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840)
- 2023(12749)
- 2022(11174)
- 2021(10449)
- 2020(8882)
- 2019(20078)
- 2018(19931)
- 2017(38487)
- 2016(21011)
- 2015(23236)
- 2014(22875)
- 2013(22825)
- 2012(20638)
- 2011(18640)
- 2010(18202)
- 2009(16508)
- 2008(15958)
- 2007(13567)
- 2006(11702)
- 2005(9805)
- 学科
- 济(79518)
- 经济(79423)
- 管理(61245)
- 业(58272)
- 企(48060)
- 企业(48060)
- 方法(40218)
- 数学(35052)
- 数学方法(34729)
- 农(21788)
- 财(20559)
- 中国(19364)
- 学(18748)
- 业经(17948)
- 贸(15724)
- 贸易(15719)
- 地方(15244)
- 易(15243)
- 农业(14990)
- 务(13434)
- 财务(13374)
- 财务管理(13356)
- 技术(13037)
- 理论(13033)
- 环境(12956)
- 制(12848)
- 和(12794)
- 企业财务(12695)
- 划(11534)
- 银(10983)
- 机构
- 大学(297284)
- 学院(295247)
- 管理(120297)
- 济(113437)
- 经济(111107)
- 理学(106307)
- 理学院(105127)
- 管理学(103269)
- 管理学院(102768)
- 研究(96312)
- 中国(68821)
- 科学(63974)
- 京(62304)
- 农(54970)
- 业大(50878)
- 财(48983)
- 所(48801)
- 研究所(45348)
- 农业(43854)
- 中心(43368)
- 财经(40938)
- 江(40285)
- 北京(38639)
- 范(37635)
- 经(37394)
- 师范(37142)
- 院(34782)
- 经济学(33093)
- 州(32999)
- 商学(31951)
- 基金
- 项目(214954)
- 科学(167764)
- 基金(156786)
- 研究(149501)
- 家(139417)
- 国家(138274)
- 科学基金(118073)
- 社会(94021)
- 社会科(89110)
- 社会科学(89087)
- 基金项目(84897)
- 省(84014)
- 自然(80392)
- 自然科(78524)
- 自然科学(78501)
- 自然科学基金(77105)
- 划(71354)
- 教育(68012)
- 资助(63926)
- 编号(60001)
- 重点(47796)
- 部(46474)
- 成果(46121)
- 创(44788)
- 发(44609)
- 科研(42118)
- 创新(41717)
- 计划(41103)
- 课题(40294)
- 大学(39299)
- 期刊
- 济(115864)
- 经济(115864)
- 研究(79272)
- 学报(55127)
- 中国(48534)
- 农(48315)
- 科学(47876)
- 管理(41324)
- 大学(40327)
- 学学(38448)
- 财(34941)
- 农业(33588)
- 教育(27607)
- 技术(22464)
- 融(20644)
- 金融(20644)
- 业经(20537)
- 经济研究(19141)
- 财经(18957)
- 业(17499)
- 经(16032)
- 科技(15981)
- 业大(15059)
- 问题(15018)
- 版(14942)
- 图书(14813)
- 商业(14382)
- 理论(14163)
- 技术经济(13660)
- 实践(13180)
共检索到40221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胡恺祎
当下直播营销出现去网红化的倾向,网红直播和品牌直播形成竞争关系。此次研究目的在于分析网红直播与品牌直播对消费者行为影响的差异性。通过准实验设计,分别控制实验组观看“双十一”的网红直播和品牌直播,并通过5A模型(了解-吸引-问询-行动-拥护)追踪二者对于消费者购买过程的影响,并通过扩展短期指标PAR(购买行动率)和长期指标BAR(品牌拥护率)探讨二者的短期影响和长期影响。结果证明,直播形式对购买意欲无差别,但品牌直播更能影响推荐意欲,更具有长期影响力。同时引入对于主播的情感变量,结果表明对主播的情感态度同时影响购买意欲和推荐意欲。最后基于上述结果,本文构建了以推荐意欲程度为因变量,主播魅力度、专业度、互动性和品牌影响4个指标为自变量的多元回归模型。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赵雪 张金凤
网络直播带货的售后服务持续影响消费者的消费体验,成为网红经济进一步健康发展的梗阻。本文在厘清网红主播,直播平台和消费者行为的基础上,构建直播生态下的三方主体演化博弈模型,并仿真分析不同主体行为在收益类、损失类和系数类参数变化下的演化博弈过程及规律。在构建模型的过程中,本文兼顾直播平台、网红主播和消费者的“多元”属性,延伸了消费者在直播消费过程中的情感收益。主要洞见:网红主播在高效售后的状态下,对带货收益敏感度较高,对消费者冲动消费带来的超额收益敏感度较低;消费者对网红主播的情感依赖与消费意愿呈现同向变化趋势,网红主播的售后态度与平台的监管强度同步变化;在网红主播高效售后的情形下,即使消费者的功能收益较低和退换货率较高,其消费意愿并不会明显下降。
关键词:
直播电商 情感依恋 演化博弈 冲动性消费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李蓓蓓
本文基于我国10个省份的微观调查数据,通过假设检验方式对网红直播带货、品牌认同和消费者购买行为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网红直播带货有助于促进消费者购买行为。基于此,文章提出通过发挥网红品牌效应、增加平台支持力度、加强产品宣传定位,有效提升消费者购买意愿,激发网红直播消费者购买活力。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贺嫦珍 叶心怡
本文从直播主播信息源特性的四个维度即专业性、可信性、互动性、吸引力出发,探究其对品牌态度的影响机制。以享乐型和实用型产品为对象,通过问卷星收集到382份有效数据,对研究假设进行实证检验。研究结果表明:直播主播信息源特性的四个维度对品牌态度呈现显著的正相关;社会临场感在直播主播专业性、吸引力对消费者品牌态度的影响过程中起部分中介作用;消费者信任在直播主播专业性对消费者品牌态度的影响过程中起部分中介作用;社会临场感和消费者信任在信息源的专业性对品牌态度的影响过程中起链式中介作用。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关辉 吴洪炜
近年来,随着直播带货的兴起,越来越多的消费者通过观看直播带货进行消费。本文首先划分品牌店铺直播带货的组成要素,然后构建品牌店铺直播带货影响消费者购买意愿的机理模型,并进行实证分析。结果显示:品牌店铺直播带货通过感知价值和顾客契合影响消费者购买意愿;在品牌店铺直播带货影响消费者购买意愿过程中,感知价值和顾客契合起中介作用;品牌声誉在品牌店铺直播带货和顾客契合的关系中具有调节作用。基于研究结论,本文提出品牌店铺直播间运营者应从强化品牌声誉、制定长远的品牌发展战略以及利用边缘信息优势等方面提升消费者信任,增强消费者购买意愿。
关键词:
直播带货 品牌店铺 品牌声誉 购买意愿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吴国英 闫建钢
网络直播带货成为市场发展的新风口,然而直播带货退换率屡创新高,给企业和消费者带来严重影响。本研究利用刺激—机体—响应理论(SOR理论),基于直播电商退换服务特点分析消费者预期后悔情绪对消费者行为的影响。结果显示,直播电商退换服务会提高消费者感知价值,消费者预期不行动后悔会刺激消费者追求更大的潜在收益,从而增强消费者冲动性购买行为。权力感会调节消费者的自我控制能力和能动导向,进而影响消费者退换行为。本文从损失厌恶角度分析了直播退换服务对消费者冲动性购买行为及退换行为的影响,有力解释了直播带货退换率高的原因,拓展了预期后悔理论的应用范畴,为网络购物退货研究提供了新的研究视角。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陈凯 常皓媛
在多种类多品牌混播直播模式下,许多电商直播采用快节奏和低价格的方式来刺激消费者购买,导致品牌内涵被弱化,甚至品牌形象受损。鉴于此,为树立和维护品牌形象,品牌商家更倾向于通过品牌专场直播进行营销。基于说服理论和刺激—机体—反应(Stimulus-Organism-Response,SOR)理论,从说服主体、说服信息、说服情境三个方面,探索品牌专场直播中消费者购买意愿的影响因素,探究感知价值的中介作用以及品牌声誉的调节作用,并利用结构方程模型对所收集的429份有效问卷进行分析,检验品牌专场直播对消费者购买意愿的影响机制。研究发现,在品牌专场直播中,主播与品牌匹配度、商品信息质量、直播间氛围能够正向影响消费者感知价值,进而对消费者购买意愿产生积极影响,感知价值具有部分中介作用;品牌声誉在感知价值对消费者购买意愿的影响中具有负向调节作用,即品牌声誉越高,感知价值对消费者购买意愿的正向影响越小。为更好地提升消费者购买意愿,在品牌专场直播中,品牌商家应选择合适的主播,提高主播与品牌匹配度,有效展示品牌内涵;与直播平台加强合作,共同为消费者提供更加全面、准确、及时的商品信息,提高品牌公信力;营造良好直播间氛围,创新直播形式,打造差异化直播间等。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石文华 黄来恩 吕廷杰 胡明瑶
随着电商直播模式的不断发展与成熟,主播直播时的话术内容已成为影响消费者直播购买行为的关键因素。本研究以信息加工理论为基础,探讨了主播的积极情绪沟通、消极情绪沟通以及认知沟通如何影响消费者的直播购买行为。本研究通过收集电商直播间的真实数据进行分析,并采用实验室实验做进一步验证,研究发现积极情绪沟通和认知沟通对消费者直播购买行为有正向作用,且两者存在交互效应;此外,研究还发现主播类型(企业主播和名人主播)和商品类型(私有消费品和公开消费品)在其中存在调节效应,情绪沟通更容易在名人主播和公开消费品上产生影响,认知沟通更容易在企业主播和私有消费品上发挥作用。因此,本研究丰富了电商直播领域的情绪与认知研究,拓展了信息加工理论在电商直播场景中的实践应用,研究结论对主播的直播话术制定、企业的直播策略选择以及观众的理性购物都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闫秀霞 董友衡 张萌萌 乔静
随着大数据和5G时代的到来,主播"直播带货"这一新模式逐渐进入观众的视野。网络直播购物通过其极强交互性、精准传递性、内容多元化等特点降低了用户为获取相关信息付出的搜寻成本,提升了购物效率,迅速成为当下最热的网络购物模式。本文通过进行直播带货对购买行为影响的相关研究,构建反映直播特性、感知价值与消费者购买行为的理论模型并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网络直播中的主播知名度、互动性和个性化服务正向影响消费者购买行为,且影响程度不同;感知价值在直播特性与购买行为之间存在中介作用。基于研究结论,本文提出电商企业应从提高主播服务质量、物流服务质量以及售后服务质量等方面来增强对消费者购买行为的影响,提振消费者购买意愿,实现消费扩容。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刘洋 李琪 殷猛
基于SOR理论,将网络直播购物特征分为互动性、真实性、娱乐性和可视性,构建网络直播购物特征对消费者购买行为影响研究模型,研究直播购物特征对消费者冲动性购买和目的性购买行为的影响机理。通过调查问卷收集数据,利用SPSS和Smart PLS进行统计分析和假设检验。研究发现:网络直播购物中真实性、娱乐性和可视性显著正向影响消费者唤醒情绪;互动性、真实性、娱乐性和可视性均显著正向影响消费者愉悦情绪;真实性和可视性显著正向影响消费者感知信任;唤醒显著影响愉悦感知,并和愉悦共同显著影响消费者冲动性购买行为;愉悦显著影响感知信任,并和信任共同显著影响消费者目的性购买行为。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徐梦阳
网红直播是近几年兴起的重要电子商务业态,由于其场景多元、互动性强、用户规模增速快,已成为拉动电商发展的重要途径。本文在理论分析基础上,构建了网红直播、临场感、消费者购买意愿的关系模型。而后,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进行了问卷调查,并对理论模型进行了假设检验。结果显示:网红吸引力、专业性、互动性均对消费者购买意愿有显著的正向作用;临场感的中介效应显著,即网红直播通过提高临场感来促进消费者购买意愿。据此提出两点建议:一是以提升消费者体验为重点营造良好的网红直播氛围,二是重视网红筛选与培训,打造专业能力强的网红团队。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刘玉奇 张晓芸 王强
当前,全民直播时代已经到来,直播购物成为消费者购物的重要渠道,直播过程的互动和交流是主播与消费者社会资本建构的重要方式。本文基于社会资本理论视角,研究主播特性对消费者购买意愿的影响。通过问卷调查收集数据,利用SPSS和AMOS软件进行数据分析和假设检验。结果表明:主播的专业性正向影响认知资本、结构资本和关系资本;主播的互动性正向影响结构资本、关系资本;结构资本和关系资本显著正向影响消费者的购买意愿。基于此,电商直播平台运营方应培养主播特性,建立主播与消费者多元化沟通渠道,提升消费者对主播的信任,进而提升消费者购买意愿。
[期刊] 南开管理评论
[作者]
孟陆 刘凤军 陈斯允 段珅
直播网红营销是网络自媒体时代一种新兴的营销手段。本文通过定性研究和定量研究相结合的方式,构建了直播网红营销对消费者决策影响的理论框架。研究一通过结构方程模型验证了直播网红影响购买意愿的心理机制。研究发现社会临场感通过增强消费者认同感,进而提升购买意愿。同时,直播网红特性与内容一致性正向调节社会临场感对消费者认同感影响,且强化消费者认同感在社会临场感与购买意愿之间的中介作用。研究二通过深度访谈质性分析,借助NVIVO10软件,归纳出消费者关注网红的信息源特性,并将其划分为可信性、专业性、技能性、互动性和吸引力五个维度。研究三则通过Python和计量模型的方法细化了不同类型直播网红信息源特性对唤起消费者搜索与购买行为的影响:针对娱乐型直播网红,唤起消费者最显著的特性为吸引力和互动性;针对技能型直播网红,唤起消费者最显著的特性为技能性和互动性;针对带货型直播网红,唤起消费者最显著的特性为可信性、专业性和互动性。本研究旨在挖掘网红效应内在影响机理的"黑箱",为企业网红营销提供决策支持,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际应用价值。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闫科伟 姚鸽 赵红 罗凡
文章通过深度访谈和问卷调查法,构建直播体验与品牌传播关系的理论模型,研究网络直播情境下企业品牌直播体验的不同成分,即信息体验、娱乐体验和互动体验对品牌传播的影响机制,分析网络直播中品牌传播的路径。运用SPSS软件对收集的374份有效问卷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品牌直播体验中的信息体验和互动体验对品牌传播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且消费者参与和网络口碑在其中起部分中介作用;娱乐体验对品牌传播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且受到网络口碑的部分中介作用和消费者参与的完全中介作用。研究结论为网络直播情境下企业的品牌塑造和品牌传播提供了参考建议。
关键词:
直播体验 品牌传播 消费者参与 网络口碑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邹玉凤 卢向华 李凤瑶
直播电商作为一种新的零售渠道,已被证明能够依托主播的粉丝在短期内实现销售的增长。然而,直播电商能否将主播的粉丝转化为企业的忠诚消费者,为企业带来长期的收益仍是一个未知数。本研究基于某化妆品品牌消费者的实际购买数据,运用倾向得分匹配和回归分析的方法,比较了网红直播电商和线上传统营销的长短期营销效果。研究表明,在短期内,网红直播电商确实能比线上传统营销带来更多的新客,但这些新客转化为会员的比例以及平均客单价却更低;长期来看,网红直播电商中的消费者的回购率、回购金额和回购数量都比线上传统营销中的消费者要低,表明网红直播电商中的消费者忠诚度比线上传统营销中的消费者忠诚度低。本研究的结论对于帮助企业了解网红直播电商的预期收益并调整管理对策具有重要意义。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