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504)
2023(9547)
2022(8613)
2021(8307)
2020(6916)
2019(16219)
2018(16397)
2017(31879)
2016(17168)
2015(19507)
2014(19440)
2013(19261)
2012(17441)
2011(15643)
2010(15368)
2009(13795)
2008(13359)
2007(11461)
2006(10021)
2005(8576)
作者
(49373)
(40648)
(40494)
(38510)
(25929)
(19516)
(18466)
(16114)
(15576)
(14538)
(14094)
(13468)
(12788)
(12768)
(12508)
(12422)
(12192)
(12172)
(11697)
(11502)
(10143)
(9913)
(9622)
(9176)
(9130)
(9047)
(9042)
(9024)
(8145)
(8119)
学科
(65938)
经济(65869)
管理(52290)
(49662)
(42056)
企业(42056)
方法(32774)
数学(27868)
数学方法(27530)
(17526)
(17343)
中国(15858)
业经(15820)
(15515)
地方(13241)
理论(12755)
(12047)
农业(12033)
(11929)
财务(11864)
财务管理(11847)
(11776)
贸易(11772)
(11428)
技术(11299)
企业财务(11272)
(10758)
环境(10322)
教育(9559)
(9518)
机构
大学(244444)
学院(240870)
管理(102786)
理学(89733)
(89629)
理学院(88776)
经济(87531)
管理学(87276)
管理学院(86842)
研究(75277)
中国(54021)
(52020)
科学(48541)
(40379)
(36813)
业大(36637)
(35657)
中心(34824)
研究所(33850)
财经(33252)
(33115)
北京(32807)
(32299)
师范(32041)
(30228)
(28002)
农业(27942)
(27317)
师范大学(25988)
商学(25768)
基金
项目(171750)
科学(135154)
研究(125987)
基金(124918)
(108218)
国家(107323)
科学基金(93141)
社会(77605)
社会科(73404)
社会科学(73384)
基金项目(67624)
(66828)
自然(62207)
自然科(60773)
自然科学(60761)
自然科学基金(59663)
教育(57541)
(56234)
编号(52740)
资助(51223)
成果(42727)
重点(37367)
(37365)
(35589)
(35260)
课题(34684)
项目编号(33519)
创新(33070)
科研(32873)
大学(32240)
期刊
(93689)
经济(93689)
研究(67069)
中国(41504)
学报(38821)
管理(35943)
科学(34816)
(31708)
(29716)
大学(28672)
教育(27332)
学学(26486)
农业(22737)
技术(20712)
图书(19505)
业经(15999)
(15984)
金融(15984)
财经(15180)
经济研究(14507)
情报(14428)
理论(13945)
实践(13212)
(13212)
(12721)
书馆(12705)
图书馆(12705)
科技(12524)
问题(11932)
技术经济(11550)
共检索到33650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魏登柏  李晶  尹敬刚  
本研究以TAM为原型建立了一个考察影响这种变化的概念模型。运用问卷调查和结构方程模型进行实证研究。研究发现,用户的使用经验对感知有用性差异和感知易用性差异具有显著的影响;同时这两者的差异又影响着对可供选择的信息交流方式的接受。可供选择的信息交流方式之间的相似性又对第一个影响关系具有反向调节作用。本研究能促进对用户使用转移行为的理解以及为研发信息交流系统的企业提供参考和建议。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刘媛媛  
随着互联网和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网络即时通信技术得到广泛应用,由此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科学技术传播。要实现网络即时通信技术与科学技术传播的同步稳定发展,同时促进两者融合,进一步促进它们的发展,应该进行更加深入的探究。基于此,文章探究了网络即时通信技术对科技传播的影响,并提出了发挥网络即时通信技术对科技传播积极影响的措施。
[期刊] 情报科学  [作者] 张继东  李鹏程  
【目的/意义】通过模型构建模拟移动社交网络中的信息传递,为移动社交网络中信息的高效传递和政府管控提供支持。【方法/过程】基于地理社交数据来量化移动社交网络中用户对信息的传递意愿程度,同时通过将地理社交数据中的用户地理属性添加到用户的多维特征集合中,根据用户多维特征选择传递不同内容的信息,以提高信息的传递效率。【结论/结果】由地理社交数据构建的用户特征模型与实际情形贴切,因而通过其进行移动社交网络中的信息传递机制研究有较高的可行性。
[期刊] 财会通讯(理财版)  [作者] 吴先锋  
对建设项目进行投资评估主要有净现值法、投资回收期法和内部收益率法三种方法。不论采用哪种方法,要得到客观科学的评价结果,主要取决于项目现金流(项目收入、成本支出)的科学预测。
[期刊] 图书馆建设  [作者] 罗龙艳  
本文首先介绍了网络环境下信息交流的新变化 ,然后引出新的信息交流环境带来的信息安全有关问题 ,最后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黄晓斌  余双双  
网络用语是互联网上信息传播和交流的一种语言。本文从信息交流的角度,分析了网络用语在信息交流过程中的一些新特点,介绍了网络用语在信息交流中的主要作用,提出了提高信息传播交流效果的相关对策。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吴正荆  孙成江  靖继鹏  
通过讨论学术信息交流过程和交流模式的变化,认为学术信息交流正处于以印刷本交流方式为主向网络信息交流方式为主转变的过渡期,但是由于不同学科存在各自的交流特点,以及科学协会的不同影响,在相当长的时期内,两种方式将不同程度地被各学科交流所利用。
[期刊] 现代情报  [作者] 张继东  
构建了移动社交网络基于情景化用户偏好的自适应适配信息服务系统模型,提出了移动社交网络的自适应服务发现方案。解决移动社交网络信息服务的发现与推送的延迟问题,实现高效的移动社交网络信息服务推送,对移动社交网络信息服务资源、知识资源进行科学管理。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张继东  李鹏程  
文章提出移动融合的概念,构建了在移动融合下为社交网络用户推荐个性化信息服务的模型,能够快速而准确地从海量信息中为移动社交网络用户提供所需要的服务。通过LBS服务与社交网络融合所产生的地理社交数据等信息提取用户行为特征,继而为用户匹配与特征相符的个性化服务,最后探讨了移动融合目前所面临的问题与挑战。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戴杏云  张柳  戴伟辉  朱华  
社交网络已成为突发事件信息传播的重要平台,上述信息传播往往会引发群体情绪效应,对社会心理与行为将产生重要影响。依据用户在上述网络中影响力的大小和群体情绪的动态变化状况,可以生成直观的社交网络情感图谱,为突发事件的应急管理带来了极大的便利。本文在分析了突发事件中社交网络情绪传播机制的基础上,通过对社交网络成员关系、群体情感指数和用户影响力的计算,研究了社交网络情感图谱的计算分析方法,阐述了上述情感图谱在突发事件社会情绪分析中的应用。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黄正伟  杨艳妮  张腾飞  
随着物流行业的高速发展及竞争的加剧,中小型第三方物流企业普遍存在物流信息不对称、信息沟通低效等引起的物流效率低,成本高等问题。构建了基于移动社交网络的物流信息平台,提出系统整体框架以及信息平台主要功能,为中小型第三方物流企业以及对物流有需求的个人或公司提供实时高效的信息沟通渠道,以"撮合"物流供需双方的交易,帮助中小型第三方物流企业改善信息化管理,并为信息平台用户创造移动社交网络服务体验。
[期刊] 情报学报  [作者] 马海波  
信息安全是网络应用的重要保证。本文从信息的存储、用户人网、存取权限、防火墙、数据加密五个方面介绍了网络中信息安全的技术保证,切合实际地给出了一些解决网络安全的方法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张继东  李鹏程  
随着移动社交网络的流行,为用户提供一种快速、准确的信任度评测机制显得越来越有必要。文章基于信任的本质特性提出一种围绕信任属性的模糊逻辑量化模型,并根据信任在移动社交网络中传递衰减程度对得出的信任度值进行加权总和。此外,利用移动社交网络的强开放性设立了基站预先评测机制以解决信任度评测过程中的时耗问题。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郑交亮  卢宝周  
移动社交网络平台是人们通过移动终端设备进行信息采集并聚类而形成的社交网络,其开展成败取决于用户的参与程度。基于感知价值理论,并对感知价值理论进行延伸,引入满意度这一中介变量构建用户参与行为的理论模型,利用结构方程模型对用户参与的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该模型能有效地解释用户对移动社交网络平台的参与行为,时间成本、系统质量、社会交互对用户感知价值影响显著。利用Bootstrap验证感知价值除了对参与意愿有直接效用,且会通过满意度的中介效果间接影响用户参与意愿。因此,移动社交网络平台应根据用户需求降低用户的时间成本,完善其交互功能,提升系统质量,进而增加用户的感知价值和满意度,提高用户参与意愿。
[期刊] 情报科学  [作者] 谢辉  李广建  
【目的/意义】基于移动互联网的社交网络飞速发展,对传统的推荐技术提出了新挑战。为了开展进一步研究,厘清种类与方法十分必要。【方法/过程】分析了传统互联网推荐系统、信息物理方法以及机器学习方法三大类推荐系统。通过研究代表性的论文,比较了常见推荐算法模型的优缺点。【结果/结论】结果表明:很难找到一种"万能的"模型,使移动社交网络的推荐系统在实时性、准确性和多样性等关键特征取得满意的结果。移动社交网络推荐技术可能取得突破的领域,将是多种模型的综合运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