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518)
2023(13071)
2022(10129)
2021(9068)
2020(7305)
2019(15926)
2018(15724)
2017(30599)
2016(16231)
2015(18061)
2014(18090)
2013(17993)
2012(16120)
2011(14102)
2010(14361)
2009(13602)
2008(13552)
2007(12626)
2006(11375)
2005(10315)
作者
(45208)
(38451)
(38059)
(36019)
(24174)
(18087)
(17006)
(14799)
(14577)
(13762)
(13064)
(12635)
(12299)
(11943)
(11797)
(11444)
(11157)
(11022)
(11002)
(10956)
(9532)
(9469)
(9399)
(8821)
(8736)
(8685)
(8592)
(8454)
(7695)
(7618)
学科
(84814)
(79376)
经济(79284)
(67298)
企业(67298)
管理(56292)
(49188)
业经(33844)
农业(33126)
方法(28019)
(26046)
中国(21222)
数学(19980)
数学方法(19895)
技术(18122)
地方(17672)
(16469)
财务(16453)
财务管理(16439)
(16086)
企业财务(15520)
(14984)
产业(14002)
(13525)
(13394)
(13201)
(12859)
农业经济(12577)
理论(12381)
收入(12177)
机构
学院(242796)
大学(229028)
(109720)
经济(107921)
管理(99221)
理学(85511)
理学院(84802)
管理学(83802)
管理学院(83383)
研究(75409)
中国(60942)
(52866)
(47945)
(46316)
科学(42650)
农业(39833)
(38976)
业大(38126)
财经(37646)
(36522)
中心(35554)
(34066)
经济学(32886)
研究所(32635)
经济管理(30031)
经济学院(29945)
(29914)
(28020)
北京(28016)
师范(27815)
基金
项目(158067)
科学(127447)
研究(122571)
基金(115087)
(97439)
国家(96363)
科学基金(85224)
社会(82860)
社会科(78271)
社会科学(78250)
(66052)
基金项目(61633)
教育(52635)
(50837)
编号(50819)
自然(50439)
自然科(49252)
自然科学(49243)
自然科学基金(48425)
资助(43620)
成果(38607)
(38053)
(37378)
(36630)
重点(34586)
国家社会(34502)
(34416)
课题(33707)
(33359)
创新(33291)
期刊
(135689)
经济(135689)
研究(67968)
(58433)
中国(47740)
农业(39675)
管理(38646)
(38549)
科学(32736)
业经(31067)
学报(30681)
大学(25811)
学学(25149)
(24137)
金融(24137)
技术(22537)
(19948)
经济研究(19513)
问题(18743)
财经(18673)
教育(17546)
(16331)
农业经济(15253)
农村(14946)
(14946)
技术经济(14880)
世界(14116)
商业(13475)
经济问题(13182)
现代(13172)
共检索到36460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宋笑月  
通过对湖南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比较分析,发现导致湖南城乡收入差距日渐拉大的原因,主要是农业产业化程度不高,最终导致农民收入增长缓慢。因此,缩小湖南城乡居民的收入差距,就要通过政府的政策引导与财政支持,大力发展农业企业,培养新型农民三个层面,来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
[期刊] 税务与经济  [作者] 郭修平   王鲁婷   王艳华  
数字农业是农业现代化发展的高级形态,能够提升农民创收能力、优化农业农村发展环境、均衡城乡资源分布、完善收入分配机制,对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发挥积极作用。在实现共同富裕的战略目标下,发展数字农业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重点任务包括催生农业发展新动能、发展乡村数字新基建、重塑城乡经济地理和构建发展成果共享机制。因此,我国应立足于数字经济发展特征,提升数字农业创新活力,构建数字农业农村标准体系,强化数字信息服务功能,建立数据风险防控体系,以促进农民增产增收,优化农业资源空间配置,打造城乡发展利益共同体。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夏泽义  
城乡二元经济结构所导致的"城乡分离"及农业产业化发展水平的低下是农村现代化建设和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严峻挑战。本文认为,农业产业化经营是城市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是现代农村经济发展的核心支柱,是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环节。在统筹城乡经济发展的总体背景下,促进城乡经济协调发展,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关键是创新土地制度、完善运行机制、改革金融体制、推进技术进步、加强法制建设与教育。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张冬梅  刘国华  
全面实现小康目标,必然要求城乡经济协调发展,彻底改变现有的城乡二元经济结构。近几年来,农村居民收入增长缓慢,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不断扩大。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影响是全局性的,对全面实现小康是一个严峻的挑战,必须采取切实可行的政策,努力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提高农民收入水平。 一、缩小工农业产品价格“剪刀差”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马骁  荣思诗  
日本的城镇化进程日本城镇化的发展历程可从两个视角阐述。一是以城镇化水平为划分依据,其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持续性上升阶段(1960~1976年),城镇化率的平均增长率为1.08%。第二阶段:平缓上升阶段(1977~2000年)。相比上一阶段,城镇化率的平均增长率降低至0.15%。第三阶段:快速上升阶段(2001~2014年)。这一时期,日本的城镇化推进速度最快,平均增长率达到
[期刊] 贵州财经学院学报  [作者] 罗明华  
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与产业结构、就业结构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联性。贵州产业结构调整滞后于全国,就业结构与产业结构严重偏离,导致农业与非农业之间劳动生产率差距不断扩大,最终体现为城乡居民收入分配差距的扩大。调整产业结构,促进劳动密集型加工制造业、生产性服务业、民营中小企业以及非国有经济的发展,是加速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增加农民收入,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根本性战略举措。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邓翔  
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问题一直是我国国民经济运行的核心问题。而过大的城乡收入差距与产业结构不合理密切相关。一方面,过大的城乡收入差距是我国典型的二元经济结构的直接反映;另一方面,农业与非农业、农村与城市的巨大经济、社会差距,造成了农村居民与城市居民之间...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罗必良  
以中心城镇为主线的城镇化道路,应该成为阶段性的战略选择。本文认为,现阶段不宜继续将发展大中城市作为我国城市化道路的主体模式,应当实施中心镇为主线的城镇化发展战略,让农民更多地分享城市化的成果,以此缩小城乡收入差距。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欧阳金琼  王雅鹏  
运用我国1982-2011年28个省的面板数据,通过引入城镇化影响城乡收入差距的整体效应、地区效应、时间效应三个模型,考察了城镇化影响城乡收入差距的年度差异与省级地区差异。研究结果表明,城镇化并不会必然缩小城乡收入差距,它与城镇化所处的发展阶段以及城乡收入差距的大小有关。从时间进程来说,城镇化对城乡收入差距的作用有先缩小、后扩大、再缩小的三阶段变化规律;从地区差异来说,经济发达、城镇化水平高、农业劳动力丰富的地区随着城镇化的进一步加速,城乡收入差距扩大的趋势有可能得到缓解,对经济欠发达、城镇化水平低、农业劳动力稀缺的地区来说,城镇化有可能进一步扩大城乡收入差距。因此,政府应根据不同的发展阶段与...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彭竞  谢地  
对于非农就业转移是否能缩小城乡收入差距问题,本文采用改进后的理论模型,并运用吉林省1990—2011年数据进行经验研究。结论显示,非农就业转移过程显著地缩小了吉林省城乡收入差距。虽然"非农就业转移比"每增长1%,城乡收入差距仅缩小0.849%,却预示着非农就业转移在降低吉林省城乡收入差距方面具有可以挖掘的潜力。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王克林  
本文在分析湖南省农业产业化典型经验及其基本特征、转轨换型期农业面临的深层次问题及其出路的基础上,提出了依托龙头企业、延伸产业链、建设拳头产品生产基地与主导产业、强化乡镇企业与农业的有机结合、培育农业产业化所需的科技条件、市场环境和经营机制等农业产业化对策。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杨刚  
目前湖南省农业产业化经营雏形已经形成,但还存在龙头企业不强,产业特色不突出,科技含量不高,链条化比较松散以及投入不足等问题。为此必须通过调整结构,优化布局,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大力实施科技兴农,充分开发利用并有效地保护农业资源,尽快把湖南建成一个以高效农业、生态农业、创汇农业、旅游农业为特色的现代化农业强省。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陈艳  王雅鹏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洪岚   邢晓岩  
[目的]探究农产品流通现代化对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影响,对推动我国现代流通体系建设具有重要意义。[方法]文章基于2013-2019年的全国省级面板数据,构建双向固定效应模型和调节效应模型,对农产品流通现代化与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并从农村金融发展视角考察农产品流通现代化影响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内在机制。[结果]研究结果表明,农产品流通现代化缩小了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且在中西部地区更为显著;在农产品流通现代化发展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过程中,农村金融发展起到正向调节作用;农产品流通现代化进程中的流通规模与效益、流通数字化与设施现代化等指标显著缩小了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结论]未来我国应有的放矢推进农产品流通现代化,加快建设农产品流通基础设施,提高农村金融发展水平,支持中小农产品流通主体组织化发展,以实现农产品从生产到消费的良好转化,促进农村居民增产增收,推动共同富裕。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陈啸  陈鑫  
随着移动互联网、信息技术与金融的融合创新,中国普惠金融发展已经迈入数字化时代。基于2011-2015年省级面板数据,本文实证分析普惠金融对中国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并检验普惠金融数字化进程中潜在的空间溢出效应。研究发现:城乡收入差距存在显著的空间正相关性,内部流动性低且空间上呈现稳定的二元格局;发展普惠金融有助于缩小中国城乡收入差距,相较传统普惠金融,数字普惠金融能改善所在地区的城乡收入差距,短期内还存在显著的全局溢出效应,对邻近地区城乡收入差距也有积极的影响,且数字普惠金融的空间溢出效应主要取决于其数字服务支持程度。上述结论较好地印证了G20数字普惠金融所倡导的数字化价值所在,为推广数字普惠金融提供了经验证据。未来要以数字金融服务作为普惠金融发展重点,提高其在优化中国城乡收入分配格局的作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