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688)
- 2023(9694)
- 2022(8230)
- 2021(7378)
- 2020(5982)
- 2019(13542)
- 2018(13626)
- 2017(25485)
- 2016(13896)
- 2015(15923)
- 2014(16036)
- 2013(15862)
- 2012(15582)
- 2011(14376)
- 2010(15137)
- 2009(14435)
- 2008(13552)
- 2007(12317)
- 2006(11220)
- 2005(10451)
- 学科
- 济(63915)
- 经济(63858)
- 管理(41072)
- 业(37883)
- 企(29395)
- 企业(29395)
- 方法(21507)
- 中国(20522)
- 地方(19316)
- 农(18626)
- 数学(17877)
- 数学方法(17596)
- 业经(15833)
- 财(14528)
- 学(13703)
- 农业(12737)
- 融(11885)
- 金融(11885)
- 制(11628)
- 银(11319)
- 银行(11285)
- 发(11240)
- 贸(11117)
- 贸易(11106)
- 行(10991)
- 地方经济(10705)
- 易(10673)
- 理论(10608)
- 环境(10077)
- 技术(10032)
- 机构
- 学院(209830)
- 大学(209567)
- 济(82727)
- 经济(80836)
- 管理(78210)
- 研究(75916)
- 理学(65724)
- 理学院(64852)
- 管理学(63586)
- 管理学院(63173)
- 中国(58023)
- 科学(47717)
- 京(46321)
- 所(39860)
- 农(39624)
- 财(38892)
- 研究所(35800)
- 中心(34992)
- 江(33698)
- 业大(32329)
- 农业(31000)
- 范(30357)
- 师范(30017)
- 北京(29670)
- 财经(29566)
- 州(27501)
- 院(26547)
- 经(26538)
- 省(25042)
- 经济学(24068)
- 基金
- 项目(132891)
- 科学(103696)
- 研究(96711)
- 基金(94130)
- 家(82564)
- 国家(81822)
- 科学基金(69295)
- 社会(61068)
- 社会科(57783)
- 社会科学(57768)
- 省(53414)
- 基金项目(49457)
- 划(44546)
- 教育(43966)
- 自然(43764)
- 自然科(42775)
- 自然科学(42763)
- 自然科学基金(42015)
- 编号(40227)
- 资助(38600)
- 成果(34660)
- 发(33650)
- 重点(29906)
- 部(28143)
- 课题(28013)
- 创(26811)
- 发展(26697)
- 展(26250)
- 创新(25081)
- 国家社会(25024)
- 期刊
- 济(101586)
- 经济(101586)
- 研究(64129)
- 中国(49735)
- 农(37861)
- 学报(36461)
- 科学(31892)
- 财(29961)
- 管理(29876)
- 大学(27062)
- 教育(26891)
- 农业(25994)
- 学学(25124)
- 融(21661)
- 金融(21661)
- 技术(18628)
- 业经(17588)
- 图书(17490)
- 经济研究(15938)
- 财经(14882)
- 业(13494)
- 经(12871)
- 问题(12816)
- 书馆(12712)
- 图书馆(12712)
- 版(10612)
- 技术经济(10459)
- 坛(10415)
- 论坛(10415)
- 贸(10162)
共检索到33821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情报资料工作
[作者]
王娟丽
文章以公共危机伪信息为研究对象,通过文献分析和专家深度访谈法,试图找出伪信息产生的诱因,并采用博弈论模型定量分析政府和媒体在公共危机伪信息传播中的博弈关系,从而进行良好的协调处理,抑制公共危机伪信息的产生。
关键词:
伪信息 公共危机 信息传播 博弈均衡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沙勇忠 史忠贤
建构伪信息传播模型和真实信息-伪信息对抗模型,仿真结果表明,群体接受伪信息概率越高,伪信息传播速度越快、范围越广;真实信息在第一时间介入,对控制伪信息传播具有决定性作用;群体真实信息接受概率越高,越有利于对伪信息传播的控制;特定规模网络中第二层邻居的存在对伪信息传播有重要影响,最后得出政府控制公共危机伪信息传播的三个启示。
关键词:
伪信息传播 危机管理 多Agent仿真
[期刊] 审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孙继伟
投资品无均衡价格定律派生出投资品价格"涨过头、跌过头"的特性。这一特性不仅可以诱发金融危机、房地产危机等局部经济危机,而且可以诱发和加剧整体经济危机。投资品双重性与投资者双重性结合的结果是投资活动的恶性功能在种类上和程度上都强于良性功能,而且其恶性功能伴随着投资品的规模和范围扩张而蔓延。为了减轻下一轮经济危机的剧烈程度,政府应当控制投资品的规模,对投资品的范围渗透实施分类准入与监管,并调整投资品的税收政策。
关键词:
投资品 经济危机 无均衡价格 双重性
[期刊] 图书馆建设
[作者]
甘小红
图书馆作为社会的一个信息服务机构,作为政府的一个公益性信息传播机构,可在危机信息传播中扮演重要角色,特别是《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的颁布,赋予了图书馆政府信息传播机构的法定职责,也奠定了图书馆公共危机信息传播的法理基础。图书馆参与公共危机信息传播的意义在于: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本要求,保障了公众危机信息的知情权,是社区信息服务延伸的要求,弘扬了关心弱者、平等服务的图书馆精神。
关键词:
图书馆 公共危机 危机信息 危机信息传播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刘拓 傅毓维 朱发根
分析了混沌理论与公共危机伪信息管理的内在契合性,进而从时代背景、现实背景、理论背景和科学背景4个层面,深入分析了混沌理论在公共危机伪信息管理中的应用背景,最后指出了基于混沌理论研究公共危机伪信息管理问题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关键词:
伪信息 公共危机 危机管理 理论研究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田晓睿 王丹琛 董安邦
以小世界理论和疾病传播模型为理论基础,将公众心理应激作为变量构建新型的危机信息传播模型并进行仿真,以探求典型的公共危机信息传播机制。仿真结果表明:公众应激心理产生的应急行为对危机信息的传播具有导向性影响,公众应激产生的心理情绪通过相应的机制影响被传播节点的情绪,从而影响公众的传播行为;通过调整参数,加入政策因素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官方信息的发布和更新速度以及信息发布量和覆盖率对公众的心理情绪和行为有显著影响;提高政府公信力,并加强政府对公众的危机心理干预可以有效提升公众的危机心理承受力与应对力。最后根据研究结果提出有针对性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心理应激 公共危机 信息传播 机制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于迎军
世界著名营销大师菲利普·科特勒教授2002年10月在北京接受了中国中央电视台《东方时空》栏目的专访。面对9·11事件发生以来国际政治和经济格局的变化,面对由于互联网、无线通讯、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科特勒教授强调了“HighTouch高度关注”营销观的特殊意义。不带任何成见地说,危机管理中出现的问题几乎都直接和传播的有效性、精准性相关。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宋丽萍
微传播在高校危机管理中有着快速、便利的特点,可以让高校危机管理更具主导性。它给高校危机管理提出挑战的同时也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因此,充分有效地利用微传播的方式进行危机事件管理成为高校必然的选择。高校可以利用微传播的方式建立网络危机管理预警机制,对学校教师和班级同学进行危机管理的培训,对危机事件进行信息的收集和发布,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等。这样做,可以大大地提升高校危机管理的效率。
关键词:
微传播 高校 危机管理 思想政治教育
[期刊] 当代经济研究
[作者]
吴遵杰 陈勇
1930年代的"大萧条"使凯恩斯认识到以萨伊定律为基础,以均衡价格为中心的微观经济分析必须加以摒弃,在抛弃了货币"面纱论"的两分法后,凯恩斯以不确定性为其宏观分析的微观基础,将货币作为联结现在和未来的桥梁,以动物精神为核心,引申出了投资社会化的结论。这一非均衡观点却遭遇到了"新古典综合"。在1970年代的"滞胀"背景下,现代货币主义强调市场可以回归以"自然率"为基础的均衡,理性预期学派以理性预期为核心,企图证明经济人理性下的市场万能、私有制永恒和萨伊定律的正确,结果却遭遇到了2008年的美国金融危机大爆发。其实,金融危机和经济危机是资本主义基本矛盾使然,是资本主义社会摆脱不了的终身伴侣。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李志宏 何济乐 吴鹏飞
在界定突发性公共危机的定义和分类以及综述各种信息传播理论模式的基础上,结合突发性公共危机信息传播的特点,并参照Defleur的"互动过程模式"和Fiona Duggan及Linda Banwell的危机信息传播模式,提出基于信息流强弱的突发性公共危机信息传播模式。在此基础上分析信息传播过程的时段性特征,并针对所提出的模型和5个阶段的特征对政府如何有效应对突发性公共危机的管理对策进行探讨。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惠志斌
通过研究公共危机网络传播与现实危机发展的互动机理,提出将公共危机网络传播形态作为危机预警的对象,建立基于多层次网络信息挖掘、大聚合信息关联分析和"传播形态—危机情境"比对的网络信息预警模式,推动我国公共危机管理由"事件驱动"向"风险驱动"的转型。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陈晓剑 刘智 曾璠
根据小世界网络的基本特性构建起公共危机信息传播的复杂网络模型,通过改变特殊的参数来对网络演变进行调节,并观察公共危机信息传播的变化情况。模拟情况显示,政府及时准确发布危机信息,提高网络传递效率,增加信息覆盖范围,以及有效疏通、监控各种谣言是危机信息管理的重要环节。
关键词:
公共危机 信息传播 小世界网络 理论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郝一生
泡沫的基础是真金白银的资产。资产可以变化为泡沫,泡沫也可以转为资产,两者的中介就是资产交易。例如,温州炒房团的涌入,推高了某小区的房价,涨价后的这部分溢价空间就是泡沫。此后,谁再买入该小区房产,谁的买价中也就包含了一部分泡沫。交易的溢价空间是所有商品交易的前提,从这个意义上说没有泡沫就没有交易。但泡沫不可能永远膨胀,就像股价不可能永远上涨。泡沫一旦破灭,资产价格就会随之下降,原先在泡沫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朱晓霞 孟建芳 王成亮
[目的/意义]公共危机的瞬间爆发常常伴随伪信息的"推波助澜",伪信息爆炸性的大规模传播,不仅会引起人群的恐慌,其引发的公共危机造成的二次危害更会带来难以估量的损失,这对政府的治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方法/过程]文章基于爆炸渗流理论,结合SI模型提出了改进的伪信息传播模型。通过对最大连通分支、爆发阈值、分支合并和传播速率等指标的分析,探究了伪信息爆炸性出现的爆发机制。[结果/结论]研究发现,伪信息的爆发存在一个阈值,小于阈值处爆发规模几乎为0;超过阈值后,会在短时间内迅速爆发。伪信息在产生初期感染性最强,随着仿真时间的增加,逐渐减弱。在伪信息频现并引发公共危机的大环境下,研究其爆发机制对政府进行控制治理有重要意义。[局限]现实情况更加复杂,模型有一定的局限性。
关键词:
伪信息 爆炸性传播 公共危机 爆发机制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