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839)
2023(2352)
2022(1806)
2021(1645)
2020(1203)
2019(2695)
2018(2413)
2017(4255)
2016(2152)
2015(2249)
2014(2186)
2013(2126)
2012(1914)
2011(1670)
2010(1674)
2009(1755)
2008(1833)
2007(1471)
2006(1179)
2005(1123)
作者
(5702)
(4753)
(4624)
(4549)
(2927)
(2161)
(2110)
(1772)
(1765)
(1631)
(1625)
(1617)
(1467)
(1466)
(1430)
(1407)
(1355)
(1349)
(1288)
(1271)
(1150)
(1141)
(1113)
(1106)
(1062)
(1053)
(979)
(970)
(919)
(916)
学科
(8534)
经济(8528)
管理(7519)
(7300)
(6936)
企业(6936)
方法(3679)
(3114)
数学(2816)
中国(2803)
数学方法(2778)
业经(2562)
(2451)
财务(2449)
财务管理(2449)
教育(2365)
企业财务(2344)
(2205)
理论(2143)
(2074)
(1628)
(1495)
农业(1426)
(1387)
贸易(1387)
(1345)
供销(1249)
(1249)
(1245)
(1218)
机构
大学(31914)
学院(31481)
(11950)
管理(11914)
经济(11706)
理学(10557)
理学院(10442)
管理学(10214)
管理学院(10146)
研究(9791)
中国(7312)
(6368)
(6203)
科学(5328)
(5171)
师范(5145)
财经(4892)
(4477)
(4369)
(4359)
中心(4272)
师范大学(4272)
北京(4002)
教育(3906)
研究所(3901)
经济学(3806)
(3760)
财经大学(3692)
商学(3514)
(3490)
基金
项目(21284)
科学(17390)
研究(17012)
基金(15861)
(13546)
国家(13356)
科学基金(11794)
社会(11787)
社会科(11059)
社会科学(11058)
教育(8345)
基金项目(7703)
(7699)
编号(6976)
(6800)
自然(6745)
自然科(6560)
自然科学(6559)
自然科学基金(6459)
资助(5916)
成果(5825)
国家社会(5197)
重点(4942)
(4896)
课题(4837)
(4669)
项目编号(4578)
(4549)
教育部(4490)
人文(4395)
期刊
(13178)
经济(13178)
研究(9474)
中国(6539)
教育(5980)
(5847)
管理(4812)
学报(4392)
科学(4087)
大学(3631)
学学(3287)
(2825)
技术(2661)
财经(2595)
经济研究(2261)
业经(2205)
(2205)
(2066)
金融(2066)
(1953)
财会(1919)
农业(1917)
会计(1787)
职业(1773)
图书(1702)
社会(1620)
问题(1590)
统计(1546)
商业(1485)
(1475)
共检索到4673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杨秋英  钟品妍  李云飞  
编辑群体的工匠精神具有新时代职业特点和价值意蕴。工匠精神的本质不应仅停留在肤浅的表意层次,而是在"技""术"的基础上趋向于"道",即技以载道、技近乎道。由于编辑的职业性质、工作特点及作者的心浮气躁,编辑工匠精神表现得日渐消弭。编辑应在劳作过程中享受敬业乐趣,打破"为人作嫁"的传统观念,重塑敬业和乐业的编辑精神,树立工匠精神的编辑风范,追求技进乎道的编辑境界,坚持默默奉献的编辑品格,坚定文化传承的编辑理念,从而厚植编辑工匠精神的土壤,使编辑从业务型到学术型再到工匠型的身份转变,坚定文化自信的战略诉求,最后达到"技近乎道"的岗位境界和人生追求。
[期刊] 浙江社会科学  [作者] 张培培  
当今这个时代,无论国内还是国外都出现了工匠精神的回归浪潮。工匠精神的强势回归,单纯辨析其精神内涵远远不够,需要从生产方式变革及社会时代要求角度考察其内在逻辑。国家、企业和个人三方合力——各国对实体制造业的再重视、消费社会后期的转型需求以及互联网时代匠人个体生存方式的回归——共同促成了工匠精神的回归。当代工匠精神直接连接当下社会新的生产方式和组织形式,它精准地表达了这个时代的现实需求,因而具有与传统不同的新的时代内涵:重视创造创新、突显个体自主性和人的价值、强调现实统一。工匠精神背后折射的是这个时代实践精神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庄西真  
劳模精神是劳动者通过劳动实现个体与社会和谐共生的过程与结果,工匠精神是工作世界与人的内心世界的契合"。劳模精神"主要从经济发展、组织创新与社会和谐三个层面发挥以点带面的示范效果",工匠精神"的价值在于服务生产方式的变革。政府应表彰两种精神的体现者,发挥劳模和工匠的榜样作用;建立健全相关规则,提供传承两种精神的制度保障;多元途径提高普通劳动者的待遇,打牢传承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的群众基础。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张娟娟  
"工匠精神"是指一丝不苟、精益求精的工作作风,追求完美和极致、视技术为艺术的职业追求,勤奋踏实、敬业奉献的精神品质。然而,有关"工匠精神"塑造的理念、方法和途径均未写入各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方案。"工匠精神"培育在职业教育中严重缺失。在高职教育中培育学生的"工匠精神",是当前经济转型升级发展的需要,是职业教育精细化建设和发展的需要,也是高职学生个人发展的需要。高职院校应整合各种教育资源,多角度、多层次、多途径地渗透"工匠精神"培育,把职业教育做"精"、做"细"、做"强",全面提升职业教育的质量,创建职业教育品牌。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赵旎娜  柳国伟  
随着《中国制造2025》出台,培育教师的"工匠精神"成为了现代职业教育创新发展、提质增效实现供给侧改革的关键,对高职院校师资队伍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是具体如何在高职院校的师资建设中培育"工匠精神"的方法和途径,却鲜有人探讨。依据现有高职师资队伍的现状,需要从"制度""模式""方法""价值观"四个维度出发,依托工匠精神的回归与培育,提出高职院校师资队伍建设的具体对策。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李梦卿  任寰  
我国职业教育正在走向内涵发展和质量提升的新阶段,如何培育"工匠精神"已成为时代课题。将"工匠精神"具备的知行合一、敬业乐业、德艺并举的价值取向融入技能型人才培养的工作中,以适应中国制造发展的趋势,满足职业院校办学定位和生存发展的需要,有利于技能型人才综合素质的提升和学生职业生涯的发展。同时,通过加强课程设置、专业建设和推进产教融合等多渠道并举的途径,将"工匠精神"的培育融入到职业教育各个环节,有利于全面提高具有"工匠精神"的技能型人才培养质量。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宋晶  
我国社会发展已经进入"新时代"的历史新方位,"高质量发展"成为全社会热衷的焦点所在,比之以往任何时代,我们都更迫切地渴求大批量工匠型高素质人才。"工匠精神"的内涵兼具历史性和时代性特征,是一个不断动态发展的概念。将"工匠精神"的价值融入职业院校人才培育过程中,以适应"中国质造"强国战略、彰显职业院校的办学魅力并促进学生的职业生涯发展,需要摒弃功利化和工具化倾向,关注人的主体价值,引入现代学徒制,建构亲密师生关系。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徐国庆  
时下正热议工匠精神,因为工匠精神的培育已进入总理的政府工作报告,同时也是因为我国目前的确非常缺乏工匠精神。这里的工匠精神应当是一个广义概念,不仅仅局限于制造业,他指的是工作者对作品精益求精的精神,而这种精神对服务业等来说也同样是需要的。各行各业的发展都需要工匠精神,这是提升竞争实力的基础。然而在工匠精神的培育中有许多问题需要我们深思。什么是工匠精神?通常把它解释为一种精益求精、一丝不苟、耐心专注、敬业乐业的工作态度。然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庄西真  
在中国,很多新词需要借助于政治手段,特别是借助领导人讲话才能火起来,而每年春天的全国两会往往是新词的"爆发期"。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出现的"工匠精神",无疑是最引人关注的新词之一。那么,什么是工匠精神?为什么要培育工匠精神?代表委员们在两会会场上从不同侧面对工匠精神进行了阐述。制造手机的雷军说"工匠精神就是看不到的地方也做精致";演员张国立的理解是"踏踏实实做好一件事、做精一件事";从生产摩托
[期刊] 中国内部审计  [作者] 徐玉德  张昉  
本文分析了2018年《审计署关于内部审计工作的规定》出台的重要意义,同时指出理论认知容易产生的陷阱和局限,认为从内部审计的受托关系出发,厘清本原逻辑,回归价值创造初心,能够帮助内部审计人员走出迷局。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查国硕  
传统工匠经历了现代地位以及内涵的流变,已具有时代赋予的新意义。其所包含的工匠精神不仅延续了传统表征,也新发了作为非工匠职业的现代表征,它的现代复兴是当今中国历史的必然趋势。我国经济能不能实现经济结构转型,工匠精神下创造性人才的培养至关重要。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程舒通  
本文阐述了对"工匠精神"传承与发展的重要性,职业教育中"工匠精神"提出的几个重要背景形成一条连贯的发展线。从国家战略需要、经济发展需要、社会价值需要等3个方面总结得出职业教育中"工匠精神"的诉求。从双创人才的培养等5个方面详细描述"工匠精神"培养的途径。关于"工匠精神"的研究与实践应当关注3个方面内容,指明未来的研究重点。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郑义  
加强学风建设是当前农业高职院校发展过程中的重要课题。工匠精神是对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目标内在要求和外在表现的升华。注重发挥工匠精神的价值引导作用有助于破解农业高职院校学风建设难题。基于对工匠精神的科学内涵把握,分析当前农业高职院校突出的学风问题及成因,阐明农业高职院校学风建设召唤工匠精神,进而提出学风建设优化路径:将工匠精神融入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内涵建设、职业素养教育、校园文化建设、考核评价体系之中。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杨红萍  颜铠晨  
"工匠精神",本意是指工匠对自己的产品精雕细琢、精益求精、追求完美的精神理念,现引申为新时代背景下,"中国制造"勤恳敬业、传承创新、砥砺前行的勇气和决心。通过对"工匠精神"的国际比较,阐释德国、日本、美国等制造业强国"工匠精神"的不同源起和制度,给"中国制造"未来的引导及深化以借鉴和启示。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薛栋  
提炼和概括"什么是中国工匠精神"是增进工匠精神社会共识与教育引导的首要问题。基于"工匠"内涵的解读及其"中国古代工匠精神"的历史探究,将"工匠"专业成长的阶段与"尚技崇德"的工匠品质作为提炼和概括中国工匠精神的层次维度与内容维度。初级阶段工匠精神的主要内容是"模仿作为工匠的心理建设",高级阶段工匠精神的主要内容则体现为"作为工匠的境界追求"。"精益求精、宁静致远"作为高级阶段中国工匠精神的具体表述,应成为"中国制造人"建立和培养质量意识的价值指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