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856)
2023(9509)
2022(7270)
2021(6817)
2020(5089)
2019(11302)
2018(11263)
2017(21454)
2016(11930)
2015(13225)
2014(13370)
2013(13073)
2012(11864)
2011(10696)
2010(10832)
2009(10261)
2008(10224)
2007(9633)
2006(9043)
2005(8328)
作者
(34663)
(29696)
(28922)
(27828)
(18112)
(14072)
(12849)
(11309)
(11109)
(10382)
(10097)
(9652)
(9264)
(9190)
(9081)
(8702)
(8614)
(8511)
(8393)
(8203)
(7384)
(7359)
(7286)
(6810)
(6752)
(6629)
(6616)
(6295)
(6059)
(5899)
学科
(52703)
经济(52646)
(49400)
(38717)
农业(33118)
管理(25656)
业经(19712)
(17229)
企业(17229)
中国(17097)
地方(15745)
(12875)
农业经济(12529)
(12464)
方法(12207)
发展(11109)
(11092)
(10541)
数学(10376)
数学方法(10185)
(9552)
农村(9532)
(9254)
(8846)
(8783)
银行(8774)
(8601)
贸易(8594)
(8516)
(8424)
机构
学院(172278)
大学(164035)
(70965)
经济(69401)
研究(62155)
管理(60764)
(51844)
理学(51422)
理学院(50852)
中国(50269)
管理学(49799)
管理学院(49522)
农业(38998)
科学(37987)
(35083)
业大(32619)
(32293)
(31039)
中心(30138)
(28911)
研究所(28796)
(24486)
师范(24305)
农业大学(23848)
财经(23455)
(23080)
(22968)
北京(21926)
(21219)
(21113)
基金
项目(110970)
科学(86616)
研究(86402)
基金(77586)
(67656)
国家(66924)
科学基金(56050)
社会(55023)
社会科(51427)
社会科学(51413)
(45937)
基金项目(41172)
编号(38065)
教育(37454)
(37064)
自然(32882)
自然科(32021)
自然科学(32014)
自然科学基金(31398)
成果(30863)
(30361)
资助(29148)
(27684)
课题(25964)
重点(25280)
(23859)
发展(22841)
(22780)
(22751)
国家社会(22659)
期刊
(94238)
经济(94238)
(59746)
研究(51513)
中国(41531)
农业(40332)
学报(28758)
科学(26659)
大学(23077)
业经(22640)
(22255)
学学(22032)
(21995)
金融(21995)
教育(20418)
管理(18601)
(18171)
农业经济(15108)
农村(14815)
(14815)
技术(14461)
问题(14315)
(11954)
经济研究(11553)
财经(11078)
世界(10878)
经济问题(10446)
资源(9973)
农村经济(9641)
(9605)
共检索到27604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陈静  桂发亮  傅春  
根据虚拟水与水足迹的理论与计算方法,对我国西北和中部地区虚拟水含量进行研究。首先计算2000年江西省主要农产品虚拟水含量和城乡居民生活消费虚拟水含量,得出粮食作物的虚拟水含量为284.81×10~8m~3;城镇居民人均消费主要产品的虚拟水量为768.27 m~3;农村居民人均消费主要产品的虚拟水含量为670.17 m~3。然后在前人计算结果的基础上,将江西省与陕西省的城乡居民生活消费虚拟水含量进行比较分析,发现城镇居民人均消费粮食虚拟水含量都低于农村居民,陕西省居民人均消费虚拟水含量中粮食虚拟水含量比重大于江西省居民。通过进一步研究居民的消费结构,得出调整区域生产与消费结构,增加虚拟水贸易.是...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张志辉  刘卫军  
基于制度经济学的核心内容与产权制度的核心地位 ,认为引发西北地区农村资源严重破坏的主要根源是农村资源制度的缺陷 ,制约农村资源破坏乃至实现西北地区农村资源可持续利用的主要措施和途径是农村资源产权制度建设。立足于西北地区农村资源产权制度中存在产权的拥有不稳定、内容不细致、关系不明晰、运用不顺畅等问题 ,提出西北地区农村资源产权制度建设应从保护产权拥有、明晰产权关系、丰富产权内容、保障产权应用等几方面着手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周集平  
一,多渠道、多实体、综合筹资。 资金是生产要素的“粘合剂”,是商品经济的“血液”。没有资金,农村商品经济就无法发展,农业生产后劲就无法增强。农村经济发展所需要的资金不是哪一个经济实体能够“包办”的,它必须要由全社会的众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王晓君  石敏俊  王磊  
水资源短缺是制约干旱区经济发展的瓶颈因素,缓解水资源供需矛盾必须引入水资源需求管理政策。基于市场机制的价格调整和基于行政管理的数量控制是水资源需求管理的两种重要手段。论文基于分布式水资源-经济模型,在用水需求零增长、用水结构升级调整的情景下,研究了水价调整和水量控制在抑制农业用水需求中的政策效应。结果表明,因现行灌溉水价过低,农户对水价上涨不敏感,水量控制比水价调整更加有效。如果要达到相同的节水效果,水价调整政策下农户收入损失比水量控制要更大。水价调整政策下农户收入损失由于成本上涨和作物结构转换导致,水量控制政策下农户收入损失主要是作物种植规模压缩所致,两种政策均需考虑一定的利益补偿。水价调整...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董晓峰,何新胜  
文章对内陆地区通过提高城市化水平,有效推进区域开发的基本途径进行了较系统地探讨。首先分析了国外内陆地区以城市化促进区域开发的典型经验;接着,客观评价了我国西北地区城市化进展和特征;最后,提出了我国西北地区积极推进城市化的基本途径。
[期刊] 地方财政研究  [作者] 陈萍  
在农业生产分散化小型化的背景下,大陆和台湾都选择了通过建立农业服务体系将农民组织起来的道路,不同的是,台湾以内生性的服务体系为主,大陆则以外生性的农业服务体系为主。台湾农会的综合功能极大地提高了农村的内在组织力,给我们的启示是,建立一个治理结构合理、经济与社会功能互补、组织体系完善的农民自治组织,是提高农民组织化的有效途径。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龙自严  
我国农业现代化走什么道路?按照什么途径健康地向前发展?这是大家都很关心的问题。也是我们农村金融工作者,应当如何正确掌握资金使用方向、把钱用到刀刃上的大问题。本刊将陆续介绍这方面的研究意见。也希望各地农业银行同志,加强调查研究,摸清情况,总结经验,根据当地具体条件,提出因地制宜、切实可行的方案和见解,用以指导我们的工作。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党锐锋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任务,为做好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三农”工作指明了方向。当前,制约“三农”问题解决的主要因素之一是农村资金的短缺,而农村非正式金融制度的存在是对正式金融制度供给不足的有力补充。本文主要从非正式金融兴起的原因、引起的社会效应以及针对非正式金融的政策建议展开分析。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中国社会科学院“工资改革理论研究”课题组  
今年上半年,我们受人事部委托,赴新疆、甘肃和青海三省区就西北地区工资分配的格局进行了调查。现根据有关材料,提出本报告并建议: 一、西北工资、收入分配中的主要问题 1985年工资改革以来,全国工资分配格局在逐渐发育成长中的有计划商品经济推动下发生了明显变化,职工收入分配机制出现了一些难以用单一产品经济分配原则来解释的现象,其中西北五省区的工资(收入)的形成和增长过程也出现了一些新的问题。最为突出的是:一方面是单位内部的平均主义不断强化,另一方面是外部收入差距逐渐扩大。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田东川,程滨朴  
资金紧缺是困扰医院的严重问题,它直接影响到医院的生存和发展。 从医院经营过程来讲,目前资金紧缺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方面;其一,资产运用效率低。医院财务状况的强弱、获利能力的大小以及偿债能力,在很大程度上都取决于资产的运用效率。由于各项资产的配置不合理或者配置无效,资产未得到充分有效的使用,总体资产周转速度明显减慢,造成了医院经济效益降低,资金供应紧张,财务状况恶化。其二,投资决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蔡泳  马园园  
关键词: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姚双  
随着创业人群的增多,中小微企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日渐突出,目前我国中小微型企业已经突破1000万户,占企业总数的99%。然而"融资难"问题一直是中小微企业发展难以突破的瓶颈。一直以来,受宏观政策的影响,中小微企业在面临资金瓶颈时大多选择银行信贷的融资模式。然而由于其本身抗风险能力较差,难以适应银行贷款政策要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吉星  厚轶  张红霄  
我国脱贫攻坚战已取得全面胜利,如今进入相对贫困治理时期。本文在理论分析农业机械化选择与农户相对贫困关系的基础上,利用中国劳动力动态调查(CLDS)2014—2018年3期面板数据,基于面板Logit随机效应模型、扩展回归模型(ERM)、中介效应模型等计量手段实证检验农业机械化选择的多维减贫效应。以传统农耕为参照组的研究结果显示:(1)部分机械化的减贫效应约为5.6%,全部机械化的减贫效应约为7.4%,稳健性检验和工具变量法回归结果支持上述结论的可靠性;(2)中介效应模型证实农业机械化会通过人力资本培育的中间路径缓解相对贫困,具体包括增加兼职经历、激励培训参与和提升健康水平;(3)依据不同机械获取方式而言,购买农机服务的机械化减贫效应更强,自购农机方式下机械化不存在减贫效应。本文有助于理解农业机械化减贫效应的理论机制,可为农业机械化进程中相对贫困治理工作提供政策启示。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汪海华  顾健耀  
一、当前我国农村养老基本方式及存在的问题(一)家庭养老。在现有经济水平条件下及传统文化模式下,家庭养老是我国农村使用最为普遍和主要的养老方式,它所具有的优越性是任何其他养老方式都无法比拟和替代的。有关资料显示在县(农村地区)老年人口的全部经济来源有38.1%来自子女供给。但随着我国农村老龄化速度日渐加快,计划生育政策的深入推广,传统的家庭养老的功能正逐步弱化。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李卓汉  
在县(市)以下的区(镇)、乡建立统计站,是近几年统计改革中出现的新生事物,符合农村社会经济发展的要求,是加强农村统计建设的新途径。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商品经济的发展,使农村的生产管理体制和经营方式发生了深刻变化,因此,反映农村社会经济的统计工作与此不相适应,突出表现在以下几方面:一地农村经济已经或正在由单一型的农业向工业、交通运输业、建筑业、商业,服务业等综合型发展,统计调查面广了,任务增加了。同时随着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行和多种经营方式的出现,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