4个问题。提出信息偶遇的全景模型,认为信息偶遇是行动者与信息、情境良性互动从而产生积极行动后果和积极情绪体验的一种信息行为方式,受到个体认知风格、认知任务、信息组织、物理和社会情境的影响。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邓胜利 杨丽娜
作为描述用户心理的个性特征理论,尤其是五因素模型理论被广泛应用于信息行为的影响研究。文章在相关研究文献梳理的基础上,从用户信息源选择与评价、信息需求及满足和信息搜寻模式3个方面进行评述个性特征对信息搜寻行为的影响研究。其次,研究了个性特征对社交网络用户的信息分享行为、使用行为和信息交流行为的影响。最后总结了现有研究的不足以及将来的研究方向。
关键词:
个性特征 信息行为 社交网络 研究进展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陈为东 王萍 王益成
[目的/意义]信息偶遇启发用户发生联想、移情、沉思、顿悟,是一种被忽略的信息检索行为,研究信息偶遇有助于信息检索系统和学术知识服务体系的调整优化,丰富信息行为模型。[方法/过程]解释信息偶遇的内涵,分析学术新媒体环境下用户信息偶遇的特征、要素。依据信息偶遇过程阶段提出了注意触发、心流体验、认知联结、感知控制、行为反馈5种机理,剖析机理与要素、过程以及机理之间彼此演进的关系。[结果/结论]获悉学术新媒体环境下信息偶遇用户认知心理演变过程,为充实信息行为模型应关注偶遇这类被动的信息检索行为。[局限]缺少定量测
关键词:
学术新媒体 信息偶遇 要素分析 内在机理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欧佩玉 孙晓毓 徐文娟
笔者引入马基雅维利主义个性特征,与传统的预算松弛影响因素相结合,研究马基雅维利主义个性特征与信息不对称、报酬方案对预算松弛所产生的影响。在信息不对称的基础上,增加对社会压力的测量,并研究社会压力对预算松弛的影响。通过实验研究方法研究发现:(1)信息不对称水平与下级的压力感知负相关;(2)社会压力和预算松弛负相关;(3)信息不对称在马基雅维利主义个性特征与预算松弛之间不具有调节作用,无论是否存在信息不对称,下级马基雅维利主义个性特征与预算松弛显著正相关;(4)报酬方案对马基雅维利主义个性特征与预算松弛的关系有显著的调节作用,在松弛导向型报酬方案下,高马基雅维利维利主义制造更多的预算松弛。上述研究...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赵静杰 张薇薇 王特 姚伟
[目的/意义]分析移动网络环境下知识型员工的偶遇信息共享行为演化过程,帮助企业激发知识型员工创新思维,实现知识创造,为相关数字资源平台提供更优质服务起到一定的指导和借鉴。[方法/过程]采用质性研究方法,选取企业知识型员工作为调查样本,运用访谈法收集数据,通过扎根理论对其网络信息素养、偶遇信息共享意愿、偶遇信息共享环境以及偶遇信息共享内容等进行编码分析,提炼出移动网络环境下知识型员工偶遇信息共享的演化路径及其形成机制。[结果/结论]研究结果表明,移动网络环境下知识型员工偶遇信息共享行为以移动网络终端为媒介,包括偶遇信息转移—知识创造—偶遇信息共享演化路径,网络信息素养、偶遇信息共享意愿和偶遇信息共享环境作为共享驱动要素共同作用于知识型员工偶遇共享行为。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袁红 王志鹏
采用搜寻实验与调查问卷相结合的方法,分析有任务搜索和无任务浏览两种实验情境下用户在数字图书馆中信息偶遇的频次、原因和途径,比较个人和信息因素对日常信息搜寻中信息偶遇的影响以及信息偶遇后的行为的差异。研究表明:无任务浏览情境下易于发生信息偶遇,数字图书馆的相关主题、推荐机制、相关收藏是信息偶遇的主要途径,评价信息有用性、分析比较信息、表达信息需求、信息标题和热度是信息偶遇的主要影响因素。
关键词:
数字图书馆 信息搜寻 信息偶遇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