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564)
2023(12440)
2022(10700)
2021(10131)
2020(8361)
2019(19481)
2018(19455)
2017(36629)
2016(20201)
2015(22848)
2014(22870)
2013(22573)
2012(20897)
2011(18880)
2010(18677)
2009(17028)
2008(16606)
2007(14868)
2006(13052)
2005(11143)
作者
(60511)
(49952)
(49829)
(47197)
(31864)
(24077)
(22518)
(19750)
(19190)
(18012)
(17225)
(16800)
(16101)
(15810)
(15641)
(15511)
(14954)
(14896)
(14437)
(14201)
(12631)
(12293)
(12278)
(11594)
(11297)
(11294)
(11121)
(11021)
(10242)
(9887)
学科
(77377)
经济(77285)
管理(55422)
(50211)
(42688)
企业(42688)
方法(35481)
数学(29560)
数学方法(29188)
(21061)
中国(20973)
(20476)
(18296)
业经(17959)
地方(16450)
理论(16081)
(14155)
农业(13686)
教育(13343)
(13131)
(12888)
贸易(12882)
(12472)
环境(12232)
技术(11881)
(11131)
财务(11046)
财务管理(11022)
(10770)
(10745)
机构
大学(287616)
学院(282913)
管理(109877)
(105021)
经济(102427)
研究(97916)
理学(94849)
理学院(93743)
管理学(91914)
管理学院(91447)
中国(70891)
科学(64759)
(63343)
(50163)
(50097)
(47591)
业大(46335)
研究所(46043)
中心(43578)
(41862)
北京(40250)
农业(39540)
(38931)
师范(38447)
财经(37931)
(36336)
(34532)
(34096)
技术(32638)
师范大学(31154)
基金
项目(197523)
科学(152760)
研究(142422)
基金(140664)
(124283)
国家(123228)
科学基金(104063)
社会(85845)
社会科(80819)
社会科学(80793)
(77917)
基金项目(74780)
自然(69773)
自然科(68065)
自然科学(68044)
自然科学基金(66821)
(66227)
教育(65947)
编号(58537)
资助(58023)
成果(48375)
重点(44684)
(42541)
(41667)
课题(41338)
(40817)
科研(38339)
创新(38018)
大学(36758)
计划(36754)
期刊
(119219)
经济(119219)
研究(83504)
中国(57032)
学报(51921)
科学(45537)
(45393)
管理(41139)
教育(38618)
大学(38342)
学学(35557)
(35182)
农业(31631)
技术(25354)
(20430)
金融(20430)
图书(18649)
业经(18646)
财经(18392)
经济研究(18018)
(16174)
(15636)
问题(14980)
科技(14773)
理论(14238)
(14005)
业大(13538)
实践(13219)
(13219)
技术经济(13105)
共检索到41819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胡树祥  
人们总是将最新、最好、最有共识的知识和理论写入教材,一本好教材可以影响甚至改变一个人的一生。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重点教材体现了最鲜明的中国特色、时代特色、实践特色和名副其实的高质量、高水平。教师不仅要适应与掌握新的教材体系,更需要将教材体系转化为教学体系,将教材优势转化为教学优势,深化教学方式方法的改革。教材是学科知识体系的科学概括和系统表述,俗称一课之本。在人类的教育教学活动中,人们总是将最新、最好、最有共识的知识和理论写入教材,总是推崇最优秀专家学者编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胡树祥  
人们总是将最新、最好、最有共识的知识和理论写入教材,一本好教材可以影响甚至改变一个人的一生。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重点教材体现了最鲜明的中国特色、时代特色、实践特色和名副其实的高质量、高水平。教师不仅要适应与掌握新的教材体系,更需要将教材体系转化为教学体系,将教材优势转化为教学优势,深化教学方式方法的改革。教材是学科知识体系的科学概括和系统表述,俗称一课之本。在人类的教育教学活动中,人们总是将最新、最好、最有共识的知识和理论写入教材,总是推崇最优秀专家学者编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秦宣  
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是党的十六大以来,党中央为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而进行的一项重大理论创新工程。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自2004年提出和实施以来,通过编译经典作家文集、开展重大问题研究、编写高校教材、出版学术著作、发表学术论文、召开学术研讨会等多种形式,推进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进而也推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陈至立  
党中央历来十分重视哲学社会科学。近年来,特别是《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意见》发布以来,哲学社会科学繁荣发展,成就显著。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积极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黄卫平  
中国改革开放的目的在于走共同富裕之路,达到全面小康。这要求在实践中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以民为本,创造出社会主义条件下社会经济发展新模式。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思想的发展是在全新的经济发展的物质基础发生转换时提出的,建设一个有诚信的市场体系,是发展经济的当务之急。任何改革都必须从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高度来设计方案,以科学发展观评判结果。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理论研究必须坚持它的阶级性、科学性、实践性的高度统一。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编者按:今年是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共产党宣言》发表170周年,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也已有百年历史。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实践及其与时俱进的发展,深刻改变着世界,深刻改变着中国。当前,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五次集体学习时的重要讲话精神,以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共产党宣言》发表170周年为契机,大力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不断把学习宣传贯
关键词: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岳巍  
一、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和社会主义统计科学的关系在党的十三届五中全会上中央领导同志的讲话特别强调要学习和研究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学习和研究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越来越有紧迫的现实意义”,“是提高全党的工作的科学性、预见性的根本途径”。并且指出,“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武装广大党员和干部,培养一代又一代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家和各项事业的专门家,是一项具有战略意义的任务”。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和统计科学、统计实践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无论在整个统计活动,还是在统计活动的各个阶段中;无论在提高统计数字的真实性、科学性,还是在全面发挥统计的各种功能方面,都需要有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的指导。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思想和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顾海良  
高校"要把马克思主义作为必修课,成为马克思主义学习、研究、宣传的重要阵地",这是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对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提出的新要求。10年前,在党中央的关心、指导下,高校开始积极筹划设立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2005年高校正式设置了一批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现在,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已经成为高校学科建设的重要方面,成为推进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学科建设的重要力量,学科建设正进入实现内涵式发展、提升质量和水平的新阶段。习近平总书记从党和国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顾海良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在教材、教师、教法、教研、教点这五个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我们对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功能的认识比以往更加清楚、更加全面,对坚守学科建设的方向更为自觉、更为自信。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要从思政课的"支撑"作用,进一步发展为在思政课"学科支撑体系"中发挥"引领"作用。今年,恰逢《〈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实施方案》(简称"05方案")实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郝潞霞  
设立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是进入新世纪以来党中央为进一步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的实施,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所采取的一个重大措施。笔者对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设立的意义、依据和基础、学科的特点及研究内容、学科体系的建设以及学科点设立的其他问题做了较为全面的综述。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卢浪  
新时代政治经济学是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主要内容。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提出了新时代政治经济学要贯彻新发展理念,这一理念拓宽并深挖了新时代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为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基础的新时代政治经济学的创新发展明确了方向。在新时代背景下,我国政治经济学的创新发展将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与实践问题相结合的正确路径,运用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经验和取得的成果,持续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由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课题组撰写,人民出版社于2021年2月出版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与实践问题研究》一书是我国新时代背景下政治经济学的优秀成果。该著作的形式和功能价值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十七届三中全会和胡锦涛同志在纪念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3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精神,推动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和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6月13日至15日,教育部社会科学委员会马克思主义理论学部第一次全体会议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和马克思主义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李卫红  
高校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的重要阵地。新中国成立60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工作者紧紧围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实践,紧密结合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的新形势、新任务,不断解放思想、开拓创新、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为了向新中国70华诞献礼,学好用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组织出版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丛书》(共11册),涵盖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马克思人学、中国道路、国家治理现代化、绿色发展、对外开放、中国特色的新型城镇化道路等马克思主义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丛书由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副校(院)长何毅亭和副校(院)长甄占民作序,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张占斌主编。丛书甫一出版即入选中宣部"庆祝新中国70周年大型成就展"。
[期刊] 浙江社会科学  [作者] 张晓丽  
5月21-23日,由浙江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主办,《浙江社会科学》杂志社协办的"新时代的文本与实践——首届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生‘之江论坛’"在浙江省杭州市召开。来自国内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同济大学、华东师范大学等多所高校和科研院所的30名硕博士研究生们参与了本次论坛。与会嘉宾围绕建党百年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历史逻辑、国家治理现代化的理论逻辑、马克思主义经典文本研究、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探索与理论创新等主题进行深入的学术交流和研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