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772)
- 2023(8490)
- 2022(7359)
- 2021(6975)
- 2020(6001)
- 2019(14257)
- 2018(14329)
- 2017(27293)
- 2016(15020)
- 2015(17279)
- 2014(17008)
- 2013(16883)
- 2012(15596)
- 2011(14219)
- 2010(14337)
- 2009(13212)
- 2008(12781)
- 2007(11097)
- 2006(9966)
- 2005(8731)
- 学科
- 济(63114)
- 经济(63051)
- 管理(38697)
- 业(33856)
- 方法(28261)
- 企(26013)
- 企业(26013)
- 数学(25529)
- 数学方法(24962)
- 地方(18933)
- 农(17596)
- 中国(17486)
- 学(13890)
- 业经(12236)
- 农业(12053)
- 理论(10785)
- 财(10783)
- 环境(10448)
- 和(9476)
- 制(9380)
- 资源(8890)
- 贸(8560)
- 贸易(8552)
- 易(8143)
- 地方经济(8076)
- 城市(7948)
- 划(7806)
- 技术(7770)
- 发(7746)
- 融(7030)
- 机构
- 学院(208775)
- 大学(207552)
- 管理(78430)
- 济(76754)
- 研究(74775)
- 经济(74655)
- 理学(67326)
- 理学院(66409)
- 管理学(64614)
- 管理学院(64252)
- 中国(54741)
- 科学(51813)
- 京(46720)
- 农(42614)
- 所(39316)
- 业大(36458)
- 研究所(36174)
- 中心(35273)
- 江(33973)
- 农业(33805)
- 财(32351)
- 范(29668)
- 师范(29274)
- 北京(29221)
- 州(29015)
- 院(27452)
- 省(27176)
- 财经(25608)
- 技术(24623)
- 师范大学(23528)
- 基金
- 项目(148394)
- 科学(115097)
- 基金(104970)
- 研究(101841)
- 家(94049)
- 国家(93310)
- 科学基金(79267)
- 省(61855)
- 社会(61496)
- 社会科(58069)
- 社会科学(58046)
- 基金项目(56018)
- 自然(55583)
- 自然科(54202)
- 自然科学(54182)
- 自然科学基金(53129)
- 划(51597)
- 教育(47142)
- 资助(44369)
- 编号(41336)
- 重点(34033)
- 发(32800)
- 成果(32155)
- 部(30819)
- 创(30073)
- 课题(29975)
- 计划(29970)
- 科研(28520)
- 创新(28183)
- 科技(26650)
共检索到31384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王旻 尹少华 卢丽帆
兰州属于严重缺水的西北城市,年均降雨量偏少,地表水资源贫乏,水资源供需矛盾不断加剧。文章采用线性和非线性方程形式对兰州市农业、工业、生态和城乡生活用水需求进行模拟和预测,并在不同的水资源供给方案下得到未来时期内兰州市及各区县的时空匹配缺水量。结果显示:未来兰州市水资源短缺问题较为严重,可预测的缺水量最小值为4.605亿m~3/a,缺水量最大值为15.448亿m~3/a。在未来需水量预测中,农业和生态用水需求呈现为不断上升趋势,工业用水需求呈现为"U"型趋势,城乡生活用水需求呈现为倒"U"型趋势。并且,各区县的水资源空间匹配失衡状况较为严重。
[期刊] 国土资源科技管理
[作者]
石峰 颉耀文 田文婷 焦继宗
土地资源的集约利用对解决当前城市化进程中紧张的人地矛盾具有重要意义。以兰州市为研究对象开展了建设用地集约利用评价实证研究,采用多因素综合评价模型,通过对土地集约趋势的定性分析并结合土地集约度的定量计算对兰州市8个区县建设用地集约利用水平进行了综合评价。评价中自主开发了土地集约度评价软件,以代替传统的手工计算指标值的方式,运用加权求和的方法计算得到集约度值,采用数轴法和聚类分析法对集约度值进行分类,确定各评价单元的土地集约利用等级。研究结果表明:兰州市各区县集约利用度差异较大,基本上分为4个等级,其中I级的有城关区,Ⅱ级的有七里河区、安宁区、西固区,Ⅲ级的有红古区、榆中县,Ⅳ级的有皋兰县、永登县...
关键词:
建设用地集约利用 多因素综合模型 兰州市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景顺祥 陈大庆
本文依照上海试点模式对甘肃省兰州市"营改增"政策实施涉及的行业税负进行了静态数据测算。测算结果表明:在西部欠发达地区实施"营改增"政策,对地方税收收入的影响相对有限;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税负降低明显;增值税一般纳税人税负有降有升;交通运输业税收略有增加;现代服务业税收降幅明显。由此建议:适当降低管道运输业增值税税率;适当提高运输行业增值税纳税人类型划分标准;适当扩大"营改增"政策试点行业范围。
关键词:
营业税改增值税 税收负担 政策效应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陈丽红 石培基 郝方方
土地集约利用空间差异研究对于实现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文章以西北内陆特大城市——兰州市为研究对象,在构建土地集约利用评价模型的基础上,运用因子分析法,相关分析法,多元线性回归法等数量统计模型,对兰州市土地集约利用的空间差异水平进行分析,并找出造成差异的驱动因素,以期从区域协调发展的角度,为兰州市合理配置土地利用结构,实现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依据。
关键词:
空间差异 土地集约利用 驱动因素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张浩 李世平
基于甘肃省兰州市城市居民的调查数据,本文运用Logistic模型对兰州市居民参与以房养老意愿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性别、文化程度、家庭收入水平、支出方向、岗位职业、养老体系满意度、家庭工作人数、是否为"421"结构家庭、子女埋怨风险和信用风险对居民参与以房养老意愿有显著负向影响;有无配偶、家庭支出水平、对以房养老的了解程度对居民参与以房养老意愿有显著正向影响。在此基础上,本文还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主要有制定多元化的以房养老模式、以中低收入群体为突破口、加强以房养老模式宣传、构建健全的以房养老信用体系、政府提供相应保障。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韩志文 白永平
水资源是干旱、半干旱地区社会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的关键制约因素,水资源短缺背景下西北干旱区城市可持续发展策略研究和分析是西北内陆城市寻求地区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依据。本文以甘肃石羊河流域武威市为例,通过分析武威市城市发展现状用水特征,发现在水资源的约束下,武威城市发展表现出经济发展以高耗低效为主,水资源投入产出效益普遍低下等特点。以加强城市水资源综合管理为突破口,提出建设节水型城市的城市发展战略建议;认为要从根本上解决城市水资源短缺问题,必须把提高城市水资源利用效率作为基础,把建设节水型城市作为未来城市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点,进而推动城市水资源节约工作的深入开展。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于法稳
区域水资源、土地资源以及农业劳动力资源是否匹配对于区域农业生产非常重要,分析区域农业生产要素的匹配程度,寻求要素优化配置的有效途径,对于推动农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本文以甘肃省为例,对区域水资源、耕地资源与农业劳动力资源三者之间匹配的区域基尼系数进行了计算,结果表明,甘肃省(地市间)水土资源匹配的区域基尼系数、水资源与农业劳动力资源匹配的区域基尼系数以及耕地资源与农业劳动力资源匹配的区域基尼系数,分别为:GWC=0.6097、GWL=0.5516、GCL=0.3043。同时,三种农业生产要素彼此之间的匹配程度趋向越来越不匹配的方向。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王素军 敖天平
本文以甘肃省金昌市、白银市和玉门市为例对资源型城市转型模式进行了比较研究。文章认为,一个城市经济中起基础作用的是主导产业,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从一定意义上讲,就是主导产业的转型。体制转型是主导产业转型的动力,结构转型是主导产业转型的结果,发展方式转型是主导产业转型的手段。文章提出,准确定位是资源型城市成功转型的前提;再造优势是资源型城市成功转型的基础;产业培育是资源型城市成功转型的支撑;政府推动是资源型城市成功转型的保证。
关键词:
资源型城市 发展转型 转型模式 比较研究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郭志仪 丁刚
以往的研究中,当实际应用经济因素相关分析法对城市化水平进行预测时,往往仅考虑了当期经济发展水平对城市化发展的影响,由此必然会因为遗漏掉重要信息而严重影响预测结果的可信性及其精度。本文以甘肃省为例,以计量经济学中的PDL(多项式分布滞后)模型为依据,尝试通过ARIMA模型及CPPS软件的运用对其2010年城市化水平做出预测。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王晓鸿 戈延俐 程贵
外向型经济是资源型城市经济发展的重要模式之一,而外向型经济的发展需要金融的大力支持。本文以甘肃省金昌市为个案进行研究,着重分析了金昌市外向型经济的现状及金融困境,阐述金融应如何支持金昌市外向型经济发展,为促进资源型城市的转型和可持续发展提供一般参考。
关键词:
资源型城市 外向型经济 金融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崔文瑞 刘浩武 赵雪绒 王小庆 王浩舟
2014年8月31日,有"经济宪法"之称的新《预算法》修改决定意见正式审议通过,并于2015年1月1日起施行。新《预算法》的施行,对规范政府收支行为,强化预算约束,促进国家预算向全面规范、公开透明方向迈进提出了更高更严的标准和要求。本文利用ARMA模型,应用时间序列预测方法,通过对甘肃省庆阳市2009—2015年市本级月度国库现金流预测,对比该期间现金流实际数据,探讨误差产生的原因,并提出相应修正对策,以提高预测精准度,进而探寻提高地方国库现金管理水平和预算执行能力的方法途径。
关键词:
国库现金流量 ARMA模型 预测分析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王利伟 冯长春
资源型城市转型是困扰中国城市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大难题,深入剖析资源型城市的演化路径,根据其演化规律,提出针对性的转型发展策略显得尤为重要。以甘肃省白银市为例,结合资源型城市生命周期的3个发展阶段:勘探兴起期、鼎盛繁荣期、枯竭转型期,运用系统动力学的思维方法,揭示了资源型城市的演化呈现出多个正负反馈机制相互作用和相互制约的动态过程,梳理了不同演化阶段的表征。总体来看,资源型城市发展面临体制痼疾、路径依赖和外部不经济三大困境,亟需综合性的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策略进行规划引导响应。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翟彬 聂华林
资源型城市因其建立与发展模式的特殊性,区域内城乡二元结构更为明显。城乡关系失调成为资源型城市转型中一个重要的障碍,协调城乡发展对转型中的资源型城市意义重大。本文以甘肃省白银市为例,从资源型城市城乡关系特征出发,通过分析白银市城乡发展失调存在的问题,阐明了城乡协调发展在产业结构调整、转移剩余劳动力、改善民生等方面对资源型城市转型的意义。在此基础上,提出资源型城市城乡协调发展的思路,即要坚持"三个结合",并针对白银市情况给出了几点对策建议。
关键词:
资源型城市 城乡协调 转型 对策建议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魏琦 王春波 李鸿渐
以甘肃省白银市为例,借鉴休斯敦经验,为白银实现转型提供建议。随着自然资源的枯竭,许多资源型城市陷入"矿竭城衰"的境地。路径依赖作用贯穿于资源枯竭型城市区域产业结构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中。休斯敦是美国典型的依托石油资源发展起来的城市,20世纪60年代以来通过转型已成为美国第四大城市,为我国资源型城市转型提供了丰富的经验。
关键词:
资源枯竭型城市 转型 休斯敦 白银市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