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69)
- 2023(882)
- 2022(776)
- 2021(722)
- 2020(636)
- 2019(1519)
- 2018(1615)
- 2017(3037)
- 2016(1506)
- 2015(1630)
- 2014(1590)
- 2013(1615)
- 2012(1455)
- 2011(1124)
- 2010(1227)
- 2009(1072)
- 2008(1070)
- 2007(972)
- 2006(855)
- 2005(798)
- 学科
- 管理(5835)
- 制(5474)
- 银(4934)
- 银行(4934)
- 行(4795)
- 业(4660)
- 企(4232)
- 企业(4232)
- 融(3495)
- 金融(3495)
- 财(3415)
- 济(3358)
- 经济(3347)
- 体(3192)
- 体制(3129)
- 制度(2915)
- 度(2915)
- 业务(1995)
- 银行制(1966)
- 务(1804)
- 财务(1803)
- 财务管理(1790)
- 企业财务(1744)
- 财政(1604)
- 人事(1487)
- 人事管理(1487)
- 方法(1437)
- 税(1330)
- 贸(1310)
- 贸易(1309)
- 机构
- 大学(17035)
- 学院(16601)
- 中国(7264)
- 管理(7056)
- 济(6493)
- 经济(6239)
- 理学(5537)
- 理学院(5490)
- 管理学(5443)
- 管理学院(5409)
- 财(5395)
- 研究(5127)
- 银(4101)
- 财经(3769)
- 银行(3752)
- 京(3642)
- 中心(3637)
- 经(3493)
- 人民(3456)
- 行(3393)
- 国人(3085)
- 中国人(3072)
- 中国人民(3023)
- 财经大学(2959)
- 江(2904)
- 融(2716)
- 金融(2673)
- 科学(2530)
- 所(2493)
- 人民银行(2438)
共检索到3052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宋志国
当前,网上支付业务已经成为最新最热、最受欢迎的银行服务工具,尤其是伴随手机银行、第三方支付体系的不断完善与普及,网上支付已经呈现由城市到农村、从境内到境外、从柜台到手掌的趋势。但是,网上支付的虚拟性、迅捷性、保密性、国际性等特点,也为犯罪分子洗钱造成了可乘之机,成为洗钱犯罪的高危地带。研究如何在"监管立法"与"公众需求"之间寻找最大公约数,防范网上银行非法交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吴志明 和慧娟
面对着日益强大的反洗钱网,洗钱者积极运用高科技手段创新洗钱方式,其中利用网上支付洗钱就是一种新型的更为隐蔽的洗钱方式。本文对利用网上支付洗钱的特点和流程进行分析和阐述,并针对我国目前网上支付发展的现状,指出网上支付中存在的风险,据此提出我国打击网上支付洗钱犯罪的对策建议,包括加强网上交易主体的身份确认,建立健全网上支付的法律法规,发展网上反洗钱监管技术等等。
关键词:
网上支付 洗钱 网上支付工具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崔玉洁 张润红
1.建立健全完善的反洗钱监管法律法规体系,制定针对现代支付业务的反洗钱规定。组织对反洗钱监管方面的法律、法规及业务规章进行清理。该修改的要修改,该补充的要补充,该废止的要废止,确保政策的透明、统一与实用。对于部门业务规章有关条款与法律相冲突的,人民银行应根据法律对规章作适当修改;对于不同业务规章对同一指向规定不一致的,应尽快予以统一;对于法规措施规定模糊的,应以发文说明或制定实施细则等形式加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丁佳 封思贤
网上支付是一种虚拟化的电子支付形式,依托的是开放式网络,交易信息不易被监管机构获取和监测。洗钱者可通过网上支付瞬间将非法所得转至世界各地,这种相对隐蔽的非法行为给反洗钱监管带来了不小的挑战。根据国际反洗钱指引并结合我国网上支付实际,分析网上支付洗钱风险,可从支付活动的非面对面关系与匿名性、地理范围、支付账户的注资方式、获取现金的可能性、服务的分割性等五个维度着手。英美两国网上支付反洗钱监管在监管模式及主导特征、法律层次、反洗钱情报机构设置、交易报告制度等方面可为我国提供有益的经验借鉴。加强和改进我国网上支付反洗钱监管,要完善反洗钱法律法规,逐步实现统一监管和综合监管,强化"风险为本"与"审慎均衡"原则在识别可疑交易中的结合,完善反洗钱信息上报及共享机制。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丁佳 封思贤
网上支付是一种虚拟化的电子支付形式,依托的是开放式网络,交易信息不易被监管机构获取和监测。洗钱者可通过网上支付瞬间将非法所得转至世界各地,这种相对隐蔽的非法行为给反洗钱监管带来了不小的挑战。根据国际反洗钱指引并结合我国网上支付实际,分析网上支付洗钱风险,可从支付活动的非面对面关系与匿名性、地理范围、支付账户的注资方式、获取现金的可能性、服务的分割性等五个维度着手。英美两国网上支付反洗钱监管在监管模式及主导特征、法律层次、反洗钱情报机构设置、交易报告制度等方面可为我国提供有益的经验借鉴。加强和改进我国网上支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闫海 佟爽
非金融机构互联网支付中立、便捷、经济、安全的资金划拨方式不仅减少了交易成本和风险,还较好地突破了电子商务的支付瓶颈,但是也存在隐蔽转移资金、便利任意性套现、潜在跨境支付风险、隐匿现金形式的"黑钱"处置及多功能资金等洗钱风险。我国应在《反洗钱法》和《非金融机构支付服务管理办法》等基础上,对非金融机构互联网支付进一步健全反洗钱的惩罚和激励机制、改进内部控制制度及加强反洗钱的国际合作。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李莉莎
随着第三方电子支付的迅猛发展,其所潜藏的资金转移、资金套现、跨境支付和支付机构内部洗钱等多种洗钱风险值得关注。目前,我国对第三方电子支付的反洗钱法律监管仍薄弱,应着力构建一个以《反洗钱法》为基础,包含多层次立法,并与国际监管规则相接轨,与支付行业自律规范相契合的第三方电子支付反洗钱法律监管体系,进一步完善反洗钱预防规则、法律责任规则,加强反洗钱法与金融竞争法的配合。
关键词:
第三方电子支付 反洗钱 法律监管
[期刊] 征信
[作者]
李艳萍
由于互联网支付业务资金流转过程隐蔽,可以进行跨境资金流转,第三方支付机构履行反洗钱义务的能力和水平有所欠缺,给洗钱犯罪提供了可乘之机。现行反洗钱监管法律、客户身份识别制度、分业监管模式、监管人员素质等不利于实现反洗钱监管目标。应从完善立法、落实制度、建立监管协调机制和加强人才培养等几个方面加强反洗钱监管,防范互联网支付业务的洗钱风险。
关键词:
互联网支付 反洗钱 监管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吴朝平
近年来,随着我国电子商务的成长,第三方在线支付业务迅速发展。本文在回顾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立足我国第三方在线支付业务发展及监管现状,从反洗钱监管视角对第三方在线支付业务洗钱风险产生的原因及其影响进行了分析,并提出完善第三方在线支付业务反洗钱监管的对策建议。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王国晓 李华伟 刘培红
随着经济金融形势的变化,反洗钱监管工作开始向"风险为本"模式转变,而当前全面推行的以"风险为本"的反洗钱监管工作面临着一些新困难。工作中的难点相应的法律法规不够完善,缺乏可操作性强的制度规程体系。目前的法律法规、内控制度在反洗钱规范管理方面规定较多,而在风险管理方面着墨不够,尚未形成配套完善的适应"风险为本"监管模式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孙森 韩光林
认识是人类在实践的基础上对外在客观世界的能动反映,人类对洗钱和反洗钱的认识,也要在掌握洗钱和反洗钱基本规律的基础上进行。从已有的相关文献看,业界对洗钱和反洗钱的研究深度和广度与人类反洗钱实践水平密切相关。随着人们对洗钱危害、影响及后果的认识越来越深刻,各国政府、国际组织采取的反洗钱措施也就越来越严密。本文重点对洗钱涵义和反洗钱监管制度等方面的研究进行总结评述。
关键词:
洗钱 反洗钱 监管制度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严立新 汤俊
本文结合《2008-2012中国反洗钱战略》,就如何在第三方网络支付行业贯彻风险为本方法,提升反洗钱监管的针对性、有效性和均衡性进行探讨,指出第三方支付行业的反洗钱监管面临从合规为本向风险为本原则的转变。
关键词:
第三方支付 反洗钱监管 风险为本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杨庆明
虚拟货币的快速发展伴生了大量的虚拟货币支付产品和服务,如钱包提供商、虚拟货币支付处理、比特币ATM等,但这些支付产品和服务也潜存了洗钱和恐怖融资风险。本文基于国际上对虚拟货币反洗钱的监管实践,并重点分析研究FATF对虚拟货币支付产品和服务的反洗钱工作指引,为我国虚拟货币反洗钱监管提供借鉴。
关键词:
虚拟货币 支付领域 反洗钱 借鉴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杨庆明
虚拟货币的快速发展伴生了大量的虚拟货币支付产品和服务,如钱包提供商、虚拟货币支付处理、比特币ATM等,但这些支付产品和服务也潜存了洗钱和恐怖融资风险。本文基于国际上对虚拟货币反洗钱的监管实践,并重点分析研究FATF对虚拟货币支付产品和服务的反洗钱工作指引,为我国虚拟货币反洗钱监管提供借鉴。
关键词:
虚拟货币 支付领域 反洗钱 借鉴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王旭
移动支付的日益便捷及多样,致使更多金融支付风险被无限放大。此时,移动支付反洗钱监管对洗钱犯罪的防范便更具现实意义。近年来,美国、欧盟等国家新支付工具的功能性与地域性越来越全面,洗钱风险的考量与监管策略选择也更为成熟。相比较,我国移动支付,由于法律法规体系不健全、信息数据存在安全隐患、监管主体不明确等问题,导致诈骗、洗钱风险日益凸现。基于此,本文首先深入分析了我国移动支付反洗钱监管面临的问题,进一步探讨了国外移动支付反洗钱监管的先进经验,并鉴于国外经验提出了几点启示。
关键词:
移动支付 反洗钱监管 国际经验 几点启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