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527)
- 2023(10187)
- 2022(8278)
- 2021(7391)
- 2020(6408)
- 2019(14159)
- 2018(13976)
- 2017(26970)
- 2016(14773)
- 2015(16398)
- 2014(16341)
- 2013(16227)
- 2012(14869)
- 2011(13150)
- 2010(13502)
- 2009(13213)
- 2008(13481)
- 2007(12564)
- 2006(11325)
- 2005(10765)
- 学科
- 业(79850)
- 企(75555)
- 企业(75555)
- 管理(66697)
- 济(64502)
- 经济(64376)
- 财(27604)
- 业经(27164)
- 方法(25780)
- 农(22923)
- 务(20785)
- 财务(20766)
- 财务管理(20741)
- 制(19916)
- 企业财务(19669)
- 数学(17777)
- 数学方法(17627)
- 农业(16668)
- 技术(16383)
- 体(15143)
- 中国(14453)
- 策(14282)
- 划(14230)
- 体制(13436)
- 和(12937)
- 理论(12730)
- 企业经济(12502)
- 经营(11877)
- 技术管理(10896)
- 银(10354)
- 机构
- 学院(222078)
- 大学(217657)
- 济(94399)
- 经济(92620)
- 管理(88923)
- 理学(75303)
- 理学院(74613)
- 管理学(73670)
- 管理学院(73275)
- 研究(71740)
- 中国(58708)
- 财(49346)
- 京(46022)
- 科学(41918)
- 农(41897)
- 财经(37579)
- 所(36835)
- 江(36664)
- 经(33950)
- 农业(33164)
- 业大(33066)
- 研究所(32567)
- 中心(32394)
- 北京(28754)
- 经济学(28107)
- 州(27909)
- 财经大学(27540)
- 商学(25982)
- 院(25861)
- 商学院(25757)
- 基金
- 项目(138831)
- 科学(110707)
- 基金(102320)
- 研究(101146)
- 家(89009)
- 国家(88170)
- 科学基金(76928)
- 社会(65690)
- 社会科(62242)
- 社会科学(62225)
- 省(55283)
- 基金项目(53549)
- 自然(50232)
- 自然科(49081)
- 自然科学(49061)
- 自然科学基金(48282)
- 教育(45408)
- 划(45284)
- 资助(41718)
- 编号(39494)
- 业(35254)
- 创(32501)
- 成果(31893)
- 制(31851)
- 重点(31170)
- 部(31019)
- 创新(29530)
- 发(29494)
- 课题(27606)
- 国家社会(27223)
- 期刊
- 济(115005)
- 经济(115005)
- 研究(67213)
- 中国(47114)
- 财(44261)
- 管理(40587)
- 农(40478)
- 学报(33297)
- 科学(32071)
- 农业(27295)
- 大学(26062)
- 学学(25083)
- 融(23023)
- 金融(23023)
- 业经(20677)
- 技术(20528)
- 财经(20093)
- 教育(18144)
- 经(17333)
- 经济研究(17306)
- 业(16631)
- 问题(14599)
- 财会(13081)
- 技术经济(13072)
- 现代(11906)
- 世界(11631)
- 会计(11489)
- 贸(11182)
- 版(10646)
- 经济管理(10381)
共检索到34789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焦伟侠
作者认为,国有企业尤其国有大中型企业活力不足问题,是个国际性的难题,有如多元方程组,其解也是多元的。但从中国的实际来分析,国有企业缺乏活力.既有历史和体制上的渊源,又有机制上的严重缺陷。从活力发生和激发的机制考查,缺少负亏机制和负亏条件是国有企业活力不足的关键。因此,在产权关系已明晰的条件下,建立和完善负亏条件和负亏机制,是国有企业恢复活力的至关重要的工作。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冉伟 卢峰
国有大中型企业缺乏活力的原因及对策初探冉伟,卢峰国有大中型企业是国家的经济支柱和主要的经济力量,可是,国有大中型企业缺乏活力的问题也一直是困扰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难点。长期以来,在改革理论与实践上都认为其是由于国家经济体制上的原因所致,这自是关节点之所...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王英
完善国有大中型企业“源头”改革是关键王英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国有大中型企业,正在由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过渡,许多卓有成效的改革措施,促进了经济发展,增强了企业活力。但是国有企业,特别是国有大中型企业如何走向市场,没有现成的模式,需要在不...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侯树庭
(一) 搞活国营大中型企业,人们已经议论了多年,经济理论界的专家们也为此提出了一系列很有价值的理论,国营大中型企业也经过了承包经济责任制等形式的改革实践,但是,国营大中型企业的活力至今还没有明显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陈祖新
改革开放以来,围绕搞好企业、增强企业活力这个中心环节,我国对城市经济体制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国营企业经营机制发生了明显变化,从过去高度集中统一的体制中摆脱出来,由封闭的单纯生产型转向生产经营型,企业有了一定的生产经营自主权,也有了一定的自有资金,以承包为主的多种经营责任制和企业内部工效挂钩的普遍推行,对于调动企业和职工的生产积极性起着重要作用。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张振清
一、问题的提出《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中强调指出:“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首先应该是企业有充分活力的社会主义。而现行经济体制的种种弊端、恰恰集中表现为缺乏应有的活力。所以,增强企业活力,特别是增强全民所有制的大中型企业的活力,是以城市为重点的整个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赵紫阳同志在1987年12月18日接见中央党校第二期经济体制改革研究班学员时指出:“搞活企业是进一步经济体制改革的出发点和归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陈良坤
也论国有大中型企业的活力之源陈良坤我国国有大中型企业与近几年来成长起来的乡镇、集体企业以及“三资”企业相比,在市场竞争和结构调整方面缺乏活力和应变能力,而且在“经济高速增长”中隐含着的某些问题逐步显露出来。约三分之一的国有大中型企业仍没有走出困境。究...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董向荣 杨占辉
当前部分国营大中型企业活力不强、效益不高的根本问题是企业内部经营管理机制不适应发展社会主义有计划商品经济的要求,这是山东省寿光县造纸厂的实践给我们的一个重要启示。这个厂是国营中(一)企业,现有职工1350人,机制纸年生产能力2.3万吨。1958年建厂到1986年,企业发展缓慢,曾有4年亏损。1987年在连续亏损7个月,亏损额20多万元,负债1100万元的情况下,他们抓住劳动人事制度上的“铁饭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汤烫
作者认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确立与运用,把国有经济的主体——国有大中型企业,推到了市场经济的风口浪尖上.作为大中企业“血液循环”心脏的金融业,便成为了人们关注的焦点。然而,从现实的情况看,由于金融改革迟缓,给正处于转换机制高潮中的大中型企业带来了一些障碍。而且欲充分发挥金融的功能作用也存在着大量的难点。为此,金融必须主动出击,加快改革步伐。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盛毅
国有大中型企业缺乏活力的一个重要原因是不存在规模经济,无论是企业规模的形成机制还是运行机制,都不具备必然使企业朝着合理经济规模演进的内在动力,相反,非经济的目标取向促使企业只注重追求规模,忽视规模效益,导致企业规模严重偏离规模经济状态。目前对不合理的大中型企业规模进行调整,必须按照规模经济的原则进行,该扩大就扩大,该缩小就缩小,运用经济和行政的手段首先创造改善不合理规模的外部环境,在此基本上逐步形成企业自我调整规模的机制。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王子林
作者认为,进一步搞好国有大中型企业,固然由国家适当输血注氧不无裨益,但面临财政赤字高攀和紧缩乏力的实际,对此期望过高难免落空。若不动真格地增强国有大中型企业内部造血机能,将会在历史性挑战中败下阵来。现在看来,企业的造血机能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于产权机制,从“向内使劲”的意义上说,健全和创新产权机制是搞好国有大中型企业的根本。作者在本文还提出了他的健全产权机制具体设想。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宋凤
第一,建立和健全有效的企业内部管理体制,以求在职权、责任、权利和义务等基础上形成企业内部自我约束机制。为此,可以考虑建立企业董事会和经理部双重管理机构,理顺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关系。 第二,改变政府对微观经济的管理方式,理顺政企关系。今后政府对企业的管理应主要通过企业董事会进行。企业作为完全的经济人享有独立自主权的同时承担经营风险,从而把企业彻底推向市场,形成优胜劣汰的市场竞争机制。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我国国有大中型企业职工激励机制研究工商管理系课题组转换我国国有企业经营机制的核心,是把企业推向市场,增强其活力,提高其素质。这是我国国有企业改革,乃至整个经济体制改革的关键。“企业活力的源泉,在于脑力劳动者和体力劳动者的积极性、智慧和创造力”。 ̄①企...
[期刊] 改革
[作者]
国家体改委课题组
一、已经达成的共识和有待研究的问题经过前一阶段关于转换企业经营机制的研究和实践,在许多重要问题上已经达成了共识: (1)国有企业活力不足是个普遍性的问题。虽然有少数国有企业具有比较旺盛的活力,但从总体上看,国有企业的发展状态和效益状态不如乡镇企业和中外合资企业。因此,如何增强国有企业的活力,迫
[期刊] 税务与经济(长春税务学院学报)
[作者]
刘春林 林俊荣
国有大中型企业公司制改组的步骤与方法刘春林,林俊荣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实现国有大中型企业公司制改组,是一项系统工程。考虑到企业自身工作和配套改革的复杂性,企业的公司制改组必须在试点基础上。分类推进,逐步实施。根据公司制一般原则和我国具体实际,主要应做好...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