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003)
2023(11708)
2022(9975)
2021(9083)
2020(7853)
2019(18290)
2018(18038)
2017(34978)
2016(18557)
2015(21081)
2014(21286)
2013(21074)
2012(19514)
2011(17778)
2010(17660)
2009(16485)
2008(16090)
2007(14275)
2006(12285)
2005(10988)
作者
(53635)
(45415)
(45169)
(43166)
(28867)
(21721)
(20683)
(17775)
(17147)
(15980)
(15384)
(15153)
(14294)
(14213)
(14123)
(13933)
(13613)
(13444)
(12999)
(12963)
(11164)
(11044)
(10960)
(10442)
(10353)
(10152)
(9868)
(9681)
(9189)
(8846)
学科
(101326)
经济(101242)
管理(53852)
(49950)
方法(43830)
(41632)
企业(41632)
数学(38687)
数学方法(38251)
地方(21124)
(20827)
(20777)
中国(20663)
(18985)
业经(18652)
(14988)
贸易(14984)
(14464)
(14077)
农业(13991)
地方经济(13752)
理论(13710)
(13616)
(13047)
财务(13004)
财务管理(12972)
环境(12914)
企业财务(12302)
(12096)
金融(12093)
机构
大学(277586)
学院(276860)
(125769)
经济(123429)
管理(108705)
理学(94412)
理学院(93429)
管理学(91854)
管理学院(91329)
研究(90899)
中国(67860)
(56333)
(54576)
科学(53959)
(44968)
财经(44480)
中心(42319)
(42181)
研究所(40942)
经济学(40317)
(40297)
(40177)
业大(39243)
经济学院(36147)
北京(34852)
(34461)
师范(34127)
农业(33175)
财经大学(32982)
(32259)
基金
项目(184012)
科学(145803)
基金(135398)
研究(133334)
(117051)
国家(116129)
科学基金(100726)
社会(87042)
社会科(82645)
社会科学(82624)
基金项目(71576)
(71538)
自然(64649)
自然科(63160)
自然科学(63142)
自然科学基金(62011)
教育(61641)
(59728)
资助(55900)
编号(53207)
成果(42221)
(41508)
重点(41477)
(40128)
(38137)
国家社会(36492)
教育部(36106)
课题(35924)
科研(35730)
创新(35725)
期刊
(137316)
经济(137316)
研究(79573)
中国(45599)
(43654)
学报(40297)
管理(39470)
科学(37663)
(36909)
大学(31013)
学学(29604)
技术(26039)
农业(24787)
经济研究(23028)
财经(22986)
教育(22479)
(22309)
金融(22309)
业经(20220)
(19881)
问题(18120)
技术经济(16064)
统计(15724)
(13768)
(13705)
商业(13199)
理论(13106)
(13019)
决策(12722)
世界(12326)
共检索到39831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孙婧  王新新  
网红是随着互联网发展而出现的一种新型名人,随之而来的网红经济成为一种新的电子商务模式。网红和网红经济都是具有中国特色的、全新的经济和社会现象,学者对它们的关注和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本文在名人理论的视角下结合国内外相关研究对网红和网红经济进行了评析。本文梳理了网红发展史,剖析了网红经济现象,分析了影响网红出现和发展的因素,并探讨了网红与网红经济的经济学和社会学本质。本文为未来更加系统化、科学化地研究网红和网红经济打下了理论基础,并为相关学者的研究提供了借鉴。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谭舒  李飞翔  
当今中国,"知识网红经济"发展围绕"价值空间"建构展开,表现出对"知识"的重新定义,包括在"泛中心化"知识分布格局中,价值性知识涵纳事实性知识,并有认知性知识让位于实践性知识的趋势。在步入共享文化时代的今天,调动个人和社会双重同步知识协作创新模式、实现全民价值共创势在必行。由此,提出对"有机知识进化论"的初探与展望。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翟娟娟  韩军涛  
随着直播兴起,网红经济成为热点。然而相关研究尚处在起步阶段,概念混淆、特征含糊、作用机制不明,亟需拓展研究。本文试图在此方面给出一些学术答案,研究发现:以SOR理论、名人理论为基础,在网红经济“人-货-场”三要素中,“人”主要对应第四代网红,网红特征通过情感与价值两条路径影响消费者购买行为;“货”主要对应带货商品,通过压缩供应链成本、提高质量把控、产地直销式直播提升物流速度等路径影响消费者购买行为;“场”主要对应直播、短视频场景,通过圈层化分割、回声室效应、高频互动模式以及私域流量池左右消费者的心智,最终形成购买行为。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宋湘绮  李晴  
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引起媒介形态的变革,在互联网影响下,社会传播环境发生改变。中国人民大学陈力丹指出,新媒体技术的快速发展,打破了既有的传播秩序与格局,以往的传播学理论已明显不适用于研究新的传播现象。(1)网红正是依托于互联网诞生的新的传播现象,其热度不断升温,但其发展也存在问题。如部分网红懂得自我营销,但缺乏持续发展能力,他们或是凭借高颜值走红,或是通过雷人语出位,或是依靠夸张表演博人眼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张璐颖   韩秀兰  
随着网络技术媒体的高速发展,文化发展逐渐呈现出多元化的状态。网红现象作为一种独特的文化现象,呈现出多元、即时、趋利等特征,对网红现象进行两面性分析,积极团结优秀网红文化群体,宣传优秀网红内容。应对负面消极的网红现象,以主流意识形态来引领网红文化的发展,一是要通过加强引领主体队伍建设,二是要推动网红内容优化,三是要提升主流意识形态传播力,四是要提高网民的主流意识形态吸收力等四个方面来展开论述。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宋湘绮  李晴  
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引起媒介形态的变革,在互联网影响下,社会传播环境发生改变。中国人民大学陈力丹指出,新媒体技术的快速发展,打破了既有的传播秩序与格局,以往的传播学理论已明显不适用于研究新的传播现象。(1)网红正是依托于互联网诞生的新的传播现象,其热度不断升温,但其发展也存在问题。如部分网红懂得自我营销,但缺乏持续发展能力,他们或是凭借高颜值走红,或是通过雷人语出位,或是依靠夸张表演博人眼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沈建军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信息技术与网络技术得到前所未有的深度发展,人们可以做到足不出户便能知晓各类讯息。利用互联网快捷、便利的优势,短视频以及视频直播平台逐渐兴起。在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下,消费者的消费习惯逐渐由线下转为线上,电商平台逐渐被人们所重视。受直播、视频文化的影响,民间资本与电商平台以及视频直播平台共同打造出网红经济模式,网红通过直播进行商品销售,俗称“带货”。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赵书虹   孔营营  
文章综合使用双案例研究和扎根理论方法对淄博和哈尔滨进行探索式理论建构,发现:第一,淄博作为一个老工业城市,其旅游资源相对匮乏,构建旅游品牌相对困难,此次走红完全是游客在社交媒体自发传播的产物,属于自发型走红,具有很大的偶然性。第二,哈尔滨旅游资源丰富且具有一定的旅游发展基础,当地相关部门凭借资源优势,主动策划并提前准备预热,属于“设计型+自发型”走红。第三,网红旅游目的地作为信息传播、文化表达和消费趋势的交汇点,其走红初期必然遵循“自组织”或“建构型”的流量撬动模式。然而随着旅游目的地的出圈以及游客群体的不断增长,初期以旅游者或目的地参与主体的单方流量撬动型不足以维系网红旅游目的地的生命力。相反,旅游者和目的地参与主体双方共同在媒介空间中进行“多向度、发散式”的互动传播才是旅游目的地持续走红的关键。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陈崖枫  
虽然都叫网红品牌,却是基于满足消费者两种几乎完全相反的心理需求,即消费主义需求和享乐主义需求。网红品牌指的是借助互联网快速火爆的品牌。从最开始的三只松鼠、雕爷牛腩、黄太吉,到锤子、韩都衣舍、外新人,到后来的喜茶、答案奶茶,甚至盒马鲜生、淘咖啡,都纷纷被打上了网红品牌的标签。这些品牌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奚路阳  程明  
移动互联技术的发展进一步推进传播生态的变革,也为营销领域带来全新的机遇。作为"互联网+"时代的一个重要产业实践,网红经济兴起的背后有其传播逻辑和商业逻辑,其本质是价值观和注意力资源的货币化。当前网红经济商业模式日益清晰,产业系统已然形成。但其在发展上还面临核心链接尚未稳固、同质化严重、盈利能力不足以及先天道德缺失等一系列风险。只有通过强化网红传播平台的核心地位、推进网红IP化与平台的品牌化发展、不断创新盈利模式、完成道德净化等,才能保障网红经济产业的长期健康发展,使之高效服务于我国的市场经济建设。
[期刊] 国际商务研究  [作者] 张晓莉  
2016年5月23日,"思源问道"圆桌论坛在上海对外经贸大学信息楼526会议室隆重举行。此次论坛由上海对外经贸大学世界经济研究所主办,上海对外经贸大学国际经贸学院、上海对外经贸大学大学生事业发展促进会以及上海对外经贸大学投资实战社协办。来自德意志银行、上海黄金交易所、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浦发银行、复旦大学、东方汇富东开投资研究院和上海对外经贸大学的专家和学者三百余人参加了本次论坛,上海东方卫视现场录像。论坛由上海对外经贸大学世界经济研究所所长张晓莉教授主持,上海对外经贸大学国际经贸学院
[期刊] 情报杂志  [作者] 刘海鸥  陈晶  孙晶晶  张亚明  胡志颖  
[目的/意义]互联网高速发展时代,"网红"与青少年受众间的互动更为便捷与频繁,青少年的思想意识与行为模式也不同程度的"卷入"到网红经济浪潮。[方法/过程]借助CAS量表模型,将网红经济下青少年的卷入行为细分为娱乐社交、情感投射、完全认同、关系幻想和病理边缘五个维度,基于问卷调查分析网红经济下青少年卷入行为的类型与特征,并建立青少年卷入行为归因模型以探讨其关键影响因素。[结果/结论]研究结果表明,不同的性别、年龄、接触网红时间、生活费所对应的青少年卷入程度均不同,而商品因素(质量、价格、售后)、网红类别、消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杨晓丹  
农产品网红营销是利用网红达人的流量推动农产品销售的营销模式。这种模式具有成本相对较低、促进买卖双方信息对称、增加农产品销售率等优势。但是在销售中也出现只重产品销售、轻视品牌树立,只顾单打独斗、轻视平台合作,只求流量效应、轻视信誉打造,只看短期利润、轻视长远战略等误区。因而需要将网红产品升级为网红品牌,从平台融合向资源整合发展,借流量传播信誉,对营销进行宏观部署等。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齐爱荣  杨康  
随着中国与世界的交流日益频繁,越来越多的外国人开始关注中国,他们积极融入中国互联网平台,将自己在中国的生活状态和所见所想制作成短视频,发布在互联网平台上,并积累了许多粉丝,成为网民口中的"洋网红"。"洋网红"短视频聚焦中外文化差异,促进了中国与世界的文化交流,同时使中国人在他者视角下更加客观地认识中国。文章将运用理论与案例,分析新形势下"洋网红"短视频的内容传播、价值并提出相应的发展策略。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朱彤  
新媒体的发展和网络文化的更迭,使“网红”一词逐渐被大众熟知,“网红”营销作为一种新兴营销途径,在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了一条产业链。随着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传统门户网站营销模式已经成为过去式,作为后起之秀的“网红”,利用粉丝群体和低运营成本优势成功跻身营销市场,在营销方面比门户网站更加精准。但是作为新生的营销手段,“网红”营销也存在很多问题,本文通过对“网红”营销的分析,以期对新媒体营销模式的发展有所帮助。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