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816)
2023(12730)
2022(10666)
2021(9848)
2020(7858)
2019(17807)
2018(17155)
2017(32024)
2016(17794)
2015(19712)
2014(19586)
2013(18595)
2012(17482)
2011(16186)
2010(16371)
2009(14903)
2008(14501)
2007(13070)
2006(11962)
2005(10909)
作者
(51831)
(43284)
(42941)
(40644)
(27560)
(20767)
(19477)
(16909)
(16543)
(15521)
(14799)
(14199)
(14001)
(13586)
(13431)
(13262)
(13199)
(12983)
(12617)
(12470)
(10994)
(10816)
(10358)
(9961)
(9892)
(9875)
(9627)
(9524)
(8726)
(8626)
学科
(70865)
经济(70789)
管理(48406)
(46685)
(35236)
企业(35236)
中国(24932)
方法(23372)
(22933)
地方(21029)
数学(20246)
数学方法(19958)
业经(17643)
(16213)
农业(15709)
(15662)
贸易(15650)
(15185)
(13452)
(13304)
(13013)
银行(12975)
(12576)
(12468)
金融(12466)
技术(12173)
(12109)
环境(12050)
(11969)
教育(11493)
机构
大学(248824)
学院(247775)
(101355)
经济(99141)
管理(91979)
研究(90451)
理学(78541)
理学院(77560)
管理学(76119)
管理学院(75651)
中国(66857)
科学(55387)
(53589)
(47116)
(46176)
(45883)
研究所(41594)
中心(40932)
(39483)
业大(38580)
农业(36926)
(36671)
师范(36252)
财经(35619)
北京(34386)
(32661)
(32361)
(31487)
经济学(29994)
师范大学(28908)
基金
项目(163584)
科学(129283)
研究(120336)
基金(116458)
(102390)
国家(101434)
科学基金(86433)
社会(76547)
社会科(72517)
社会科学(72502)
(65889)
基金项目(61013)
教育(56604)
(55963)
自然(55336)
自然科(54111)
自然科学(54097)
自然科学基金(53127)
编号(49086)
资助(46816)
成果(40706)
(40506)
重点(37201)
课题(35827)
(35495)
(34930)
创新(32347)
发展(32058)
(31525)
大学(31440)
期刊
(117897)
经济(117897)
研究(79082)
中国(58578)
(43994)
教育(40731)
学报(40626)
科学(36614)
管理(34459)
(32743)
大学(31538)
农业(30129)
学学(28366)
(26810)
金融(26810)
业经(21672)
技术(20779)
经济研究(19392)
财经(17158)
(15589)
问题(15221)
(14830)
图书(13327)
(12862)
科技(12684)
商业(12240)
国际(11601)
(11580)
技术经济(11559)
(11455)
共检索到39036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陈明龙  
网络交往作为一种网络时代的新的交往方式,正深刻地影响着当代大学生的人格发展。其开放性、交互性为大学生探索自身潜力和生命价值、平等参与社会事务获得主体自由提供了更多的机会和条件;其虚拟性、弱社会性又容易引发大学生的心理信任危机和人格障碍,不利于其自身社会化过程的顺利完成。社会尤其是大学生工作者要积极采取相关的干预对策,努力消解网络交往对大学生人格发展的消极影响。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黄琳庆  
健康的人际交往心理,是大学生健康发展、充分发挥个人才能、顺利渡过大学生活的重要保证。本文对大学生人际交往的不良心理进行分析,并提出解决的思路与对策,以帮助大学生建立良好的人际交往关系。
[期刊] 高等农业教育  [作者] 陈艳  吴霁乐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SNS以别具一格的魅力和特有的人际交往方式吸引着众多的大学生。从问卷调查大学生使用SNS的基本情况入手,从正反两个方面分析了SNS网络环境对当代大学生产生的深远影响,提出要从加强网络媒介素养教育、构建新型网络师生关系、打造高品位校园网络文化、实现网上网下教育合力等对策,从而促进大学生的和谐发展。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张文林  李景生  李玲玲  
当代大学生正处在探索人生、认知社会、掌握专业知识的阶段,其人际交往能力直接影响他们的学习和生活。本文介绍了大学生人际交往关系的重要性,分析了当代大学生人际交往过程中的心理问题以及影响因素,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解决的办法。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刘小青  蒋常香  毛莉婷  
互联网以及3G时代移动互联网的迅速发展,致使网络对大学生的生活方式及心理健康产生了重大影响。深入分析了网络环境下大学生心理发展的趋势及其原因,并综合传统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提出了建议和对策。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龚彬  蒋雪梅  
网络交往是大学生建立和谐人际关系的新的重要渠道。针对当前大学生在网络交往中存在的交往原则问题,必须培养大学生具备正确健康的网络交往原则及交往方法,使他们合理使用网络"双刃剑",促进自身的健康成长。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综合版)  [作者] 张金桐  王晓明  
网络的发展为人类社会的生产、生活带来了极大便利,但同时,网络是一把"双刃剑",过度沉溺于网络又不可避免地产生一些负面影响。部分青少年,尤其是部分大学生的"网络依赖症"严重影响了其现实生活的人际沟通能力。为此,应规范大学生的上网行为,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增强其人际沟通能力。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谈钟明  
网络社交平台作为一种新兴的交流平台,给大学生的人际关系带来了多面影响。一方面有效消除了大学生之间的交流隔阂,减少了因为文化冲突而带来的交流障碍,而另一方面网络社交平台弱化了大学生在现实生活中的沟通能力,使大学生的现实人际交往范围受到很大的限制。应从网络社交平台入手,探究其对大学生人际关系的影响,帮助大学生建立良好人际关系,促进其素质全面发展。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综合版)  [作者] 李剑欣  纪春晖  邬显娇  
智能手机因其网络接入便捷性,携带方便及其所具有的多种时尚元素,获得了大学生群体的青睐与关注,成为其日常学习、工作、生活必不可少的工具。但随着智能手机在大学生群体中普及率越来越高,"低头族"越来越多,部分大学生长期沉溺于"手机世界",现实人际交往能力受到了一定影响。因此,应对大学生手机上网行为进行教育和管理,提高大学生自身媒介素养。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梁杰芳  
文章针对大学生在新时期出现的新情况和新问题,对广州医学院、广东工业大学、广州大学、广州中医药大学、广东药学院这五所大学的大学生进行了调查,分析了当代大学生的人格特征,以及新时期影响大学生人格形成的因素,以使大学生的德育工作更能适应新形势发展的需要,取得更好的成效。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许燕平  
用16PF人格特质测验和CDIO综合能力评价问卷(学生版与教师版)对CDIO工程试点班和同级普通班学生及教师进行测试,结果发现:试点班学生在乐群性、稳定性、兴奋性、敢为性、实验性、内外向、心理健康人格因素、专业成就人格因素上均显著高于普通班学生;试点班学生在个人能力和态度、职业能力、职业道德、团队协作和沟通四个维度上的自我评价与普通班学生无显著差异,但在班级评价上,试点班均显著高于普通班。研究结果表明,KSR—CDIO工程教育模式的实施对学生人格发展及塑造有良好的促进作用。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王浩成  车俊铁  
[目的 /意义]信息搜寻行为是大学生信息素养教育的重点,研究大五人格特质对大学生信息搜寻行为的影响,可为有针对性地提高大学生信息素养提供参考意见。[方法 /过程]通过对210名大学生进行调查获得数据,使用IBM SPSS StatIStIcS 19.0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结论]发现除了宜人性维度,大五人格特质其他维度都与搜寻行为正相关。同时进入回归方程预测时,外向性和情绪稳定性正向预测信息检索策略使用;外向性和严谨性正向预测信息评价和总分;开放性预测信息参考;外向性预测行为调整。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郭庆科  王海  韩丹  
以Paulhus的期望性回答平衡量表BIDR为基础编制了适应中国大学生的社会期望性量表SDR。发现大学生在SDR上的得分相当高,SDR与五因素人格问卷FFI和艾森克人格量表EPQ的每个因素间都存在显著相关。SDR高分组FFI和EPQ的信度是最高的。控制SDR也不能提高测验的效度。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焦岚  黄春丽  
大学生审美心理是大学生美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学生审美心理及教育是许多研究者关注的问题。当前的研究以健康大学生群体为研究对象,对其审美心理特点、审美心理偏差及教育等方面进行研究。大学生人格障碍是影响大学生健康成长的重要问题,不仅影响其心理认知、情感体验和行为反应,还对其审美心理产生重要影响,这也是研究者应当重视的问题。通过大学生人格障碍对其审美心理影响的研究,可为深入研究非健康群体审美心理特点、审美心理影响因素和大学生审美教育提供有意义的参考。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