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45)
- 2023(191)
- 2022(169)
- 2021(121)
- 2020(122)
- 2019(252)
- 2018(250)
- 2017(501)
- 2016(288)
- 2015(321)
- 2014(299)
- 2013(302)
- 2012(327)
- 2011(232)
- 2010(251)
- 2009(238)
- 2008(237)
- 2007(224)
- 2006(232)
- 2005(204)
- 学科
- 济(1557)
- 经济(1556)
- 业(1009)
- 贸(893)
- 贸易(893)
- 易(888)
- 企(879)
- 企业(879)
- 管理(761)
- 出(715)
- 口(679)
- 出口(678)
- 出口贸易(678)
- 方法(549)
- 数学(517)
- 数学方法(515)
- 地方(427)
- 中国(425)
- 财(418)
- 融(416)
- 金融(416)
- 银(340)
- 银行(340)
- 关系(336)
- 技术(336)
- 行(329)
- 务(298)
- 财务(297)
- 财务管理(296)
- 企业财务(290)
- 机构
- 大学(4176)
- 学院(4122)
- 济(2303)
- 经济(2276)
- 研究(1569)
- 管理(1505)
- 理学(1259)
- 理学院(1250)
- 管理学(1238)
- 管理学院(1233)
- 中国(1199)
- 财(1063)
- 财经(843)
- 京(826)
- 经(776)
- 经济学(775)
- 所(762)
- 中心(716)
- 经济学院(703)
- 科学(693)
- 研究所(682)
- 江(668)
- 贸(664)
- 财经大学(633)
- 院(584)
- 商学(539)
- 商学院(537)
- 北京(534)
- 州(514)
- 国际(506)
共检索到689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陈洪波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孙凯 苏剑
首先对上海20年来的投资储蓄缺口与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比例进行了协整分析,发现两者呈负相关关系。然后对上海的第三产业的发展进行了分析,认为现处于平稳发展的高平台阶段,从资金来源与运用的角度看,上述上海投资储蓄缺口与第三产业占比负相关的现象符合理性发展的要求。最后对上海进一步发展第三产业提出一些建议。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李学彦 赵彩虹
在标准的发展经济学教科书中,一般都将I-S缺口作为判断储蓄缺口是否存在的依据。本文从国民经济核算的角度对此提出疑义,认为此标准与较早对储蓄缺口问题进行系统研究的先行者罗森斯坦———罗丹的解释不符。按照对储蓄含义的剖析,在资本自由流动的今天,I-S缺口并不能完全反映一国真实的储蓄供求状况,而中国在此基础上所兼有的巨额存差和银行呆坏帐则表明,中国经济发展面临的约束条件已经由储蓄不足演变为储蓄过剩。
关键词:
储蓄 I-S缺口 储蓄缺口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余慧倩
当财政和经常账户均为赤字时,随着私人部门投资-储蓄缺口变为负值,事态由双重赤字演变为三重赤字。基于希腊三重赤字的实证分析显示:贸易赤字与财政赤字之间不存在典型的格兰杰因果关系;私人部门提高储蓄有助于改善经常账户逆差状况,后者对短期偏离的自我调节速度较快,对改善财政赤字会有较大帮助。缩小经常账户逆差是消解债务危机的突破口。
关键词:
三重赤字 双重赤字 希腊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刘德传 刘骥
在不乐观的经济环境下,投资仍然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主要拉动力。今年投资形势总体好于往年,主要有以下十大发展机遇: 一是国家继续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2002年国家将发行1500亿元国债支持基础设施建设、重点行业企业技术改造、环境保护工程等等,这就为今年的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刘迎秋
实际生活中所发生的各种类型总供求缺口有着完全不同的性质。不同性质的总供求缺口以及这些缺口的变动,对于我国宏观经济运行、特别是对于我国通货膨胀发生过程的影响作用是截然不同的。对此,必须有一个清醒的认识。经验表明,只有在理论和实践上对此有一个确切的把握,我们才有可能在国民经济管理中采取和实施正确的宏观经济政策,从而才有可能实现我国国民经济的持续高速增长,保证每隔几年上一个台阶。否则,这一切都有可能成为一句空话。 一、两种不同性质的总供求缺口 理论分析表明,无论是“潜在总供求缺口”、“真实总供求缺口”,还是“现实总供求缺口”,都是就总供求的一般分类而言的。如果从总供给与总需求相互关系的角度...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孙克任 谢俊士
本文从核算我国居民金融资产数据出发,经实证研究后发现:我国居民金融资产自改革开放以来在总量上有了很大的增长,但相比之下,结构调整和优化明显滞后,其主要表现为金融资产结构非均衡发展,货币性资产占了过大比重,资本性发展严重不足。作者认为,化解高企的银行存款的一条可行途径是发展金融资产、拓宽居民金融资产选择途径。
关键词:
居民储蓄 金融资产 储蓄分流 投资选择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汪伟
本文通过一个加入交易成本的两期资产选择模型,对目前城镇居民储蓄迅速搬家股市而农村居民几乎不持有风险资产这两种并存现象的巨大反差提供了一个较为合理的解释。研究发现当持有风险资产存在成本时,财富水平的高低和交易成本的大小是居民决定是否持有一定数量风险资产的重要因素。二元经济结构下的城乡收入差距显著,财富分布极不均等,交易成本的不对称是阻碍农村居民投资风险资产的主要原因。在众多影响风险资产持有水平的因素中,高风险升水所带来的财富效应主导了其它因素的影响。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肖志勇 潘俊 丁成林
文章实证研究选取1980~2006年间全国金融机构人民币城乡储蓄存款余额、企业存款余额、财政存款余额,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作为样本数据,在对样本数据进行技术处理和假设检验的基础上,构建VAR系统,并据此进行了格兰杰因果测试和脉冲响应函数分析,研究居民储蓄、企业储蓄、政府储蓄、投资、消费两两之间的因果关系及动态影响,针对我国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高投资、低消费"现象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张尚学
一储蓄的生长和投资的形成(以下称为“储蓄——投资”机制),是经济成长的基本条件。高速度高质量的经济发展,是高品质的物质技术和高效率的“储蓄——投资”机制共同作用的结果,而高效率的“储蓄——投资”机制一般表现为储蓄和投资都是开放性的和创造性的。开放性,是指社会经济活动的三大主体——政府、企业和居民都是储蓄的主体,同时又都是投资的主体,社会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袁志刚 冯俊
本文对我国银行储蓄高企的原因进行探讨,认为单纯从消费角度解释与消化居民银行储蓄是不适当的,化解高储蓄的另一有效方式在于发展准储蓄替代产品、拓展金融投资渠道。金融资产的不确定性增强了储蓄的价值,银行储蓄高企与居民直接投资所受的约束密切相关。我国现阶段低风险资产的缺乏,以及风险资产的广度和深度难以配比居民的投资选择,产生强制性银行储蓄,是现在储蓄高企的重要原因。因此,有必要反思传统的投融资方式,大力培育储蓄替代型金融资产,加快金融体制改革。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袁志刚 冯俊 罗长远
本文对我国银行储蓄高企的原因进行探讨,认为单纯从消费角度解释与消化居民银行储蓄是不适当的,化解高储蓄的另一有效方式在于发展准储蓄替代产品、拓展金融投资渠道。金融资产的不确定性增强了储蓄的价值,银行储蓄高企与居民直接投资所受的约束密切相关。我国现阶段低风险资产的缺乏,以及风险资产的广度和深度难以配比居民的投资选择,产生强制性银行储蓄,是现在储蓄高企的重要原因。因此,有必要反思传统的投融资方式,大力培育储蓄替代型金融资产,加快金融体制改革。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