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2322)
- 2023(3393)
- 2022(2683)
- 2021(2431)
- 2020(1820)
- 2019(4296)
- 2018(4052)
- 2017(7226)
- 2016(3981)
- 2015(4366)
- 2014(4429)
- 2013(4543)
- 2012(4555)
- 2011(4313)
- 2010(4539)
- 2009(4240)
- 2008(4041)
- 2007(3882)
- 2006(3605)
- 2005(2875)
- 学科
- 农(22364)
- 济(19658)
- 经济(19643)
- 农业(15315)
- 业(11908)
- 地方(10434)
- 业经(7973)
- 农业经济(6961)
- 管理(5528)
- 中国(5518)
- 发(5267)
- 制(4859)
- 村(4703)
- 农村(4685)
- 发展(4620)
- 展(4618)
- 土地(4419)
- 收入(4283)
- 建设(3836)
- 方法(3808)
- 地方经济(3792)
- 分配(3764)
- 工作(3647)
- 学(3615)
- 数学(3488)
- 人口(3475)
- 数学方法(3465)
- 经济建设(3184)
- 及其(3116)
- 财(3073)
- 机构
- 学院(59215)
- 大学(55064)
- 济(22265)
- 研究(22244)
- 经济(21659)
- 管理(21102)
- 农(19420)
- 理学(17826)
- 中国(17695)
- 理学院(17561)
- 管理学(17218)
- 管理学院(17098)
- 江(16995)
- 科学(14099)
- 农业(13702)
- 京(12359)
- 业大(12038)
- 中心(12004)
- 省(11808)
- 所(11117)
- 研究所(10097)
- 范(10008)
- 师范(9911)
- 财(9307)
- 农业大学(8960)
- 州(8938)
- 发(7781)
- 师范大学(7748)
- 院(7733)
- 发展(6936)
- 基金
- 项目(41456)
- 研究(32772)
- 科学(32705)
- 基金(28753)
- 家(24681)
- 国家(24307)
- 社会(21296)
- 科学基金(20683)
- 社会科(19712)
- 社会科学(19710)
- 省(19330)
- 基金项目(15732)
- 编号(14584)
- 划(14142)
- 教育(13908)
- 农(12754)
- 自然(11973)
- 成果(11828)
- 自然科(11599)
- 自然科学(11597)
- 自然科学基金(11370)
- 发(10564)
- 课题(10521)
- 资助(10507)
- 江(10410)
- 村(9808)
- 重点(9329)
- 部(8780)
- 发展(8720)
- 展(8577)
共检索到9763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季忠义
近期,我们对江苏省沛县农村宅基地管理情况进行了深入调查。选点五个乡镇的10个自然村,10个行政村下辖19个自然村,总户数4326户,总人口16198人,总耕地181147亩,人均耕地115亩。现状总村体面积384014亩,其中包括:宅基地210...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冯兴振
在家庭承包经营的基础上,江苏省沛县农民探索出"村统建统调,户分包"的土地流转办法。它充分发挥村两委的作用,统一建设农业基础设施,统一调节农户间的土地利益关系(农户或互相调换土地,或以租金形式对土地量化折价,统一多退少补)。这一办法大大提高了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周仕通 彭明倡
本文通过对当前农村土地股份合作制状况进行理论与实证研究,归纳出当前农村土地股份合作制促进农业转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剖析其原因,提出农地股份合作制发展的相关措施和政策建议,以期推动农村土地合理规范地流转,进一步丰富农村土地股份合作制理论,对于规范中国农地股份合作制发展、发展规模高效农业、促进农业转型、提高农村经济的发展水平、缩小城乡差距起到促进作用。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魏垂敬
江苏省沛县胡楼行政村在迁村并居中充分尊重农民的意愿,突出农民的主体地位,显现了农民自主的一系列优势:自主迁村,节省土地;自主选房、省地实用;自主调地,各得其富;自主拆建,省地省钱;自主理财,造价很低;自主管理,和谐共融。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魏垂敬
在当前迁村并居热潮中,建设什么样的农民新房,怎样建房,让"转型升级"后的农民新居更为科学使用,成为江苏省沛县政府和国土部门面临的一个具体而现实的问题。江苏省沛县胡楼新村创新建设了低层的"1+2户型"农民新居模式,符合农民的生产生活实际需
[期刊] 国土资源科技管理
[作者]
董丽丽 丁忠义 刘一玮 毛梦祺 王雨桐
以沛县15个镇为评价单元,根据煤炭资源型城市的土地生态特征,从土地利用的社会经济效益、土地利用的结构状态以及土地的景观生态特征三方面,共选取14项指标构建指标体系,采用基于熵权的TOPSIS模型对土地生态质量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受不同资源禀赋条件和社会经济状况的影响,2010年沛县各镇的土地生态质量状况呈现出明显的空间分异和等级差距,评价结果与实际情况较为吻合。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魏霄迈 陈莹
沛县工业基础虽然薄弱,但经过他们的奋争努力,现已创建成省级“双文明县”,尤其是在再就业工程中,他们传承汉文化乐善帮人的淳厚情愫,发扬我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优良传统,并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就业新机制紧密结合,形成推进再就业工程的强大合力,取得了令人瞩目的工作实...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吴婷婷
本文以江苏沛县的农土公司为典型案例,深入剖析农地经营权抵押贷款创新模式的经营目标、制度设计和贷款流程。将农地经营权抵押贷款创新模式与普通模式进行对比,发现创新模式在信贷支持上更具有优势,并且已取得初步成效:一是降低融资门槛,缓解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融资难;二是降低融资成本,缓解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融资贵。创新模式的优势来源于其独特的风险分担机制,这使大量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从中获益,本文对该模式下的风险分担机制展开了深入探讨,并提出相应对策建议:一是构建内在逻辑一致的法律框架;二是建立健全经营权价值评估机制;三是建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吴婷婷
本文以江苏沛县的农土公司为典型案例,深入剖析农地经营权抵押贷款创新模式的经营目标、制度设计和贷款流程。将农地经营权抵押贷款创新模式与普通模式进行对比,发现创新模式在信贷支持上更具有优势,并且已取得初步成效:一是降低融资门槛,缓解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融资难;二是降低融资成本,缓解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融资贵。创新模式的优势来源于其独特的风险分担机制,这使大量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从中获益,本文对该模式下的风险分担机制展开了深入探讨,并提出相应对策建议:一是构建内在逻辑一致的法律框架;二是建立健全经营权价值评估机制;三是建立更为完善的风险分担机制。
[期刊] 国土资源科技管理
[作者]
李明月 庾峥 张志鸿
基于旧村庄更新模式维度,构建旧村庄更新市场化指数模型,利用2007—2016年广州市面板数据,测算旧村庄更新市场化程度。以旧村庄更新市场化程度为因变量,以人均土地面积,城镇化率,第一产业产值,非农产业产值比重,人均可支配收入,土地财政依赖度,土地市场政策变量为自变量,运用多元线性回归模型、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和脉冲响应函数等方法,分析旧村庄更新的市场化程度与其影响因素之间的动态关系,结果表明:政策变量、人均土地面积、城镇化率、土地财政依赖度与旧村庄更新市场化程度之间存在着单向因果关系;城镇化率、非农产值比重、政策变量对旧村庄更新市场化程度存在正向冲击,土地财政依赖度为负向冲击。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张兰 冯淑怡 陆华良 曲福田
研究目的:分析影响村庄层面农地规模经营发展的因素。研究方法:文献分析,计量经济分析。研究结果:村庄经济发展对农地规模经营具有显著的推动作用;村庄整体非农就业水平提高促进了农地规模经营发展,但当地非农就业机会增加抑制了农地规模经营发展;村庄成立农村土地承包纠纷委员会可以保障农地规模经营的顺利推进,但行政推动土地股份合作社、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的政策并未取得预期效果;村领导来自大宗大族不利于农地规模经营的健康发展,村干部"年轻化"对农地规模经营发展具有促进作用。研究结论:农地规模经营的推行应该因地制宜,通过建立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引导农村劳动力非农转移、健全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纠纷调解仲裁体系以及规范村干...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张萌 郑华伟 高春雨 罗其友
[目的]近年来各地积极推进村庄环境整治工作,取得了良好的成效,但是基于农民主体视角的村庄环境整治评估工作开展并不充分,因此有必要对此进行有效探索,明确农民对当前村庄环境整治工作的满意程度,分析制约当地村庄环境整治农民满意度的关键因素,以期为政府更好地实施村庄环境整治工作提供参考方向,使村庄环境整治更符合农民的实际需求。[方法]以江苏省姜堰区、高邮市、大丰市和涟水县271个有效样本为基础,构建了包括4个方面21个具体指标的村庄环境整治农民满意度评价指标体系,采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对4个地区村庄环境整治农民满意度进行总体评价,借助四象限对比分析找出制约当地村庄环境整治农民满意度的关键因素。[结果]4个地区村庄环境整治农民满意度综合得分为77.07分,当地村庄环境整治项目得到了农民的基本认可;四象限分析结果显示,农民对其需求较为强烈,但是目前的整治现状尚不能达到农民期望值的制约因素主要为河塘污染治理、人禽粪便处理、乡村道路和排水管网设施,其次房屋内外装修、工业污染治理、文化娱乐设施、公厕数量与质量和娱乐活动等指标农民满意度偏低,需要进一步的改善。[结论]当前村庄环境整治农民满意度总体较高,影响满意度的制约因素主要集中在生态环境和基础设施方面,文末从保护生态环境、改善基础设施和提高农民参与性3个方面提出了对策建议。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侯颖
村庄改造是农村土地挖潜的重中之重,也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2006年,山东省菏泽市启动了村庄改造试点工作,经过4年探索与实践,取得了一定成效。村庄占地情况及改造潜力菏泽市有农业人口736.8万人,耕地总面积987.8万亩,共有162个乡镇和街道办事处,5568个行政村(12795个自然村),村庄内闲置宅基地超过20%的"空心村"有4000个,占全部自然村总数的20%以上。全市农村居民点占地约200万亩,占全市耕地总面积的21.3%,居民点人均占地0.286亩。大部分村庄布局零星散乱,宅基地超标,土地资源浪费严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储卫东
土地资源是生态资源的核心要素,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科学合理地进行土地综合整治,对土地生态系统实施保育或恢复重建,对于确保自然资源持续再生具有重大意义。近年来,江苏省淮安市通过科学合理地开展国土空间规划,大力推进村庄土地整治,促进生产空间集约高效、生活空间宜居适度、生态空间山清水秀,推进了生态淮安、美丽淮安建设战略目标的实现。淮安市农村生态环境现状淮安市地处苏北平原中部,生态建设基础设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