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519)
- 2023(6343)
- 2022(5301)
- 2021(4762)
- 2020(4058)
- 2019(8793)
- 2018(8365)
- 2017(15421)
- 2016(8576)
- 2015(9206)
- 2014(8876)
- 2013(8535)
- 2012(7801)
- 2011(7017)
- 2010(6775)
- 2009(6396)
- 2008(6237)
- 2007(5296)
- 2006(4557)
- 2005(3997)
- 学科
- 济(30636)
- 经济(30560)
- 管理(25287)
- 业(23742)
- 企(18442)
- 企业(18442)
- 方法(14187)
- 数学(12801)
- 数学方法(12687)
- 农(9649)
- 财(9235)
- 中国(8103)
- 制(7884)
- 贸(7822)
- 贸易(7821)
- 易(7655)
- 学(7581)
- 业经(7124)
- 农业(6468)
- 技术(5459)
- 体(5357)
- 银(5319)
- 务(5293)
- 财务(5285)
- 财务管理(5276)
- 银行(5266)
- 环境(5222)
- 融(5040)
- 金融(5040)
- 企业财务(5035)
- 机构
- 大学(124230)
- 学院(122510)
- 济(49110)
- 经济(48291)
- 管理(45581)
- 研究(43554)
- 理学(40651)
- 理学院(40159)
- 管理学(39376)
- 管理学院(39173)
- 农(31546)
- 中国(31099)
- 科学(29903)
- 业大(26013)
- 京(25470)
- 农业(25432)
- 所(23217)
- 财(21825)
- 研究所(21658)
- 中心(19525)
- 财经(17798)
- 农业大学(17581)
- 江(16988)
- 经(16313)
- 院(15602)
- 经济学(15460)
- 北京(15447)
- 省(14899)
- 经济学院(14138)
- 范(14109)
- 基金
- 项目(91766)
- 科学(70820)
- 基金(68137)
- 家(63513)
- 国家(62999)
- 研究(57855)
- 科学基金(52371)
- 社会(38644)
- 基金项目(36804)
- 社会科(36628)
- 社会科学(36620)
- 自然(36425)
- 自然科(35593)
- 自然科学(35576)
- 省(35549)
- 自然科学基金(34999)
- 划(30647)
- 资助(26585)
- 教育(25711)
- 重点(20988)
- 编号(20398)
- 部(19654)
- 计划(19619)
- 创(19384)
- 发(18690)
- 科研(18505)
- 创新(18246)
- 科技(17595)
- 业(17336)
- 国家社会(16819)
共检索到16734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危跃 邢云飞 刘旭东 覃飚
以‘古巴7号’雪茄烟中部叶为材料,测定3种编烟密度(30、35和40片/m)下雪茄烟叶的物理特性、化学成分和中性致香物质含量。结果表明:随着编烟密度的增加,雪茄烟叶单叶质量、叶片厚度和叶质重逐渐降低,含梗率、拉力和平衡含水率烟碱含量则逐渐增加;当编烟密度为35片/m时,蛋白质含量最低,总糖和还原糖含量最高;当编烟密度从30片/m增加至35片/m时,烟叶新植二烯含量逐渐升高,当编烟密度从35片/m提高至40片/m时,其含量降低45.74%,导致烟叶的中性致香物质总量也降低;类西柏烷类降解产物也呈现相同的变化趋势。综上,编烟密度为35片/m时,雪茄烟叶的物理特性较好,化学成分较协调,中性致香物质含量较高,有利于雪茄烟叶品质的形成。
关键词:
雪茄烟叶 编烟密度 烟叶品质 怀化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危跃 邢云飞 刘旭东 覃飚
以‘古巴7号’雪茄烟中部叶为材料,测定3种编烟密度(30、35和40片/m)下雪茄烟叶的物理特性、化学成分和中性致香物质含量。结果表明:随着编烟密度的增加,雪茄烟叶单叶质量、叶片厚度和叶质重逐渐降低,含梗率、拉力和平衡含水率烟碱含量则逐渐增加;当编烟密度为35片/m时,蛋白质含量最低,总糖和还原糖含量最高;当编烟密度从30片/m增加至35片/m时,烟叶新植二烯含量逐渐升高,当编烟密度从35片/m提高至40片/m时,其含量降低45.74%,导致烟叶的中性致香物质总量也降低;类西柏烷类降解产物也呈现相同的变化趋势。综上,编烟密度为35片/m时,雪茄烟叶的物理特性较好,化学成分较协调,中性致香物质含量较高,有利于雪茄烟叶品质的形成。
关键词:
雪茄烟叶 编烟密度 烟叶品质 怀化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刘雷 江鸿 曾代龙 李爱军 范静苑 闫双全 赵奕熹
为了解在四川什邡烟区留叶数和烟叶采收成熟度对雪茄烟品种GH1的影响、探寻适宜的雪茄烟叶生产方法,就留叶数和采收成熟度对其烟叶的总氮、烟碱、总灰分和钾这四种化学成分和烟叶的感官评吸质量的影响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留叶数对雪茄烟叶的总氮和烟碱含量的影响达显著,对灰分和钾含量影响不显著;成熟度差异对这几种成分含量的影响都不显著。留叶数和成熟度对烟叶感官评吸质量的影响均达显著,成熟度作用>留叶数作用,由评吸结果来看,GH1适宜留叶数为16叶,其上部叶可在近熟或其后3 d内进行采收较好,而下部烟叶应在其达到近熟状态6 d后采收。
关键词:
雪茄烟 留叶数 成熟度 品质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陈泳纬 吴永兵 袁华恩 阳苇丽 何正川 赵俊杰 董涵 张宇 赵铭钦
【目的】明确不同光照强度对雪茄烟叶生长发育的光合特性、抗氧化特性及品质的影响。【方法】以川雪1号为试验材料,采用大田试验设置5个处理(CK:100%自然光照强度;T1:85%自然光强;T2:70%自然光强;T3:55%自然光强;T4:40%自然光强)。【结果】雪茄烟叶在旺长期至成熟期阶段,不同光照强度处理下烟叶的叶绿素类和类胡萝卜素含量均呈先升后降趋势,各处理烟叶的MDA和H_(2)O_(2)含量均呈缓慢上升趋势,各处理烟叶的SOD和POD活性呈先升后降趋势,CAT活性呈上升趋势。处理间随着光照强度降低,烟叶的光合色素含量、胞间CO_(2)浓度、水分利用效率及抗氧化酶活性提升,MDA含量、H_(2)O_(2)含量、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蒸腾速率下降,但过低的光照强度环境不利于烟叶光合性能和抗氧化特性的提升。处理间随着光照强度提升,烟叶中总糖、总氮、烟碱含量呈先上升后降低趋势,氯、钾呈上升趋势,还原糖、糖碱比、氮碱比、两糖比呈下降趋势,过低的光照强度,烟叶的化学成分协调性较差,不利于烟叶品质。【结论】适度弱光(55%~70%自然光强)有利于叶片光合色素含量提升,能够促进光能吸收,维持稳定的光合特性,有利于烟叶的生长发育,同时抗氧化酶活性提升,烟叶膜脂过氧化损伤降低,抗氧化特性增强,烟叶化学成分协调性较好,有利于烟叶品质形成。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郭文龙 琚绍煊 丁松爽 刘路路 潘勇 刘仡 卢瑞琳 时向东
[目的]分析发酵过程中雪茄烟叶颜色参数与多酚类物质、化学成分及评吸质量的关系,为快速分析雪茄烟叶发酵过程中发酵品质提供参考。[方法]以调制后的德雪3号中部二级雪茄烟叶为试验材料,采用人工堆积法进行发酵30 d,从发酵开始每隔5 d取样1次,直至发酵结束。测定发酵过程中烟叶颜色参数(亮度值(L~*)、红度值(a~*)、黄度值(b~*)、饱和度(C)、色泽比(H)、色相角(H~0)、色差值(ΔE))、多酚类物质(莨菪亭、绿原酸、芸香苷、总酚)含量、化学成分(总糖、还原糖、总氮、蛋白质)含量及评吸质量(香气质、香气量、劲头、浓度、余味、杂气、刺激性、甜度、灰色)的变化,分析颜色参数变化与多酚类物质、化学成分及评吸质量的关系,并建立动态变化预测回归方程。[结果]随着发酵进程的推进,雪茄烟叶多酚类物质(莨菪亭、绿原酸、芸香苷、总酚)含量、化学成分(总糖、还原糖、总氮、蛋白质)含量与颜色参数L~*、a~*、b~*、C值均呈缓慢降低的变化趋势,H值呈先升高后降低的变化趋势,H~0呈先降低后升高的变化趋势,ΔE值呈缓慢上升的变化趋势。发酵25~30 d烟叶的评吸质量较好,各评吸指标较未发酵烟叶均有明显提升。相关分析表明,发酵过程中雪茄烟叶颜色参数与多酚类物质、化学成分和评吸质量达显著或极显著水平。回归分析表明,多酚类物质和化学成分对发酵过程中雪茄烟叶颜色变化有直接影响,评吸质量与颜色参数关系密切。[结论]通过量化雪茄烟叶发酵过程中颜色参数,建立发酵过程中评吸质量变化模型,提高雪茄烟叶发酵过程中的可调控性及烟叶品质。
关键词:
雪茄烟叶 发酵品质 烟叶颜色 评吸质量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陈泳纬 金明珂 吴永兵 赵松超 阳苇丽 何正川 赵铭钦
【目的】探究不同遮荫强度雪茄烟叶在晾制过程中颜色变化的差异。【方法】以川雪1号中部叶为试验材料,设置100%,85%,70%,55%和40%共5个遮荫透光处理,研究各处理雪茄烟叶晾制过程中含水率、相关酶活性、色素含量及多酚类物质含量变化对烟叶颜色的影响。【结果】(1)变黄、变褐特性以55%~70%遮荫透光处理烟叶转化更顺利。(2)55%~70%遮荫透光处理烟叶含水率显著高于其他处理,且70%遮荫透光处理烟叶失水速率适中、干燥速度适当,有利于提高颜色变化与物质转化的协调性。(3)55%~70%遮荫透光处理烟叶晾制过程中LOX和PPO活性较高,有利于酶促棕色化反应和质体色素降解。(4)55%~70%遮荫透光处理的烟叶质体色素降解量较大且降解速度快,促进了烟叶颜色的转化和品质的形成。(5)70%遮荫透光处理烟叶在晾制过程中绿原酸、芸香苷和莨菪亭含量在各阶段均维持在适宜水平,有利于烟叶颜色转化和品质形成。(6)70%遮荫透光处理的烟叶颜色均匀饱满,烟叶正反面色差值小。【结论】70%遮荫透光处理烟叶在晾制过程中变黄变褐转化顺利,失水速率协调性好,维持有较高的酶活性,促进了色素降解与多酚转化,有利于酶促棕色化反应以及晾后颜色转化,烟叶颜色多呈棕褐色和咖啡色,提升了晾制效果。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寇明钰 汪长国 戴亚 曾代龙 贾玉红
为了研究不同产地和等级的雪茄烟叶中游离氨基酸含量,以什邡、万源和印尼雪茄烟叶为试验材料,采用氨基酸自动分析仪分析方法对雪茄型烟叶中游离氨基酸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雪茄烟叶中胱氨酸(Cys)和蛋氨酸(Met)含量最低,天门冬氨酸(Asp)和谷氨酸(Glu)含量远高于烤烟烟叶;产地相同的雪茄烟叶,通常等级越低,烟叶游离氨基酸含量越低;产地不同的雪茄烟叶,烟叶等级和氨基酸含量没有明显关系;对于印尼雪茄烟叶,氨基酸在茄芯、茄衣和茄套3种烟叶中的含量变化没有明显的规律。通过对雪茄烟叶游离氨基酸含量的研究,并结合其化学成分的含量特征,旨在为雪茄烟叶的研究提供更多的理论支持,以配合雪茄烟产品设计和开发。
关键词:
雪茄烟叶 游离氨基酸 常规化学成分 分析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陆岸芷 张乐毅 王平平 陈新颖 杜姗姗 李先锋 王辉 艾绥龙 张立新
【目的】基于非靶向代谢组学技术,对3个品种雪茄烟叶发酵前后的代谢物进行鉴定与分析,为雪茄烟叶发酵工艺研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择陕西汉中烟区川雪3号(CX3)、海研103(HY103)和青雪204(QX204)3个优质雪茄烟叶品种为试验材料,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飞行时间质谱联用技术(UHPLC-QTOF-MS),结合主成分分析(PCA)和正交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OPLS-DA)等多元统计分析方法,对不同品种雪茄烟叶发酵前后的代谢物进行代谢组学研究,筛选3个品种雪茄烟叶发酵前后的差异代谢物,并对筛选出的差异代谢物进行聚类分析、显著差异代谢物筛选和KEGG通路分析。【结果】CX3、HY103和QX204 3个品种雪茄烟叶发酵前后的代谢物相对含量存在显著差异,分别筛选出310,329和260种差异代谢物,主要为氨基酸、肽和类似物,有机酸,黄酮类化合物,脂质及生物碱。各品种中已鉴定的差异代谢物分别富集在74,74和65条KEGG通路中,主要的代谢通路为苯丙氨酸、酪氨酸和色氨酸生物合成,柠檬酸循环,抗坏血酸和醛糖代谢,吲哚生物碱生物合成,类黄酮生物合成,糖酵解/糖异生,甘油酯代谢,果糖和甘露糖代谢。【结论】3个品种雪茄烟叶发酵前后的代谢物存在一定差异,分别筛选鉴定了前20种差异代谢物,并获得了10条主要代谢通路。
关键词:
雪茄烟叶 差异代谢物 烟叶发酵 代谢组学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于连营 杨锦鹏 余君 李楠芬 杨荣洲 汪社亮 丁广大 杨春雷 徐芳森
为探究雪茄烟叶自然晾制过程中青色斑点(简称"青斑")形成的生理机制及代谢差异,提高茄衣烟叶外观品质,改进晾制技术,以雪茄烟‘楚雪10号’品种为试验材料,利用高压液相色谱串联质谱(HPLC-MS/MS)非靶向代谢组学技术,分析烟叶"青斑"和正常两组织部位的代谢差异。研究结果表明:"青斑"部位叶绿素和绿原酸含量显著高于正常部位,大量未分解的叶绿素和绿原酸在晾制末期沉积是"青斑"形成的生理基础;"青斑"和正常两组织部位间,酪氨酸代谢、苯丙氨酸代谢和类黄酮生物合成途径具有显著差异;绿原酸和二氢玉米素可作为"青斑"形成过程的化学标记物,晾制过程中可检测其含量高低来监测是否会出现"青斑";烟叶变黄期晾房湿度骤降且波动过大,可能是形成"青斑"的外部环境因素,建议采用湿度可控晾房晾制并适当提高变黄期湿度。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刘晶 张文军 白晓莉 吴丽君 段如敏 刘王 卢伟 苏丹丹
【目的】为了研究国内外不同产地雪茄烟综合品质的差异性。【方法】分别对国外4个产地(尼加拉瓜、哥伦比亚、厄瓜多尔和多米尼加)和国内2个产地(海南和四川)雪茄烟的化学成分及致香成分进行检测和分析比较。【结果】海南雪茄烟的化学指标与国外雪茄烟有显著性差异,四川雪茄烟的化学指标值更接近于国外雪茄烟产地;厄瓜多尔雪茄烟的致香成分总量最高,海南雪茄烟的致香成分总量稍低于厄瓜多尔雪茄烟和哥伦比亚雪茄烟,明显高于尼加拉瓜雪茄烟和多米尼加雪茄烟。四川雪茄烟的致香成分总量最低。【结论】国外产地的雪茄烟中β-紫罗兰酮、巨豆三烯酮A/C、3-羟基-β-二氢大马酮、合金欢基丙酮B以及烟碱的含量相对较高,这些香气成分含量的差异,使国内雪茄烟叶在烟气浓度、丰满度、和谐性及抽吸劲头方面稍逊色于国外雪茄烟叶。
关键词:
雪茄烟 化学成分 致香成分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张薇
我国雪茄烟消费市场发展迅速,但却面临着市场开发困难和非法渠道冲击等问题。为此,将关系营销理论运用于雪茄烟的渠道营销将有助于解决现存问题。
关键词:
雪茄烟 关系营销 营销理论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薛小平 潘文杰 陈伟 徐增汉 李章海
为比较不同生态条件对烟叶腺毛分布密度的影响,为烤烟的区域化种植提供相关理论依据,在开阳县、威宁县和天柱县3地进行了换土植烟试验,在烟叶成熟时采用便携式数码显微镜对腺毛分布密度进行观测。结果表明,中海拔黄壤植烟烟叶腺毛平均分布密度以威宁试验点最高,天柱试验点次之,开阳试验点最低,其中开阳试验点的3个部位腺毛密度的差异最大,威宁试验点次之,天柱试验点最小;高海拔黄棕壤植烟烟叶腺毛平均分布密度差异不大,开阳试验点略高于威宁试验点;低海拔黄壤植烟烟叶腺毛平均分布密度差异较大,开阳试验点远大于天柱试验点。
关键词:
生态条件 土壤 烟叶 腺毛密度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陈克玲 刘洋 王以慧 聂威 郭全伟 马蒙蒙 白晓杰 张兴伟 马兴华
为筛选适宜山东烟区栽培的雪茄烟品系,探究雪茄烟在山东烟区的生长发育特征及质量特性,以5个国内优质雪茄烟品系(QX100、QX102、QX103、QX105、QX107)为试验材料,通过不同地点田间试验,按照YC/T142-2010《烟草农艺性状调查方法》,使用连续流动分析仪和火焰光度计等方法,研究不同雪茄烟品系的田间性状、养分吸收积累和质量性状的表现差异。结果表明:生育期方面,临朐点雪茄各品系的生育期差异较小,沂水点QX102和QX105差别较大,QX102现蕾和中心花开放时间较长,QX105历经时间较短;其他品系无明显差异,两地点的植物学性状表现一致。农艺性状方面,临朐点QX100株高最高,叶片宽且薄,支脉少且细;QX102叶片数最多但叶片较小且支脉数最多;QX103株高较矮,叶长较长,叶片较厚;QX105叶宽最小,支脉较细;QX107叶片较大,支脉最粗。沂水试验点,QX100株高最高,节距、叶长和叶宽最大,除叶长外与其他品系具有显著差异,其茎围、茎叶夹角较小,支脉最细;QX102株高较矮,叶片数多,节距小;QX103叶片厚,支脉粗;QX105株高较矮,叶片较小;QX107叶片较大,叶片薄。干物质及养分积累方面,QX103叶片和总干物质积累量均最高,QX100叶片磷钾含量较高,但养分积累能力弱于QX103;QX103的氮磷钾累积量均最高,QX105的磷累积量最低,QX107的钾累积量最低。QX100晾制后烟叶呈棕色,单叶重最大,QX107原烟厚度最厚,单叶重较重。综合田间表现和物质养分积累以及质量表现来看,QX100和QX103表现相对较好,更适合茄衣烟叶生产,可作为山东烟区的主栽茄衣品系。
关键词:
雪茄 茄衣 品系 田间性状 干物质积累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江豪 陈朝阳 王建明 高文霞
云烟85种植密度、打顶时期试验表明,烟株按110cm×50cm移栽、含蕾打顶,烟叶产量、产值最高,上等烟比例、上中等烟比例居第3位,烟碱含量较适中,化学成分较协调,符合卷烟工业配方需求;烟株按110cm×50cm移栽、现蕾打顶,烟叶产量、产值居第2位,上中等烟比例最高,但烟叶烟碱含量显著偏高,居第2位,卷烟工业的可用性较差.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马波波 王梦雅 王娟 符云鹏 侯振武 代晓燕 郭世英
为了探讨晒红烟种植密度对烟田群体内光照强度、烟叶产量和品质的影响,以当地主栽品种大叶黄为供试材料,设置3个不同种植密度处理。结果表明,随着行距的加大、种植密度的降低,晒红烟群体内光照强度增加,中、下部烟叶光照强度增加明显,T3处理较对照增幅分别达6.77%~36.22%,23.14%~81.49%;随密度降低,晒红烟叶面积系数、群体产量显著降低,T3处理分别较对照降低12.38%,4.44%;个体产量显著升高(21.43%~35.71%),1,2级烟叶比例增加(16.17%~23.57%,16.56%~22.92%);烟叶产值以密度为20 510株/hm2显著高于其他处理。随密度降低,晒红烟总...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