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634)
2023(2428)
2022(2130)
2021(1995)
2020(1662)
2019(3772)
2018(3691)
2017(6996)
2016(3893)
2015(4305)
2014(4167)
2013(4335)
2012(4240)
2011(3979)
2010(3943)
2009(3668)
2008(3607)
2007(3237)
2006(3040)
2005(2854)
作者
(13813)
(11349)
(11314)
(10767)
(7390)
(5522)
(5013)
(4465)
(4447)
(4105)
(4006)
(3938)
(3909)
(3880)
(3780)
(3543)
(3466)
(3462)
(3450)
(3394)
(3002)
(2976)
(2844)
(2800)
(2643)
(2604)
(2545)
(2493)
(2424)
(2376)
学科
(14422)
经济(14401)
管理(9779)
(9007)
(7539)
企业(7539)
(5812)
方法(5673)
数学(4549)
中国(4516)
数学方法(4462)
(3702)
(3678)
(3367)
理论(3071)
业经(2942)
(2768)
贸易(2766)
地方(2754)
教育(2723)
(2685)
(2527)
农业(2473)
(2447)
(2373)
(2260)
金融(2260)
(2221)
银行(2198)
环境(2180)
机构
大学(59421)
学院(56551)
研究(25513)
(21002)
经济(20468)
中国(18604)
管理(17713)
科学(17612)
(15279)
理学(14677)
(14670)
理学院(14421)
(14308)
管理学(13999)
管理学院(13911)
研究所(13406)
农业(12411)
业大(10986)
中心(10656)
(9785)
(9743)
(9368)
北京(9312)
(9025)
(8185)
师范(7987)
科学院(7938)
(7909)
农业大学(7682)
(7487)
基金
项目(37827)
科学(28611)
基金(27066)
(26207)
国家(25972)
研究(23777)
科学基金(20456)
自然(14956)
自然科(14597)
自然科学(14587)
(14353)
自然科学基金(14336)
社会(14054)
基金项目(13614)
(13568)
社会科(13173)
社会科学(13166)
资助(11870)
教育(11187)
重点(9316)
计划(8871)
编号(8631)
(8350)
(8329)
科技(8071)
成果(7833)
科研(7658)
(7645)
创新(7195)
课题(7101)
期刊
(26344)
经济(26344)
研究(18855)
中国(15896)
学报(15287)
(13772)
科学(12416)
大学(10788)
学学(9961)
农业(9336)
教育(8396)
管理(8189)
(7595)
(5288)
(5059)
金融(5059)
业大(4402)
技术(4193)
经济研究(4170)
财经(4021)
(3726)
农业大学(3708)
图书(3627)
(3532)
国际(3415)
业经(3265)
世界(3068)
问题(3062)
林业(2955)
(2919)
共检索到9606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李振声  
共和国的第五任财政部长、我国财政战线的老革命、老前辈吴波同志离开我们已经十年了,可在财政人的心目中,他的形象依然是那么地鲜活和生动。那天,我们厅的离退休老同志集体学习财政部关于向吴波同志学习的通知,大家回忆起在老部长领导下共同为财政事业开拓耕耘不懈奋斗的日日夜夜,缅怀老部长为财政事业呕心沥血鞠躬尽瘁的点点滴滴,不禁心情激动,热泪盈眶。大伙委托我写篇缅怀和纪念吴老的文章,我为难了,吴老是财政人的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秦中艮  
与沈浩,我们有过一天的交往,有前后超过三个小时的交谈。对他的去世,作为个人,深感痛惜;作为财政宣传战线的一员,深表愧疚。写下这篇文字,似属偶然,其实也是必然。2008年10月,围绕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的主题宣传,我社采访组一行三人来到了小岗。行前我们对沈浩尚不甚了解,采访他是因为没有人比他更了解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胡燕  
送葬的人群排起了长队,怀着沉痛的心情前来为罗哲文先生送行。天公也善解人意一般,本来还是晴空万里,瞬间变得阴沉起来,渐渐黑云压顶,像有一场雷雨顷刻到来,确又欲哭无泪。一时间天人同悲,都在哀悼这位享有盛誉的泰斗大师。他的离世,使中国古建筑界失去了一位贤达,也使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失去了一位巨匠。
[期刊] 图书馆论坛  [作者] 刘锋  何建新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吴雪   刘静武  
2004年的8月22日是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诞辰100周年纪念日。 8月24日,财政部科研所特邀了几位财政界前辈与中青年学者共聚一堂,在贾康所长的亲自主持下,畅谈学习邓小平理论的感想和体会。老一代人根据亲身经历的讲述,带给我们生动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董志凯  
吴老离开我们已经整整一年了,但是他的音容笑貌犹在耳边眼前。上个世纪80年代,正值我国重返"科学的春天"。在百废俱兴、欣欣向荣的社会科学舞台上,经济史得到越来越多经济学者的重视与关注。作为经济学与历史学的交叉学科,用什么样的方法指导经济史的研究与写作?不同研究背景、理论背景与学业基础的学者提出了不同的见解,有些甚至是相
[期刊] 中国注册会计师  [作者] 王军  
(2008年11月21日)尊敬的各位老领导,各位同事,各位朋友:今天,我们欢聚一堂,隆重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和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成立20周年。我受谢部长的委托,代表财政部,首先对改革开放以来注册会计师行业取得的发展建设成就,表示热烈的祝贺!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王炯华  
2015年6月13日,朱九思走完了他不同寻常的百年人生路。他的离世,给我带来了无尽的伤感!1980年,我参加社会科学研究人员全国统一招考。我报考湖南省社会科学院哲学助理研究员,却被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拟录。然而,我们几十位外地被录取人员的家属户口和住房短期内无法解决,因而录取通知也就卡壳了。因此,我准备去筹备恢复的衡阳矿冶工程学院(今南华大学)任教,恰逢华中工学院(以下简称华工)成立哲学研究所,由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万典武  
著名经济学家、武汉大学著名教授曾启贤同志离开我们已10年了。他和我是武大经济系同班同学(1941-1945),以后又共读研究生。相交数十年,我写些他的治学、为人、交友等方面的突出优点,以缅怀这位学者的光辉一生。一、孜孜不倦的头名“状元”1941年刚进...
[期刊] 中国经济问题  [作者]
原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学部委员、著名的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家于光远先生已于去年9月26日病逝了,虽然已是高寿而善终,而本刊同仁依然深表悲痛。因为于老是本刊半个多世纪以来难得的一往情深的支持者和眷顾者。他是王亚南生前挚友。上世纪50年代来厦门,两人沐浴新时代春风,谈笑甚欢,王亚南校长请他品赏厦门黄则和花生汤等著名的风味小吃。2001年厦门大学举行已故校长王亚南诞辰100周年纪念活动,已是耄耋之年的于老还坐轮椅来参加。会后王洛林还亲自推着轮椅陪送他到王亚南铜像前凭吊。因此之缘,于老多次莅临厦大讲学参会,在本刊发表大作。他对本刊关怀备至。这里就他其中的几篇文章作例说。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李玉环  
今年是杨纪琬教授诞辰100周年。敬爱的杨纪琬教授离开我们已经十八年,但杨先生的音容笑貌仍不时浮现在眼前。我第一次见到杨先生是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期。大约是1980年,杨先生到江西财经学院作学术报告,当时我正在江西财经学院财政系学习,慕名大师讲学,第一次聆听了杨先生关于会计改革方面的学术报告。后来报考录取为中央财政金融学院研究生时,由于学校对外交流出国进修的原因,我由报考的财政学专业转入会计学专业学习,毕业后分配到财政部会计司从事会计准则研究起草方面的工作。当时杨先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巨星陨落,举世同悲。噙泪忆丰功,立志继伟业。同心坚定向未来,誓将遗愿化宏图。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中国著名经济学家、管理学家,第十届、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财经委员会委员,中国社会科学院原党组成员、副院长,中国企业管理研究会会长,本刊原主编(1995年第11期-1999年第1期)陈佳贵研究员因病医治无效,于2013年2月2日在北京逝世,享年69岁。他1944年11月29日(农历10月14日)出生于四川省岳池县一个普通农民家庭。1964年9月考入中国人民大学计划统计系。1969年9月在北京东方红炼油厂劳动锻炼。1970年9月至1978年10月,在甘肃省农宣队平凉分队、地处天水的甘肃棉纺织厂工作,先后任小组长、生产科长、党支部书记,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朱显平  张剑宇  П.С.杰伊聂京  朱显平  王伟  刘清才  娜日娜  
2017年7月5~6日,吉林大学与俄罗斯国防部、外交部、俄罗斯军事科学院在莫斯科共同举办了纪念中国全面抗日战争的国际学术会议,并取得了圆满成功,参会的专家学者和各界人士近500人。在莫斯科首次举办纪念中国抗战的大型国际会议,具有深远的理论和现实意义。由于受篇幅所限,不能将会议的众多成果一一展示出来,在此我们选择了几篇提交的发言,从不同角度反映了此次国际会议的部分观点和中俄合作开展二战—抗战研究所倡导的精神,以笔谈的形式呈现给读者,希望能给人以启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