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939)
2023(5711)
2022(4784)
2021(4141)
2020(3175)
2019(7252)
2018(7032)
2017(12803)
2016(7031)
2015(7861)
2014(7954)
2013(7905)
2012(7838)
2011(7329)
2010(7616)
2009(6858)
2008(6763)
2007(6205)
2006(5800)
2005(5557)
作者
(22658)
(18841)
(18814)
(17769)
(12369)
(9088)
(8415)
(7335)
(7312)
(6824)
(6644)
(6444)
(6364)
(6221)
(6148)
(5866)
(5627)
(5544)
(5497)
(5412)
(5061)
(4811)
(4632)
(4398)
(4397)
(4278)
(4264)
(4172)
(3926)
(3821)
学科
(36287)
经济(36257)
(16706)
地方(16180)
管理(15414)
中国(14385)
(11668)
(10938)
企业(10938)
业经(9629)
地方经济(9365)
(8600)
农业(8292)
(7950)
(7486)
金融(7486)
(7225)
银行(7198)
(7139)
方法(6824)
发展(6422)
(6399)
环境(6302)
(5990)
贸易(5980)
(5846)
技术(5788)
(5672)
数学(5373)
数学方法(5332)
机构
学院(103982)
大学(100656)
研究(44390)
(42176)
经济(41184)
管理(33560)
中国(33474)
科学(28025)
理学(27138)
理学院(26730)
管理学(26249)
管理学院(26052)
(24117)
(23128)
研究所(21713)
(21664)
中心(19243)
(18872)
(18637)
农业(16864)
(16526)
(16399)
师范(16262)
(15895)
北京(15414)
业大(15355)
(15101)
财经(13788)
技术(13632)
(13359)
基金
项目(63561)
科学(48722)
研究(47963)
基金(42104)
(37319)
国家(36903)
科学基金(30059)
社会(29030)
社会科(27429)
社会科学(27425)
(27381)
(22801)
(21521)
基金项目(21483)
教育(21004)
编号(19810)
自然(17881)
自然科(17406)
自然科学(17401)
资助(17288)
发展(17275)
自然科学基金(17059)
(16936)
成果(16698)
课题(15604)
重点(15368)
(13333)
(12910)
(12669)
创新(12464)
期刊
(59064)
经济(59064)
研究(35790)
中国(29076)
(21139)
学报(17372)
教育(16256)
科学(15916)
农业(14799)
管理(14534)
(13357)
金融(13357)
(12933)
大学(12695)
学学(11872)
业经(11707)
技术(9835)
经济研究(9280)
问题(7440)
(7399)
财经(6717)
(5881)
(5701)
商业(5693)
世界(5669)
(5540)
论坛(5540)
(5409)
科技(5355)
图书(5271)
共检索到18109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万瑞景  卞晓东  
根据1978—1986年4—6月太平洋中部热带水域、西太平洋热带水域以及东海外海黑潮流域调查期间所采集到的缪氏暗光鱼仔稚鱼样品,结合相关的文献资料,详细描述了缪氏暗光鱼的个体发育形态,旨在丰富我国鱼类早期生活史的研究内容并为今后鱼卵、仔稚鱼种类鉴定提供参考资料。缪氏暗光鱼卵子为圆球形、无色、透明的分离浮性卵。卵子表面被有一层特殊突起状的胶质膜,卵子直径为1.29~1.82 mm,内卵膜直径为0.87~1.17 mm。胶质突起的底部在卵膜的表面呈正六角形。单一油球,直径为0.22~0.28 mm。卵黄间隙非常狭小。卵黄表面呈泡状龟裂。胚胎发育过程没有色素出现。体长2.80 mm的前期仔鱼,肛门位...
[期刊] 上海水产大学学报  [作者] 钟俊生  楼宝  袁锦丰  
对人工培育条件下鱼仔稚鱼的早期各发育阶段的形态特征进行了描述。鱼初孵仔鱼的平均体长1.95 mm(1.88~1.98 mm),在水温24.6~24.9℃,盐度26~30条件下初孵仔鱼至孵化后4日龄为卵黄囊仔鱼,5~14日龄为前弯曲期仔鱼,15~28日龄为弯曲期仔鱼,29~40日龄为后弯曲期仔鱼,41日龄开始进入稚鱼期。各鳍发育的体长范围在3.63~10.38 mm,进入稚鱼期完成了所有鳍的发育。鱼的早期发育中头背部不出现枕骨棘。自卵黄囊期后阶段开始到稚鱼期,在尾部中央侧面和腹缘具1个或数个星状的色素,是鱼早期发育阶段最重要的形态特征,可以作为鉴别鱼仔稚鱼的特征。
[期刊]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作者] 王明星  钟俊生  石锅寿宽  間瀬浩子  上田高嘉  闫欣  
通过对齐氏田中鳑鲏(Tanakia chii)人工授精和培育(22℃恒温环境)阶段早期发育的观察,描述了其仔稚鱼发育形态特征。初孵仔鱼卵黄囊饱满,呈淡黄色,表皮布满微突;3日龄仔鱼卵黄囊两侧向上突起,尾部鳍褶延展变大;6日龄仔鱼眼囊发育;8日龄仔鱼眼囊有黑色素,晶状体形成;11日龄仔鱼口形成,脑开始发育,体上有黑色素出现;15日龄仔鱼鳃沟和肛门形成,背鳍和臀鳍的鳍基出现,尾鳍下叶鳍条形成;21日龄仔鱼头与躯干分界明显,鳔分化为前鳔和后鳔,背部和臀部鳍条数目分别为8和10枚,身体黑色素连接成条带状,虽然残存有卵黄囊,但已经开口并摄食。31-36日龄仔鱼胸鳍呈膜状鳍褶,腹鳍出现鳍条,尾鳍呈深叉形。...
[期刊]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作者] 王明星1  钟俊生1  石锅寿宽2  简顺浩子2  上田高嘉3  闰欣1  
关键词: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蔡明艳  邓中粦  余志堂  邓昕  马骏  姜华  文志豪  
本文描述了1987~1989年在葛洲坝下游人工授精后的胭脂鱼卵及其胚胎发育的特点和仔幼鱼的习性。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潘洋  邱天龙  张涛  王平川  班绍君  
在实验室条件下孵化脉红螺的卵囊,观察其胚胎和浮游幼体发育过程,及脉红螺早期发育过程的形态学变化。卵囊在25℃时孵化时间为16 d,经过卵裂期、囊胚期、原肠胚期、膜内担轮幼虫期,最后发育为膜内面盘幼虫,破膜而出开始浮游幼体发育阶段。脉红螺浮游幼体期按螺层、面盘形态、幼体壳型和器官可分为5个时期,分别为1螺层期;2螺层期(初期、中期、后期);3螺层期初期;3螺层中后期;4螺层期(初期、中期、后期)。其中在2螺层后期幼体的生长速度最快,壳高平均每天增加44.45μm,3螺层初期幼体的生长速度最慢,壳高平均每天增加19.51μm。脉红螺附着变态的时期是4螺层中期和后期,壳高1 250~1 500μm,...
[期刊] 上海水产大学学报  [作者] 钟俊生  夏连军  陆建学  
通过对孵化后第4天至第37天黄鲷仔鱼的观察,研究了各个发育时期的外部形态变化和鳍的发育特征。结果表明:尾部腹面的色素随体长的增加而变化明显。尾柄部背缘出现色素是黄鲷仔鱼的重要特征之一。尾鳍、胸鳍的鳍褶孵化后即出现,分别在26、33日龄出现鳍条;背鳍、臀鳍鳍条在28日龄开始发育,33日龄出现鳍棘;腹鳍在33日龄时出现鳍褶,35日龄出现鳍条。前鳃盖骨后缘下角出现2个扩大且尖锐的棘,是鉴别黄鲷仔鱼的标志之一。人工培育下的黄鲷仔鱼发育较天然水域的个体慢。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曾文刚  刘振浩  李红  张俊彬  
为了解抗缪勒氏管激素基因(AMH)在金钱鱼性腺发育中的作用,本研究利用RACE技术克隆了AMH的cDNA序列全长,为2 324 bp(Gen Bank登录号:KP718479),其开放阅读框为1 631 bp,编码543个氨基酸。同源性分析显示金钱鱼AMH与花鲈相似性最高,为71.16%,与斑马鱼相似性仅为29.83%。系统进化树分析表明,该基因与鲈形目紧密聚为一支,与金钱鱼进化地位一致,说明AMH在进化中有一定保守性。氨基酸结构分析表明其1~28为信号肽序列,69~426为AM H-N区域,444~543为TGF-β结构区。实时荧光定量研究表明,金钱鱼成鱼中AMH基因在精巢中表达量显著高于其...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赵优  庄平  章龙珍  冯广朋  刘鉴毅  陈丽慧  
纹缟虾虎鱼(Tridentiger trigonocephalus)广泛分布于太平洋沿岸。通过对其胚胎及早期仔鱼发育的观察,详细描述从受精卵到初孵仔鱼25个发育时期的时序和形态特征。根据观察结果,将整个发育过程划分为7个阶段:受精卵胚盘形成阶段、卵裂阶段、囊胚阶段、原肠胚阶段、神经胚形成阶段、器官形成阶段和孵化出膜阶段。在水温(21.5±1.0)℃、盐度4.0、pH7.2~7.5的条件下,经历160h后开始出膜,从心脏跳动期至出膜期历时相对较长,占整个胚胎发育过程的56%以上。在出膜前眼睛开始黑色素沉积,胸鳍、肾脏和膀胱等形成。纹缟虾虎鱼初孵仔鱼全长(2.534±0.078)mm,在水温(22...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史玲玲  危起伟  柴毅  杜浩  李罗新  谢晓  
本研究采用石蜡连续切片技术,对出膜后0~64 d的达氏鲟(Acipenser dabryanus)视网膜结构、视觉特性及相关机能进行研究。结果显示,达氏鲟初孵仔鱼的视网膜没有分化,视单锥细胞在36 h出现,视杆细胞在6 d时出现,7 d时视网膜各层分化完毕。最小分辨角由8 d的13.26′下降到64 d的3.37′,仔鱼发育到13 d时表现出明显的视网膜运动反应。随着仔鱼发育,视单锥细胞及神经节细胞密度不断降低,视杆细胞密度不断增加,外核层细胞核与视锥细胞及神经节细胞数量的比值均不断增大。结果表明6~12 d是达氏鲟视网膜结构快速发育和视觉特性发生明显变化的时期,这种变化与其生态变迁、趋光性及...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张涛  庄平  章龙珍  张征  刘鉴毅  Boyd Kynard  
以人工繁殖的胭脂鱼(Myxocyprinusasiaticus)脱膜仔鱼为研究对象,对其早期发育阶段在自然环境下的行为生态学及其早期生存的适应性进行分析。胭脂鱼脱膜仔鱼和1~3日龄的早期仔鱼对光照强度栖息地底质颜色没有选择性,栖息于水体底层,有喜好隐匿场所的倾向,但达不到显著性喜好的程度(P=0.654),不进行顺水漂流。4日龄以后的仔鱼开始趋光,选择白色底质,离开水体底层,并顺水漂流。14日龄以后,顺水漂流停止,选择白色底质的比例下降,几乎完全不选择隐匿场所,但仍然趋光。0~8日龄的仔鱼昼夜活动差异不明显(t=-1.48,P=0.142),9~14日龄时,夜间活动明显强于白天(t=-6.95...
[期刊] 海洋水产研究  [作者] 梁忠秀  孙耀  张秀梅  陈碧鹃  
The effects of cells and cells different fractions of Heterosigma akashiwo on the early development of Engraulis japonicus were studied.The sensitive to algle toxin in the early development of Engraulis japonicus was discussed too.The results indicated that the fertilized eggs before blastula and yo...
关键词: ~~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蔺玉华  耿龙武  吴文化  王斌  夏永涛  刘晓勇  
取3+龄咸海卡拉白鱼(Chalcalburnuschalcoidesaralensis)进行全人工繁殖,对受精卵各阶段发育形态进行观察。该鱼受精卵呈圆球状,为沉性卵,微粘性,卵粒白色透明,直径(1.32±0.04)mm。胚胎发育可分为受精卵、卵裂期、囊胚期、原肠期、神经胚期、胚孔封闭期、肌节出现期、视泡形成期、尾芽期、肌肉效应期、胚动期、心脏搏动、出膜前期和孵化期。水温22~24℃时,受精卵经56h45min孵化出仔鱼。胚胎发育所需积温1232~1344h·℃。孵化第1天仔鱼沉卧水底,体色为白色,全长(4.51±0.08)mm;第4天仔鱼平游,开始摄食蛋黄和单细胞藻类;第6天鱼体卵黄囊消失,食...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石小涛  王博  王雪  陈求稳  白艳勤  高柱  涂志英  刘德富  
为了探讨胭脂鱼个体发育过程中集群行为的发生机理,在20℃水温下,在胭脂鱼孵化后第5天开始至第39天,记录体长,采用视频分析的方法连续观察其游泳行为,计算胭脂鱼的游泳速度(V),相对全长最近邻距离(DNNL),分离游泳指数(ISS),根据胭脂鱼的游泳速度计算基于全长雷诺系数(RL)。结果显示,随着日龄的增加,胭脂鱼仔鱼全长呈y=1.260 33-0.015 58x+0.003 15x2-(4.849 78E-5)x3增加,游泳速度先增加后降低并趋于稳定,在19日龄后相对全长游泳速度稳定于(2.45+0.15)TL/s。胭脂鱼仔鱼ISS随着时间显著降低,至第19天时显著低于随机分布预期值,至32天...
[期刊] 上海水产大学学报  [作者] 罗海忠  施兆鸿  傅荣兵  马凌波  罗海军  毛志增  陈波  柳敏海  范卫明  
通过海上捕获灰鲳亲体进行人工授精,对东海灰鲳的胚胎发育和仔鱼形态进行了连续观察,详细地描述了东海灰鲳胚胎和仔鱼发育各期的形态特征。结果表明:东海灰鲳受精卵为圆球形,透明,油球1个,位于卵中央,卵径范围在1.150~1.315 mm之间,平均卵径1.260 mm,油球径范围在0.368~0.395 mm,平均油球径0.374 mm。在水温在28~29℃,盐度28时,孵化时间约为24 h;初孵仔鱼,肌节约33对,全长2.785 mm。孵出后2 d就开口,3 d卵黄囊完全消失,5 d油球完全消失。2 d胸鳍张开,10 d尾脊上翘。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