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835)
- 2023(2761)
- 2022(2372)
- 2021(2215)
- 2020(1992)
- 2019(4423)
- 2018(4316)
- 2017(8086)
- 2016(4644)
- 2015(5293)
- 2014(5121)
- 2013(5111)
- 2012(5042)
- 2011(4703)
- 2010(4741)
- 2009(4441)
- 2008(4521)
- 2007(4155)
- 2006(3781)
- 2005(3587)
- 学科
- 济(18204)
- 经济(18175)
- 学(10847)
- 管理(9215)
- 业(8698)
- 方法(7050)
- 企(6986)
- 企业(6986)
- 数学(5665)
- 数学方法(5555)
- 中国(4616)
- 财(3968)
- 理论(3888)
- 农(3870)
- 教育(3425)
- 贸(3285)
- 贸易(3283)
- 经济学(3236)
- 制(3204)
- 易(3182)
- 业经(3107)
- 和(3041)
- 融(3021)
- 金融(3021)
- 地方(2828)
- 银(2610)
- 银行(2572)
- 农业(2565)
- 行(2485)
- 水产(2470)
- 机构
- 大学(74273)
- 学院(69628)
- 研究(31548)
- 济(26016)
- 经济(25446)
- 科学(22290)
- 中国(21651)
- 管理(20919)
- 农(19556)
- 所(18300)
- 理学(17402)
- 京(17299)
- 理学院(17108)
- 研究所(16955)
- 管理学(16636)
- 管理学院(16519)
- 农业(16068)
- 业大(14239)
- 中心(13109)
- 财(11649)
- 江(11450)
- 北京(11239)
- 院(11214)
- 省(10333)
- 范(10247)
- 农业大学(10094)
- 师范(9979)
- 室(9969)
- 科学院(9753)
- 业(9192)
- 基金
- 项目(46619)
- 科学(34412)
- 基金(32755)
- 家(31716)
- 国家(31485)
- 研究(29107)
- 科学基金(24210)
- 省(17783)
- 自然(17557)
- 自然科(17105)
- 自然科学(17094)
- 自然科学基金(16799)
- 社会(16669)
- 划(16425)
- 基金项目(16328)
- 社会科(15545)
- 社会科学(15540)
- 资助(14780)
- 教育(13588)
- 重点(11612)
- 计划(11005)
- 编号(10501)
- 科技(10399)
- 发(10310)
- 部(10215)
- 成果(9892)
- 科研(9538)
- 创(9301)
- 创新(8798)
- 专项(8688)
共检索到11101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季强彪 李淑久
本文对缫丝花(RosaroxburghiTrat)与单瓣缫丝花(R.roxburghif.normalisRehd.etWils)的根、茎、叶、花进行了形态和解剖结构观察。结果表明:1.两种缫丝花营养器官形态与结构基本相似;2.二者的花托-托附杯在形态上明显不同,缫丝花呈深碟状,单瓣缫丝花呈壶状;3.缫丝花的重瓣花瓣是由雄蕊和/或者离心皮雌蕊发生瓣化形成的。表明雄蕊、心皮与花瓣在起源上是同源的。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齐明 刘伟 周钦 陈则 王扬 马文君 杨珍 施文瑞 孟庆辉 郑天伦
清溪乌鳖(Qingxi black strain of Pelodiscus sinensis)是基于太湖花鳖(Taihu strain of P.sinensis)体色黑化个体选育而成的新品种,为研究体色黑化对中华鳖群体分化的影响,通过测定太湖花鳖、清溪乌鳖的23项形态学指标、3项生物学指标及营养组成,对太湖花鳖和清溪乌鳖种质性状进行系统评估。结果显示:(1)形态学指标的主成分分析、聚类分析结果一致且两者形态差异主要表现在背甲、腹甲、四肢和头部的形态差异;差异系数分析结果显示两者尚未达到亚种分化水平。(2)太湖花鳖的可食净重占比显著高于清溪乌鳖;而背甲重占比,太湖花鳖显著低于清溪乌鳖。(3)太湖花鳖肌肉中的粗蛋白含量(♂:18.15%,♀:18.08%)显著低于清溪乌鳖(♂:18.85%,♀:18.89%);而粗脂肪含量,太湖花鳖(♂:0.56%,♀:0.56%)显著高于清溪乌鳖(♂:0.43%,♀:0.45%)。(4)清溪乌鳖肌肉中的必需氨基酸/非必需的含量比值(♂:84.44%,♀:85.54%)和呈味氨基酸/总氨基酸的含量比值(♂:38.65%,♀:38.35%)显著高于太湖花鳖(♂:80.59%,♀:81.82%)、(♂:37.88%,♀:37.36%);而必需氨基酸/总氨基酸的含量比值(太湖花鳖♂:50.46%,♀:50.70%;清溪乌鳖♂:51.01%,♀:51.44%),两者之间无显著差异;太湖花鳖裙边中的羟脯氨酸含量(♂:16.08%,♀:16.12%)显著高于清溪乌鳖(♂:15.77%,♀:15.69%)。(5)太湖花鳖和清溪乌鳖肌肉中饱和脂肪酸含量(太湖花鳖♂:31.89%,♀:30.92%;清溪乌鳖♂:31.64%,♀:32.88%)、单不饱和脂肪酸含量(太湖花鳖♂:30.50%,♀:30.160%;清溪乌鳖♂:30.55%,♀:30.71%)、多不饱和脂肪酸含量(太湖花鳖♂:30.94%,♀:30.58%;清溪乌鳖♂:31.98%,♀:32.72%)和EPA+DHA的含量(太湖花鳖♂:12.63%,♀:12.39%;清溪乌鳖♂:12.98%,♀:12.82%)基本接近,仅在个别脂肪酸的含量存在显著差异。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对嵊县缫丝行业亏损情况的调查嵊县人民银行计划股蚕茧是嵊县的重要农副产品之一,1994年,该县蚕茧产量达10万担,并基本完成了收烘任务,为县内缫丝行业提供了可靠的原料茧,并有力地推动了全县丝绸服装行业的发展。但是,从1994年下半年以来,嵊县的缫丝厂相...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王丽媛 郭素娟
为明确板栗雌花分化的解剖学特点,以河北迁西板栗‘燕山早丰’为研究对象,通过制作石蜡切片显微观察雌花的内部解剖构造,结合外部形态变化,研究了板栗的花芽分化过程。结果表明:板栗雌花在河北迁西地区从4月初开始分化,6月上旬雌花大量盛开,整个分化过程需70 d左右,分化过程可分为未分化期、分化前期、花序原基分化期、苞片原基分化期、雌花簇原基分化期、雌蕊原基分化期,板栗花芽分化温度在8.8℃至25.7℃间,雌蕊原基形成到雌花盛开温度在9.7℃至23.3℃间为宜。根据有效积温、芽体大小、形状、叶片颜色等方面,建立了板
关键词:
板栗 花芽分化 外部形态 内部解剖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苗中芹 刘海虹 贾君镇 郭玉海
采用光学显微镜和透射电镜方法,研究管花肉苁蓉吸器侵入寄主根和幼苗分化建成过程的形态学。结果表明:1)管花肉苁蓉吸器接触柽柳根表皮层后,吸器顶端分化出侵入细胞。在侵入细胞引领下,吸器呈楔形结构依次侵入柽柳根皮层、中柱和木质部。在吸器侵入寄主根过程中,与寄主根皮层细胞接触的吸器细胞壁呈现增厚反应,与吸器顶端邻近的多层寄主皮层细胞被机械挤压而变形,乃至被破坏。2)在吸器侵入木质部后,与寄主根表皮连接的管花肉苁蓉芽端薄壁组织恢复分生能力,分化出芽端生长点;生长点分化鳞叶原基,鳞叶原基长大为鳞叶幼叶,在鳞叶幼叶的叶腋内分化出生长点,发育成肉苁蓉幼苗。结果显示,管花肉苁蓉吸器侵入寄主根是一个主动过程,并有...
关键词:
寄生植物 管花肉苁蓉 幼苗 吸器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杨光圣 瞿波 李海渤 傅廷栋
花器形态和花药发育的解剖学观察表明 ,RGCMS S45A和RGCMS 117A中表现波里马细胞质雄性不育 (polCMS)的植株 ,其花器形态和花药发育的解剖学特点与polCMS相同 ,即在高温条件下 ,花瓣较小 ,表现彻底不育 ,无花粉囊的分化 ;在低温条件下 ,花瓣变大 ,表现部分雄性不育 ,可分化出 1~ 4个花粉囊 ,并产生一定数量可育花粉。表现核质不育 (RGCMS)的植株 ,在高温条件下 ,花瓣小 ,表现彻底的polCMS不育 ,无花粉囊的分化 ;在低温条件下 ,花瓣变大 ,也表现彻底雄性不育 ,具有核、质不育的共同特点 ,每个花药可分化出 1~ 4个花粉囊 ,但无可育花粉 ,其...
关键词:
甘蓝型油菜 雄性不育 形态学 解剖学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汪敬虞
本文是作者对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和不发展的系列研究之一。文章首先对中国传统出口商品———生丝贸易的变迁 ,作了一个总的历史叙述 ,为中国现代缫丝工业的产生和发展提供了一个比较完整的历史背景。然后选取两个早期出现而经历不同的缫丝厂———上海的公和永丝厂和广东的继昌隆丝厂 ,比较深入地研究他们各自的特点和兴衰 ,进一步证明中国资本主义有所发展而又不能充分发展的历史命运。
关键词:
生丝贸易 缫丝厂 公和永 继昌隆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刘阳 温海深 黄杰斯 李吉方 张美昭 齐鑫 李昀
为阐明花鲈鳃与鳔器官的发生机制,实验采用连续组织切片技术接合形态学观察对出膜后1~45 d花鲈胚后发育的鳃与鳔器官的发生、发育过程进行了系统的观察与研究。结果显示,花鲈仔稚鱼鳃的胚后发育分为4个阶段,鳃原基出现期(0~3 d)、鳃丝分化期(4~14 d)、鳃小片分化期(15~25 d)与鳃器官完善期(26~45 d)。在水温15~18°C条件下,花鲈孵化后的第1天,鳃原基出现;孵化后的第15天,仔鱼假鳃上分化出鳃小片结构;孵化后的第25天,仔鱼各鳃弓上均分化出鳃小片结构;孵化后的第45天,稚鱼鳃结构发育完全,与成鱼相同。组织学观察结果显示,花鲈鳔器官的发育时期分为形成、扩张、充气和退化4个阶段。花鲈初孵仔鱼未出现鳔原基,在孵化1 d后,仔鱼出现鳔原基,5 d后仔鱼鳔开始扩张,11 d后仔鱼鳔充气完成,13 d后仔鱼鳔开始退化。
关键词:
花鲈 鳔发生 鳃发生 组织学 形态学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张敏 张季军 刘俊杰 刘娜 李红
对滑菇单核菌丝体的培养特征和单核体间交配反应进行研究,并进行单核体出菇试验,检验单核体出菇对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滑菇属于二极性交配系统,单核体菌丝的培养特征具有多态性,两种交配型单核体的比例符合1∶1的分离规律;滑菇具有单核体结实的特性,但单核体栽培对产量造成影响,在发菌正常的情况下减产20%左右,因此,实际生产中应避免滑菇菌丝单核化现象对产量的影响。
关键词:
滑菇 单核菌丝 单性结实 交配系统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易宏 侯伯鑫 陈家法 余格非 林峰 皮兵
为了摸清在湖南省永顺县发现的国家一级保护植物落叶木莲花的形态学特征,通过实地花期物候观察,对所采集标本花瓣总数、轮数等多个性状指标进行方差分析和多重比较,结果表明:(1)永顺落叶木莲花花期在每年的3月下旬至5月上旬,其间有3次盛花期;(2)3次盛花期之间形态性状除了花瓣总数、内3轮花瓣数、花梗粗、花丝长4个指标差异不显著外,其他性状指标差异均达极显著水平,尤以第1次花与第2,3次花之间差异极显著;(3)雌蕊受精后,内轮花瓣具有闭合包被雌蕊群的花部行为,该行为很可能与应对昆虫危害花部不良环境,提高生殖适合度的遗传特性有关.
关键词:
落叶木莲 花 形态学 永顺县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顾梨 何平 邓洪平 倪东萍 王茜 程莅登 巴罗菊
【目的】柃木属植物为热带和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灌木层优势种,传统认为是严格的雌雄异株,但在重庆缙云山钝叶柃却存在性别变异现象,即除了典型的雌株、雄株还有两性变异株。通过对不同分化时期的花芽进行形态和结构观察,比较两性变异花芽与典型的雌花芽、雄花芽分化过程的异同,旨在掌握钝叶柃不同性别花芽分化的整体进程及各分化时期的形态特征,明确花芽性别分化的关键时期,进而为探讨性别分化的相关机理提供重要的形态学证据。【方法】以钝叶柃典型的雌株、雄株、两性变异株的花芽为试验材料,采用常规石蜡切片法对花芽分化过程中的外部形态变化和组织结构进行观察分析。【结果】1)钝叶柃1~4个花芽着生于当年生新枝及2年生枝叶腋处; 2)花芽分化始于8月上旬,12月中下旬基本完成,历时120天左右,之后花芽处于休眠状态,次年2—3月进入始花期,两性变异花花芽分化时间晚于雄花芽、雌花芽; 3)花芽分化大致可以划分为5个时期,即苞片分化期、萼片分化期、花瓣分化期、雌雄蕊分化期、雌雄蕊成熟期; 4)在花芽发育过程中,两性变异花芽和雄花芽的雌雄蕊原基同时出现,雄花中雄蕊原基正常发育而雌蕊原基停止发育,两性变异花中雌雄蕊原基皆正常发育;雌花中只见雌蕊原基,未见雄蕊原基。5)在雌雄蕊分化期,两性变异花中,雌蕊原基发育速度略快于雄蕊原基,雌蕊发育与雌花一致,中央心皮原基基部愈合膨大,中部凹陷形成子房室,顶端愈合向上延伸形成花柱;雄蕊发育与雄花一致,雄蕊原基上端膨大形成花药,下端形成短的花丝。在雌雄蕊成熟期各花器官继续生长,发育日趋成熟。6) 3种不同性别花芽长宽比在分化的整个过程中均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雄花芽在萼片分化期长宽比值达到峰值,而雌花芽、两性变异花芽均在雌雄蕊分化期达到峰值。花芽外部形态特征(形状、色泽)在5个分化时期的动态变化依次为圆锥形(绿色)→椭圆形或近圆形(绿色褪尽,深紫红色)→圆胖(深紫红色)→圆形,雄花芽顶端圆钝,雌花芽、两性变异花芽顶端渐尖(紫红色逐渐褪去,绿色加深)→椭圆形(紫红色完全褪尽,由嫩绿色逐渐变成黄绿色或棕绿色)。【结论】钝叶柃3种不同性别花芽在苞片分化期、萼片分化期、花瓣分化期花芽形态和内部组织结构保持一致,而在雌雄蕊分化期出现较大差异,两性变异花芽与雄花芽的分化较为相似,均出现雌蕊、雄蕊原基,明确性别分化的关键期为雌雄蕊分化期,随着分化时期不断推进,花芽外部形态也发生相应的变化。
关键词:
钝叶柃 花芽分化 性别变异 形态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董立尧 王庆亚 沈晋良
采用常规石蜡切片法 ,对稻田恶性杂草千金子和稗草营养器官进行了解剖学的观察与比较。结果表明 :千金子和稗草的根都有大的辐射状气腔 ;千金子的茎厚壁组织较少 ,绿色薄壁组织发达 ,有髓腔 ,而稗草茎厚壁组织发达 ,无绿色薄壁组织 ,髓细胞破碎而残留部分壁 ;千金子和稗草都为C4植物 ,但叶片结构差异较大 ,千金子的叶片表皮刚毛壁比稗草的壁厚而大 ,泡状细胞及其分布面积比稗草的小 ,泡状细胞壁薄 ,维管束鞘细胞叶绿体较稗草的大 ,染色深。
关键词:
千金子 稗草 比较解剖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刘勋甲 郑世发
以丝瓜作砧木、西瓜为接穗,用不同的育苗温度、嫁接方法及管理条件,对两瓜嫁接后的形态学及抗涝性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在25℃/15℃(日/夜)下育苗比35℃/25℃下育苗,表现茎杆矮壮,不易空心,较适于插接;接后管理上,靠接苗在不遮光条件下比插接苗具有较高的成活率;生长期间插接苗接口牢固,且接口处无不定根发生,还可省去嫁接夹或伤口包扎工序;嫁接苗比自根西瓜苗明显耐涝;嫁接西瓜与自根西瓜在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瓤色、风味、皮厚上无明显差异,说明嫁接西瓜不影响口感品质。
关键词:
西瓜 丝瓜 嫁接 形态 抗涝性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李玉青 王清连 韦春艳 董涛 陈全家 周瑞阳
【目的】细胞质雄性不育是一个优越的杂交优势育种系统。因此,棉花细胞质雄性不育的研究对提高棉花高产有重要的意义。【方法】本试验以细胞质雄性不育系C2P5A为试验材料,保持系C2P5B为对照,利用石蜡切片观察花药不同时期的发育情况,并测定叶、花朵及不同时期花药的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脯氨酸、丙二醛的含量,过氧化氢酶(CAT)、过氧化物酶(POD)的酶活性及叶片的关合速率。石蜡切片观察不育系的败育时期和败育特点,并分析引起不育系败育的原因。【结果】石蜡切片观察到不育系败育发生在小孢子减数分裂期的四分体时期,不育系内绒毡层没有发育,四分体没有形成;不育系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脯氨酸含量及光合速率比保持系低,不育系丙二醛(MDA)含量高于保持系,而过氧化氢酶(CAT)在败育前较低于保持系,过氧化物酶活性在不育系败育时较高。【结论】引起不育系败育的原因可能是绒毡层没有进一步发育,不能给小孢子母细胞提供营养物质。不育系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含量及光合速率较低,造成营养不足,使小孢子母细胞分化受阻;脯氨酸的含量低,花药抗逆性差,花药容易褐化。不育系丙二醛(MDA)含量、过氧化氢酶(CAT)及过氧化物酶(POD)酶活性的异常,造成细胞内不能及时清除自由基,导致活性氧对细胞膜造成伤害,不利于花药的正常减数分裂。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