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830)
2023(9390)
2022(7628)
2021(6792)
2020(5978)
2019(12798)
2018(12741)
2017(24605)
2016(13034)
2015(14704)
2014(14269)
2013(14298)
2012(12934)
2011(11111)
2010(11309)
2009(10711)
2008(11152)
2007(10144)
2006(9117)
2005(8639)
作者
(37939)
(31883)
(31654)
(30061)
(20393)
(15092)
(14316)
(12157)
(11948)
(11639)
(10954)
(10785)
(10600)
(10071)
(10059)
(9513)
(9507)
(9391)
(9149)
(9133)
(7978)
(7878)
(7809)
(7412)
(7221)
(7203)
(7069)
(6928)
(6393)
(6181)
学科
(78547)
(74924)
企业(74924)
管理(60633)
(57345)
经济(57278)
(27204)
业经(26472)
方法(24271)
(21981)
(20930)
财务(20907)
财务管理(20898)
税收(20524)
(20377)
(20347)
技术(20183)
企业财务(19889)
数学(16416)
数学方法(16269)
农业(15626)
(13132)
(13011)
(12832)
理论(12808)
技术管理(12304)
企业经济(12123)
(11956)
中国(11570)
经营(11213)
机构
学院(194544)
大学(187044)
管理(82430)
(80730)
经济(79313)
理学(70053)
理学院(69451)
管理学(68659)
管理学院(68300)
研究(58006)
中国(47597)
(44556)
(38871)
科学(34716)
财经(33754)
(31717)
(31512)
(30479)
(29269)
中心(27230)
业大(26687)
研究所(25848)
农业(24901)
财经大学(24434)
(24393)
北京(24226)
商学(23665)
商学院(23471)
经济学(23291)
经济管理(21789)
基金
项目(123894)
科学(99922)
研究(92500)
基金(91536)
(79250)
国家(78514)
科学基金(69724)
社会(59715)
社会科(56806)
社会科学(56792)
(49418)
基金项目(48760)
自然(44941)
自然科(44008)
自然科学(43999)
自然科学基金(43304)
教育(40310)
(39862)
编号(38129)
资助(35729)
(32699)
(30173)
成果(29924)
重点(27549)
创新(27313)
(26785)
(26571)
(25383)
国家社会(25302)
项目编号(25123)
期刊
(92501)
经济(92501)
研究(58344)
(39534)
中国(36612)
管理(35140)
(29189)
学报(25975)
科学(25346)
技术(21181)
农业(20472)
大学(19376)
学学(18574)
(16971)
业经(16788)
财经(16521)
(15644)
经济研究(14611)
(14525)
金融(14525)
教育(14400)
(14230)
(14135)
税务(13892)
技术经济(13475)
财会(13176)
问题(11376)
会计(10876)
现代(10334)
科技(10120)
共检索到29904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张克中  欧阳洁  李文健  
本文将信息监管技术引入传统的"A-S逃税模型",从征税能力提升的视角为当前"减税难降负"的现象提供了合理解释。文章借助"金税三期"工程这一"准自然实验",利用2008—2016年上市公司的微观数据和双重差分的估计方法,研究发现:(1)信息监管技术的进步有效压缩了企业的逃税空间,降低了企业的逃税程度。(2)异质性的分析表明,信息监管技术的进步对逃税动机更强的民营企业、征管弹性更大的地税企业以及信息监管难度更高的征纳合谋企业影响更大。同时,信息监管技术进步对企业逃税的"打击效应"更多的作用在企业所得税上,而在财政收入目标设定更高的地区,"金税三期"工程的政策效果也更为明显,说明涉税信息监管能力的提升能为地方政府完成财政收入任务提供便利。(3)拓展性分析还发现,信息监管技术的进步推高了企业的实际税负、降低了企业盈利能力、减缓了企业资产的扩张速度,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当前减税政策的红利。此外,信息监管技术的进步带来了政府税收收入的增加,为降低企业名义税率、进一步优化税收政策提供了空间。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金祥荣  李旭超  鲁建坤  
本文从税负竞争与正常企业逃税行为的角度探讨僵尸企业的负外部性。实证结果发现,给定企业的核算利润,僵尸企业占比越高,正常企业报告利润越低,即僵尸企业的存在显著增加了正常企业通过低报或瞒报利润的方式逃避所得税的行为。其作用机制为:无纳税能力且需要财政补贴的僵尸企业使地方财政收入更多依赖于向有纳税能力的正常企业征税,提高了正常企业的税率,高税率增加了正常企业逃税的边际收益。税率提高造成的正向逃税激励超过了征管加强造成的负向逃税激励。本文为理解企业逃税行为识别出新的动因和机制,丰富了对僵尸企业危害的认识。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陈凯   杨亚平  
数字经济新业态正对传统税收征管模式造成挑战,在此背景下研究数字化转型对企业避税行为的影响。结果显示,数字化转型加剧了企业的避税活动。机制分析显示,数字化转型通过帮助企业进行跨区域关联交易和增加企业信息不透明度导致了税收规避活动增多。异质性分析显示,在媒体关注度较高、内部控制质量较好、会计信息可比程度较高的企业中,数字化转型引致的避税效应较小。进一步研究发现,税收征管数字化是抑制企业利用数字技术避税的有效渠道。研究结论为政府部门完善数字经济税收征管体系、抑制企业避税行为提供了理论和实证参考。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孔军  原靖换  
以2008—2019年我国A股上市企业为样本,运用双向固定效应模型考察减税降费政策下企业税负对创新产出的影响效应,结果发现减税降费政策下企业税负下降对创新产出有显著激励作用,表现为策略性创新产出的显著增加,但对实质性创新产出无显著影响。当考虑产权性质和行业差异时,税负下降只对非国有企业和高技术企业的创新产出有显著促进作用。进一步分析发现,融资约束在企业税负与创新产出的关系中起到中介作用。因此,制定政策时应更多向企业的实质性创新倾斜,同时也要充分考虑产权和行业的异质性。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赖丹  罗琴  方文龙  
减税降费是促进我国经济增长、提高企业创新水平、增强市场活力的重要制度安排。文章基于减税降费这一宏观政策背景实证检验了企业税负与有效技术创新之间的关系,并在此基础上考察财务柔性的调节作用。在运用两阶段工具变量法缓解潜在的内生性问题后,研究发现:减税降费显著促进了企业有效技术创新;相比所得税税负而言,降低流转税税负对有效技术创新的激励作用更为明显;财务柔性对企业税负与有效技术创新之间的负向关系具有“倒U型”调节作用;在区分不同市场竞争程度的影响后发现,在高市场竞争程度下减税降费更能激励企业进行有效技术创新。文章一定程度上深化了企业税负影响企业创新的研究,对有效实施减税降费政策、促进我国整体创新水平提升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李振宇  
减税降费政策作为逆经济周期调节工具,对减轻企业负担、激发企业活力发挥了重要作用。文章以制造业为例,探讨了减税降费政策对制造业企业减负的效果,认为应将企业所得税纳入减税范围,实现企业减负效果均衡,促进地方财政收支平衡,实现减税降费政策执行到位。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王佳  李文  
加强税收风险管理,是提高企业税收遵从度的有效举措,更是进一步深化税收征管改革的重要内容。基于沪深A股上市非金融企业数据,系统分析了依托于现代信息技术的税收风险管理对微观企业税负的影响。研究发现,加强税收风险管理有利于规范企业纳税申报行为,从而提高了企业税负。税收风险管理对企业税负影响的异质性表现为,税收风险管理对税收负担过高和过低的企业没有显著影响,但税收风险管理对政企关联较强的企业影响更大,而且优化税务机关人力资源配置更能发挥税收风险管理的治理效应。因此,为了提高税收风险管理的治理效应,税务机关应充分发挥现代信息技术在涉税信息获取和分析等方面的重要作用,提高税收风险管理能力;加强税收风险管理力度,提高企业逃税成本;优化税务机关人力资源配置,充分发挥税收风险管理治理效应。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田彬彬  范子英  
在不完善的税收征管体制下,具备自由裁量权的税收征管人员会通过接受贿赂的方式来纵容企业逃税,征纳双方之间的合谋行为事实上是引发税收收入流失的重要原因。基于2010—2014年中国上市公司的微观层面数据,本文从经验上考察了征纳合谋对于企业所得税逃税的影响。以企业的业务招待费支出占比作为其贿赂支出的代理变量,我们发现,企业的业务招待费支出占比越高,其逃税程度也越高。同时,由于合谋的动机是为了逃税,业务招待费支出对于企业逃税的提升作用主要存在于名义税率较高的企业,而在享受税收优惠的企业中则不明显。最后,由于反腐败力度的提升增加了征纳双方合谋的成本,降低了合谋的意愿,研究发现,2012年12月中央"八项规定"实施之后,业务招待费支出对于企业逃税的影响显著下降。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陶晓峰  
随着"营改增"不断推进,信息技术服务企业迎来了极大的发展空间。信息技术服务企业如何顺应税制改革浪潮,降低税负、实现企业收益最大化、增强行业竞争力,是摆在企业面前的重大课题。本文在"营改增"背景下,分析"营改增"对信息技术服务企业税负产生的影响,并提出了相应的应对策略。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范子英  赵仁杰  
分税制以来,中国各级政府间的财政收入权、税收征管权都呈现逐级上移的特征,这势必会弱化地方政府的财政自主权和经济建设职能。本文利用撤县设区改革,研究了收入和支出端的财政职权对县级政府征税努力和企业实际税负的影响。研究发现:第一,撤县设区改革降低了县级政府财政自主权,新设区的财政收支明显下降,而市本级的财政收支则显著上升。第二,撤县设区弱化了县级政府征税努力,显著降低了企业的实际税率,不过仅限于区县政府管辖范围内的企业所得税,对国税局管理的增值税和2002年之后新企业的所得税没有影响。第三,撤县设区有助于扩大企业销售产值和利润总额,并促进地区经济增长。本文的研究表明,在分税制框架下要实现企业的实质性减税,需要通过财政收支权力的同步调整来降低地方财政压力,形成事权与支出责任相匹配的政府间财政关系。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庞凤喜  刘畅  米冰  
作为社会财富的创造者,企业在推动社会发展与进步中具有极为重要的地位,但附加于财富创造之上的企业负担,也是多数企业的"痛点",并牵动着整个社会的神经。为此,本文从企业负担与企业发展的互动关系出发,通过梳理企业税费负担类型,从税收、社会保险、规费和融资成本等方面剖析了企业负担沉重的成因,进而立足规范政府行为、改进税负分配、统一社会保险缴款征收主体、改善制度环境等方面,提出了为企业减税减负的政策建议。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卢光熙  
文章选取2010—2021年中国31个省级行政区域和A股上市公司的数据,运用分位数回归等分析方法,研究了财政压力与企业税收负担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第一,财政压力每增加1个单位,企业税收负担加重0.0045个单位,考虑土地出让金后,财政压力对企业税收负担的影响下降到0.0037个单位;第二,税收征管在财政压力与企业税收负担之间发挥中介作用,中介效应占比为20%;第三,在“营改增”阶段和拥有政治关联的样本中,财政压力对企业税收负担的影响较弱。因此,建议深化财税体制改革,大力发展经济;完善法律法规,保障税法明确规范;深化市场经济体制改革,创造公平竞争环境。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卢光熙  
文章选取2010—2021年中国31个省级行政区域和A股上市公司的数据,运用分位数回归等分析方法,研究了财政压力与企业税收负担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第一,财政压力每增加1个单位,企业税收负担加重0.0045个单位,考虑土地出让金后,财政压力对企业税收负担的影响下降到0.0037个单位;第二,税收征管在财政压力与企业税收负担之间发挥中介作用,中介效应占比为20%;第三,在“营改增”阶段和拥有政治关联的样本中,财政压力对企业税收负担的影响较弱。因此,建议深化财税体制改革,大力发展经济;完善法律法规,保障税法明确规范;深化市场经济体制改革,创造公平竞争环境。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傅娟  叶芸  谯曼君  
本文借助于云南省二百多家企业的调查数据,对企业的非税负担进行了统计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企业非税负担在企业总成本中占比约为四分之一。其中,各种收费占比极低,社保缴费次之,行政垄断行业产品价格引致的成本占比最高。此外,基于非税负担占总成本与占净利润比例的比较,本文认为,企业感受到非税负担重的原因在于企业盈利艰难。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晁毓欣  崔金平  
逃税是纳税人的一般行为倾向。逃税行为发生的概率取决于税务稽查成本、应纳税额和罚款金额 ,提高罚款税可有效降低逃税行为的发生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