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309)
2023(10324)
2022(8462)
2021(7760)
2020(6472)
2019(14446)
2018(14286)
2017(27092)
2016(14700)
2015(16462)
2014(16476)
2013(16020)
2012(14740)
2011(12765)
2010(13202)
2009(12470)
2008(12876)
2007(12052)
2006(10590)
2005(9971)
作者
(42233)
(35345)
(34916)
(32825)
(22764)
(16873)
(15972)
(13369)
(13206)
(13038)
(12075)
(11953)
(11419)
(11347)
(10869)
(10520)
(10484)
(10457)
(10401)
(10186)
(8837)
(8722)
(8454)
(8356)
(8160)
(8028)
(7804)
(7647)
(7193)
(6914)
学科
(76115)
(72149)
企业(72149)
(60861)
经济(60776)
管理(59788)
业经(27533)
方法(24344)
(23027)
(22577)
(19159)
财务(19141)
财务管理(19113)
企业财务(18065)
农业(16663)
技术(16354)
数学(15761)
理论(15587)
数学方法(15543)
(14486)
中国(14079)
(13513)
(13401)
(12894)
企业经济(12468)
经营(11600)
(11408)
贸易(11400)
(11156)
(11029)
机构
学院(218314)
大学(210056)
管理(86451)
(84147)
经济(82337)
理学(73021)
理学院(72255)
管理学(71126)
管理学院(70707)
研究(64460)
中国(53367)
(44511)
(42216)
科学(39132)
(36690)
(35660)
财经(33014)
(32536)
中心(30337)
(29687)
业大(29431)
(29153)
研究所(28889)
(27934)
师范(27681)
北京(27664)
农业(27644)
商学(24946)
商学院(24725)
经济学(24018)
基金
项目(134228)
科学(107033)
研究(102670)
基金(96224)
(81972)
国家(81120)
科学基金(71731)
社会(64664)
社会科(61082)
社会科学(61066)
(55112)
基金项目(50823)
教育(47086)
自然(45897)
自然科(44886)
自然科学(44875)
自然科学基金(44162)
(43985)
编号(43556)
资助(38073)
成果(35100)
(32790)
(31553)
重点(29806)
课题(29422)
(29052)
(28587)
创新(28335)
项目编号(27355)
(26420)
期刊
(105228)
经济(105228)
研究(62825)
中国(43371)
(37723)
管理(37379)
(34425)
学报(29493)
科学(28627)
教育(25898)
农业(23564)
大学(23024)
技术(21724)
学学(21437)
业经(20988)
(20941)
金融(20941)
财经(16585)
经济研究(15168)
(14495)
(14391)
财会(13033)
问题(12980)
技术经济(12749)
图书(12076)
现代(11963)
商业(11547)
(10847)
(10686)
会计(10328)
共检索到33684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陈衍德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陈衍德  
本文以海外实地调查材料为基础,论述了华人企业内部管理的两大要素——控制与效率,并探索其文化背景。指出这种控制的基础是家长式集权化的组织结构;其人事控制强调的是忠诚至上,生产控制注重的是现场指挥和刻意求精,销售控制营造的是应变能力与促销机制,财务控制策动的是少投入多产出、低库存快周转。这种独特的控制模式对企业效率的正面作用,具有局部见效快的显性特征。另一方面,这种带有保守倾向的控制模式对企业的负面作用,又具有制约全局的隐性特征。然而其正面作用并未被负面作用全部抵消。华人企业的控制一效率模式是家族利益至上这一传统文化的产物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龙移风  
企业文化是一个企业的管理文化,是经济发展的深层推动力。文章分析了中国企业文化的特色及其发展趋势,提出了在建设中国企业文化实践中要防止的诸多不良倾向。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陈文长  韩顺平  项志明  
服务补救已经被企业界和学者们认为是在服务失误后,弥补服务失误、修复顾客满意、获取顾客忠诚的必要手段。公正感知已经成为服务补救情景下探讨顾客满意的核心变量之一。本文在社会交换理论的框架下,研究了儒家文化背景下,服务补救行为对顾客感知公正的影响作用。通过文献回顾,我们概括地选择了儒家文化三个方面的内容,即和谐意识,人本、人爱思想和群体观念;选择了补救起因、认知控制、原因解释和道歉等补救行为;把感知公正分为三个纬度,分别是分配公正、程序公正和互动公正。进而详细探讨儒家文化对其两者之间的影响作用。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孟凡丽  于海波  
当今社会,"所有的人都生活在一个多元文化的世界中"。为此,欧美国家对多元文化背景下教师的知识与能力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并结合这些新要求在教师培养中探索了单独学程模式、整合模式、三阶段模式。这些探索为我国多元文化背景下教师教育在培养目标、课程建设等方面的改革提供了有益的启示。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孙可平  
儿童的自然成长具有普遍一致的规律,而我们在寻求发展客观规律的同时也不得不考虑文化教育的影响。本文从发展心理学的研究角度,探讨儿童在父母教养和社会文化环境中社会心理调整和学业努力的特征,以期建立适当的文化环境来促进青少年的发展。研究中,我们调查了中美两国儿童对其父母权威和父母教养实践的感知,并分析了儿童解释父母采取如此的实践的原因。基于父母教养方式的跨文化研究,理解在不同文化背景下儿童的社会心理与生活体验相互作用的意义,以进一步探索儿童在社会文化环境中的自主与调节。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廖明  
跨文化人力资源管理通常是指跨国企业的管理,本文研究的是一个更大的范畴,即跨文化背景下的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这里提出的跨文化背景下的企业主要指两个方面的企业:一是跨国企业,另一是同一母国从这一地区到其他地区去投资设厂的企业。中国土地辽阔、民族众多,许多企业都有跨文化管理问题。本文从跨文化冲突产生的原因切入研究,提出跨文化管理的方法,由于经济全球化已经不再是一个概念了,跨文化背景下的企业将会越来越多,跨文化背景下的人力资源管理也就显得尤其重要。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胡军  王霄  钟永平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陈时见  刘继平  
网络对课程的介入及其二者的融合 ,从各个方面深刻地影响和改变着课程 ,在这种新的技术和文化环境中 ,课程理论与课程实践的发展除不断拓展、建设外 ,还要不断地以宽广、开放的批评视野来进行判断、分析、评价、反思 ,才能保证课程纳入到符合社会、个人的需要与发展的合理轨道。文章着重探讨分析了网络文化背景下的课程批评。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陈时见  刘继平  
多媒体信息技术与网络文化的发展使教学在新的历史环境下面临着急需解决的“转型”问题。开放性、创新性、生动性、个性化等业已成为新时代教学的特征 ,这一趋势必然要求教学在思想观念及实践活动两方面进行切实的变革 ,要求教学具备审美性、生活性、理解性等新的品格。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吴谦  
当代网络文化有商业性、大众性的特点,其在校园中的渗透传播日益加剧,对高职生的思想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学校应该掌握网络文化的传播规律,扬长避短,使学生能够更有效地使用网络、驾驭网络。因此,掌握和研究网络文化背景下高职生思想形成特点对做好高职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具有重要的意义。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辛杰  兰鹏璐  
中华传统文化以儒释道价值观为核心,本研究在阐释企业家儒释道价值观涵义的基础上探索性编制其测量量表,证实企业家的儒释道价值观对企业的财务价值和非财务价值均有着显著的正向影响,企业社会责任发挥着完全或部分中介作用,企业家精神在道家价值观与企业社会责任的关系中起到负向调节作用。企业家需基于儒释道价值观构建有中国特色的企业社会责任体系,将儒释道价值观落实到具体的企业社会责任行动中,培育优秀的企业社会责任文化。企业家精神在新时代需要被赋予基于伦理维度和济世精神的新内涵。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徐碧琳  刘昕  
本文梳理了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基于中国文化背景,提出了我国企业非正式组织识别的5个特征变量假设。使用李克特五点量表法设计问卷,以天津地区企业员工为调查对象,利用SPSS统计分析软件进行数据分析,对非正式组织识别的特征变量进行了实证研究,验证假设,并针对我国企业非正式组织的识别管理提出建议。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闫泽  冉志刚  刘雅坤  
高职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高职人才培养对国民经济的发展起到重要影响和作用。高职院校是以市场需求和就业为导向,为社会输送源源不断的高质量、高水平的技术应用型人才,高职院校应不断更新教学观念,用企业文化理念打造高职人才。在"现代企业文化理念"和名牌战略思想的指导下,运用"多元智能"等教育理论打造社会需求的高职劳动者。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刘理晖  
本文对我国国有企业文化的内在结构进行了探索性质化研究。文章通过对国内六家大中型国有企业的中高层管理人员进行深度访谈,采用构建扎根理论的研究方法,得到衡量组织文化的十个维度。文章亦探讨了我国企业文化的特点,并对现有的研究进行了对比与探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