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963)
- 2023(2981)
- 2022(2518)
- 2021(2413)
- 2020(2067)
- 2019(4528)
- 2018(4572)
- 2017(9015)
- 2016(4303)
- 2015(5009)
- 2014(5026)
- 2013(4978)
- 2012(4597)
- 2011(4297)
- 2010(4217)
- 2009(3994)
- 2008(3811)
- 2007(3504)
- 2006(3179)
- 2005(3024)
- 学科
- 管理(18912)
- 济(17987)
- 经济(17963)
- 业(16339)
- 企(14680)
- 企业(14680)
- 方法(9550)
- 数学(7656)
- 数学方法(7582)
- 财(6577)
- 业经(5550)
- 务(5055)
- 财务(5040)
- 财务管理(5035)
- 企业财务(4914)
- 信息(4856)
- 理论(4366)
- 学(4270)
- 农(4040)
- 贸(3996)
- 贸易(3995)
- 易(3860)
- 人民(3774)
- 和(3722)
- 消费(3568)
- 环境(3494)
- 制(3375)
- 产业(3349)
- 中国(3201)
- 技术(3186)
- 机构
- 大学(70624)
- 学院(69184)
- 管理(31982)
- 理学(27396)
- 理学院(27185)
- 管理学(26840)
- 管理学院(26713)
- 济(26346)
- 经济(25793)
- 研究(17747)
- 中国(14846)
- 京(14308)
- 财(13741)
- 财经(11232)
- 科学(10254)
- 经(10162)
- 中心(9817)
- 江(9376)
- 北京(9005)
- 商学(8858)
- 商学院(8786)
- 范(8744)
- 师范(8692)
- 财经大学(8376)
- 业大(8307)
- 州(8230)
- 信息(8004)
- 所(7975)
- 经济学(7408)
- 经济管理(7339)
- 基金
- 项目(45563)
- 科学(37118)
- 基金(35295)
- 研究(33031)
- 家(29966)
- 国家(29731)
- 科学基金(27142)
- 社会(22121)
- 社会科(20961)
- 社会科学(20958)
- 基金项目(18777)
- 自然(18191)
- 自然科(17772)
- 自然科学(17768)
- 自然科学基金(17493)
- 省(16322)
- 编号(14855)
- 教育(14728)
- 资助(14185)
- 划(13463)
- 成果(12231)
- 项目编号(10418)
- 部(9977)
- 国家社会(9359)
- 人文(9068)
- 教育部(9029)
- 重点(8964)
- 创(8871)
- 大学(8865)
- 科研(8600)
共检索到10032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何培育
新修订的《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就经营者收集消费者个人信息应履行的法律义务以及违反相关义务需承担的法律责任等内容进行了规定,对保障消费者个人信息安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然而,相关法律条文规定得相对比较原则,且针对的是一般消费行为,对电子商务环境下个人信息保护的特殊性并未加以特别关照,因而需要在借鉴国外立法成熟经验基础上加以进一步细化,以增强法律的可操作性与针对性。具体而言,一要构建个人信息权利内容体系,主要包括信息收集知情权、信息收集选择权、信息控制权、信息安全请求权等方面的内容;二要明确电子商务经营者的个人信息保护义务,主要包括信息收集、信息使用、信息安全保障义务等三个方面;三要完善个人信息侵权...
关键词:
网络交易 个人信息侵权 法律责任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高晓东 章亮明
本文从网络消费者和个人信息的界定出发,从理论上分析了个人信息具有的人格和财产利益,结合消费者信息保护迫在眉睫的现实情势,论述了消费者个人信息泄露的原因,并通过对消费者信息保护立法现状的分析,阐明了消费者在寻求通过法律途径来保护个人信息举步维艰的现状。最后,运用比较分析的方法,借鉴日本和美国的经验,从专门信息立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进一步完善以及程序法上举证责任的分配入手,对如何保护消费者的个人信息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
网络消费者 个人信息 维权困境 建议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李仪 孙静
在消费者个人信息的交易中,云计算服务平台的营运商借助对信息的垄断,阻碍了其他经营者对信息的利用,妨碍了消费者人格需求的实现,这不利于云计算等产业的发展。为应对此风险,我国应立足于产业现状并借鉴美欧经验,通过如下制度设计来治理信息交易市场:一是设定并保护消费者与经营者的权利,同时协调二者利益,从而优化对市场要素的配置;二是规制营运商侵犯权利的机会主义行为,改变他们与消费者和经营者间的不均衡博弈状况,以此改善市场整体环境。我国要根据云计算下信息交易的具体情况,灵活运用产权激励、立法规制与行业引导等治理手段,促使交易各方通过合作来共同应对风险,从而在保护消费者人格、有效利用信息与促进产业发展之间寻求平衡。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李仪 孙静
在消费者个人信息的交易中,云计算服务平台的营运商借助对信息的垄断,阻碍了其他经营者对信息的利用,妨碍了消费者人格需求的实现,这不利于云计算等产业的发展。为应对此风险,我国应立足于产业现状并借鉴美欧经验,通过如下制度设计来治理信息交易市场:一是设定并保护消费者与经营者的权利,同时协调二者利益,从而优化对市场要素的配置;二是规制营运商侵犯权利的机会主义行为,改变他们与消费者和经营者间的不均衡博弈状况,以此改善市场整体环境。我国要根据云计算下信息交易的具体情况,灵活运用产权激励、立法规制与行业引导等治理手段,促使交易各方通过合作来共同应对风险,从而在保护消费者人格、有效利用信息与促进产业发展之间寻求平衡。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李仪 孙静
在消费者个人信息的交易中,云计算服务平台的营运商借助对信息的垄断,阻碍了其他经营者对信息的利用,妨碍了消费者人格需求的实现,这不利于云计算等产业的发展。为应对此风险,我国应立足于产业现状并借鉴美欧经验,通过如下制度设计来治理信息交易市场:一是设定并保护消费者与经营者的权利,同时协调二者利益,从而优化对市场要素的配置;二是规制营运商侵犯权利的机会主义行为,改变他们与消费者和经营者间的不均衡博弈状况,以此改善市场整体环境。我国要根据云计算下信息交易的具体情况,灵活运用产权激励、立法规制与行业引导等治理手段,促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莫小春
我国已成为网络用户大国,信息社会下的消费者个人信息具有潜在的商业价值,正因如此,消费者的个人信息被泄露、非法利用、非法交易,且有愈演愈烈之势。因此,通过法律手段保护消费者的个人信息权具有现实意义。本文分析了我国消费者个人信息权法律保护现状及被侵害的表现,并探讨了消费者个人信息权保护的建议及对策。
关键词:
消费者 个人信息权 保护 立法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汪敏达 李建标 陈志斌
数字经济时代消费者个人信息保护正在引起各界的关注,尤其是不同个人信息保护水平下的当事人策略、社会福利分布等问题值得进一步探讨。在实验市场中,消费者个人信息保护分为外生设置和自主选择设置,其中,外生设置下厂商直接获得或完全不能获得消费者个人信息,自主选择设置下消费者自己决定个人信息保护的程度。针对不同的设置,厂商决定广告真实性并进行推荐。若消费者个人信息得到保护,则厂商不了解消费者个人信息,厂商可能更多选择真实广告,消费者的最优策略是根据厂商广告选择是否购买。若消费者个人信息得不到保护,只有足够厌恶说谎的厂商才会做真实广告,消费者的福利由于不能分离自利厂商和有说谎成本的厂商而受损。因此,个人信息保护有利于消费者,考虑到个人信息保护成本,消费者一般会选择适当的个人信息保护水平。当厂商进行推荐时,由于推荐需要精确的个人信息并对消费者有利,消费者会降低个人信息保护水平并减少购买,但接受符合自身偏好的推荐。本文认为,未来应推动分类型的个人信息保护,加大对虚假广告和泄露个人信息的打击力度,降低消费者自主保护个人信息的成本。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范庆荣
《民法典》《个人信息保护法》等法律法规的修立搭建了保险消费者个人信息保护的框架。基于保险行业的特殊性,个人信息保护的一般性规定适用于保险领域时需要进行具体解读。保险消费者履行如实告知义务并非无限度,它与个人信息自决也并不矛盾。基因信息作为特殊的个人信息被用于核保时需要审慎对待,应严格控制保险人获取基因信息后的使用范围和方式,并充分尊重保险消费者的选择权。保险人处理个人信息除了要满足“知情-同意规则”外,还要受到正当原则、必要原则的制约。在保险消费者个人信息保护的法律救济路径选择上,需要结合立法目的和个案情境加以判断,给予当事人以选择权。基于保险领域的特殊性,侵犯保险消费者私密信息与敏感信息的侵权责任的归责原则应当统一,且与非私密信息、非敏感信息加以区别,以弥合目前法律规定的责任承担轻重失衡的局面。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徐敬宏 文利民
介绍电子商务消费者个人信息,包括消费者个人基本情况信息、个人网络活动信息和个人网络空间储存的信息;对消费者个人信息的侵害主要表现为非法收集和非法利用电子商务消费者个人信息。消费者个人信息安全主要体现在消费者对自己的个人信息拥有如下权利:消费者个人信息收集的知情权、个人信息收集的选择权、个人信息的控制权、个人信息安全的请求权和个人信息使用的限制权。指出保护电子商务消费者个人信息,需要建立起消费者的自我保护、行业自律和法律规制三道防线。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周伟良 李亚平
有限实名网络作为重要的网络发展形态,带来了网络环境治理的新途径,同时也带来了个人信息保护的新需求。个人信息保护虽然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重视,但在网络环境快速发展、变化转型的阶段,仍然存在诸多局限性认识。文章从保护范围、使用界限、交易隐蔽性、互联网企业责任等角度分析了有限实名网络中个人信息保护面临的实际障碍,围绕信用体系、行业自律、市场监管等提出了具体的建议。
关键词:
有限实名网络 网络实名制 个人信息 监管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张俊英 韩佳凝
网络交易平台对于消费者权益保护的总体意识近年来有所增强,但与网络交易相关的消费者权益保护规则和保护体系仍需完善。通过分析网络交易消费者权益保护的现状和治理困境,探索构建网络交易消费者权益保护机制:反垄断机制、惩戒机制、投诉机制、自律排查机制、隐私保护机制、售后服务和补偿机制,提出实施多元共治、加强消保教育、建立评价体系、引入消保保险保障服务等优化路径,为提高网络交易消费者权益保护效率提供参考。
[期刊] 浙江社会科学
[作者]
金耀
从《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29条到《网络安全法》第41条,以同意规则为中心的消费者信息保护模式,在当前大数据环境受到了极大挑战。消费者对个人信息的全面控制既无可能也无必要,而这一乌托邦式的愿景源于隐私控制理论。通过回溯与检讨隐私控制理论,将隐私权理解为对个人信息的相对控制,并在消费者与经营者关系中引入知情理论,较之当下单一的同意规则更具操作性与合理性。《民法总则》第111条之规定为解释和重塑上述规则提供了依据和空间。结合当前国外个人信息保护的最新立法动向,应适当限缩同意规则的适用,采纳场景风险规则,从权利规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唐慧俊
近年来,随着公民个人信息泄露事件的不断增多,社会各界要求对个人信息进行有效保护的呼声越来越高。在我国此次对《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修改中,便应此种需求而将消费者个人信息权的保护纳入其中。但认真审视该修改规定及我国现有的其他相关法律法规等便可发现,这些规范仍不足以有效保护消费者的个人信息权。我国未来立法应在行政保护主体、经营者的举证责任等方面进一步对消费者个人信息保护制度予以完善。
[期刊] 常州工学院学报(社科版)
[作者]
祝祎
网络用户协议中的个人信息安全问题,由于具有隐蔽性而不被重视,进而导致用户的个人信息安全常被服务商肆意侵犯。针对目前我国相关法律制度不完善、配套法律机制不健全,个别网络用户协议存在未尽明示义务、对用户个人信息不当利用、格式条款侵犯用户个人信息控制权等问题,文章在剖析网络用户协议中暗藏的个人信息安全风险的基础上,对网络用户协议中个人信息的保护提出了具体建议。
关键词:
个人信息 法律保护 网络用户协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