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3112)
2023(19133)
2022(16466)
2021(15548)
2020(13141)
2019(29428)
2018(29040)
2017(55951)
2016(30777)
2015(33785)
2014(33308)
2013(32663)
2012(29997)
2011(27036)
2010(26903)
2009(24907)
2008(24169)
2007(21068)
2006(18377)
2005(16159)
作者
(88113)
(73198)
(72634)
(69227)
(46694)
(35305)
(33030)
(28607)
(27913)
(26060)
(24742)
(24720)
(23229)
(22801)
(22776)
(22603)
(22371)
(21826)
(21091)
(21082)
(18382)
(17842)
(17753)
(16797)
(16438)
(16398)
(16202)
(16191)
(14717)
(14538)
学科
(112490)
经济(112357)
管理(86813)
(84722)
(68767)
企业(68767)
方法(51557)
数学(44539)
数学方法(43985)
(32327)
(32003)
中国(31420)
(28346)
业经(25810)
(22533)
贸易(22523)
(22466)
地方(22115)
(21870)
农业(21351)
(20970)
财务(20896)
财务管理(20859)
理论(20171)
企业财务(19817)
(19685)
银行(19612)
(18612)
技术(18131)
(18088)
机构
大学(425139)
学院(424449)
管理(164400)
(164250)
经济(160617)
理学(142249)
研究(141680)
理学院(140628)
管理学(138011)
管理学院(137250)
中国(107312)
科学(90565)
(89471)
(78556)
(74573)
(71553)
业大(66613)
研究所(65474)
中心(65080)
财经(62907)
(62204)
农业(59065)
(57305)
(56406)
北京(56040)
师范(55763)
(51512)
(50511)
经济学(49483)
财经大学(46884)
基金
项目(293295)
科学(229004)
基金(212145)
研究(209686)
(186906)
国家(185333)
科学基金(158161)
社会(131423)
社会科(124325)
社会科学(124297)
(114632)
基金项目(112332)
自然(105322)
自然科(102885)
自然科学(102855)
自然科学基金(100993)
(97199)
教育(96797)
资助(87669)
编号(85585)
成果(68963)
重点(65727)
(63844)
(61570)
(60781)
课题(58616)
创新(56708)
科研(56708)
教育部(54371)
大学(54331)
期刊
(177031)
经济(177031)
研究(123025)
中国(78784)
学报(73987)
(66858)
科学(64515)
(59247)
管理(57469)
大学(54658)
学学(51599)
教育(46975)
农业(45814)
(40315)
金融(40315)
技术(33599)
业经(30102)
财经(30011)
经济研究(29114)
(25626)
(23678)
问题(22463)
图书(22386)
(21334)
科技(20558)
理论(19552)
技术经济(18801)
商业(18767)
业大(18737)
现代(18207)
共检索到61429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王进  焦泉  
研究以网络交易风险与消费者道德决策理论为铺垫,从道德议题本身(道德强度)、个人特性(道德哲学)与网络交易环境(匿名性)三个面向探讨其影响因素。通过设定网络交易的道德情境剧本与相关假设,收集450份有效样本进行实证检测分析发现:道德强度可简化为"潜在损害"与"社会压力";道德哲学对于道德知觉、道德判断及道德意图皆产生显著影响;网络匿名性越高,则消费者的道德意图愈低。解构消费者道德决策样态及其管理意涵,以期为网络交易的和谐发展提供科学的决策路径指引。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何华征  
网络经济突出了经济运行的网络化形式,也是以数字信息为主要载体的新产业模式和商业运行模式。对于网络经济是否有能力超越传统经济的局限,这不仅仅是一个技术问题和经济学问题,也是一个伦理关怀的问题。网络经济的特征和运行机制包括被经济学家概括的网络经济的某些规律,能否实现预期的目标是需要一种道德规范的引导的。
[期刊]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陈世放  
舍勒的质料价值伦理学是为哲学的伦理学进行科学和实证的奠基,进行伦理学人格主义的构建;康德的道德哲学是为真正的道德制定普遍的、必然的、无条件的衡量标准,是为道德中的先天综合判断如何可能寻找答案。舍勒认为康德拒绝任何一门善业伦理学,犯了"伦理学中的形式主义"错误,只要承认康德道德命令的合理性,我们就无法走向一门关于伦常价值的规范学说。舍勒的质料价值伦理学对康德的"先天"、"形式"、"动机"存在严重曲解,在道德认识和道德判断的根基问题上,舍勒质料的价值伦理学所依据的"现象学直观"与康德的"纯粹直观"并无二致,舍
[期刊]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王小伟  李建会  
在欧美学界产生广泛影响的格沃斯学派的基本哲学立场与传统道德哲学思潮不同。格沃斯道德哲学的规范性既不是建立在具体的经验善,比如幸福,也不在善的生活或者超验的自由性基础之上,而是建立在我们施为能力(agency)的规范性(normativity)结构之中。他采用了辩证逻辑的方式,通过施为者内在慎思,阐明了一个内容和形式都兼具必要性的道德最高原则。一言以蔽之,格沃斯的道德哲学认同道德有唯一普遍有效最高原则,但此原则既非纯粹形式的,亦非纯粹经验的,而是兼顾两者的。该原则的实践必要性完全建立在施为主体对施为能力的前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戚万学  
道德哲学是一个尚待深入探讨的领域。本文从道德哲学对道德教育的意义、使命、作用及作用范围等几方面,阐述了道德哲学与道德教育的关系。
[期刊] 南开管理评论  [作者] 费显政   徐德华   李若茜   邹婧琦  
在互联网活动中,个体的社会身份具有较高的不可识别性,即匿名性。现有研究大多关注匿名性对人们行为带来的消极影响,本研究探讨了匿名性对人们后续不相关消费行为的积极作用。具体通过四个实验证明:当个体处于匿名(vs.非匿名)状态会产生更高的探索性消费行为意愿(实验一);产生这一效应是由于匿名状态激活了个体的大胆心态(实验二);当呈现社会规范线索时这一效应会减弱(实验三);个体的社会存在感对该效应有调节作用,具体而言,较高的社会存在感会弱化该效应(实验四)。结论为匿名性和探索性消费行为相关的理论,以及企业的营销策略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期刊] 浙江社会科学  [作者] 蒲德祥  
揭示"促进人类幸福的普遍秩序"这一深层思想之根据,从道德哲学视野对此进行深入反思,这是道德哲学不可回避的重大理论与现实问题。从人性出发探讨促进人类幸福的普遍秩序是哈奇森道德哲学的核心议题。哈奇森通过赋予人的情感之维特别是仁慈的情感对促进人类幸福的普遍秩序这一议题提供了深切的价值关怀,并认为道德感是幸福判断的基本准则,为理解促进人类幸福的普遍秩序奠定了重要的思想基础。哈奇森还将国家的幸福生成建立在仁慈情感基础上为促进人类幸福的普遍秩序的生成提示了现实的道路。对哈奇森情感主义幸福观进行深入探讨,一方面将深化对促进人类幸福的普遍秩序的思考,另一方面将为推动哈奇森道德哲学与当代现实生活的内在结合提供一个重要的生长点。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余谋昌  
传统林业范式以林业商品性生产的高产出为特征.而生态伦理学则认为:森林是多价值的,不仅要从经济学的角度进行评价,而且要从生态学、美学和道德等角度进行评价,本文分析了生态伦理学与林业的关系.生态伦理学不仅为认识森林和林业提供新观点,而且为我们思考森林和林业提供新的思维方式.因而它可以作为林业工作者的工作哲学,并从而对林业范式从传统的经济利用到“多价值森林管理”的新范式转变提供有价值的思想.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丁振中  
我国高校德育困境主要表现为德育概念不断泛化,人学空场造成的德育主体客体化,德育课程化与理想化造成的与生活脱节,对话缺失造成的德育的浅层化与单向化等。道德哲学研究道德现象和规律,并以探索人类文明发展规律,寻求人的全面发展为目的,对我国高校德育工作具有一定指导意义。高校德育需要在道德哲学关照下,整合与超越传统,注重人的主体性,重视生活,倡导沟通,从而走出困境。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张启尧  孙习祥  才凌惠  
本文基于SOR理论,以绿色真实性为中介变量,调节定向为调节变量,构建了网络匿名性对在线年轻消费者绿色购买意愿影响的概念模型,并通过247份有效样本数据对相关假设进行检验。结果表明:网络匿名性对在线年轻消费者绿色购买意愿有显著正向影响;绿色真实性在网络匿名性和绿色购买意愿间有部分中介作用;促进定向正向调节绿色真实性的中介作用,而防御定向负向调节绿色真实性的中介作用。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王进  
文章研究分析了创新型企业团队在面临风险情形下如何进行道德决策。基于风险社会的特点与创新型企业团队的伦理行为范式做双重理论铺垫,通过对道德决策要素的耕犁而考量出其道德决策模型与当代价值,以期为创新型企业团队的和谐发展提供科学的学理基础与实践路径指引。
[期刊] 浙江社会科学  [作者] 张宏  肖会舜  
在观念史中,构成对价值共识达成的最大障碍无疑来自于基于表象个殊的价值相对主义以及自视代表了"真理性知识"的普世主义价值。相对主义和普世主义的缺陷就在于把"相对"绝对化、把"多元"一元化、把"特殊"普遍化,这导致要么放弃寻求价值共识的努力,要么把"地方性知识"包装成"全球性知识"予以推广,造成"文明的冲突"。只有在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和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指引下,以"人类社会"为立脚点,"共同利益"才是可理解的,"共同价值"才是可普遍化的。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张娜  张剑  赵晓  
哪些因素影响企业做出道德决策,是现代企业管理者在实践中亟待解决的问题。探究影响企业道德决策的影响因素就成为了理论和实践研究的重点。个体因素与道德决策之间的关系研究非常成熟,因此本文仅从组织变量和问题的道德强度两个方面对道德决策的影响因素进行综述,这些影响因素的研究为企业进行道德决策梳理出了清晰的脉络。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王克岭  姚建文  
从决策主体的视角,通过对决策的三种伦理准则的理论阐释和实证分析,厘清其内涵和局限。基于其各自的不足,笔者提出应对不同伦理价值观进行综合,提炼出其相关元素,构建道德的管理者概念模型,并指出理想的决策主体首先应是道德的管理者,在道德的管理者语境下对企业决策的伦理问题作出一些深入研究。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朱小蔓  杨桂青  
巴赫金批判19-20世纪表现强势的唯理性主义哲学,把道德哲学作为第一哲学,把统一而唯一的存在即事件作为道德哲学的研究对象,把实际行为作为道德哲学的目标,主张个体通过负责任的行为参与生活,从具体的事件中积极地实现自己的"应分",重视在我与他人的关系中积极交往与对话,在多样化的、多体裁的、活的话语交流中丰富主体的精神世界,形成并彰显道德个性。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