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710)
2023(6701)
2022(4738)
2021(4100)
2020(3084)
2019(6846)
2018(6761)
2017(12878)
2016(6992)
2015(7920)
2014(8041)
2013(7640)
2012(6720)
2011(5959)
2010(5976)
2009(5438)
2008(5340)
2007(5090)
2006(4671)
2005(4412)
作者
(19671)
(16582)
(16459)
(15700)
(10622)
(7823)
(7430)
(6371)
(6304)
(5941)
(5762)
(5463)
(5358)
(5337)
(5221)
(5125)
(4947)
(4767)
(4724)
(4706)
(4152)
(4088)
(3974)
(3793)
(3788)
(3748)
(3680)
(3641)
(3380)
(3351)
学科
(33520)
经济(33488)
(23300)
管理(19255)
(16846)
企业(16846)
(16584)
中国(12322)
农业(12244)
业经(11803)
(9862)
地方(9502)
方法(9020)
收入(8327)
(8106)
数学(7340)
数学方法(7266)
发展(7202)
(7197)
(6213)
(5775)
农业经济(5624)
产业(5285)
(4869)
银行(4864)
国民(4685)
(4662)
(4656)
(4624)
贸易(4620)
机构
学院(103010)
大学(100296)
(43817)
经济(42858)
管理(38268)
研究(35757)
理学(32754)
理学院(32394)
管理学(31844)
管理学院(31637)
中国(26306)
(21193)
科学(20322)
(19631)
(17223)
(16851)
(16590)
中心(15569)
研究所(15518)
财经(15355)
(14816)
师范(14711)
(13936)
经济学(13784)
业大(13383)
北京(13071)
(13034)
(13014)
农业(12517)
经济学院(12375)
基金
项目(66831)
科学(53461)
研究(51425)
基金(48539)
(41750)
国家(41349)
科学基金(35727)
社会(34647)
社会科(32736)
社会科学(32727)
(26247)
基金项目(24840)
教育(22921)
编号(21483)
(21431)
自然(20717)
自然科(20263)
自然科学(20259)
自然科学基金(19917)
资助(18677)
成果(17612)
(15856)
课题(15268)
重点(15056)
国家社会(14803)
(14205)
(13620)
发展(13308)
(13097)
(13060)
期刊
(54600)
经济(54600)
研究(31546)
中国(21937)
(19512)
管理(15375)
科学(14816)
(14461)
学报(14074)
农业(13196)
教育(11677)
大学(11544)
业经(10899)
学学(10847)
(9460)
金融(9460)
技术(8660)
经济研究(8510)
财经(7677)
问题(7549)
(6690)
(5994)
现代(5818)
(5514)
农业经济(5321)
(5280)
商业(5257)
世界(5068)
图书(4937)
技术经济(4770)
共检索到15809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罗必良  
以中心城镇为主线的城镇化道路,应该成为阶段性的战略选择。本文认为,现阶段不宜继续将发展大中城市作为我国城市化道路的主体模式,应当实施中心镇为主线的城镇化发展战略,让农民更多地分享城市化的成果,以此缩小城乡收入差距。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欧阳金琼  王雅鹏  
运用我国1982-2011年28个省的面板数据,通过引入城镇化影响城乡收入差距的整体效应、地区效应、时间效应三个模型,考察了城镇化影响城乡收入差距的年度差异与省级地区差异。研究结果表明,城镇化并不会必然缩小城乡收入差距,它与城镇化所处的发展阶段以及城乡收入差距的大小有关。从时间进程来说,城镇化对城乡收入差距的作用有先缩小、后扩大、再缩小的三阶段变化规律;从地区差异来说,经济发达、城镇化水平高、农业劳动力丰富的地区随着城镇化的进一步加速,城乡收入差距扩大的趋势有可能得到缓解,对经济欠发达、城镇化水平低、农业劳动力稀缺的地区来说,城镇化有可能进一步扩大城乡收入差距。因此,政府应根据不同的发展阶段与...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徐志文  王礼力  谢方  
"中心镇镶嵌"作为一种具体的城镇化路径,能有效改善农村的产业发展环境,优化农村经济资源配置,引导城乡要素合理流动,进而缩小城乡收入差距。为了保障中心镇镶嵌战略成功实施,在政策措施方面应注重:加强中心镇发展规划体系建设;引领中心镇产业发展;给予中心镇更多的财政支持;以农民为中心镇发展的主体。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徐江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市场经济得到了迅猛发展,但由于城乡发展不平衡,造成了城乡收入、贫富差距比较大。专家们一致认为增加农民收入、推进城镇化发展、把农村劳动力向城镇转移是缩小城乡差距的必然选择。2003年国家制定了一系列"三农"政策,要大力发展"三农"经济。那么,10年过去了,成效究竟如何?我国城镇化率如何?是否对农民增收起了重要作用?10年来虽然农民收入逐年增加,生活消费水平也在不断提高,但是我国城乡收支差距巨大,形势依然严峻。2012年城镇化率虽然达到52.57%,但由于衡量指标单一,比较偏颇,不能真正反映我国城镇化进程,同时我国城镇化存在变异。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刘妮雅  杨佩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市场经济得到了迅猛发展,但由于城乡发展不平衡,造成了城乡收入、贫富差距比较大。专家们一致认为增加农民收入,推进城镇化发展,把农村劳动力向城镇转移,是缩小城乡差距的必然选择。2003年,国家也制定了一系列"三农"政策,要大力发展"三农"经济。那么,10年过去了,成效究竟如何?我国城镇化率如何,是否对农民增收起了重要作用?10年来虽然农民收入逐年增加,生活消费水平也在不断提高,但是,我国城乡收支差距巨大,形势依然严峻。2012年城镇化率虽然达到52.57%,但由于衡量指标单一,比较偏颇,不能真正反映我国城镇化进程,同时我国城镇化存在变异。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李长亮  
基于空间杜宾模型构建城乡收入差距模型,并运用2004-2013年的相关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中国城镇化水平提高对缩小城乡收入差距具有积极的作用,但是不显著;经济发展水平、人力资本水平的提高和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对缩小城乡收入差距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产业结构的非农化进一步加剧了城乡收入差距。各要素具有空间交互作用,城镇化水平、产业结构非农化和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在省区间具有竞争效应,会使本省区城乡收入差距扩大;人均收入水平和人力资本水平的提高对本省区缩小城乡收入差距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因此,各省区在制定缩小城乡收入差距战略时不仅要考虑本省区自身的发展战略,同时要注意与邻接省区战略的协调。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马强  王军  
基于绝对差距和相对差距两个维度,分析了中国城镇化建设和城乡收入差距间的关系。在此基础上,利用中国271个城市的面板数据实证检验了城镇化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及影响机制。结果显示:城镇化和城乡收入绝对差距之间为线性关系,和城乡收入相对差距之间为先促进后抑制的倒U型关系;城镇化建设可优化产业结构,改善居民健康状况,促进农业劳动力转移,进而缩小城乡收入的相对差距。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赵丽  
推进城镇化发展,促进农村劳动力向城镇转移,是缩小城乡差距的必然选择。2003年,国家制定了一系列"三农"政策,要大力发展"三农"经济。那么,10年过去了,成效究竟如何?我国城镇化率如何,是否对农民增收起了重要作用?1 0年来虽然农民收入逐年增加,生活消费水平也在不断提高,但是我国城乡收支差距巨大,形势依然严峻。2012年城镇化率虽然达到52.57%,但由于衡量指标单一,比较偏颇,不能真正反映我国城镇化进程,同时我国城镇化存在着变异。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马骁  荣思诗  
日本的城镇化进程日本城镇化的发展历程可从两个视角阐述。一是以城镇化水平为划分依据,其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持续性上升阶段(1960~1976年),城镇化率的平均增长率为1.08%。第二阶段:平缓上升阶段(1977~2000年)。相比上一阶段,城镇化率的平均增长率降低至0.15%。第三阶段:快速上升阶段(2001~2014年)。这一时期,日本的城镇化推进速度最快,平均增长率达到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高远东  张娜  
针对中国城镇化进程中城乡收入差距持续拉大这一与理论相悖的中国现实,实现城镇化进程中城乡收入差距的有效缩小,是我国城镇化发展亟需解决的重大问题。为此,本文基于Hansen提出的"门限回归"方法,采用1997-2015中国省级面板数据,运用门限面板模型,实证城镇化进程中缩小城乡收入差距所存在的人力资本门限效应。研究表明:中国城镇化发展对于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存在基于城乡人力资本差距的"单门限效应"和基于农村人力资本水平的"双门限效应",只有农村人力资本水平获得提升,直至城乡人力资本差距低于门限值时,城镇化对城乡收入差距缩小才会发挥作用,且在中国不同省际之间也存在较大差异。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冯梦黎  王军  
从理论层面分析了城镇化与城乡收入差距之间的关系。在此基础上,利用中国30个省份1990-2016年的面板数据,基于系统广义矩估计方法对二者的关系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显示:城镇化与城乡收入差距之间的倒U型关系主要体现在相对收入差距上;城镇化水平的提升可带动人力资本水平和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提升,二者的提升均有助于缩小相对城乡收入差距;宏观经济和对外开放能够对收入差距产生显著影响,但财政支农和宏观税负对其影响不显著。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陈啸  陈鑫  
随着移动互联网、信息技术与金融的融合创新,中国普惠金融发展已经迈入数字化时代。基于2011-2015年省级面板数据,本文实证分析普惠金融对中国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并检验普惠金融数字化进程中潜在的空间溢出效应。研究发现:城乡收入差距存在显著的空间正相关性,内部流动性低且空间上呈现稳定的二元格局;发展普惠金融有助于缩小中国城乡收入差距,相较传统普惠金融,数字普惠金融能改善所在地区的城乡收入差距,短期内还存在显著的全局溢出效应,对邻近地区城乡收入差距也有积极的影响,且数字普惠金融的空间溢出效应主要取决于其数字服务支持程度。上述结论较好地印证了G20数字普惠金融所倡导的数字化价值所在,为推广数字普惠金融提供了经验证据。未来要以数字金融服务作为普惠金融发展重点,提高其在优化中国城乡收入分配格局的作用。
[期刊] 贵州财经学院学报  [作者] 罗明华  
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与产业结构、就业结构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联性。贵州产业结构调整滞后于全国,就业结构与产业结构严重偏离,导致农业与非农业之间劳动生产率差距不断扩大,最终体现为城乡居民收入分配差距的扩大。调整产业结构,促进劳动密集型加工制造业、生产性服务业、民营中小企业以及非国有经济的发展,是加速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增加农民收入,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根本性战略举措。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张怀雷  王辉  李东波  
税收政策对经济社会发展具有特殊的影响与导向作用,这在客观上要求我国在实现城乡统筹发展的过程中加强对税收政策的研究与完善,以促进城乡统筹发展。本文探讨了长期以来我国二元税收政策对城乡协调发展产生的负面影响,对税收政策取向调整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缩小城乡收入差距的税收调节思路。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贾小玫  周瑛  
本文在对当前我国城乡收入分配差距以及引起城乡居民收入分配差距的原因进行全面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以市场为导向,推进农业经济结构调整;加大农村教育投入提高农村人力资本水平;加快中国城市化进程,促进城乡产业融合等政策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