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786)
2023(11287)
2022(9471)
2021(8764)
2020(7002)
2019(15956)
2018(15842)
2017(30267)
2016(15738)
2015(17698)
2014(17493)
2013(17177)
2012(16237)
2011(14632)
2010(14543)
2009(13254)
2008(12777)
2007(11291)
2006(10265)
2005(9439)
作者
(44244)
(37026)
(36545)
(34650)
(23259)
(17524)
(16809)
(14193)
(14160)
(13205)
(12364)
(12364)
(11712)
(11511)
(11234)
(11065)
(10904)
(10726)
(10638)
(10546)
(9207)
(8908)
(8728)
(8522)
(8225)
(8190)
(8175)
(8099)
(7335)
(7238)
学科
(71396)
经济(71323)
管理(46464)
(44395)
(35098)
企业(35098)
地方(23372)
方法(22166)
(21651)
中国(21549)
业经(19988)
数学(17751)
数学方法(17587)
农业(15009)
(14726)
产业(13452)
地方经济(12889)
技术(12655)
(12534)
(12369)
贸易(12357)
(12320)
(11894)
银行(11886)
(11869)
(11777)
(11694)
金融(11691)
(11539)
理论(11420)
机构
学院(223617)
大学(221137)
(92437)
经济(90511)
管理(89144)
理学(75814)
研究(75714)
理学院(74964)
管理学(73923)
管理学院(73492)
中国(58419)
(47871)
科学(44417)
(42023)
中心(36359)
(36288)
(34852)
(34015)
财经(32977)
研究所(32586)
(32327)
师范(32063)
业大(30078)
北京(30050)
(29776)
(28687)
(27494)
经济学(27327)
农业(26164)
师范大学(25739)
基金
项目(148464)
科学(119187)
研究(114218)
基金(107228)
(91731)
国家(90911)
科学基金(79764)
社会(73982)
社会科(70130)
社会科学(70119)
(59153)
基金项目(57815)
教育(50684)
自然(49095)
(48623)
编号(48127)
自然科(47987)
自然科学(47980)
自然科学基金(47151)
资助(41261)
成果(39158)
(37653)
重点(32755)
课题(32136)
(31951)
(31805)
发展(30798)
国家社会(30515)
(30273)
创新(29594)
期刊
(110334)
经济(110334)
研究(67130)
中国(49007)
管理(33406)
(32439)
(31548)
科学(29137)
学报(28798)
教育(26679)
农业(22496)
(22308)
金融(22308)
大学(22222)
业经(21313)
学学(20280)
技术(19917)
经济研究(17161)
图书(16622)
财经(15634)
问题(14590)
(13646)
(11962)
商业(11480)
书馆(11457)
图书馆(11457)
(11213)
论坛(11213)
现代(10955)
技术经济(10835)
共检索到34656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崔聪聪  
大数据冲击了现行个人信息保护法的理念和制度设计,限制收集和使用原则已无法平衡网络产业发展和个人信息安全之间的冲突。受保护的个人信息应突破识别性的限制,将个人网上行为信息纳入保护的范围。个人网上行为信息归属于作为数据"制造者"的行为人。网络服务商应遵循网络用户没有明确反对即可以收集和使用个人网上行为信息的原则。个人信息保护法应赋予权利人删除权,并设定技术保护机制支撑权利人的控制权,最终实现个人信息安全和网络产业发展之间的平衡。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闫海  冯硕  
2021年《个人信息保护法》的颁布和实施对涉税信息管理提出了新的要求。不实纳税申报的在先性假设、涉税信息共享范围的扩张、信息化征管加剧风险是纳税人信息保护与税收征管冲突的现实逻辑。但是,公共利益优先和私人利益比例原则下的有限让渡,能够实现公私利益价值统一,构成协调纳税人信息保护和涉税信息管理的利益基础。《个人信息保护法》是一部兼具公法与私法属性的综合性法律,具有管制和自治的双重色彩。我国应当协调纳税人信息保护与涉税信息管理的冲突,按照《个人信息保护法》的要求,把握《税收征管法》修改契机,进一步完善涉税信息的保护范围、一般规定、共享机制和保护责任等制度规范。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王晰巍  王雷  贾若男  王铎  
[目的/意义]随着社交网络用户的逐渐增多,社交网络中个人信息安全行为研究对帮助社交网络用户更好地规避社交网络安全风险、推动社交网络平台开发商提高信息安全技术具有积极的作用。[方法/过程]基于社会认知和保护动机理论,构建社交网络个人信息安全行为影响因素模型,并运用问卷调查和结构方程方法对模型的适用性进行检验。[结果/结论]数据结果表明,反应效能是社交网络中个人信息安全保护行为最主要的影响因素,其次是感知威胁和自我效能对个人信息安全保护意愿产生正向影响,而回避行为对信息安全保护意愿产生消极影响,用户信息安全保护意愿对信息安全保护行为产生正向影响。
[期刊] 北京金融评论  [作者] 徐式媛  
个人信息保护与信息自由流转之间的冲突是现代文明社会发展的必然现象,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信息价值被深度挖掘,信息的有益利用对促进企业竞争、提供消费便利、推动社会行政管理及保障社会经济活动平稳运行有着积极意义。但在利用信息获得便利和利益的同时,也面临着个人信息被非法和过度利用的问题。因此,如何在信息保护与流转之间实现平衡,既发挥信息效用、实现信息价值,又不侵犯信息主体的法定权利,是大数据时代个人信息保护立法的重要课题。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李仪  
在网络因素作用下,个人信息的效用可通过再利用活动得到分级与多层发挥,但该活动也给信息安全带来了风险。文章结合我国特有的网络治理模式并借鉴美欧实践经验,立足于分处前端与后端控制地位的再利用者对个人信息双向共享的实情,以信息安全的基本要素——完整性、可靠性、保密性、可控性等为起点衍生出若干规则。我国应通过立法以这些规则统一约束前后端再利用者,从而促使其采取合理技术措施降低风险;同时为满足信息安全的可用性要求,限制部分规则。在限制时,立法者宜考虑两端再利用者在相关控制系统中所处地位的不对等性,作区分式的安排。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孙凡  宋瑜婧  
个人信息由于伴有隐私保护的需求而不同于一般的公共信息,对使用企业具有特殊的要求,同时也发挥特殊的作用。笔者通过梳理相关文献,发现已有研究主要从信息经济学和客户关系管理等视角就个人信息对企业发展的影响作用进行研究,尚未从网络营销平台的视角就个人信息对企业发展的影响机制进行研究。笔者以2015—2016年8个季度坐拥网络营销平台的上市企业为样本,以企业发展水平为被解释变量,以企业对个人信息的拥有量及使用方式为解释变量,以企业规模等特征为控制变量,建立了统计分析模型,通过变量关系的回归分析探讨了个人信息对企业发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潘一辅  
本文所述的查找因特网上的个人信息,是指查找某人的电子邮件信箱、URL或IP地址、电话号码、邮政地址等可以与其取得联系的信息。查找的途径很多,有Whois、Web等,每种途径又包含了很多方法和工具,由于篇幅的限制,本文仅对这些途径予以简明扼要的介绍,对...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陈雨露  
2017年4月20日,中国人民银行征信管理局、世界银行集团国际金融公司、APEC工商理事会于2017年4月在北京联合举办了"个人信息保护与征信管理国际研讨会",来自世界各地的专家齐聚一堂,围绕当前个人信息保护和征信业规范发展的实践及存在的相关问题展开了讨论。本期我们特撷取部分嘉宾的演作为专题发表,以飨读者。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陈雨露  
2017年4月20日,中国人民银行征信管理局、世界银行集团国际金融公司、APEC工商理事会于2017年4月在北京联合举办了"个人信息保护与征信管理国际研讨会",来自世界各地的专家齐聚一堂,围绕当前个人信息保护和征信业规范发展的实践及存在的相关问题展开了讨论。本期我们特撷取部分嘉宾的演作为专题发表,以飨读者。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高晓东  章亮明  
本文从网络消费者和个人信息的界定出发,从理论上分析了个人信息具有的人格和财产利益,结合消费者信息保护迫在眉睫的现实情势,论述了消费者个人信息泄露的原因,并通过对消费者信息保护立法现状的分析,阐明了消费者在寻求通过法律途径来保护个人信息举步维艰的现状。最后,运用比较分析的方法,借鉴日本和美国的经验,从专门信息立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进一步完善以及程序法上举证责任的分配入手,对如何保护消费者的个人信息进行了探讨。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何培育  
新修订的《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就经营者收集消费者个人信息应履行的法律义务以及违反相关义务需承担的法律责任等内容进行了规定,对保障消费者个人信息安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然而,相关法律条文规定得相对比较原则,且针对的是一般消费行为,对电子商务环境下个人信息保护的特殊性并未加以特别关照,因而需要在借鉴国外立法成熟经验基础上加以进一步细化,以增强法律的可操作性与针对性。具体而言,一要构建个人信息权利内容体系,主要包括信息收集知情权、信息收集选择权、信息控制权、信息安全请求权等方面的内容;二要明确电子商务经营者的个人信息保护义务,主要包括信息收集、信息使用、信息安全保障义务等三个方面;三要完善个人信息侵权...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周伟良  李亚平  
有限实名网络作为重要的网络发展形态,带来了网络环境治理的新途径,同时也带来了个人信息保护的新需求。个人信息保护虽然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重视,但在网络环境快速发展、变化转型的阶段,仍然存在诸多局限性认识。文章从保护范围、使用界限、交易隐蔽性、互联网企业责任等角度分析了有限实名网络中个人信息保护面临的实际障碍,围绕信用体系、行业自律、市场监管等提出了具体的建议。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齐英程  
[目的/意义]个人信息处理对于科学治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然而,当前我国在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过程中存在违法和不当处理个人信息的问题。基于此,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个人信息处理行为进行规制,并建立相应的信息安全保障机制具有重要价值和现实意义。[方法/过程]本文运用扎根研究方法识别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个人信息处理行为所涉及的个人信息类型和个人信息处理者类型,对公民就个人信息处理行为的风险感知和影响公民接受个人信息处理行为意愿的客观因素进行分析,并提出完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个人信息处理行为规制规则和信息安全保障制度的策略。[结果/结论]我国立法应当进一步明确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个人信息处理的原则与限制,通过赋予个人信息处理者信息安全保障义务,完善不当处理个人信息的法律责任等方式,实现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个人信息处理行为的有效规制及个人信息安全的充分保障。
[期刊] 情报杂志  [作者] 占南  
[目的/意义]通过梳理国内外个人信息管理行为研究,有助于了解国内外在此领域的研究进展,为后续学术研究提供参考,从而弥补国内研究缺陷和不足。[方法/过程]通过跟踪和选取国内外重要研究成果,采用归纳法揭示当前研究热点并对相关研究进行评述。首先通过概念辨析对个人信息管理行为的内涵进行解释,其次发现国外个人信息管理行为研究现状和发展动态主要体现为研究对象增多、呈现跨学科特征,研究内容更加丰富,行为影响因素的研究不断深入,多种研究方法相结合。最后对国内相关研究成果进行总结和对比分析。[结果/结论]在此基础上,未来应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胡耘通   王文涛  
随着我国数字化转型逐渐深入,数据信息作为一种新的生产要素,既带来新的发展机遇,也埋下了个人信息保护安全隐患。2021年《个人信息保护法》明确提出实施个人信息保护合规审计。作为一种崭新的审计类型,个人信息保护合规审计缺乏实践基础以及相关配套规范,亟需从理论上予以廓清。本文从信息安全视角切入,通过引入PSR模型,对压力、对策、状态三方面设置合规审计评价指标,运用层次分析法计算指标权重,以期构建个人信息保护合规审计评价指标的应用体系,指导审计工作实践。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