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15)
- 2023(479)
- 2022(376)
- 2021(338)
- 2020(277)
- 2019(682)
- 2018(625)
- 2017(1101)
- 2016(622)
- 2015(716)
- 2014(781)
- 2013(751)
- 2012(733)
- 2011(609)
- 2010(686)
- 2009(630)
- 2008(626)
- 2007(578)
- 2006(549)
- 2005(519)
- 学科
- 管理(1863)
- 济(1814)
- 经济(1809)
- 业(1458)
- 企(1296)
- 企业(1296)
- 银(975)
- 银行(975)
- 中国(939)
- 财(937)
- 行(912)
- 制(905)
- 融(715)
- 金融(715)
- 学(638)
- 理论(633)
- 制度(590)
- 度(590)
- 教育(562)
- 农(551)
- 业经(549)
- 务(547)
- 财务(547)
- 财务管理(545)
- 业务(523)
- 法(522)
- 企业财务(504)
- 贸(492)
- 贸易(492)
- 易(482)
- 机构
- 大学(8305)
- 学院(8068)
- 研究(2696)
- 中国(2686)
- 济(2670)
- 管理(2607)
- 经济(2569)
- 范(2100)
- 师范(2073)
- 财(2072)
- 理学(2003)
- 理学院(1971)
- 管理学(1918)
- 管理学院(1903)
- 京(1873)
- 江(1720)
- 师范大学(1545)
- 科学(1513)
- 中心(1492)
- 银(1382)
- 财经(1354)
- 所(1337)
- 银行(1326)
- 州(1299)
- 行(1256)
- 北京(1250)
- 教育(1212)
- 经(1211)
- 省(1141)
- 研究所(1096)
共检索到1596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上海立信会计学院学报
[作者]
王志伟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左兵 雷洪德
在我国著名教育家、哲学家、书法家涂又光先生逝世两周年之际,中国高等教育学会高等教育学专业委员会、华中科技大学教育科学研究院、岭南师范学院于2014年12月5-6日在湛江联合举办了"涂又光先生教育思想研讨会"。来自武汉、北京、上海、兰州、重庆、南宁、广州、深圳等地高校和科研院所的近30名专家学者参加了研讨会,这是国内研究涂又光先生学术精神与教育思想的一次学术盛会。一、缅怀和领略大师风采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常旭 王大任
2017年8月4日至5日,由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中国社会科学院科研局、中国经济史学会联合主办的"经济史理论与研究——吴承明、汪敬虞先生百年诞辰国际学术研讨会"在北京国谊宾馆隆重召开。这次会议是中国经济史学大师吴承明、汪敬虞先生百年诞辰的隆重纪念活动,是中国经济史和中国经济思想史学界的一次学术盛会,同时也是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以建所90周年为契机举办的"纪念名家大师"系列活动的首场重大活动。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蔡昉,中国社会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晏智杰
陈岱孙先生是我国老一辈著名经济学家和教育家,经济学界一代宗师,又是我相识相交近40年的恩师,对他的逝世我感到无比的哀恸。1957年当我考入北京大学经济学系时,陈岱孙先生是系主任,在大学三年级时他给我们讲授西方经济学说史课程,先生渊博的学识和炉火纯青的教学艺术,给我们留下了极为突出的印象。大学本科毕业后我有幸考取为他的研究生,得以在先生的直接指导下攻读西方经济学说及其历史,3年有余的耳提面命,不仅使我在业务方面获益匪浅,而且对先生的学识和师德有了切身的体验和感受。1965年我研究生毕业留校任教至今,一直在陈岱孙先生身边工作,他仍然是我的老师。几十年的亲承传授与合作共事,使我们师生结下了忘...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袁振宇 陈雨露 吴俊培 丛树海 杨灿明 解学智 高培勇 刘尚希 李万甫
本文由"庆祝陈共先生90华诞笔会"中的八篇文章精选而成,着重彰显陈共先生立德之高洁、立身之有成、立言之深邃,不仅深得同行敬佩,更是遍布桃李于天下,推动了中国财政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作为新中国财政理论的奠基人与开拓者,其学术思想与贡献,对今日的财政研究仍具有重大的理论与现实意义。
关键词:
财政 学术贡献 思想史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袁振宇 陈雨露 吴俊培 丛树海 杨灿明 解学智 高培勇 刘尚希 李万甫
本文由"庆祝陈共先生90华诞笔会"中的八篇文章精选而成,着重彰显陈共先生立德之高洁、立身之有成、立言之深邃,不仅深得同行敬佩,更是遍布桃李于天下,推动了中国财政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作为新中国财政理论的奠基人与开拓者,其学术思想与贡献,对今日的财政研究仍具有重大的理论与现实意义。
关键词:
财政 学术贡献 思想史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王庆成
我国著名的国民经济核算学专家和微观会计学专家、北京大学资深教授闵庆全先生,因多项脏器衰竭,医治无效,于2011年2月5日20时31分离我们而去。噩耗传来,悲恸万分。回忆先生在世时的音容笑貌,高风亮节,我们感慨万千,感念不已。我国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开拓者和奠基人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任致远
2005年8月3日,兰州市政府顾问、总建筑师,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发起人之一、顾问任震英同志在兰州逝世。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副秘书长任致远曾担任过任老的秘书,特作此文以表悼念。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秦中艮
与沈浩,我们有过一天的交往,有前后超过三个小时的交谈。对他的去世,作为个人,深感痛惜;作为财政宣传战线的一员,深表愧疚。写下这篇文字,似属偶然,其实也是必然。2008年10月,围绕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的主题宣传,我社采访组一行三人来到了小岗。行前我们对沈浩尚不甚了解,采访他是因为没有人比他更了解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成致平同志家属
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久经考验的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副部长级离休干部,中国共产党第十三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第七、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第八届全国人大财经委员会委员,原国家物价局局长、党组书记,中国价格协会原会长成致平同志因病医治无效,于2015年10月2日5时28分在北京逝世,享年89岁。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董志凯
吴老离开我们已经整整一年了,但是他的音容笑貌犹在耳边眼前。上个世纪80年代,正值我国重返"科学的春天"。在百废俱兴、欣欣向荣的社会科学舞台上,经济史得到越来越多经济学者的重视与关注。作为经济学与历史学的交叉学科,用什么样的方法指导经济史的研究与写作?不同研究背景、理论背景与学业基础的学者提出了不同的见解,有些甚至是相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王炯华
2015年6月13日,朱九思走完了他不同寻常的百年人生路。他的离世,给我带来了无尽的伤感!1980年,我参加社会科学研究人员全国统一招考。我报考湖南省社会科学院哲学助理研究员,却被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拟录。然而,我们几十位外地被录取人员的家属户口和住房短期内无法解决,因而录取通知也就卡壳了。因此,我准备去筹备恢复的衡阳矿冶工程学院(今南华大学)任教,恰逢华中工学院(以下简称华工)成立哲学研究所,由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万典武
著名经济学家、武汉大学著名教授曾启贤同志离开我们已10年了。他和我是武大经济系同班同学(1941-1945),以后又共读研究生。相交数十年,我写些他的治学、为人、交友等方面的突出优点,以缅怀这位学者的光辉一生。一、孜孜不倦的头名“状元”1941年刚进...
[期刊] 中国经济问题
[作者]
原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学部委员、著名的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家于光远先生已于去年9月26日病逝了,虽然已是高寿而善终,而本刊同仁依然深表悲痛。因为于老是本刊半个多世纪以来难得的一往情深的支持者和眷顾者。他是王亚南生前挚友。上世纪50年代来厦门,两人沐浴新时代春风,谈笑甚欢,王亚南校长请他品赏厦门黄则和花生汤等著名的风味小吃。2001年厦门大学举行已故校长王亚南诞辰100周年纪念活动,已是耄耋之年的于老还坐轮椅来参加。会后王洛林还亲自推着轮椅陪送他到王亚南铜像前凭吊。因此之缘,于老多次莅临厦大讲学参会,在本刊发表大作。他对本刊关怀备至。这里就他其中的几篇文章作例说。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