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574)
2023(6938)
2022(6038)
2021(5749)
2020(4808)
2019(11069)
2018(11194)
2017(22521)
2016(12489)
2015(14361)
2014(14669)
2013(14470)
2012(13833)
2011(12567)
2010(13007)
2009(12229)
2008(12332)
2007(11587)
2006(10582)
2005(9892)
作者
(34984)
(28789)
(28562)
(27587)
(18477)
(13591)
(13317)
(10979)
(10950)
(10881)
(9683)
(9412)
(9385)
(9268)
(9140)
(8848)
(8610)
(8518)
(8438)
(8316)
(7406)
(6992)
(6945)
(6697)
(6653)
(6616)
(6579)
(6530)
(5820)
(5710)
学科
(48731)
经济(48664)
(37556)
管理(37183)
(28654)
企业(28654)
方法(18904)
(18422)
(17886)
中国(17361)
数学(16379)
数学方法(16165)
(13651)
(11851)
农业(11808)
(11135)
银行(11130)
业经(10973)
(10946)
贸易(10938)
(10713)
(10687)
收入(10526)
地方(9740)
(9319)
税收(8925)
(8784)
(8674)
金融(8673)
(8220)
机构
学院(182847)
大学(178521)
(79191)
经济(77292)
管理(68420)
研究(59675)
理学(56826)
理学院(56253)
管理学(55507)
管理学院(55133)
中国(49024)
(42524)
(38278)
财经(31845)
科学(31774)
(30048)
(29850)
(28555)
中心(27423)
研究所(25855)
北京(25237)
(24303)
经济学(24144)
(24109)
(23975)
师范(23956)
财经大学(23096)
经济学院(21802)
(21468)
业大(20567)
基金
项目(101732)
研究(82432)
科学(79304)
基金(71127)
(59051)
国家(58439)
社会(50773)
科学基金(49702)
社会科(48000)
社会科学(47991)
(39581)
教育(38888)
编号(36718)
基金项目(36039)
(32746)
成果(32074)
资助(30793)
自然(28838)
自然科(28065)
自然科学(28059)
自然科学基金(27557)
课题(26001)
(23389)
(22727)
(22718)
重点(22391)
项目编号(21861)
(21775)
(20576)
教育部(20523)
期刊
(98151)
经济(98151)
研究(63231)
中国(38158)
(32570)
管理(27540)
教育(25010)
(23432)
金融(23432)
(22437)
科学(19918)
学报(19302)
业经(17166)
技术(16942)
经济研究(15945)
财经(15858)
大学(15758)
农业(14691)
学学(14323)
(13649)
问题(13234)
(11966)
国际(10184)
理论(10056)
商业(9891)
图书(9603)
现代(9504)
(9287)
论坛(9287)
技术经济(9175)
共检索到29660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田姝  
我国居民收入差距的不断扩大,已对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产生了严重的影响。居民收入分配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贫富差距的程度已经突破警戒线;城乡居民收入、地区间居民收入、行业间居民收入差距不断拉大,由此产生了一定的经济、政治和社会风险。为有效调节居民收入差距,化解贫富差距悬殊的矛盾,必须从市场和政府两个方面入手,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坚持合理的收入分配指导理念,健全劳动、资本、技术、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制度,强化政府的再分配职能,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使改革与经济发展成果惠及全民。
[期刊] 税务与经济  [作者] 王雁霞  
我国居民收入总水平不断提高的同时,收入分配差距明显扩大,已成为各界关注的焦点问题。财税政策作为收入分配调控功能的主要杠杆,应在缩小居民收入分配差距的过程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黄桂兰  
1.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国家"十二五"规划中提出要坚持把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攻方向。我国必须立足于客观实际,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从我国资源特点和比较优势出发,发展有市场前景的特色经济和优势产业,培育和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切实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以推进产业结构调整。2.注重城乡经济的协调发展。解决居民收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潘和平  
随着我国经济快速发展,我国居民收入差距呈进一步拉大的趋势。本文分析了我国居民收入城乡差距、地区差距和行业差距的现状,找出收入差距进一步扩大的原因,并结合《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十一五”规划的建议》,提出“十一五”期间缩小收入差距的政策措施。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王启云  
扩大居民消费需求不仅是化解我国生产性过剩、避免我国经济增长走低的需要,也是应对全球金融危机,加快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需要。要扩大居民消费需求,必须缩小我国居民收入差距。这是因为,收入差距过大既会导致消费断层,又会导致平均消费倾向降低。尤其在大额刚性支出存在的情况下,收入差距过大更是直接制约着我国居民消费需求的扩大。为缩小我国居民收入差距,应努力提高农村居民收入水平,提高城镇低收入者收入水平,加快建立并完善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调节过高收入,努力解决垄断行业的高收入问题。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彭真善  
我国现阶段出现了居民收入差距过大的现象,尤以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最为突出,这已经影响到我国经济的健康发展与和谐社会的建设。本文分析了造成城乡收入差距扩大的财税政策原因,提出了缩小城乡收入差距的财税政策建议。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张琦  范丽娜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王玉梅  
摘要:随着经济体制由传统的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逐步推进,我国国民经济总体水平有了明显提高,城镇居民的收入状况得到了明显的改善。但由于经济发展的不平衡,社会分配方式的不尽合理等因素,使城镇居民收入水平在普遍提高的同时,差距也在明显扩大,甚至出现了收入分配不公的现象。收入分配差距过小,不利于调动劳动者积极性,会影响经济效率的提高;但如果收入分配差距过大,也会影响到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因此,对于过大的差距如何进行调整并使之保持在适度的范围内,就显得尤为重要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张来明  李建伟  
随着我国投资率的下降和消费率的回升,2010年以来我国初次收入分配中劳动者报酬占比已开始上升,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城镇居民内部收入差距和全面反映收入分配不均的基尼系数均在持续下降。我国收入分配格局趋于优化,反映了现阶段我国经济发展对收入分配格局的内在要求,也说明近年来政府调控收入分配的各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张来明  李建伟  
随着我国投资率的下降和消费率的回升,2010年以来我国初次收入分配中劳动者报酬占比已开始上升,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城镇居民内部收入差距和全面反映收入分配不均的基尼系数均在持续下降。我国收入分配格局趋于优化,反映了现阶段我国经济发展对收入分配格局的内在要求,也说明近年来政府调控收入分配的各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曹燕萍  付淑琴  
我国目前不合理的税种设计、税收管理体制、税收优惠政策是造成东西部地区经济差距扩大的重要原因。为此 ,应优化税种设计、完善分税制度、改进税收优惠政策 ,为缩小地区经济差距发挥税收政策应有的作用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王秀云  
财政税收政策作为国民收入再分配的重要手段,能够在社会各阶层利益关系的调整中发挥重要作用。本文总结了发达国家在税收制度、社会保障制度和转移支付制度等调节收入分配差距的经验,提出了加快完善我国收入分配体系的政策建议。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郑雅卓  李效熙  
一、变革不合理的制度。我国政府已经察觉日益严峻的城乡收入差距,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提高农民收入,加大对农村的投入力度。出发点是好的,但由于我国制度的一些原因,这些措施并没有取得好的效果,城乡差距依然巨大。在过去的20年里,我国虽然在不断加强中央集权,把财政权收归中央,地方财权越来越小,但是中央的转移支付大多以应对性为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杨飞虎  
当前城乡收入差距扩大已成为一个社会热点问题,并影响我国经济社会的全面、持续、稳定发展。本文从我国城乡收入差距的现状入手,分析我国城乡收入差距的形成及扩大的主要原因,进而提出遏制其扩大趋势的对策。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蓝春娣  
马克思的分配正义思想内涵丰富:用剩余价值、异化劳动、剥削等理论揭露和批判了资本主义分配的不正义;将资本主义分配不正义的根源直指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要求推翻资本主义生产资料的私有制来实现正义分配;设想推翻资本主义私有制之后的生产资料公有制社会实现正义分配的分配原则。马克思的分配正义思想对缩小我国目前的收入分配差距具有重要的启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