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2594)
2023(3804)
2022(3312)
2021(2850)
2020(2311)
2019(5262)
2018(4810)
2017(9053)
2016(5074)
2015(5618)
2014(5685)
2013(5720)
2012(4957)
2011(4568)
2010(4693)
2009(4095)
2008(4039)
2007(3652)
2006(3144)
2005(2746)
作者
(15122)
(12728)
(12604)
(11953)
(7799)
(6384)
(5932)
(5074)
(4809)
(4511)
(4327)
(4289)
(4228)
(4063)
(4011)
(3831)
(3802)
(3797)
(3733)
(3703)
(3251)
(3124)
(3051)
(2911)
(2887)
(2874)
(2852)
(2767)
(2720)
(2674)
学科
(19283)
经济(19266)
(18944)
管理(17769)
(15440)
企业(15440)
方法(9907)
(9473)
数学(8847)
数学方法(8730)
(6451)
贸易(6445)
(6314)
(6309)
(6201)
产品(5559)
(4747)
中国(4451)
(4433)
业经(4424)
财务(4408)
财务管理(4397)
市场(4271)
体制(4262)
企业财务(4213)
农业(4070)
(3861)
地方(3765)
农产(3759)
农产品(3759)
机构
学院(73436)
大学(72354)
管理(31780)
(29087)
经济(28510)
理学(27749)
理学院(27500)
管理学(27126)
管理学院(26996)
研究(22816)
中国(17348)
(15336)
(15065)
科学(14400)
业大(13159)
(12837)
农业(12252)
(11564)
中心(11171)
(11002)
研究所(10436)
财经(10273)
经济管理(9474)
北京(9378)
(9298)
(8811)
(8737)
师范(8715)
(8539)
商学(8071)
基金
项目(50825)
科学(39635)
研究(35982)
基金(35830)
(31524)
国家(31282)
科学基金(26833)
社会(22624)
社会科(21592)
社会科学(21578)
(21131)
基金项目(18816)
自然(17871)
自然科(17462)
自然科学(17458)
(17408)
自然科学基金(17126)
教育(16437)
资助(15089)
编号(14552)
重点(11325)
(11092)
成果(10887)
(10818)
(10228)
课题(10187)
计划(9829)
科研(9757)
创新(9603)
(9354)
期刊
(30351)
经济(30351)
研究(18988)
中国(14534)
(13474)
学报(11364)
(10805)
管理(10442)
科学(10276)
农业(9737)
大学(8500)
学学(7956)
教育(7355)
技术(7116)
业经(6284)
(6218)
(4815)
金融(4815)
经济研究(4715)
统计(4545)
财经(4477)
(4292)
技术经济(4201)
问题(4080)
决策(3967)
财会(3959)
商业(3938)
(3772)
资源(3647)
(3637)
共检索到10603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宋思根  王平  徐伟  
由于缺乏在线消费者评论和成交记录等第三方信息,消费者与零售商关于新产品的信息不对称更加严重。当多家网店同时推出同一新产品时,消费者依据什么信息做出购买决策呢?根据传统理论,商店形象成为消费者评估产品质量和购买意愿的基本线索。以年轻消费者为研究对象,运用联合分析方法,数据显示商家描述与宝贝相符程度、服务态度、卖家信用是买家最看重的三个形象维度,网店的部分形象维度对质量评价和购买意愿的贡献率因产品特征不同而有显著性差异,其组合也具有不同的市场占有率。消费者积累性评价不但可以成为商店形象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也深刻地影响着潜在消费者的行为,网络商店可以积极利用这一结论完善自身的营销策略。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韩召  杜刚  熊爱华  
与主播达人合作进行直播带货是新产品推广的重要手段,而伴随品牌商对直播带货模式的熟悉以及对建立品牌直播间的重视,品牌自播迎来发展热潮。对于知名品牌商而言,该如何选择直播主体去推广新产品?本文从直播主播类型和新产品类型两大特性出发,对消费者的新产品购买意愿进行研究,并围绕消费者的感知质量不确定性、感知匹配不确定性与电商退货策略进行深入探索,基于信号理论,通过三个虚拟实验进行实验验证。研究结果表明,品牌商实施自费的退货策略时,搜索型新产品选择两种直播主播类型效果差异不显著;品牌商实施免费的退货策略时,搜索型新产品选择品牌自播会降低感知质量不确定性,进而提升购买意愿。品牌商实施自费的退货策略时,体验型新产品选择达人直播会降低感知匹配不确定性,进而提升购买意愿;品牌商实施免费的退货策略时,体验型新产品选择两种直播类型效果差异不显著。研究结果深化了新产品营销相关理论,拓展了直播主播类型的研究范畴,丰富了电商直播的研究内容,并为后续开展数字营销研究提供思想借鉴,为品牌商选择合适的直播主播类型与电商退货策略来提升新产品推广效果提供理论借鉴和实践指导。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李琪  阮燕雅  
本文基于"评论内容类别×产品类别"的情景模拟实验,引入消费者网购经验和卖家熟悉程度两个调节变量,证明了在消费者形成网上购买意愿的过程中,对于评论有用性感知无差异的评论内容而言,负面服务水平评论的影响力总体大于负面产品质量评论的影响力。其中负面服务水平评论的影响力随网购经验和卖家熟悉程度的增加而降低;而负面产品质量评论影响力也随卖家熟悉程度的增加发生相同的下降变化,但相反网购经验改变带来的影响变化则不明显。最终这种评论内部的自身变化,导致了负面服务水平评论的影响作用力在低网购经验水平和不熟悉卖家的情况下显著大于负面产品质量评论,而这一局面随着两个调节变量的提升最终消失。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杨强  申亚琛  
基于消费者视角,以情绪为中介变量,以预发布策略为调节变量,研究了新产品预发布内容对消费者购买意愿的影响机理,结果表明:(1)新产品预发布内容(价格与创新程度)通过情绪(愉悦与唤起)的中介作用影响消费者购买意愿,但仅因创新程度而引起的愉悦对消费者购买意愿影响不显著;(2)预发布信息类型、渠道和预发布时间对新产品预发布内容与消费者情绪的关系具有调节作用,但各调节变量在4种关系路径中的调节作用存在显著差异。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杨强  申亚琛  
基于消费者视角,以情绪为中介变量,以预发布策略为调节变量,研究了新产品预发布内容对消费者购买意愿的影响机理,结果表明:(1)新产品预发布内容(价格与创新程度)通过情绪(愉悦与唤起)的中介作用影响消费者购买意愿,但仅因创新程度而引起的愉悦对消费者购买意愿影响不显著;(2)预发布信息类型、渠道和预发布时间对新产品预发布内容与消费者情绪的关系具有调节作用,但各调节变量在4种关系路径中的调节作用存在显著差异。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金英伟  尚晓航  
技术创新已经成为国内外企业竞争的焦点。本文从消费者角度分析技术创新产品购买意愿的影响因素,构建出指标体系,以此来分析企业在产品竞争上的优劣势;利用集对分析方法,分析产品的购买意愿和演化趋势,以智能手环为例验证评价模型。研究结果表明,海外手环整体评价优于国产手环,尤其在体现技术创新的产品内部属性和创新感知方面有优势,但消费者对国产手环的产品外部属性和促销宣传方面评价更高。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金英伟  尚晓航  
技术创新已经成为国内外企业竞争的焦点。本文从消费者角度分析技术创新产品购买意愿的影响因素,构建出指标体系,以此来分析企业在产品竞争上的优劣势;利用集对分析方法,分析产品的购买意愿和演化趋势,以智能手环为例验证评价模型。研究结果表明,海外手环整体评价优于国产手环,尤其在体现技术创新的产品内部属性和创新感知方面有优势,但消费者对国产手环的产品外部属性和促销宣传方面评价更高。
[期刊]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学报  [作者] 张柯丹  方文培  罗彪  万亮  
新产品发布对公司经营至关重要。如今,官方品牌页面凭借运营成本低、可控性高等优势成为企业发布新产品的主要渠道之一,企业生成内容(FGC)作为企业向消费者传递的潜在产品质量和产品品牌信号,已成为企业发布新产品的关键信息。因此,本研究以企业发布新产品为研究情景,探究FGC的有效性对用户购买意愿的影响。通过对新浪微博423名品牌粉丝进行实验研究,并利用结构方程模型对概念框架进行实证检验。研究结果表明,情感诉求类内容对购买意愿具有直接正向影响,信息性和情感诉求是感知质量和品牌态度的重要预测指标,并进一步影响购买意愿。此外,感知质量对品牌态度有积极正向影响,即感知质量和品牌态度顺序中介了FGC有效性对购买意愿的影响路径。基于研究结果,公司在发布新产品时不仅应充当信息提供者,而且还应充当情感提供者。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杨杰  曾学慧  辜应康  
全球化营销过程中,来源国(地区)效应受到学术界的重视。本文在验证品牌来源国(地区)效应的基础上,特别探索产品属性与品牌来源国(地区)形象对品牌态度及购买意愿的影响。研究发现,品牌来源国(地区)形象与产品属性对消费者品牌态度及购买意愿有积极影响,且产品属性能调节品牌来源国(地区)形象对消费者品牌态度的影响。本研究结果推进了品牌来源国(地区)效应的研究,同时具有重要的营销实践意义。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刘振华  
本文在国内外学者对感知价值与消费者购买意愿之间关系研究的基础上,结合互补品自身的特点对互补品进行分类,将互补品感知价值作为研究重点,以感知功能、情感、社会价值几个维度为基础,测量感知价值对不同类型互补品购买意愿的影响,由此建立互补品感知价值研究模型对提出的假设进行验证。根据研究结果探究不同互补情况下感知价值对消费者购买意愿的不同影响以及核心产品竞争战略对互补品购买决策的影响。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王亚菲   张飞  
各国产品质量问题是国际比较项目(ICP)自1968年成立以来一直无法攻克的难题。本文从产品质量这一新视角出发,以中美两国为研究对象,采用支付意愿法量化两国产品之间被ICP忽略的质量差异,并使用Sato-Vartia指数法测算产品质量差异对中国购买力平价(PPP)以及实际国内生产总值(GDP)等结果的影响。研究发现,在ICP匹配到的两国30种产品之间存在较大的质量差异;经质量调整后的2011年和2017年中国30种产品整体PPP高于质量调整前的测算结果,两年的偏差结果分别为9.00%和9.02%;经30种产品质量调整后的2011年和2017年中国GDP层面PPP高于质量调整前的测算结果,两年的偏差结果分别为2.33%和2.42%。此外,由于ICP未能完全控制两国产品之间的质量差异,2011年和2017年中国实际GDP和人均实际GDP至少被高估了2.28%和2.36%。本文一方面对中国PPP进行质量调整,尝试解决我国PPP和实际经济规模测算偏差问题,有利于维护我国在国际事务中的话语权和经济利益;另一方面本文的研究对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可能存在被ICP低估的PPP问题,提供了切实可行的质量调整思路和方法,对改进全球ICP测算质量具有一定借鉴意义。
[期刊] 南开管理评论  [作者] 贺爱忠  李钰  
零售商自有品牌是零售企业增强竞争优势的重要途径,是零售企业新的利润源泉。然而在我国,消费者对自有品牌的不了解阻碍了其对自有品牌的信任程度及购买意愿,零售商对商店形象等重要因素影响自有品牌信任及购买意愿的理解非常有限。国内对商店形象与自有品牌信任及购买意愿的关系没有进行深入探讨。这些直接制约了我国零售商自有品牌的发展。在系统梳理国内外相关研究文献和对零售行业专家和熟悉自有品牌的消费者进行深度访谈的基础上,构建了商店形象对自有品牌信任及购买意愿的影响模型,通过商场拦截和因特网访谈的形式发放问卷,运用多种方法进行实证检验。研究结果发现:商店功能形象对商店情感形象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商店形象可通过感知风...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周延风  张莹  陈少娜  
近年来品牌跨界联合的案例不断推陈出新,在品牌跨界中的联合产品差异较大,这与过去品牌联合追求匹配性存在巨大反差。企业如何提高品牌跨界联合效果成为学术界与实践界的关注热点。文章聚焦品牌跨界情境,探究产品联合距离与概念组合解释策略对联合产品评价及购买意愿的影响机制。实验研究表明,与近距离的产品联合相比,远距离的产品联合会引起更低的联合产品评价和更低的消费者购买意愿;感知风险和感知创新在产品联合距离与消费者对联合产品评价和购买意愿影响中起到中介作用;关系链接和属性映射的解释策略在产品联合距离对联合产品评价与购买意愿的影响关系以及产品联合距离对感知风险与感知创新的影响关系中起到调节作用。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栾晓梅  马达  夏华丽  吴丽慧  
随着我国消费者对食品安全的重视,绿色农产品越来越多受到青睐。本文通过探索性因子分析,揭示绿色农产品的感知质量表现为在三个维度上的聚集,分别为可靠性感知质量、服务氛围感知质量和有形性感知质量。实证结果表明:绿色农产品感知质量中的可靠性感知和服务氛围感知显著影响消费者购买意愿,顾客情感在绿色农产品感知质量对消费者购买意愿的影响关系中起到一定的中介作用;绿色农产品感知质量中的有形性感知对顾客情感的影响在统计学意义上不显著。因此,农产品企业应该提供可靠的、安全的、环境友好的绿色农产品,并重视顾客在消费过程中的体验,增强消费者对绿色农产品的认同,从而获得所期待的市场表现。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黄永春  姚山季  卢俊义  
以中国情境下的样本为调查对象,剖析了顾客参与新产品开发阶段对产品象征购买意愿的差异化影响,并考察了企业关系管理活动的调节作用。研究表明,生产前、后阶段的顾客参与对象征购买意愿存在正向影响,企业的关系管理也会对这种影响产生正向调节作用;生产中阶段的顾客参与对象征购买意愿的正向影响及关系管理的调节效应都不显著。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