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799)
- 2023(7178)
- 2022(5980)
- 2021(5761)
- 2020(4560)
- 2019(10061)
- 2018(10171)
- 2017(16753)
- 2016(10402)
- 2015(11764)
- 2014(11515)
- 2013(10009)
- 2012(8809)
- 2011(8422)
- 2010(8709)
- 2009(7489)
- 2008(6785)
- 2007(6110)
- 2006(5391)
- 2005(4804)
- 学科
- 济(28083)
- 经济(28065)
- 教育(21569)
- 管理(21369)
- 业(15993)
- 中国(14228)
- 企(13169)
- 企业(13169)
- 理论(11308)
- 教学(10717)
- 地方(10130)
- 方法(9016)
- 学(8938)
- 农(8151)
- 数学(7311)
- 数学方法(7126)
- 技术(6913)
- 地方经济(6780)
- 业经(6524)
- 发(6259)
- 研究(6176)
- 学法(5956)
- 教学法(5956)
- 农业(5434)
- 发展(5277)
- 和(5249)
- 学理(5195)
- 学理论(5195)
- 展(5154)
- 财(5025)
- 机构
- 大学(126289)
- 学院(126002)
- 研究(45232)
- 管理(39364)
- 济(36986)
- 经济(35736)
- 理学(33836)
- 教育(33714)
- 理学院(33270)
- 管理学(32360)
- 管理学院(32091)
- 范(31637)
- 师范(31490)
- 京(28243)
- 科学(28033)
- 师范大学(25685)
- 中国(25160)
- 所(21951)
- 技术(21222)
- 江(20906)
- 职业(20828)
- 研究所(20167)
- 中心(19468)
- 北京(18289)
- 州(17025)
- 院(16739)
- 财(16129)
- 农(15356)
- 业大(15346)
- 职业技术(14420)
- 基金
- 项目(84140)
- 研究(72737)
- 科学(68068)
- 基金(54486)
- 家(46160)
- 国家(45617)
- 教育(43864)
- 社会(41530)
- 社会科(39075)
- 社会科学(39072)
- 科学基金(38797)
- 省(37258)
- 编号(34813)
- 划(32912)
- 成果(30928)
- 基金项目(28148)
- 课题(27907)
- 年(24571)
- 自然(22358)
- 自然科(21846)
- 自然科学(21841)
- 自然科学基金(21379)
- 规划(21263)
- 重点(21231)
- 项目编号(20791)
- 资助(20692)
- 发(20670)
- 部(19426)
- 创(18788)
- 性(18347)
共检索到19458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杨萌
缄默知识在教师教育中起着制约性作用,影响着教师的教育行为。缄默知识的显性化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途径。传递缄默知识的有效途径是师徒制,而"影子培训"恰恰就是师徒制在教师教育培训当中的体现。因此,影子培训的实效性与缄默知识的显性化密不可分,影子培训的实施必须充分重视缄默知识,必须在缄默知识理论指导下进行,两者只有相互推动、相互协调,才能实现教师培训的整体实效性。
关键词:
缄默知识 教师教育 影子培训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李芳
缄默知识是教师知识结构的组成部分,对教师个人发展起着重要作用。目前的校本培训实践中存在着忽视教师缄默知识的问题,这也是导致教师培训动力不足,自主参与培训积极性不高,校本培训实效不强的原因之一。校本培训中可以通过倡导"反思性实践"培训理念,构建教师学习型组织,改进培训方法,完善校本培训内容等措施进行改进,从而促进缄默知识的丰富和完善,提高校本培训的实效性。
关键词:
缄默知识 校本培训 教师专业发展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谭友坤
教师教育教学实践智慧本质上是一种缄默知识。缄默知识具有文化性、层次性、不可言传性、非逻辑性、非公共性和情境性等特征,实现缄默知识的显性化成为新入职教师实践智慧习得的关键。通过有效实施师徒制,切实提高新教师入职培训的实效性,转识为智,优化校内文化,建立实践共同体,可帮助新入职教师共享共创实践智慧,实现专业发展。
关键词:
缄默知识 新入职教师 实践智慧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谢志平 周德义
教师知识是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前提与基础,缄默知识作为教师知识中的一类,在职业教育教师专业化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从缄默知识的内涵入手,探索它与职业教育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内在联系,并试从教师个体专业化和教师群体专业化两个角度,挖掘教师的缄默知识,促进教师自身及群体的发展,从而推动职业教育教师专业化发展。
关键词:
缄默知识 职业教育 教师专业化发展
[期刊] 中国远程教育
[作者]
文继奎 杜杉杉 黄警钟
培训是提升在职教师教育技术能力的主要途径。目前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训缺乏对教师的生命关怀影响其培训效果。教育生态观整体系统性、动态开放性的基本理念及对教师内在认知与追求和谐发展的关注,为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训提供了新的视角。依据教育生态观从培训分析、学习者分析、学习活动设计和学习评价四个方面设计并实施培训计划,使培训效果有较大的改善。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杨梅
教师的缄默知识对学生的影响既有积极的影响,也有消极的影响。教师只有认清了自身的缄默知识对学生的制约所在,才能理性地开展教育教学活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
缄默知识 学生 影响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赵亚婷
现场学习是能将教师的求知热情及所学纳入教师精神生命的学习方式。现场之“现”指向时间维度的现时性,现场之“场”指向空间维度的情境性,两者的交互彰显出学习即意义在现场中敞开的过程。培训现场是教师现场学习的方式之一,研究发现,培训现场中教师处于抑身扬心的境遇之中,并彰显出身心分离的被动化学习样态。身体是整全性的身体,整全性的身体构成了教师现场学习的原初性基础,以具身性学习理论为基础,教师的现场学习应该强调教师的身体参与、身体体知和身体表达,以使教师实现身心合一的实践行动。
关键词:
身体 教师学习 现场学习 培训现场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董爱霞
默会知识对于教师教育的发展有着不可或缺的功用,这已然是一个人所共知的重要事实。在教师教育课程改革的当下,对默会知识的内容重新审视仍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本文通过文献资料法,结合逻辑分析方法,对波兰尼提出的默会知识的思想内容进行深入剖析,并对当前教师教育课程默会知识难以体现的现实困境进行梳理。而后,从默会知识的内在性、实践性、生成性以及个体性等几个方面入手,提出默会知识视角下教师教育课程改革与实践重构的具体导向,以期为我国的教师教育课程的发展与改革提供新的思路与启示。
关键词:
默会知识 教师教育 实践能力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马慕青 杜燕红
马慕青、杜燕红在《现代教育科学》2016第5期中撰文,分析了中美两国教师在职培训的背景,比较了中美教师在职培训体系的诸多方面,针对我国农村地区教师培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若干建议,以期对我国教师在培训制度的完善有所贡献。美国有超过40万人的教师在农村学校任教,然而其教师队伍质量不高,与城市有较大的差距,这严重制约着美国教育公平目标的实现。20世纪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李诚 吴晨生
缄默知识在情报研究工作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文章从缄默知识的角度研究了情报人才培养问题。通过分析情报研究过程、情报人才所应具备的能力,探索了缄默知识与情报研究的关系,阐述了缄默知识对情报人才培养的重要性,提出了情报人才培养的新模式。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刘燕 禹春晖
一直以来,党和政府都十分注重国家的教育发展,发展职业教育更是我国向"新四化"迈进的重要保障,也是我国实现教育公平以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前提。但是,目前高等院校专业教师队伍建设,尤其是"双师型"视域下高等院校专业教师培训体系构建一直是一大难题,还需要教育工作者进行进一步的探索。
关键词:
双师型教师 高等院校 培训体系构建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黄燕芬
教育信息化背景下,信息技术素养已逐渐成为中小学教师必备的专业能力。TPACK知识是教师在课堂实践中利用技术进行教学的一种高度综合的复杂性知识,强调教师知识的多面性、灵活性和情境性。将TPACK知识引入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培训,是切实提高教师在信息化环境下的教育教学能力、促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的一条有效途径,为优化教师信息技术培训提供了一种全新视角。
关键词:
TPACK 中小学教师 信息技术培训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于忠海
由于培训者和新教师在职业认知方面的理解不同,教师入职培训存在着理论认识、示范课效能和职业信念等三方面的逆差。其症结在于培训者将新教师定位于按既定模式、方法和程序操作、执行的技术人员;将教师入职培训定位于在内容上追求完美性、无限性,在形式上唯报告、讲座、观摩是从的灌输性训练。为此,培训者应反省和新教师之间的职业认知逆差,超越教师的技术角色窠臼,强化新教师作为人的职业认同教育;立足新教师职前教育和职后发展的成长契机,开展衔接性培训;摒弃报告、讲座、观摩为代表的大班灌输性培训,代之以工作坊和案例教学等张扬教师职业实践属性的主体性培训。
关键词:
职业认知 逆差 新教师 入职培训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范迪新
文章结合校本培训的内涵,在分析职业院校教师专业发展中校本培训实效性的基础上,从培训制度化、方式多元化、内容个性化以及评价标准科学化四方面构建教师校本培训机制,促进我国职业院校教师专业发展。
关键词:
校本培训 职业院校 教师专业发展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潘涛
经济学视域下新生代农民工教育培训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不仅有利于形成新生代农民工的比较优势,促进他们的职业流动,而且有利于增加新生代农民工的经济收入,促进农村经济结构的转型。经济学视域下新生代农民工教育培训的实施,应采取以下策略:加强思想教育,引导转变择业观念;注重技能培训,提升职业素养;构建多元化教育培训融资体系,提供经费保障;培训形式多样化,适合新生代农民工学习特点;培育多元教育培训主体,增加培训机构供给量。
关键词:
经济学 新生代农民工 教育培训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