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070)
- 2023(11717)
- 2022(10394)
- 2021(9815)
- 2020(8328)
- 2019(19237)
- 2018(19115)
- 2017(36259)
- 2016(20037)
- 2015(22608)
- 2014(22396)
- 2013(22043)
- 2012(20352)
- 2011(18166)
- 2010(18005)
- 2009(16205)
- 2008(15647)
- 2007(13608)
- 2006(11954)
- 2005(10238)
- 学科
- 济(72752)
- 经济(72646)
- 管理(55192)
- 业(52817)
- 企(44649)
- 企业(44649)
- 方法(34337)
- 数学(29373)
- 数学方法(29000)
- 中国(19696)
- 农(19672)
- 学(19455)
- 财(18510)
- 业经(16287)
- 地方(14531)
- 理论(13484)
- 农业(13035)
- 制(12891)
- 和(12807)
- 贸(12610)
- 贸易(12604)
- 易(12233)
- 技术(12113)
- 务(11807)
- 财务(11742)
- 财务管理(11718)
- 环境(11636)
- 企业财务(11111)
- 银(11050)
- 银行(10981)
- 机构
- 大学(279988)
- 学院(276493)
- 管理(108331)
- 济(102006)
- 经济(99569)
- 研究(97066)
- 理学(94056)
- 理学院(92963)
- 管理学(91148)
- 管理学院(90699)
- 中国(69805)
- 科学(65060)
- 京(61408)
- 农(52149)
- 所(50430)
- 业大(47187)
- 研究所(46619)
- 财(46011)
- 中心(43132)
- 农业(41441)
- 江(39913)
- 北京(38932)
- 财经(37161)
- 范(36697)
- 师范(36167)
- 院(36004)
- 经(33877)
- 州(32360)
- 技术(32127)
- 师范大学(29356)
- 基金
- 项目(198118)
- 科学(152858)
- 基金(141552)
- 研究(139989)
- 家(127132)
- 国家(125785)
- 科学基金(105312)
- 社会(84300)
- 社会科(79553)
- 社会科学(79527)
- 省(78202)
- 基金项目(75544)
- 自然(71741)
- 自然科(70004)
- 自然科学(69981)
- 自然科学基金(68729)
- 划(66983)
- 教育(63981)
- 资助(58825)
- 编号(56785)
- 成果(46305)
- 重点(44783)
- 部(42536)
- 发(41752)
- 创(41194)
- 课题(39847)
- 科研(38780)
- 计划(38541)
- 创新(38374)
- 大学(36127)
共检索到39929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作者]
李炼星 杜文俊 王成东 王杰 牛东红 李家乐 沈和定
为了探明缢蛏生长性状与耐温、耐高盐性能的关系,在乐清湾的优良群体子四代的基础上,于2014年获得了27个生长性状差异的家系,对各家系前期3个月的生长性能测定后,得到了生长优势家系5个,生长速度平均家系17个,生长劣势家系5个,再经过3个月的室外培育至幼贝后,将前期生长优势和生长劣势家系取出。预实验确定了缢蛏半致死温度、盐度分别是36.5℃和35.8。以群体繁育的缢蛏作为实验对照,将各家系分别培育在盐度正常、水温为36.5℃和水温正常、盐度为35.8的环境中。方差分析和多重比较各家系存活率,结果表明:在半致死温度和盐度条件下,生长优势家系存活率高于生长劣势家系,且不同家系间耐温、耐高盐性存在显著...
关键词:
缢蛏 家系 耐热 耐高盐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曹宝祥 张天时 刘宝锁 孔杰
利用40个大菱鲆(Scophthalmus maximus)家系进行耐热性实验,测定相应生长和耐热性状指标,对耐热性状进行方差分析,并分析生长与耐热性状的相关情况。结果表明:在各家系生长前期,快速生长家系6个,生长较快家系26个,生长速度一般家系8个。在生长后期阶段,快速生长家系9个,生长较快家系28个,生长速度一般家系3个,仅有8号家系一直为快速生长家系。在耐热性状方面,各家系耐热性平均值在1 367.30~836.30℃.h之间,总体平均值为1 113.00℃.h。高耐高温家系为8号、33号和37号家系,其中33号家系耐热性数值最高,其耐热性平均值为1 367.30℃.h,不耐高温家系为3...
关键词:
大菱鲆 家系 耐热性 方差分析 相关分析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杜文俊 王成东 王杰 李炼星 牛东红 李家乐 沈和定
为了比较缢蛏早期的生长性能,以乐清湾的优良群体子四代为亲本材料,分别建立了群体繁育组(QF)、群体选优组(QX)和27个全同胞家系(F1、F2、…F30),其中F18、F24和F28 3个家系由于幼虫死亡率过高而淘汰,全同胞家系建立采用单对配对的方法。对各实验组的受精率、D幼率、变态率、不同阶段的生长速度和规格大小等指标进行了分析。结果发现,各实验组受精率、D幼率、D形幼虫大小和变态率均无显著差异。不同发育阶段各实验组的个体大小、生长速率不同,群体选优组(QX)在幼虫发育的各个时期都显著大于群体繁育组(QF)。全同胞家系间存在着生长差异,其中家系F2、F7、F9、F13、F19壳长显著大于群体...
关键词:
缢蛏 家系 群体 选优 生长发育
[期刊]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作者]
邓敏 刘瑞琦 杨栋 袁立 沈和定 牛东红
脯氨酸是生物体内重要的有机调节物质,对海洋贝类适应盐度变化具有重要影响。为了研究脯氨酸对缢蛏(Sinonovacula constricta)高盐耐受性的影响,本研究对缢蛏进行高盐(32)胁迫,并在高盐条件下添加外源氨基酸,对比不同条件处理下缢蛏脯氨酸含量、可溶性蛋白含量以及脯氨酸转运基因表达水平。高盐胁迫下,3种游离氨基酸显著上升,其中,脯氨酸含量积累最多,并始终处于高水平合成状态;可溶性蛋白含量显著降低、排氨率升高;脯氨酸转运基因SLC6A7-1和SLC6A7-2表达显著上升。当添加外源脯氨酸后,脯氨酸含量积累更多,在72h时达到了峰值;可溶性蛋白含量开始显著增加,排氨水平显著下降;脯氨酸转运基因SLC6A7-1表达先上升后下降,而SLC6A7-2一直处于高表达状态,在24h时表达量达到峰值。结果表明,脯氨酸可以促进缢蛏体内大分子蛋白合成,为缢蛏高盐适应性生存提供更多能量,为深入探究脯氨酸调控海洋贝类高盐适应性提供了重要理论依据。
关键词:
缢蛏 高盐 脯氨酸 耐受性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李庆贱 陈志强 时瑞亭 张建秋 王国柱 张玉玲 李悦
为研究白榆苗木在盐碱胁迫下的生理指标变化规律,筛选有效评价指标,并对家系进行耐盐碱能力评价,以9个白榆家系的一年生苗为材料,在土壤盐碱含量梯度控制试验条件下,测定了不同家系苗木的生理指标与受害情况。结果表明:苗木耐盐碱能力在家系间不同,净光合速率(Pn)、气孔导度(Gs)、蒸腾速率(Tr)、光系统Ⅱ(PSⅡ)内稟光能转换效率(Fv/Fm)、PSⅡ潜在活性(Fv/F0)与土壤盐碱含量的变化协同性较好,且在家系间有显著差异,其中Fv/Fm、Fv/F0与土壤盐碱含量梯度无交互作用,Pn、Gs、Tr对盐碱胁迫反应更敏感,两类指标各具优点,均是评价白榆家系耐盐碱的有效指标;水分利用效率(WUE)可作一般...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王因花 燕丽萍 吴德军 孔雨光 刘翠兰 任飞 李庆华 王开芳
【目的】为充分利用杂种优势,从白蜡杂交种中筛选出优良耐盐株系,【方法】采用盆栽试验方法,研究了不同浓度NaCl(0‰、2‰、4‰、6‰)胁迫对绒毛白蜡新品种‘青碧’不同半同胞家系子代苗的生长量、膜透性、丙二醛(MDA)含量、脯氨酸(Pro)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以及叶绿素含量的影响,并结合隶属函数法综合评价4个白蜡杂交组合一年生苗的抗盐能力强弱。【结果】1)盐胁迫抑制了各半同胞家系子代的生长量,随着NaCl浓度的提高,各组杂交苗的苗高增长量、地径增长量均呈下降趋势,其中68号、70号杂交苗的下降幅度相对较小;盐胁迫对不同亲本的杂交子代生理指标的影响不一致:2)膜透性、MDA含量、脯氨酸含量均呈现出逐渐升高的趋势,68号杂交苗的膜透性及MDA含量受影响最小,70号杂交苗的脯氨酸含量增长幅度最大;各组杂交苗的SOD活性变化规律不一致,70号杂交苗的SOD活性增长幅度最大,其次为68号;3)叶绿素含量变化也无一致规律,在6‰浓度下,68号杂交苗的叶绿素含量最高。【结论】利用隶属函数法对4组杂交子代苗的耐盐性进行综合评价,各杂交材料耐盐性强弱顺序为:68号> 70号> 69号>‘青碧’半同胞。研究结果可为选育白蜡优良耐盐新品种提供理论依据和种质材料。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张术忠 李悦 姜国斌 陈列夏 新莉
①根据对不同盐浓度处理下刺槐家系苗高、地径及它们的绝对和相对生长量的调查分析 ,得出短期盐胁迫下苗高绝对生长量及其相对生长量能灵敏反映出苗木受盐害的程度 ,其它指标用于评价苗期耐盐性的效果较差 .②根据对盐胁迫下 4 0个刺槐家系各生长性状的调查分析 ,研究了它们的遗传变异 ,并用指数选择法对刺槐家系进行了选择 .结果表明 :刺槐家系的各耐盐性状受较大程度的遗传控制 ,环境效应影响较小 ,通过选择可望取得明显遗传进展 ;指数选择在刺槐家系多性状综合选择时有较好效果 ,对各约束性状的控制也可达到预期目的 .③根据对盐胁迫下 6个刺槐家系盆栽苗的苗高、苗高绝对生长量、苗高相对生长量、水势、电导率和...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陈劲松 周发林 江世贵 黄建华 杨其彬 马振华
为了选育斑节对虾耐低盐新品系,以11个不同品系亲本的斑节对虾家系作为材料,使用0、0.5以及1三个盐度对其进行急性胁迫实验。结果显示,盐度1对斑节对虾的存活率影响不大,各家系都能良好适应,所以不适合作为评估家系耐低盐能力的胁迫浓度。盐度0.5与盐度0对斑节对虾的胁迫作用较强,各家系最终全部死亡,半致死时间的存活率在各家系间存在显著差异,而且盐度0与盐度0.5胁迫的结果具有一定一致性,所以盐度0与盐度0.5都可以作为评估斑节对虾家系耐低盐能力的胁迫浓度。研究表明,J(♀61619×♂61548非×泰)、I(
关键词:
斑节对虾 盐度 水产育种 家系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王飞 筴金华 张艳红 任炳琛 赵丽慧 庄青青 梁从飞 颜标 赵金良
以自行配组获得的尼萨F2家系与混合后代为材料,比较了不同交配方式后代幼鱼的耐盐性能、不同盐度下生长差异。结果显示,尼萨F2家系与混合后代的平均存活时间(MST)、50%存活时间(ST50)、96 h半致死盐度(MLS-96)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尼罗罗非鱼。除家系2显著高于混合后代外,各家系的耐盐指标MST、ST50和MLS-96与混合后代间无显著差异(P>0.05)。除0 g/L下家系5的日均增重率显著高于混合后代外,同一盐度(15,20,25 g/L)下,各家系的日均增重率与混合后代间均无显著差异(P>0.05),尼萨F2体重变异系数在25 g/L盐度下表现最低。研究结果为尼萨杂交育种与生产利用...
关键词:
尼萨F 2 家系 混合后代 耐盐 生长
[期刊]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作者]
丁红兵 李浩宇 陈义华 陈丽芝 刘琦 牛东红
以缢蛏(Sinonovacula constricta)为研究对象,设置养殖周期为60 d的对照组(20)和高盐组(30)进行比较实验,分别在0、10、30和60 d取样,检测高盐对缢蛏生长存活、鳃组织Na~+/K~+-ATPase(NKA)活性及肝胰腺和血清能量代谢相关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高盐组缢蛏在30~60 d的养殖时间段内存活率为45.1%±2.9%,壳长、壳宽、壳高和体质量特定生长率分别为0.15%/d、0.17%/d、0.13%/d和0.61%/d,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各时间点高盐组NKA活性均显著低于对照组。10和60 d时对照组缢蛏肝胰腺己糖激酶(HK)活性显著高于高盐组,血清中葡萄糖(GLU)含量、乳酸(LA)含量和乳酸脱氢酶(LDH)活性也显著高于高盐组,高盐组缢蛏无氧代谢水平低于对照组。30 d时高盐组血清中GLU含量、LA含量和LDH活性显著高于对照组,高盐组缢蛏无氧代谢水平高于对照组。0、10和30 d时高盐组肝胰腺琥珀酸脱氢酶(SDH)活性显著高于对照组,高盐胁迫下缢蛏需氧代谢水平上升。研究表明:长期高盐养殖下,缢蛏仍能保持一定的存活率和生长速度;高盐影响了缢蛏的渗透调节和能量代谢,渗透调节增加了其能量消耗。本研究为进一步培育缢蛏耐高盐新品系提供了参考资料。
[期刊]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作者]
丁红兵 李浩宇 陈义华 陈丽芝 刘琦 牛东红
以缢蛏(Sinonovacula constricta)为研究对象,设置养殖周期为60 d的对照组(20)和高盐组(30)比较实验,分别在0、10、30和60 d进行取样,检测高盐对缢蛏生长存活、鳃组织Na~(+)/K~(+)-ATPase(NKA)活性及肝胰腺和血清能量代谢相关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高盐组缢蛏在30~60 d的养殖时间段内存活率为45.1%±2.9%,壳长、壳宽、壳高和体质量特定生长率分别为0.15%/d、0.17%/d、0.13%/d和0.61%/d,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各时间点高盐组NKA活性均显著低于对照组。10和60 d时对照组缢蛏肝胰腺己糖激酶(HK)活性显著高于高盐组,血清中葡萄糖(GLU)含量、乳酸(LA)含量和乳酸脱氢酶(LDH)活性也显著高于高盐组,高盐组缢蛏无氧代谢水平低于对照组。30 d时高盐组血清中GLU含量、LA含量和LDH活性显著高于对照组,高盐组缢蛏无氧代谢水平高于对照组。0、10和30 d时高盐组肝胰腺琥珀酸脱氢酶(SDH)活性显著高于对照组,高盐胁迫下缢蛏需氧代谢水平上升。研究表明:长期高盐养殖下,缢蛏仍能保持一定的存活率和生长速度;高盐影响了缢蛏的渗透调节和能量代谢,渗透调节增加了其能量消耗。本研究为进一步培育缢蛏耐高盐新品系提供了参考资料。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曹福亮 欧祖兰 张往祥 汪贵斌 郁万文
以邳州市银杏种质资源圃20个银杏无性系为材料,利用耐热性、种核产量、单核重以及光合生产力等指标对20个银杏无性系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半致死温度能够有效评价不同银杏无性系的耐热性差异,耐热性顺序为:9#>37#>54#>27#>40#>39#>11#>15#>57#>31#>44#>20#>34#>36#>42#>50#>28#>33#>35#>55#;从种核产量来看,37#、36#、27#、57#、39#种核产量较高;从单核重来看,27#、57#、34#、31#和42#的单核重位居前列;从光合速率来看,54#、40#、27#、31#、39#、33#属高光合速率的无性系。通过综合评价,27#...
关键词:
银杏 无性系 耐热性 核用 无性系选择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江逆 吴中红 王新谋 安永义 刘春燕
研究了青年蛋鸡的耐热力与其在高温下的体温(BT)、体温变化幅度(△BT)、热致死体温(LBT)及体重(BW)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以热应激存活时间(HSST)的长短为指标的耐热力,与鸡在38℃和40℃下的BT及△BT呈极显著负相关(在38℃下相关系数r分别为-0.49和-0.47,在40℃下r分别为-0.76和-0.77),与轻度热应激(32和35℃)下的BT,△BT,LBT和BW相关均不显著。在高温(32,35,38,40℃)下,耐热鸡群的BT和△BT均比不耐热鸡群低,但只有在38℃下两指标才达显著水平(P<0.05),40℃下则均达极显著水平(P<0.01)。
关键词:
蛋鸡 高温 耐热力 体温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黄敏 王艳 潘琳 杨成明 孙群 高鹏 伍玲 杜晓颖 雷庆
分别以Ⅱ优838及其两个亲本的处理组和对照组开花当日的剑叶为材料,应用抑制消减杂交方法筛选得到一批耐热相关基因,选取其中6种和耐热密切相关的基因,在亲本和子代中分别检测其表达情况,结果显示:6种基因在高温处理组中的表达量都明显上调,且在子代中的表达高于亲本。这不仅证实了获得的差异表达基因的可靠性,还说明这些基因能稳定的遗传给后代。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陈希勇 李亚军 高增玉 田胜民
以Seui82×SieteCerros重组近交系为供试材料,采用电解质渗漏测定细胞膜热稳定性的方法,对耐热性获得与大田生产条件下的耐热性表现的关系进行了研究,发现供试材料幼苗相当热损伤率的变幅为39 0%~75 8%,基因型间在该性状上表现出显著的差异。在幼苗相对热损伤率和大田环境条件下耐热性表现的相关分析中,发现相对热损伤率与大棚升温及第2播期的千粒重、穗粒重热感指数呈显著的正相关,并和第2播期产量性状表现显著的负相关,和升温处理的产量性状也表现出较高的负相关。研究认为细胞膜热稳定性是一个耐热性评价的理想生理指标。
关键词:
小麦 高温胁迫 耐热性 相对热损伤率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