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021)
- 2023(7223)
- 2022(5786)
- 2021(5181)
- 2020(4267)
- 2019(9627)
- 2018(9437)
- 2017(17377)
- 2016(9577)
- 2015(10882)
- 2014(11330)
- 2013(10815)
- 2012(9692)
- 2011(8616)
- 2010(8783)
- 2009(8021)
- 2008(7568)
- 2007(6938)
- 2006(6002)
- 2005(5302)
- 学科
- 济(34680)
- 经济(34633)
- 管理(28548)
- 业(24627)
- 企(19605)
- 企业(19605)
- 方法(14842)
- 数学(12873)
- 数学方法(12683)
- 农(11009)
- 中国(10801)
- 财(9270)
- 业经(8508)
- 制(8289)
- 理论(7875)
- 学(7626)
- 地方(7434)
- 农业(7289)
- 体(6926)
- 贸(6426)
- 贸易(6417)
- 教学(6255)
- 易(6183)
- 银(6115)
- 银行(6100)
- 行(5876)
- 教育(5808)
- 和(5799)
- 融(5731)
- 金融(5724)
- 机构
- 学院(135208)
- 大学(132178)
- 管理(51012)
- 济(49582)
- 经济(48322)
- 研究(44471)
- 理学(43448)
- 理学院(43001)
- 管理学(42163)
- 管理学院(41946)
- 中国(33512)
- 京(28357)
- 科学(28093)
- 财(23755)
- 农(23742)
- 所(22461)
- 江(21190)
- 业大(20809)
- 中心(20671)
- 研究所(20477)
- 农业(18771)
- 财经(18583)
- 范(18404)
- 师范(18150)
- 技术(17781)
- 北京(17764)
- 院(16852)
- 州(16827)
- 经(16682)
- 省(14393)
- 基金
- 项目(91812)
- 科学(70788)
- 研究(67967)
- 基金(62682)
- 家(55120)
- 国家(54628)
- 科学基金(46324)
- 社会(41287)
- 社会科(39052)
- 社会科学(39038)
- 省(38401)
- 教育(32386)
- 基金项目(32343)
- 划(31458)
- 自然(29269)
- 编号(29231)
- 自然科(28591)
- 自然科学(28581)
- 自然科学基金(27990)
- 资助(25981)
- 成果(23316)
- 课题(21238)
- 重点(20769)
- 发(19840)
- 部(19223)
- 创(19119)
- 创新(17851)
- 项目编号(17544)
- 科研(17154)
- 年(17095)
共检索到20261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王晓 董俊燕
本文基于扎根理论构建网红餐饮“打卡”式消费体验质量概念模型,并通过实证研究检验了量表的测度效果。研究结论如下:第一,网红餐饮“打卡式”消费体验质量评价理论模型涵盖环境氛围质量、功能体验质量、认知体验质量及情感体验质量4个维度13个子维度;第二,消费者较为关注的维度依次为功能体验质量、情感体验质量、环境氛围质量及认知体验质量,子维度中以服务态度、重购意愿、满意程度最受重视;第三,评价模型中以二阶四因子模型适配度最好。网红餐饮企业应从重点关注顾客功能价值和情感价值体验感知、不断优化餐厅硬件设施和环境氛围、持续创新网红餐饮产品业态和服务生态等方面优化消费者体验质量。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杨洋 蔡溢 徐颖儿 周星 孔雨柔 邹颢然
“网红”餐饮文化全面渗透的当下,消费者体验背后折射的是信息技术与个体社会关系、生活方式与消费行为的全面融合。文章以厦门27家“网红”餐饮品牌为研究对象,采用混合研究方法,综合揭示“网红”餐饮文化情境下消费者体验的驱动因素、时空过程与身体行为机制。其中,研究1通过半结构访谈法,借助扎根理论分析发现:传播与刺激、效仿与嵌入两个主范畴是消费者“网红”餐饮体验的主要驱动因素,具身与沉浸是主体时空体验的中介过程,它联结了消费者虚拟生活实践与线下实际体验,而消费与质量、建构与意义是其体验的结果效应。研究2基于人类行为学方法,借助照片内容分析,从微观视角深入阐释消费者“网红”餐饮体验的身体行为特征和意义,研究共总结五大类身体行为编码及图式特征,有助于更为全面地理解人们“网红”餐饮体验的行为规律与消费意义。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封梨梨
随着体验经济时代的到来,人们愈来愈关注餐饮消费过程中的感知体验。文章以481名被调查者为样本来源,通过问卷调查和结构方程模型(SEM)分析的方法,对体验视角下用餐消费者行为意向的作用机制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在餐饮消费过程中,心流对体验、娱乐、表现欲及传递均产生正向的影响作用;体验、娱乐及传递不仅正向影响餐饮消费满意度,且在心流与餐饮消费满意度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餐饮消费满意度在体验、传递与口碑推荐意向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而在娱乐与口碑推荐意向之间起完全中介作用。因此,餐饮服务提供商应着眼于消费者体验,从而通过促进心流和基础体验,提高消费者用餐消费满意度,这能够增强其口碑推荐意向,从而进一步拓展餐饮消费市场。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万雪芹 孙晓
文化是品牌的灵魂,文化差异是品牌价值的核心,品牌价值的最高境界是顾客体验美好的文化消费。餐饮业是典型的体验型行业,餐饮品牌文化体验主要强调文化的差异,只有基于文化差异的餐饮品牌定位及其消费体验,才能提升企业形象、扩展品牌价值。基于此,餐饮业应设计餐饮体验主题,提升产品到情感和社会体验的层次塑造品牌形象,使企业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关键词:
文化 品牌 餐饮文化 品牌文化 品牌体验
[期刊] 旅游科学
[作者]
朱水根
本文认为,以体验经济理论引导餐饮产品和服务的创新,营造独特的企业文化和品牌,是目前餐饮市场竞争中餐饮企业获得消费者满意,求得长久发展的有效方法之一。
关键词:
餐饮业 体验经济 个性化餐饮品牌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周星 徐颖儿 杨洋 陈瑞 涂青青 孔雨柔
模糊食物名称逐渐成为网红餐饮的潮流趋势。研究基于心理意象理论,采用4项情景实验和一项田野实验揭示了食物名称模糊程度对消费者购买意愿的影响机制。结果表明:1)食物名称模糊程度和购买意愿之间存在倒“U”形关系,随着食物名称模糊程度不断提升,购买意愿呈现出先高后低的变化趋势;2)心理意象在食物名称模糊程度和购买意愿的关系中起到中介作用;3)菜单项描述调节了上述中介作用,当使用图片形式时,消费者心理意象不会随食物名称模糊程度增大而出现倒“U”形,而使用文字和图文形式时,食物名称模糊程度和心理意象的倒“U”形关系仍存在,中等模糊程度食物名称和图文菜单项描述的组合表现最优。研究在理论层面拓宽了心理意象理论的适用情境,并通过信息补充方式的匹配效应丰富了理论内涵,在实践层面能启发餐厅相关管理者在食物命名、菜单项描述等方面的精细化设计。
[期刊] 数理统计与管理
[作者]
边雅静 毛炳寰 张振兴
本文以餐饮品牌为研究对象,探讨了包括感官体验、情感体验和关联体验三个维度的品牌体验对品牌忠诚的影响机制,基于对388份问卷数据的分析,我们发现:除感官体验维度对态度忠诚存在直接的正向影响之外,品牌体验的其他各维度对态度忠诚和行为忠诚均无直接作用;品牌体验的三个维度均可通过感知价值和顾客满意对品牌忠诚产生间接影响,其中感官体验的效应最大,其次为情感体验,关联体验相对较低。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刘秀莉
连锁餐饮企业产品与服务的同质化竞争导致恶性市场竞争局面的产生,制约了连锁餐饮企业通过提升其营销策略效能以谋求企业可持续发展的能力。本文首先阐述在连锁餐饮企业中的体验营销的内涵及其实用价值;从内外因耦合促成连锁餐饮企业体验营销与消费者体验价值驱动连锁餐饮企业体验营销等角度来揭示连锁餐饮企业体验营销的形成机理;给出主题化体验营销策略、特色产品与服务式体验营销策略及与消费者互动式体验营销策略等具体实施策略。
关键词:
连锁餐饮企业 体验营销 主题营销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刘佐太 景鹏飞
在餐饮业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一大批“老字号”餐饮企业经营情况持续低迷,有些甚至破产。因此“老字号”餐饮企业在继承传统的前提下,不断进行开拓创新就显得尤为必要。伴随着体验经济的到来,一些“老字号”餐饮企业不断发掘自身优势,开展多层次的体验营销,取得良好的经营业绩。中华老字号“全聚德”开展的体验营销获得巨大成功为其他一些“老字号”餐饮企业的改革创新树立了榜样。
关键词:
餐饮业 中华老字号 体验经济 体验营销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雷妍 徐培玮
以大众点评网数据为基础,研究城六区老字号空间格局,建模分析消费者对老字号的网络评价。研究发现北京餐饮老字号可分为小吃和正餐两大类。小吃类集中分布在旧城,正餐类的分布随着城市规模扩张而向外围扩散。消费者评价主要受口味评价、人均消费额等变量控制,呈现出正餐类较高、小吃类较低的趋势。基于"口味"在评价中的重要性,推测小吃类综合评价低,是与部分消费者不适应老北京小吃的独特风味从而压低了对其口味评价有关。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雷妍 徐培玮
以大众点评网数据为基础,研究城六区老字号空间格局,建模分析消费者对老字号的网络评价。研究发现北京餐饮老字号可分为小吃和正餐两大类。小吃类集中分布在旧城,正餐类的分布随着城市规模扩张而向外围扩散。消费者评价主要受口味评价、人均消费额等变量控制,呈现出正餐类较高、小吃类较低的趋势。基于"口味"在评价中的重要性,推测小吃类综合评价低,是与部分消费者不适应老北京小吃的独特风味从而压低了对其口味评价有关。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于干千 张雪占
本文对中国餐饮企业传统的一体化运作模式进行了分析,提出了由后向一体化战略转变到横向一体化战略是餐饮企业提高核心竞争力必然选择的观点,并探讨了餐饮企业实施横向一体化战略的具体形式。
关键词:
餐饮企业 后向一体化 横向一体化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鄢方卫 舒伯阳 赵昕 李欣瑞 吴文秀 黄猛
随着社会生产水平超出生存需要,消费的文化意义诉求逐渐超越其使用价值而走向极端,即消费主义的盛行。网红打卡旅游消费成为消费主义背景下主体寻求符号价值与意义的重要消费对象,丰富了旅游消费内涵,成为文化消费与粉丝文化研究的重要议题。基于此,文章以网红打卡旅游者为研究对象,分析网红打卡旅游行为动因,探讨网红打卡旅游实践过程中建构了哪些价值与意义,以及意义建构过程有何特征。研究发现,消费主义盛行、互联网传播方式以及消费观念进步等宏观社会消费环境为网红打卡活动的产生提供重要的外部驱动力。消费市场与网红打卡者的框架互动是消费意义的建构过程,互动过程中网红打卡者建构了生活实践与社会实践维度的意义。其中,生活实践维度主要表现为休闲娱乐与享受生活意义需要;社会实践维度主要体现于社会网络中获得优势地位,以及精神层面的发展。此外,多重的社会互动有助于自我身份的建构,主体对消费意义的认同形塑了自我的社会认同。积极的自我呈现与印象管理等建构了自我认同。网红打卡旅游消费中的意义建构过程包含符号意义认同与消费控制的抵抗,以及意义的挪用与改编。基于消费文化视角探讨网红打卡旅游消费现象,为理解旅游文化消费的精神内涵提供了有益尝试,回应了精神中心是行为发生的动机。
关键词:
消费主义 网红 网红打卡旅游 意义建构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杨延风 马俊杰
[目的]乡村美食,是乡村旅游最重要的吸引源,其餐饮服务质量的高低是影响目的地能否在市场严重同质化竞争中制胜的关键,进而建立一套客观而全面评价乡村旅游餐饮服务质量的方法显得必要而迫切。[方法]文章构建了基于3层6准则34项指标评价体系支撑的属性层次模型(AHM),并引入更为客观的多主体评价的方法,结合袁家村实际调研数据对其乡村旅游餐饮服务质量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1)袁家村餐饮服务质量(μ_A=80. 1)总体表现情况良好。(2)准则层B_3乡土气息(μ_(B3)=86. 1)与B_4菜品质量(μ_(B4)=82. 8)两项表现良好,但仍有上升空间。B_6附加服务(μ_(B6)=69. 3)仅为及格,虽然它不是评价体系中的核心(W_(A6)=0. 058),但可能成为区分高档次乡村旅游目的地的重要细节。(3) C层指标中有11个达到良好以上,优良率达32. 4%。C_(21)就餐环境安全卫生(μ_(C21)=69. 6,W_(21)=0. 053)成为重要性与实际表现差距最大的指标,应该引起袁家村餐饮服务管理者与经营者重点关注。[结论]这一评价结果与袁家村作为陕西乡村旅游龙头的地位基本契合,进一步提升餐饮服务质量是袁家村能否实现向乡村度假地成功转型的关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