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875)
2023(5414)
2022(4487)
2021(3955)
2020(3310)
2019(7132)
2018(6767)
2017(12494)
2016(6926)
2015(7099)
2014(6633)
2013(6443)
2012(5777)
2011(5100)
2010(4760)
2009(4288)
2008(4103)
2007(3394)
2006(2820)
2005(2265)
作者
(22236)
(18614)
(18419)
(17327)
(11896)
(9163)
(8167)
(7361)
(7065)
(6413)
(6191)
(6143)
(6086)
(5928)
(5750)
(5716)
(5693)
(5569)
(5388)
(5282)
(4901)
(4545)
(4339)
(4260)
(4160)
(4046)
(4024)
(3939)
(3845)
(3731)
学科
(23986)
经济(23955)
管理(19252)
(18976)
(14568)
企业(14568)
方法(11907)
数学(10879)
数学方法(10813)
(7448)
(7273)
(7099)
贸易(7099)
(7024)
(6957)
中国(6071)
业经(5741)
农业(5258)
环境(4667)
技术(4656)
(4495)
财务(4492)
财务管理(4488)
企业财务(4260)
(3984)
产业(3981)
(3704)
地方(3620)
(3526)
(3520)
机构
大学(96377)
学院(95246)
(37715)
经济(37149)
管理(35904)
研究(34250)
理学(32622)
理学院(32232)
管理学(31563)
管理学院(31418)
(26225)
科学(25108)
中国(24240)
农业(21435)
业大(21153)
(19135)
(18505)
研究所(17646)
中心(15277)
(15114)
农业大学(14521)
(13136)
财经(12973)
(12668)
(12282)
(12028)
实验(11781)
经济学(11698)
(11449)
实验室(11284)
基金
项目(75742)
科学(58716)
基金(56705)
(53903)
国家(53480)
研究(45904)
科学基金(44354)
自然(31834)
自然科(31148)
自然科学(31134)
基金项目(30885)
社会(30769)
自然科学基金(30614)
社会科(29277)
社会科学(29266)
(29265)
(26004)
资助(21973)
教育(20187)
重点(17771)
计划(17500)
(16298)
(16126)
(15973)
科研(15891)
科技(15623)
编号(15582)
创新(15312)
(15217)
国家社会(13566)
期刊
(33322)
经济(33322)
学报(25482)
(21504)
研究(21027)
科学(20182)
大学(17852)
学学(17553)
中国(14839)
农业(14486)
管理(11133)
(10819)
(7920)
业大(7688)
经济研究(6600)
农业大学(6564)
(6386)
业经(6324)
(6243)
金融(6243)
财经(6090)
科技(5820)
技术(5328)
(5174)
商业(5015)
资源(4878)
问题(4827)
林业(4766)
自然(4583)
中国农业(4378)
共检索到12324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刘伟  许柳雄  唐浩  胡夫祥  周成  熊沢泰生  平山完  
根据以往的研究结果和海上网具性能实测,并在听取生产第一线船长意见的基础上,把上海开创远洋渔业有限公司现行金枪鱼围网主网衣下部约三分之一网衣的网目尺寸放大50%,即从260 mm增大到390 mm,以探讨改进围网渔具的沉降性能。实验应用田内准则换算并制作成模型网,在日本下关西日本日网公司专业围网动水槽进行模型试验,比较了侧流、背流、顺流(流速8 cm/s,相当实物网0.20 m/s)3种相对流向的放网模式下放网以及无流(0 cm/s)海况下放网,网目尺寸改变前后围网的沉降性能、网具形态和闭合效果。结果显示,主网衣下部网目尺寸从30 mm (对照网,相当于实物网网目尺寸260 mm)放大到45 mm (试验网,相当于实物网网目尺寸390 mm),网具的沉降深度和沉降速度分别提高1.6%和1.1%;试验网的收绞时间比对照网缩短14.3%,且能保持较好的形态;有流时的3种放网模式下,试验网和对照网浮子纲在放网结束时刻的初始包围面积基本相同;在收绞结束时,试验网浮子纲包围面积为对照网的1.33倍,绞纲结束前6 s,试验网沉子纲包围面积为对照网的1.79倍,说明增大网目尺寸有利于网具包围面积的增大,改善了被围鱼群的活动空间。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周成  许柳雄  张新峰  朱国平  唐浩  王学昉  
根据2011年9-12月金枪鱼围网渔船调查期间测定的围网沉降深度数据和收集的放网时间、放网速度和括纲松放长度等渔具操作数据,以及流速、流向等渔场环境数据,通过多元回归统计定量分析围网沉降深度与有关影响因子之间的关系,试图寻找影响网具沉降的有效外部因子。结果表明,流向和放网速度对网具沉降深度的影响不明显(P>0.05,df=53),而放网时间、流速及括纲长度对网具沉降深度的影响均显著(P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王学昉  许柳雄  官文江  周成  唐浩  朱国平  
本研究分析了2006—2012年中国金枪鱼围网船队89个网次的沉降性能与捕获率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1)网具中部最大沉降深度的95%置信区间为195.3~209.3 m,网具中部平均沉降速度的95%置信区间为0.181~0.192 m/s;(2)海上测定的数据显示,不同沉降速度组对应的捕获率具有显著性差异(P0.1),但投网成功的概率与沉降速度(S)关系紧密(P<0.1),模型预测的不...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唐浩  许柳雄  周成  朱国平  王学昉  
金枪鱼围网渔业是现代金枪鱼渔业中捕捞效率最高的方法,研究围网沉降性能与影响因子之间的关系有利于提高围网捕捞效率。利用2011年9—12月金枪鱼围网渔船"金汇7号"在中西太平洋作业时所收集的数据,实验分析了围网沉降深度(H)与放网时间(T),放网速度(V0),括纲(L)及跑纲(L1)的投放长度,10、60和120 m 3个水层流速(V10,V60及V120)等因子之间的关系,并利用广义加性模型(GAM)评价了各因子对沉降深度的影响。结果表明:(1)网具中部沉降深度与时间的关系为H=-0.000 2 t2+0.408 6 t+1.809 9(R2=0.999 3);(2)沉降速度随着深度的增加而减...
[期刊] 海洋渔业  [作者] 徐国强  许柳雄  周成  唐浩  王学昉  
研究围网网具生产作业性能,对于研究人员设计金枪鱼围网及渔业从业人员改进捕捞操作具有重要的参考作用。本研究根据大型金枪鱼围网渔船在中西太平洋作业时所搜集的网具数据,系统分析了网具在沉降及提升阶段,网具下纲各个部位的沉降深度、沉降速度及提升深度和提升速度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1)网具自然沉降深度从取鱼部到后网头呈依次递增趋势,最大沉降深度则呈现中部高,两端低的趋势,绞纲对于网具沉降具有显著影响;(2)网具自然沉降速度从取鱼部到后网头呈现递减趋势,下纲各个部位平均沉降速度则较为一致,维持在0.16 m·s-1左右;(3)在提升过程中,网具两端最先被提升,中部最后被提升,且网具在水下60~80 m完...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许柳雄  王敏法  叶旭昌  兰光查  
根据沿围网下纲缚扎的10只温度深度计(TDR-2050型)自动记录的23网次有效数据,对中国中西太平洋金枪鱼围网的下纲沉降速度、沉降深度及其与时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网具未达到理论沉降深度,网具中部平均沉降深度为160 m,为最大拉紧高度(311.1 m)的51.4%;(2)网具中部沉降深度与时间的关系为h=–0.000 2t2+0.3663 t;(3)网具各部位的沉降速度不同,取鱼部最慢,网具中部次之,后网头最快;(4)下纲各部位沉降速度均随着深度的增加而减小,沉降速度波动幅度随深度增加按"大—小—大"的规则变化;(5)网具中部沉降速度与时间的关系为:v=3×10–7t2–7×...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刘伟  许柳雄  唐浩  胡夫祥  周成  孙佳星  宋函欣  
网具形态是金枪鱼围网作业性能的一个重要指标,受网线材料、沉子配重、海流等诸多因素影响。为探究放网模式和流速对金枪鱼围网网具形态的影响,本研究依照上海开创远洋渔业有限公司金枪鱼原型围网,根据田内准则制作模型网,在日本下关西日本日网公司专业动水槽进行模型实验。实验设置3种放网模式(顺流放网、侧流放网、背流放网),3种流速(0 cm/s、5 cm/s、8 cm/s),比较各放网模式下,流速对金枪鱼围网网具沉子纲沉降深度、纵向网衣轮廓、浮沉子纲水平包围面积和浮沉子纲水平包围形状的影响。结果显示:(1) 0 cm/s流速下放网,网具沉子纲沉降深度最大(1.21 m),浮沉子纲水平包围面积最大(8.44 m~2,9.89 m~2),纵向网衣轮廓最佳;(2)顺流5 cm/s条件下放网,网具浮沉子纲水平包围形状最佳;(3)顺流、背流放网,网具最大沉降深度随着流速增加逐渐减小[1.21 m (0 cm/s)>1.17 m (5 cm/s)>1.13 m (8 cm/s),1.21 m (0 cm/s)>1.16 m (5 cm/s)>1.10 m (8 cm/s)],网具最大沉降深度与流速显著相关(P0.05);(5) 3种放网模式下,流速与网具浮沉子纲水平初始包围面积不相关(P>0.05);(6)不同放网模式及流速条件下,网具浮沉子纲水平包围面积与时间的平方均呈线性关系(P<0.05)。综上建议,有流时为确保网具形态最佳及网具沉降深度最大,应首先采用侧流放网。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唐浩  许柳雄  王学昉  周成  朱国平  
模型试验根据田内准则,选择大小尺度比分别为:λ=20∶1,λ¢=1∶1,制作的模型网规格为:网衣长109 m,网高15.6 m,上纲80.9 m,下纲98 m,下纲基本重量为0.663 kg/m,浮力配备25 N/m,模型网和实物网的缩结系数相同。试验结果显示,围网中部下纲沉降深度(D)和时间(t)的关系:D=–0.0014t2+0.276t–0.6476(R2=0.9953);下纲重量对沉降性能有显著影响,而放网速度对沉降性能的影响并不显著,但两者交互项对沉降深度有显著影响;在0.531~0.663 kg/m的范围内,随下纲重量增加,沉降深度呈大幅度增加趋势,而沉降速度呈递减趋势;在0.66...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许柳雄  兰光查  叶旭昌  王敏法  
作为围网网具主要性能,沉降性能直接关系到围网作业的捕捞效率,通过模型试验研究不同因素对金枪鱼围网沉降性能的影响,对改进金枪鱼围网沉降性能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2009年10月24—26日在千岛湖进行的金枪鱼围网模型试验,采用一般线性模型(GLM)分析下纲重量和放网速度对围网下纲沉降速度的影响。结果表明:(1)下纲重量和放网速度对下纲各部分沉降速度均有显著影响(P0.05)。(2)下纲重量在0.795 kg/m时,下纲中部和后部沉降速度明显比其它组快(P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唐浩  许柳雄  王学昉  徐国强  周成  朱国平  
为了量化分析自由鱼群渔法和漂流物随附群渔法的网具性能差异,实验根据2011—2014年金枪鱼围网海上调查数据,采用Bootstrap和广义可加模型(GAM)方法进行分析。结果显示:(1)漂流物随附群渔法网具的最大沉降深度(195.20~219.36 m)约为自由鱼群渔法网具最大沉降深度(205.83~219.04 m)的94.8%;网具的平均沉降速度(0.152~0.176 m/s)约为自由鱼群渔法平均沉降速度(0.180~0.193 m/s)的84.4%~91.2%。(2)捕捞自由鱼群时,影响沉降速度的主要因子为10 m水层流速(V10),60 m水层流速(V60)和跑纲长度(L1)。(3)...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周成  肖宇  万荣  许柳雄  王禹程  谢程兰  肖俞辰  
回声探测浮标能够远程为金枪鱼围网渔业持续地提供漂流人工集鱼装置(DFADs)的精确地理定位以及金枪鱼集群生物量的估计,有效减少围网船队搜索鱼群所产生的“碳足迹”和船队运营成本,从而提高船队的成功捕获率。除了在商业中的应用外,回声探测浮标有潜力作为观察远洋生物多样性的科学平台,为科学研究提供描述远洋鱼类活动模式的数据来源。本文介绍了DFADs的定义、类型和结构、生态影响及相关管理措施,以及回声探测浮标的发展沿革、种类和数据结构,并重点从金枪鱼随附鱼群生物量评估、鱼群随附行为和DFADs生态影响评估方面回顾了回声探测浮标在金枪鱼围网渔业中的应用。本文展望了回声探测浮标今后在技术上支持降低非目标物种和目标物种幼鱼死亡率的发展趋势,并从渔业资源可持续管理和海洋生物多样性保护方面讨论了利用浮标观测数据结合渔业数据进行资源评估,以及探究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对海洋生态系统影响的巨大潜力。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杨晓明  戴小杰  田思泉  许柳雄  
中西太平洋赤道海域是中国围网渔业最主要的作业海域。由于渔场存在年际间的剧烈变动,掌握渔场时空变动的预报越来越重要。本研究通过上海开创公司围网2011–2014年的渔捞日志数据,从Ni?o3.4指数和TAo数据(海洋表面温度和海表风)获得的海洋环境变量,采用时滞相关分析方法,探讨渔场变动和渔场环境变动的规律;寻找合适的预报因子和延迟数;建立回归预报模型。在2011–2014年各月海洋环境分布图和渔场中心分布图中,发现渔场中心的变动和风场、温度场变动都有明显的关系。在时滞相关分析中发现:(1)中心渔场经度和180°E与165°E平均纬向风速异常成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达0.79和0.82,前者滞后1...
[期刊]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作者] 代丹娜  刘洪生  戴小杰  田思泉  
黄鳍金枪鱼是东太平洋金枪鱼围网渔业中的主要渔获种类之一。根据1975-2004年东太平洋(30°N~25°S,75°W~145°W)黄鳍金枪鱼围网生产统计资料和相应年份的Nino3区的指数,利用灰色关联度方法对ENSO现象与黄鳍金枪鱼资源丰度及时空变化的关系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发现,ENSO现象对东太平洋黄鳍金枪鱼围网资源丰度及时空分布有显著影响,在大部分厄尔尼诺年时,黄鳍金枪鱼围网作业重心会向东、向北移;而拉尼娜年则向西移。Nino3指数与单位捕捞努力量渔获量(CPUE)存在负相关关系。此外,黄鳍金枪鱼围网作业重心在年内也呈现出规律性变化,春夏季向西、向北移;秋冬季向东、向南移。春夏季的单位...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唐浩  许柳雄  王学昉  周成  兰光查  王敏法  叶旭昌  朱国平  
模型试验是测定渔具作业性能的重要手段之一,但模型试验结果是否能客观反映网具在实际作业过程中的性能是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需要进行比较评估。本研究通过多元线性模型标准化下纲沉降速度和沉降深度,并分析比较了海上实测数据和模型网具的试验结果。结果表明:(1)标准化后的模型围网平均沉降速度(0.118~0.135m/s)超过实物网平均沉降速度(0.142~0.153 m/s)80%以上;(2)标准化后的实物网平均沉降深度(150.11~167.14 m)为模型网的平均沉降深度(266.89~275.62 m)的57%~60%;(3)在不考虑各层水流流速的情况下,实物网平均沉降深度拟合值(171.93~1...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姜珊  杨晓明  朱江峰  
鲣(Katsuwonus pelamis)是中西太平洋围网捕捞的重要资源,为探索环境因子对鲣渔获率影响的时空差异,本文利用中国大陆2009–2018年中西太平洋金枪鱼围网渔船渔捞日志数据及相关海洋环境数据,对标准化后的环境因子及渔获率采用探索性回归、空间自相关分析和地理加权回归模型(geographically weighted regression, GWR)方法进行时空异质性研究。结果显示:(1)鲣的渔获率具有明显的聚集性,空间上,主要存在2~3处聚集区,分别聚集在西侧152°E~164°E, 3°N~7°S海域、东侧164°E~175°E, 5°N~4°S海域以及第2季度中的175°E~180°E海域范围;时间上,聚集程度依次为:第4季度>第1季度>第2季度。(2)总体上,各环境因子对鲣渔获率影响空间异质性程度的大小依次为海平面异常(sea level anomaly,SLA)>混合层深度(mixed layer depth,MLD)>净初级生产力(net primary production, NPP)>海表面温度梯度(sea surface temperature gradient, SSTG)。(3) SLA和MLD对鲣渔获率的负向影响较明显,是由于表层营养物质丰富海域对应SLA和MLD的值越小。NPP和SSTG主要为正向影响,是由于冷暖水交汇的锋面海域受NPP和SSTG影响较大。(4)检验GWR模型,发现其残差表现出较小的空间自相关,表明GWR模型具有更好的拟合效果,且优于最小二乘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