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073)
2023(5861)
2022(4718)
2021(4388)
2020(3688)
2019(8309)
2018(7869)
2017(14790)
2016(7959)
2015(8463)
2014(8346)
2013(8459)
2012(7968)
2011(7311)
2010(7339)
2009(6693)
2008(6547)
2007(5992)
2006(5230)
2005(4957)
作者
(26100)
(21832)
(21668)
(20654)
(13929)
(10663)
(9719)
(8425)
(8373)
(7776)
(7692)
(7432)
(7284)
(7133)
(7053)
(6717)
(6543)
(6465)
(6435)
(6256)
(5610)
(5496)
(5384)
(5096)
(5061)
(5006)
(4813)
(4668)
(4576)
(4545)
学科
(30406)
经济(30351)
(22828)
管理(19911)
(15495)
企业(15495)
方法(14379)
数学(12662)
数学方法(12472)
(11156)
(10576)
(9825)
中国(9345)
农业(8840)
收入(8157)
(6478)
业经(6179)
(5641)
金融(5641)
(5585)
银行(5557)
(5349)
地方(5187)
(5163)
财务(5155)
财务管理(5139)
企业财务(4998)
理论(4909)
分配(4885)
技术(4773)
机构
大学(118024)
学院(114638)
研究(47019)
(45391)
经济(44455)
管理(38876)
中国(34175)
理学(33665)
理学院(33176)
管理学(32265)
科学(32236)
管理学院(32071)
(27577)
(25976)
(25637)
研究所(23657)
农业(22069)
(21896)
业大(20846)
中心(20689)
(17464)
财经(17330)
(17316)
北京(16432)
(15978)
(15479)
(15271)
师范(15172)
经济学(14903)
科学院(14608)
基金
项目(81973)
科学(64067)
基金(60893)
(57030)
国家(56589)
研究(53689)
科学基金(46361)
社会(34311)
社会科(32428)
社会科学(32416)
自然(31908)
自然科(31197)
自然科学(31181)
基金项目(30988)
(30723)
自然科学基金(30654)
(27741)
资助(25766)
教育(24491)
重点(19603)
编号(18985)
(18092)
(17520)
计划(17386)
(16656)
科研(16590)
成果(16293)
创新(15735)
国家社会(15354)
(15219)
期刊
(47347)
经济(47347)
研究(34285)
学报(27408)
中国(25630)
(24909)
科学(23472)
大学(19822)
学学(18815)
(16911)
农业(16769)
管理(14793)
教育(12605)
(11009)
金融(11009)
财经(9046)
(9024)
经济研究(8526)
技术(8085)
(7814)
业大(7749)
(7333)
业经(6611)
农业大学(6495)
统计(6270)
问题(6212)
科技(6159)
林业(5507)
(5285)
技术经济(5104)
共检索到17419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改革  [作者] 田应奎  
"十二五"时期,需要正确看待、评估贫富差距问题,全面把握贫富差距的成因。缩小贫富差距,应推进国民收入初次、二次、三次分配制度建设,建立完善的居民收入与消费统计制度。缩小贫富差距,关键在于调高保低。在调高保低的过程中,应准确把握两个关键问题:取缔非法收入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努力提高农村居民劳动收入水平。
[期刊] 教育与经济  [作者] 徐晓军  
根据教育与收入不平等变动之间的倒U理论 ,教育扩展一般会先扩大尔后逐渐缩小收入的不平等 ,同时根据路径依赖理论 ,一旦选择了初始制度以后 ,该制度就会自然而然地发展下去 ,除非有非常大的外力来阻止 ,因此中国目前的高校扩招政策被有些人认为是中国教育发展的制度起点 ,并进而成为中国缩小贫富差距的制度起点。本文认为 ,由于中国的教育与收入分配之间有其不同于西方的特殊性 ,高校的扩招不是中国教育发展和缩小贫富差距的制度起点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沈卫平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乡居民的收入水平得到较大的提高,与此同时,我国居民的贫富差距出现持续扩大的趋势。贫富差距持续扩大的原因是复杂的,从制度变迁的视角来看,机会不平等的收入分配机制是导致分配不公问题的重要根源。要通过深化改革缩小贫富差距,促进社会的公平分配。
[期刊] 当代经济研究  [作者] 简新华  
财富和收入分配不平等的加剧是世界普遍现象,节制资本、缩小贫富差距也是包括西方国家在内的世界普遍要求。中国民主革命的先驱孙中山先生提出了"平均地权、节制资本"的重要思想,对中国现阶段的经济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具有重大的现实指导意义。解决贫富差距突出问题,必须在继续尽可能发挥资本的积极作用的同时,合理有效减少或限制资本的消极作用,以缩小贫富差距。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叶秀娟  张建勤  
1.增强加快推进收入分配改革的意识。在20世纪90年代初期出现贫富差距的时候,人们一直相信只要经济快速增长,把国民经济的这块"蛋糕"做大,贫富差距一定会缩小,但中国的国民经济这块大"蛋糕"已经居全球第二位,但是贫富差距不但没有缩小,反而越拉越大。这说明,经济增长并不能自动实现收入的公平分配。低收入者承担了改革的巨大成本,而没有公平分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丁艳红  
通过对中国出现的收入差距扩大现象分析 ,揭示出其产生的客观必然性。解决此问题的方法是在改革开放中必须坚持邓小平共同富裕的思想 ,创造条件及时缩小收入差距 ,为中国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稳定奠定基础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程守梅  
本文试分析我国社会贫富差距的现状,指出贫富差距过大与构建和谐社会之间的冲突,提出缩小贫富差距的建设性意见。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高培勇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确定的到2020年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和主要任务,始终贯穿着"以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为重点"这根红线。《决定》指出:"社会公平正义是和谐社会的基本条件,制度是社会公平正义的根本保证。必须加紧建设对保障社会公平正义具有重大作用的制度,保障人民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号方面的权利和利益。"从党的十六大明确提出让"社会更加和谐"的奋斗目标,到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进一步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任务,再到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对此做出全面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刘红燕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中国贫富悬殊的现象日益严重,这不仅带来了很多社会问题,而且也将影响我国经济建设持续、稳定、平衡的发展。为解决贫富悬殊问题,我们应做好以下工作:逐步解决"三农"问题,增加农民收入;缩小城乡、地区之间差距,打破区域间限制;大力发展第三产业,解决剩余劳动力问题;调整税收、财政政策,建立公正、开放、透明的竞争机制,兼顾效率与公平等。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王桂敏  
贫富差距拉大已成为全球性经济问题之一,它不仅体现在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也存在于同一国家内部不同的社会阶层;既表现为有形经济资源占有上的不平衡,也出现了无形资产分布不均的新特征。这一全球性经济问题产生了多方面的负效应,因此,发展中国家应立足本国经济的发展、逐步建立和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加快科技发展;国际社会也应通过建立公平的国际经济新秩序、积极改革或构建更加合理的国际经济机构的运作机制等方面确定治理这一问题的思路。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李奋生  张明忠  
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消费差距和福利差距等一系列表现,充分反映了我国城乡贫富差距的严重性。究其原因,除了自然历史原因外,也跟我国的相关体制和政策不合理、不完善有很大关系。要有效的缩小城乡贫富差距,就要加大政府政策导向作用,不断完善分配制度、税收制度、统筹城乡社会保障制度、加大公共财政支农惠农的力度、加大公共服务资源向农村倾斜的力度、发展现代农业、大力培育农民现代意识。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董江  
公共财政是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财政模式,公共财政不完善的市场经济也不是完善的市场经济。从公共财政的功能来看,财政理应在缩小贫富差距方面发挥主要作用,但是目前我国财政在这方面的实际表现却不尽如人意。文章认为,合理界定财政支出范围,理顺财政分配顺序,调整财政支出的区域结构,减少行政经费支出,加大对社会保障、"三农"领域和分配的支持与调节,是缩小我国贫富差距的路径。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税收研究所课题组  
本文指出,我们必须坚持收入调节“促富治贫”的政策,让富人更富,让穷人脱贫进入中产阶层,进而形成庞大的中等收入的人群,全面建设和谐小康社会。税收作为再分配手段,对收入分配的调节有其局限性。而教育作为一种长效机制,对缩小我国贫富差距具有重要意义。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于立  王立军  侯强  
贫富差距持续扩大是中国社会面临的一个重大问题,其中资源性贫富差距问题近年来更为突出,但对其的研究却相对不足。本文明确提出资源性贫富差距的概念,分析其特点和成因,探讨资源性贫富差距的形成规律及其与社会稳定的关系,进而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