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144)
- 2023(8624)
- 2022(7433)
- 2021(6772)
- 2020(5868)
- 2019(13587)
- 2018(13400)
- 2017(26908)
- 2016(14455)
- 2015(16602)
- 2014(16567)
- 2013(16563)
- 2012(15047)
- 2011(13683)
- 2010(13972)
- 2009(13179)
- 2008(13264)
- 2007(11929)
- 2006(10517)
- 2005(9546)
- 学科
- 济(69895)
- 经济(69793)
- 管理(53520)
- 业(50106)
- 企(43988)
- 企业(43988)
- 方法(38449)
- 数学(35401)
- 数学方法(35016)
- 财(22666)
- 制(17685)
- 中国(15425)
- 务(15405)
- 财务(15372)
- 财务管理(15336)
- 企业财务(14747)
- 农(14667)
- 业经(13576)
- 贸(12106)
- 贸易(12097)
- 融(12036)
- 金融(12034)
- 体(11917)
- 银(11819)
- 银行(11814)
- 易(11700)
- 行(11207)
- 体制(10311)
- 地方(9988)
- 技术(9768)
- 机构
- 大学(218606)
- 学院(215960)
- 济(97884)
- 经济(96166)
- 管理(89364)
- 理学(77595)
- 理学院(76923)
- 管理学(75716)
- 管理学院(75293)
- 研究(65803)
- 中国(53081)
- 财(50205)
- 京(43618)
- 财经(39772)
- 经(36168)
- 科学(34244)
- 江(31902)
- 经济学(31757)
- 所(31427)
- 中心(31180)
- 财经大学(29896)
- 经济学院(28689)
- 农(28124)
- 业大(27557)
- 研究所(27527)
- 北京(27314)
- 商学(25266)
- 商学院(25037)
- 州(24938)
- 院(23501)
- 基金
- 项目(140663)
- 科学(113756)
- 基金(107065)
- 研究(103139)
- 家(90861)
- 国家(90196)
- 科学基金(80232)
- 社会(69777)
- 社会科(66525)
- 社会科学(66510)
- 基金项目(55543)
- 省(53200)
- 自然(51248)
- 自然科(50182)
- 自然科学(50174)
- 自然科学基金(49317)
- 教育(49275)
- 资助(45962)
- 划(44350)
- 编号(39802)
- 部(33591)
- 成果(32856)
- 制(31769)
- 重点(31094)
- 教育部(30355)
- 创(29763)
- 国家社会(29597)
- 人文(29234)
- 发(27956)
- 创新(27852)
- 期刊
- 济(102914)
- 经济(102914)
- 研究(65298)
- 财(41597)
- 中国(39717)
- 管理(35075)
- 学报(27777)
- 科学(26875)
- 融(25894)
- 金融(25894)
- 农(24303)
- 大学(22933)
- 学学(21783)
- 财经(21671)
- 技术(19047)
- 经(18348)
- 教育(17752)
- 经济研究(16978)
- 农业(15435)
- 业经(15192)
- 问题(13887)
- 统计(12957)
- 策(11978)
- 贸(11834)
- 技术经济(11575)
- 理论(11199)
- 决策(10679)
- 财会(10318)
- 商业(10036)
- 实践(9792)
共检索到32061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李鹏升 陈艳莹
高质量卖家认证是缓解网上市场信息不对称问题的一种重要机制,本文针对当前网上市场平台纷纷利用自身大数据优势引入平台主导型认证机制的现象,首次从平台商业生态系统收益最大化角度出发,考察了平台主导型认证机制的选择问题。研究发现,当卖家质量差异较小时,平台采用传统“主动-收费”型自愿认证模式的收益更高;当卖家质量差异较大,且认证成本较低时,平台采用“被动-免费”型认证模式的收益更高;当卖家质量差异增大或平台的外部性收益较大时,“被动-免费”型认证模式更易形成平台收益优势;与“主动-收费”型认证模式相比,平台采用“被动-免费”型认证时,认证标准可以设置得更低进而使更多的卖家留在市场中。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孟凡新 涂圣伟
互联网技术深刻改变了传统市场结构,也颠覆了传统市场治理模式,催生出以平台企业为主导的网上交易市场治理新模式,对政府威权治理形成有益补充或局部替代。平台企业通过复杂的规则创造,以其市场和技术权力,在知识产权保护、契约执行和公共物品供给方面进行了新的机制构建,形成强制性第三方实施机制,对市场交易中的机会主义行为进行惩罚,从而实现了网上市场的有效治理。由于平台企业具有市场交易主体和市场裁决者的双重身份,其行为存在天然局限,一个稳定的、非寻租的"守夜人"政府在网上市场治理方面依然不可或缺,需要加快构建政府和平台企
关键词:
技术赋权 协同治理 公共物品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孟凡新 涂圣伟
互联网技术深刻改变了传统市场结构,也颠覆了传统市场治理模式,催生出以平台企业为主导的网上交易市场治理新模式,对政府威权治理形成有益补充或局部替代。平台企业通过复杂的规则创造,以其市场和技术权力,在知识产权保护、契约执行和公共物品供给方面进行了新的机制构建,形成强制性第三方实施机制,对市场交易中的机会主义行为进行惩罚,从而实现了网上市场的有效治理。由于平台企业具有市场交易主体和市场裁决者的双重身份,其行为存在天然局限,一个稳定的、非寻租的"守夜人"政府在网上市场治理方面依然不可或缺,需要加快构建政府和平台企业相互制衡、相互作用的网上市场协同治理结构。
关键词:
技术赋权 协同治理 公共物品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崔格豪 王扬
流通在我国社会生产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现已成为国民经济中的支柱型产业。大型零售商作为流通运行的载体,在当今的市场环境下已经由简单的购物场所转变为面向双边用户的零售平台,并与上游的制造商和下游的消费者进行良好的对接,共同促进盈利和价值创新。但是零售平台能实现这种功能的前提就是要设计合理的机制使双边用户成功地接入到平台中。本文通过对双边市场理论下的零售平台进行研究和分析之后,分别从四个方面对双边市场理论下零售平台接入机制的分类和选择进行了系统性研究。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王会娟 廖理
P2P网络借贷是互联网技术与民间借贷相结合的一种金融创新模式。信用是影响P2P网络借贷交易的重要因素,然而中国缺少高度透明的个人信用体系,借款人的信用评级完全由P2P网络借贷平台的信用认证机制做出。本文基于"人人贷"的数据,从信息不对称的理论框架出发,研究P2P网络借贷平台的信用认证机制对借贷行为的影响。结果发现,信用评级越高,借款成功率越高且借款成本越低。进一步分析认证指标和认证方式对借贷行为的影响,研究发现,对借贷行为影响较大的是工作认证、收入认证、视频认证和车产、房产认证等认证指标。另外,相比单纯的线上信用认证方式,线上和线下相结合的信用认证方式更能提高借款成功率并降低借款成本。本文的研...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刘诚 夏杰长
数字化进程助推中国进入数字经济时代,资源配置场所逐渐从线下转到线上。与传统的线下市场相比,线上市场的运行模式差异显著,主要表现为以数字平台为中心、在产业链上配置资源、依托数字生态系统统筹协调配置资源三个方面,这影响了市场配置效率。本文通过对线上市场资源配置机制作理论分析,使用中国2014—2020年284个地级及以上城市的面板数据实证分析发现,数字平台可以降低城市资源错配程度,从而提高资源配置效率。机制分析发现,线上价格扭曲程度越大,则城市的资源错配程度越高,表明价格机制依然可以显著促进市场资源配置效率,但是在考虑数字平台的作用后,价格机制有所削弱且动态递减;以国家级大数据综合试验区为准自然实验做连续型DID回归,结果表明,国家级大数据综合试验区的城市市场资源配置效率相对更高,说明数据机制对资源配置效率提升有显著促进作用。进一步辨析数据机制与价格机制的关系发现,在平台竞争越激烈或价格越扭曲时,数据机制的资源配置作用越大。本文结论对线上市场提升资源配置效率、平台企业大显身手以及各行业推进数字化进程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和政策启示。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吴南中
随着全球化的快速推进和信息化背景下学习者主体意识的觉醒,构建灵活的终身学习体系成为教育体系建设的重要内容,建立满足学习者个性化需求的学分认证机制,实现各级各类教育机构的相互沟通与衔接,是终身学习体系构建的核心内容。文章通过文献法、比较研究法对国际学分认证进行了比较分析和归类整理,探讨了建立中国学分认证的原则,提出了"资历+标准"的学分认证基本制度架构、"学分银行+联盟"的学分认证组织形式、"协同合作+纵横联动"的运作方式等,作为中国学分认证机制建设的基本选择。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万慧兰 刘博
平台型电商的快速扩张和消费预期的改善为生鲜农产品电商发展提供了坚实基础,但也带来了柠檬问题的干扰,制约着产品在线交易的可持续发展。本文旨在评估平台认证的市场效果,并结合线上声誉分析其对上述问题的修正机制。以淘宝网大闸蟹金牌卖家认证为例,通过爬虫采集相关销售和评级数据,实证考察了生鲜农产品电商平台认证对卖家销售绩效的影响及其与线上声誉的交互作用。
[期刊] 开放教育研究
[作者]
邱伟华
慕课利用信息技术打破了面对面教学的时空限制,具有为亿万人提供优质高等教育的潜力。但由于教育和劳动力市场存在信息不对称,慕课质量和学习者成就需要通过认证才能获得社会承认。大学是一个具有教育和认证功能的组织,必须向学习者保证服务质量并帮助其向雇主证明自己的能力。高等教育认证是大学获得学生和雇主信任的基石。目前的高等教育认证主要通过计算有形资源和学术成果对学校和专业进行评价,但慕课认证需要对课程和学习者做出评价。依据学习者的需求,高等教育慕课市场可细分为大学慕课市场和职业慕课市场。大学慕课认证的关键在于组建大学联盟,制定慕课认证标准,集体认可慕课学分。职业慕课认证的关键在于借用慕课开发者的信誉、颁发...
关键词:
慕课 认证机制 高等教育市场
[期刊] 改革
[作者]
杨大楷 蔡锦涛
选取沪深市场有代表性的钢铁板块权证作为研究样本,通过认股权证和正股关系的实证分析,表明市场供需机制是影响权证和正股之间相关性的主要因素。虽然创设制度的推出对供求紧张关系有所缓解,但市场的缺陷使权证对市场资源配置的功能受到抑制。要大力发展权证市场,促进金融市场的良性发展。
[期刊] 图书情报知识
[作者]
王铮 刘彦芝
本文从我国在线知识付费平台的发展实践和研究局限出发,将在线知识付费平台的本质指向互联网环境下的知识资源市场配置机制,并与其它不同主体主导下的知识资源配置机制进行了对比,提出知识服务多元供给格局以及一种指向知识市场机制的知识平台研究路径。市场机制作用下的在线知识付费平台在知识生产模式等方面表现出与传统知识平台的明显差异,也携带了市场机制自身的缺陷。面对这种情况,本文最后探讨了对知识平台市场机制缺陷的应对与干预。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陈艳莹 李鹏升
质量认证是治理"柠檬市场"问题的一种重要机制。本文针对当前中国很多行业都在引入认证机制的现象,首次以完善中国认证制度为出发点,通过理论模型和基于准实验匹配方法的实证检验,以淘宝网的金牌卖家认证为例,系统考察了本土认证信号导致的需求效应,及其与行业特征和卖家声誉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虽然中国曾经曝光出很多认证丑闻,但市场需求仍然会对新出现的有效认证信号做出反应,使得通过认证的高质量卖家能够获得销量的增加;认证给卖家带来的销量增加幅度与卖家所处行业的平均质量水平负相关,与行业竞争程度和产出平均价格正相关;低声誉卖家从认证当中获得的销量增长幅度高于高声誉卖家,认证机制的引入有利于高质量的新卖家进入市场,避免声誉机制失灵导致整个行业需求萎缩。此外,与获得认证给卖家带来的销量增长幅度相比,失去认证虽然会使卖家销量下降,但下降幅度相对较小。政府需在放宽认证行业准入的同时加大对认证机构的监管力度,根据行业特点和声誉机制的运行状况合理利用认证机制、提高认证标准,并加大认证信息在消费者一侧的宣传和披露力度。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陈艳莹 李鹏升
质量认证是治理"柠檬市场"问题的一种重要机制。本文针对当前中国很多行业都在引入认证机制的现象,首次以完善中国认证制度为出发点,通过理论模型和基于准实验匹配方法的实证检验,以淘宝网的金牌卖家认证为例,系统考察了本土认证信号导致的需求效应,及其与行业特征和卖家声誉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虽然中国曾经曝光出很多认证丑闻,但市场需求仍然会对新出现的有效认证信号做出反应,使得通过认证的高质量卖家能够获得销量的增加;认证给卖家带来的销量增加幅度与卖家所处行业的平均质量水平负相关,与行业竞争程度和产出平均价格正相关;低声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孙震 刘健平 刘涛雄
本文利用清华大学iCPI跨电商平台的日度价格数据,以同质商品跨平台价格离散程度衡量线上商品市场统一与分割程度,研究中国线上市场的跨平台竞争与市场分割。本文发现,当商品在售平台数量增加时,跨平台的价格离散显著上升。进一步研究平台价格和价格离散在平台数量变化前后的特征,发现消费者并不会因为新平台的进入而改变自己对消费平台的选择,市场上已有的平台也没有因为商品竞争环境的变化而调整定价。结果表明,平台基于消费者偏好异质性采用了市场分割的竞争策略。因此,中国更多的线上平台参与竞争并未使得价格趋同,而是导致市场进一步分割。另外,本文利用跨平台商品价格排序的变化发现,在两个月的观察窗口期内,依然有1/2以上的商品在两个平台的价格排序发生过变化,排除了价格离散主要是由平台服务本身导致的这一解释;在搜寻成本较低、竞争更激烈的周末,平台数量的增加反而导致更为显著的价格离散,排除了价格离散与平台数量的关系是由搜寻成本导致的这一解释。本文为跨平台的商品竞争与平台市场分割研究提供了新的实证证据,为政府反垄断和平台监管提供了新思路。
关键词:
平台市场分割 价格离散 平台竞争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刘明明 陈伟忠
国际投资平台的建设有利于中国居民进行国际分散化投资,可以为国际金融中心的建设吸引大量的投资者与资金,提升国际金融中心的影响力。国际投资平台的建设应以引进交叉上市ETF为主要的金融工具。引进交叉上市ETF面临一系列的风险与挑战,应引入国外咨询机构,建立做市商制度,设立风险监管机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