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845)
- 2023(11225)
- 2022(9330)
- 2021(8376)
- 2020(6689)
- 2019(14991)
- 2018(14423)
- 2017(26573)
- 2016(14713)
- 2015(16077)
- 2014(15651)
- 2013(15430)
- 2012(14770)
- 2011(13566)
- 2010(13521)
- 2009(12307)
- 2008(12029)
- 2007(10760)
- 2006(9731)
- 2005(8960)
- 学科
- 济(64170)
- 经济(64102)
- 业(38316)
- 管理(37297)
- 企(27835)
- 企业(27835)
- 方法(21368)
- 中国(21142)
- 农(20191)
- 地方(19622)
- 数学(18453)
- 数学方法(18275)
- 业经(15513)
- 学(14619)
- 农业(14165)
- 贸(13230)
- 贸易(13219)
- 财(13160)
- 易(12775)
- 融(11298)
- 金融(11297)
- 银(11228)
- 银行(11175)
- 制(11167)
- 发(11074)
- 环境(11007)
- 地方经济(10981)
- 行(10851)
- 技术(10627)
- 产业(8690)
- 机构
- 学院(212008)
- 大学(210776)
- 济(86744)
- 经济(85044)
- 研究(84984)
- 管理(74603)
- 理学(63846)
- 理学院(62998)
- 中国(62319)
- 管理学(61765)
- 管理学院(61418)
- 科学(56018)
- 农(52515)
- 京(46924)
- 所(46433)
- 研究所(42590)
- 农业(42022)
- 业大(39878)
- 财(37252)
- 中心(37060)
- 江(33682)
- 院(30774)
- 北京(29716)
- 省(29651)
- 财经(29041)
- 范(28408)
- 师范(27901)
- 科学院(27178)
- 州(26572)
- 农业大学(26545)
- 基金
- 项目(145901)
- 科学(112897)
- 基金(104327)
- 研究(98279)
- 家(96405)
- 国家(95568)
- 科学基金(78587)
- 社会(62547)
- 社会科(59253)
- 社会科学(59239)
- 省(58973)
- 基金项目(54946)
- 自然(52907)
- 自然科(51686)
- 自然科学(51670)
- 自然科学基金(50754)
- 划(50571)
- 教育(43471)
- 资助(42035)
- 发(37778)
- 编号(37041)
- 重点(34094)
- 创(30800)
- 部(30647)
- 计划(30491)
- 成果(28952)
- 创新(28870)
- 发展(28840)
- 科研(28531)
- 展(28370)
- 期刊
- 济(100251)
- 经济(100251)
- 研究(62769)
- 农(49136)
- 中国(48590)
- 学报(45977)
- 科学(38852)
- 农业(34210)
- 大学(32935)
- 学学(31545)
- 管理(28307)
- 财(26238)
- 教育(22355)
- 融(21499)
- 金融(21499)
- 业(18352)
- 业经(18211)
- 经济研究(16848)
- 技术(16491)
- 财经(14182)
- 业大(13632)
- 问题(13254)
- 经(12254)
- 版(11785)
- 农业大学(11613)
- 科技(11548)
- 贸(10489)
- 商业(10402)
- 世界(10385)
- 技术经济(10050)
共检索到32969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马国辉 周静 龙继锐 陈敏 宋春芳 万宜珍 沈洪昌
在常规栽培和优化栽培模式下,分别选用施氮量折合成纯氮0,105,142.5,180 kg/hm2的4个缓释氮肥处理,研究了缓释氮肥对超级杂交早稻株两优02生长发育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优化栽培模式下,分蘖数、叶面积指数、单位面积干物质积累量、氮肥利用率、生物产量和籽粒产量均以施纯氮142.5 kg/hm2的处理最合理;常规栽培模式下,以施纯氮180 kg/hm2的处理最优.相关性分析表明,优化栽培模式下,生物产量与氮肥偏生产力和农学利用率分别呈极显著和显著负相关,籽粒产量与氮肥偏生产力和农学利用率呈负相关,但相关不显著;常规栽培模式下,生物产量和籽粒产量与氮肥偏生产力均呈极显著负相关,与农...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龙继锐 马国辉 宋春芳 万宜珍 周静 沈洪昌
研究了2种施氮水平下5种肥料对超级杂交中稻生长发育、干物质积累与分配及氮肥利用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经济产量与全生育期干物质积累量呈显著的正相关,其次序为:成熟期>齐穗期>孕穗期>分蘖中期;低氮(节氮30%)处理比高氮(等氮)处理分蘖发生总量减少,无效分蘖也减少,但其后期干物质积累量没有明显减少,茎鞘物质转运率高于高氮处理;节氮栽培能显著提高氮肥利用率;肥料SCU、CCF、LPK和低N适PK的氮素利用率均显明高于普通尿素,SCU优势最为显著。SCU的物质生产优势表现在生育中后期,其生育中后期群体生长率显著高于其它处理。同等氮水平下,SCU处理的氮肥利用率较其它肥料高。因此,SCU较其它肥料有更...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吴朝晖 青先国 袁隆平
在海南三亚热带生态条件下,以超级杂交水稻组合两优培九和苗头组合两优0293、GD-1S/RB207为材料,设置5个不同施氮水平,即分别施纯氮0(N1,CK)、150(N2)、300(N3)、450(N4)、600(N5)kg/hm2,研究不同施氮水平对水稻产量及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两优培九和GD-1S/RB207在N3处理下的产量最高,两优0293在N4处理下的产量最高,但与N3处理下的产量相近.初步认为,在海南三亚生态条件下,超级杂交水稻的适宜总施氮水平为纯氮300kg/hm2,且氮肥(纯氮)用量每增加150kg/hm2,始穗期和齐穗期均相应推迟3~6d,最后全生育期延长3~6d.随着...
关键词:
超级杂交稻 施氮水平 根系 剑叶 产量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宋海岩 陈栋 涂美艳 李靖 孙淑霞 刘春阳 江国良
【目的】为探究在桃园施用袋控缓释肥对桃树植株生长发育及产量品质的影响。【方法】以‘晚湖景’和‘霞脆’两桃品种为试材,研究连续3年施用袋控缓释肥对其枝梢、叶片、果实生长,产量品质及经济效益的影响。【结果】施袋控缓释肥的‘晚湖景’与‘霞脆’桃树一次枝长度、二次枝数量以及果实可滴定酸含量、单位面积产量与产值均显著或极显著低于对照组,而一、二次枝直径,叶绿素a、b含量及总量,单果重,果实纵径,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总糖含量及固酸比均显著或极显著高于对照组;‘晚湖景’与‘霞脆’施用袋控缓释肥后与对照组的单位面积纯收益差异均不显著。【结论】连续多年施用袋控缓释肥能够有效提高更新枝长度与直径,延伸树冠,改善植株光照条件,提高果实风味品质,是一种省力高效的桃园施肥方案。
关键词:
袋控缓释肥 桃 生长发育 产量 品质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张卫星 朱德峰 朱智伟 林贤青 张玉屏 陈惠哲
在穗生长发育阶段,通过水分仪结合称重法严格控制土壤水分的盆栽试验,研究了不同时段不同程度的水分亏缺对杂交稻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结果表明:穗分化至分化后30 d的水分亏缺明显影响稻穗生长发育,颖花数和实粒数显著减少,结实率和千粒重降低,最终籽粒产量显著下降。总粒数减少是此阶段产量下降的主要原因,减产幅度与水分亏缺程度呈正相关,重度控水处理影响最大,其次是中度控水处理,轻度控水处理也有一定影响。全时段和穗分化10~20 d的水分亏缺影响最大,其次是穗分化0~10 d,穗分化20~30 d对穗部生长影响不大,但对后续籽粒灌浆结实有一定影响。超级杂交稻国稻6号在此阶段适度控水后复水的生长补偿效应和...
关键词:
杂交稻 水分亏缺 穗生长发育 产量性状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曹莹 郭俊 赵天宏 马殿荣
以超级稻千重浪2号和普通稻秋光为试材,采用盆栽方法,模拟砷污染农田,设置4种砷胁迫质量浓度,即0,20,40,60 mg/kg。砷以Na3AsO4.12H2O的形式加入。试验结果表明:低质量浓度砷(20 mg/kg)在分蘖期对秋光生长有刺激作用,具体表现为株高、分蘖数和地上部分干质量高于对照;低砷处理在分蘖期对千重浪2号不存在刺激效应。同时砷胁迫对稻米的品质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整精米率和蛋白质含量明显下降,碱消值增加,垩白米率、垩白度下降,直链淀粉含量无显著变化。
关键词:
砷 超级稻 生长发育 稻米品质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宋冬明 马殿荣 杨庆 陈温福
以杂草稻wr04-12和栽培稻辽粳294为材料,在大田条件下研究了杂草稻密度对栽培稻生长发育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杂草稻密度的逐渐增加,栽培稻分蘖数、叶面积指数、叶绿素含量和干物质积累均有不同程度的减少,最终导致栽培稻产量显著降低。从对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来看,水稻有效穗数受杂草稻密度的影响最大,穗粒数和结实率受到的影响次之,千粒重受到的影响最小。因此,水稻有效穗数减少和干物质生产能力降低是杂草稻竞争造成栽培稻减产的主要原因。
关键词:
杂草稻 密度 栽培稻 生长发育 产量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彭国照
利用杂交中稻田间试验等资料, 深入地分析了影响四川盆区杂交中稻生长发育、产量形成的主要气象因子、关键时期和作用规律, 按穗型、粒型分类建立了杂交中稻生育期、有效穗、实粒数、千粒重和产量的气候生态模型, 在四川盆区杂交中稻生产布局和生产决策服务中具有广泛的用途。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曹金华 张书芬 朱家成 王建平 文雁成 何俊平 蔡东芳 赵磊 王东国
为简化油菜施肥方式,提高肥料利用效率,以油菜品种丰油10号为材料,采用田间试验研究了控释氮肥不同运筹方式对油菜生长发育、干物质积累、农艺经济性状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与不施氮处理相比,施氮处理可显著增加油菜苗期绿叶数、苗高、单株干物质积累量和根冠比。植株干物质积累总量随着生育进程的推进呈现递增趋势,到成熟期达最大值;开花期-角果期是油菜干物质积累速率的高峰期,平均积累速率以分2次施用的CN5处理最高,为861.25 kg/(hm~2·d)。叶绿素含量随着生育进程的推进各处理间差异逐渐增大,开花期达到显著水平。施氮量210 kg/hm~2的处理产量均较高,且控释氮肥一次性基施(CN4处理)或分2次施用(CN5处理)均比普通氮肥分多次施用(N1处理)的油菜产量高,但CN4、CN5处理间产量差异不显著,分别比对照显著增产20.36%和22.39%,比N1处理增产2.16%和3.89%,单株角果数分别比对照显著增加94.4%和86.3%。黄淮区域油菜生产上可推行控释氮肥施用量210 kg/hm~2且采用一次性全量基施施肥方式,轻简高效,更有利于油菜高产、稳产。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李志勇 王璞 翟志席 Marion Boening-Zilkens
在优化水肥条件下,冬小麦生育进程与传统水肥一致,株高、单位面积总茎数、叶面积指数和干物质积累量的动态变化与传统水肥差异不明显,物质生产结构优于传统水肥处理,主茎上四叶总叶面积略有减少,其基部节间长度明显缩短,穗下节间增长,穗数略微增加,穗粒数减少,收获时千粒重优势显著,最终产量略高于传统水肥。
关键词:
冬小麦 优化水肥 传统水肥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翟彩霞 吴欢欢 王丽英 陈丽莉 李若楠 窦菲 张彦才 李在涵
采用田间小区试验方法,研究了变性淀粉包裹型缓释尿素对冬小麦生长、旗叶净光合速率、旗叶水分利用率、产量及氮素农学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变性淀粉包裹型缓释尿素一次性基施,冬小麦单株干质量高于普通尿素处理,根系活力提高4.9%~16.66%,叶片净光合提高4.4%~9.4%,旗叶水分利用率提高8.63%~25.17%;收获期,缓释尿素处理氮肥效率及耕层土壤硝态氮含量均高于普通尿素处理,而深层土壤硝态氮含量低于普通尿素处理,冬小麦产量提高14.7%~16.5%。氮肥的种类、释放特性及施肥量是影响土壤硝态氮含量的主要因素,施肥量的提高可能增加土壤硝态氮通过氮素淋洗对地下水潜在污染风险。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张喜娟 李伟娟 李红娇 徐正进 陈温福 张文忠 赵明辉
以辽粳294、辽粳371为对照品种,研究了超级稻沈农265生长发育特性及产量形成特点。结果表明:超级稻沈农265产量达10.20 t/hm2,比2个对照品种分别增产11.72%和17.38%;有效穗数、千粒重均低于对照品种,但穗粒数达162粒/穗,比对照分别多29.54%和20.28%,结实率超过了96%,比对照分别高2.55%和7.47%;茎蘖发生较少,成穗率高于80%,且与对照差异不显著;叶面积指数小,最高叶面积指数为6.81;高效叶面积所占比例较高,高效叶面积率下降缓慢;抽穗前干物质积累量相对较少,抽穗后干物质积累量多;强弱势粒灌浆属于异步灌浆型,弱势粒灌浆启动慢,但灌浆持续时间较长,籽...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任守文 张浩 李赛明 宣依群 杨丙健 江喜春
对安徽白山羊及其二元杂交 (波×安 ,萨×安 )、三元杂交 (波×萨×安 ,马×萨×安 )和级进杂交 (波×波×安 )的生长发育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无论是二元杂交、三元杂交还是级进杂交 ,都能提高安徽白山羊的生长发育速度。二元杂交和三元杂交组合在 6月龄前生长较快 ,6月龄后变慢 ;级进杂交在 8月龄前生长发育较快 ,8月龄后生长发育速度变慢。随着波尔山羊基因含量的增加 ,生长发育速度加快。
关键词:
安徽白山羊 杂交 生长发育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徐庆国 黄丰 唐启源 毛友纯
选用近年选育和已在生产上大面积推广应用的 16个早稻品种 (组合 ) ,比较分析了各早稻品种 (组合 )之间的干物质积累、茎叶生长特性、根系生长特性的差异 .结果表明 :不同早稻品种 (组合 )的地上部干物质重、地下部干物质重、叶面积、绿叶数、苗高、主茎叶挺长、主茎茎基宽、单株分蘖数、最长白根长、白根数、最长黄根长与黄根数等农艺性状均存在明显的品种间遗传差异 ;而且这些农艺性状早期的生长速率均明显高于后期的生长速率 ,大部分性状在生长发育后期出现了负向增长 .
关键词:
早稻 品种 农艺性状 差异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孙占祥 孙文涛
在人工模拟条件下,采用“311-B”D饱和最优设计,探讨了水肥交互作用对玉米株高、茎基宽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玉米植株的株高与氮肥、灌水量、磷肥用量都呈正相关,其中氮肥用量影响最大,灌水量次之,磷肥用量影响最小;但氮肥用量与灌水量的交互、氮肥和磷肥的交互与株高呈负相关。与氮肥用量和灌水量的平方项呈负相关,说明过量的氮肥或灌水量都对植株的株高呈负效应。同样,玉米的茎基宽与氮肥用量、灌水量、磷肥用量呈正相关,其中氮肥对茎基宽的影响最为明显,灌水量次之,磷肥用量的影响最小。在本试验中,氮肥用量与灌水量的交互、磷肥和灌水量的交互与茎基宽呈正相关。氮肥、磷肥和灌水量对玉米产量均具有正效应,且符合报酬递...
关键词:
玉米 水肥交互作用 产量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