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506)
- 2023(6101)
- 2022(5002)
- 2021(4473)
- 2020(3647)
- 2019(8125)
- 2018(8146)
- 2017(15022)
- 2016(8350)
- 2015(9222)
- 2014(9045)
- 2013(8766)
- 2012(8151)
- 2011(7427)
- 2010(7553)
- 2009(7196)
- 2008(7233)
- 2007(6695)
- 2006(5915)
- 2005(5574)
- 学科
- 管理(31951)
- 济(28670)
- 经济(28601)
- 业(27612)
- 企(23177)
- 企业(23177)
- 财(11950)
- 制(11872)
- 方法(9764)
- 农(9654)
- 体(8457)
- 学(8453)
- 环境(8313)
- 中国(8290)
- 业经(8107)
- 数学(7986)
- 数学方法(7907)
- 体制(7212)
- 务(6904)
- 财务(6885)
- 财务管理(6867)
- 划(6822)
- 企业财务(6536)
- 银(6472)
- 银行(6448)
- 农业(6355)
- 行(6141)
- 融(6059)
- 金融(6055)
- 技术(6002)
- 机构
- 大学(123407)
- 学院(122710)
- 济(49034)
- 经济(47993)
- 管理(44860)
- 研究(42988)
- 理学(38581)
- 理学院(38129)
- 管理学(37453)
- 管理学院(37235)
- 中国(32095)
- 科学(26939)
- 财(26340)
- 京(25829)
- 农(25003)
- 所(22261)
- 业大(21011)
- 研究所(19987)
- 财经(19901)
- 农业(19576)
- 江(19409)
- 中心(19298)
- 经(17949)
- 北京(15864)
- 院(15396)
- 经济学(15335)
- 省(15097)
- 州(14882)
- 财经大学(14691)
- 范(14130)
- 基金
- 项目(83894)
- 科学(66067)
- 基金(61806)
- 研究(58470)
- 家(55042)
- 国家(54600)
- 科学基金(46606)
- 社会(38355)
- 社会科(36317)
- 社会科学(36308)
- 省(33361)
- 基金项目(32799)
- 自然(30767)
- 自然科(30016)
- 自然科学(30001)
- 自然科学基金(29467)
- 划(27744)
- 教育(26462)
- 资助(24286)
- 编号(21927)
- 制(21286)
- 重点(19428)
- 成果(18414)
- 部(18296)
- 创(18088)
- 发(17643)
- 创新(17125)
- 国家社会(16363)
- 科研(16032)
- 课题(15865)
共检索到18725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李梅青 王康 夏善伟 周鑫
【目的】研究绿豆活性肽对小鼠H22肝癌移植瘤的抑制作用,为绿豆资源的综合利用提供参考。【方法】建立H22鼠肝癌荷瘤小鼠模型,研究不同剂量(400,800和1 600 mg/kg)绿豆活性肽对小鼠H22移植性肿瘤的抑制作用及对胸腺、脾脏指数和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采用ELISA测定瘤组织TE端粒酶活性以及Bcl2、Bax的表达量,初步探究绿豆活性肽的作用机制。【结果】绿豆活性肽对荷瘤小鼠H22肿瘤的生长有明显的抑制作用,给药剂量为1 600 mg/kg时抑制率达32.6%;绿豆活性肽能增大荷瘤小鼠胸腺指数和脾
关键词:
绿豆活性肽 H22荷瘤小鼠 肿瘤抑制作用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刘彬 王小龙
将不同质量浓度 (0 3、 0 5、 0 6、 0 8、 1 0、 1 2、 1 5和 2 0 μg·mL-1)的亚硒酸钠加入大鼠的肝癌细胞 (RH 35 )和正常肝细胞 (BRL)的体外培养液中 ,分别在不同时间 (2 4、 4 8、 72和 96h ;2 4、 5 6和 96h)检测肝癌细胞和正常肝细胞的活性、增殖能力、生长曲线等指标。结果表明 ,随着浓度和时间增加 ,亚硒酸钠对肝癌细胞的生长抑制作用逐渐增强 ;随时间的延长 ,亚硒酸钠对正常肝细胞的生长呈现一定的抑制作用 ,但浓度变化对正常肝细胞生长抑制的作用不明显。
关键词:
亚硒酸钠 大鼠 肝癌细胞 抑制作用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王永斌 王允祥 陆兆新
从雷蘑(Clitocybe gigantean)AS 5.105深层发酵的滤液中分离得到胞外粗多糖CEP,以KM系S180荷瘤小白鼠为试验模型,用免疫器官重量法,进行高、中、低剂量CEP的腹腔注射试验。结果表明,CEP能明显提高小白鼠的免疫功能,具有较高的抑瘤活性,并与剂量呈显著相关性;高剂量组与对照组相比较,小白鼠胸腺指数和脾脏指数均有显著增加(P<0.05);与低剂量组相比较,脾脏指数有显著增加(P<0.05)。
[期刊]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李亚姣 雷文 秦云 应畅 周秀梅
人类肝细胞癌是全球最常见和具有高致命性的癌症之一.中国的肝癌患者在全球居于首位,目前仍然没有找到有效的方法来治疗肝癌.近年,溶瘤痘病毒(vaccinia virus)由于其高效的抗癌效应,副反应较低和良好的安全性已成为一种癌症治疗的新方法,且已经广泛应用于癌症的治疗中.索拉非尼,一种新型的肿瘤激酶抑制剂,作为化疗药物可安全有效地治疗肝癌,且已应用于临床试验中.本实验将索拉非尼与溶瘤痘病毒联用并探究其在肝癌细胞中的抗肿瘤的效应.通过体外MTT,Hochest,流式细胞术,Western blot等细胞实验和
关键词:
溶瘤痘病毒 索拉非尼 联合治疗 肝癌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周琳 张琪 梁帅 余关林 赵善廷 许信刚
【目的】研究新城疫病毒(New Castle Disease Virus,NDV)、康莱特注射液(Kanglaite Injection,KLT)及NDV+KLT联用治疗肝癌肿瘤过程中,癌组织的病理变化以及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alpha,TNF-α)在肿瘤组织中的表达情况,探究TNF-α在抗肿瘤过程中的作用,为应用生物素治疗肿瘤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方法】建立小鼠H22肝癌肿瘤模型,将96只荷瘤小鼠随机均分成生理盐水对照组(0.8mL/只)、NDV治疗组(0.8mL/只)、KLT治疗组(0.5mL/只)及NDV+KLT联合治疗组共4组,分别在治疗后的4...
关键词:
TNF-α NDV KLT H22肝癌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王丽平 陆承平
【目的】评价猪链球菌感染对小鼠肝脏药物代谢酶活性的影响。【方法】120只雄性ICR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和2个感染组,后者分别人工感染猪链球菌2型强毒力株HA9801和弱毒力株SS2-H,于感染不同时间测定小鼠体内肝脏药物代谢酶活性的变化。【结果】感染HA9801菌株的小鼠,细胞色素P450(CytP450)、细胞色素b5(Cytb5)、NADP-细胞色素C还原酶(NCCD)活性从第3日开始极显著(P<0.01)或显著(P<0.05)降低,第10日时降至最低(NCCD于第5天时最低),第15日时活性有所增强,但仍显著低于对照组;红霉素-N-脱甲基酶(ERND)活性从第5日开始极显著地降低(P<0...
[期刊]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作者]
贾晶晶 土志涵 练颖康 郁东晨 沈和定
体外试验研究瘤背石磺多糖(Onchidium reevesii polysaccharides, OSP)和硫酸酯化修饰后瘤背石磺多糖(Sulfated Onchidium reevesii polysaccharides, S-OSP)对人宫颈癌Hela细胞生长的影响,并以阳性药物顺铂(0.5、0.75、1.5μg/mL)作为对照。将不同质量浓度(50、75、150μg/mL)的OSP和S-OSP作用于Hela细胞,用CCK-8法分析Hela细胞在12、24、48和72 h的增殖情况,用流式细胞仪分析细胞周期,并应用qRT-PCR检测相关凋亡基因的表达变化。结果表明,OSP和S-OSP均能降低Hela细胞活性并诱导其凋亡,而且S-OSP比OSP更能显著抑制Hela细胞增殖活性,表明硫酸酯化修饰改变了多糖结构进而影响多糖抗肿瘤活性。作用48 h后,3种质量浓度OSP组Hela细胞生长抑制率分别为60%、67%和71%;S-OSP组Hela细胞生长抑制率分别为74%、77%和84%;顺铂组Hela细胞生长抑制率分别为82%、86%和90%。流式细胞术检测显示OSP和S-OSP作用24 h后,细胞早期和晚期凋亡的比率显著,G0/G1期细胞比例增多,S期细胞比例不断降低;实时荧光定量表明促凋亡基因Caspase-3的表达量随药物质量浓度的提高显著增加,抗凋亡基因Bcl-2和Bcl-xL的表达量随药物质量浓度的提高无明显变化,说明OSP和S-OSP可通过调节Caspase信号通路诱导Hela细胞凋亡。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韩秀英 王文桥 张小风 马志强 李红霞
采用小株子叶法测试了22种植物提取物对黄瓜白粉病菌的抑制作用。其中水蓼、川黄柏、连翘等8种植物提取物对黄瓜白粉病菌具有较好抑制作用,EC50值均小于0.5%,除茵陈和马齿苋外,其他6种植物提取物对黄瓜白粉病的保护效果均高于治疗效果。8种植物提取物在1.25%浓度下对黄瓜白粉病的保护效果均高于化学药剂三唑酮100μg/mL(74.42%);1.25%的川黄柏、广藿香、马齿苋、蛇床子、南五味子提取物对黄瓜白粉病的治疗效果达到82%以上,高于三唑酮100μg/mL(78.89%),说明在黄瓜白粉病发生之前或初期使用这8种植物提取物能够达到较好的防治效果。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韩招久 韩召军 陈长琨 王荫长
以二化螟为材料研究了杀虫单、甲胺磷和顺丁烯二酸二乙酯 (DEM)对谷胱甘肽转移酶 (GSTs)的抑制作用。离体抑制试验结果表明 ,杀虫单和DEM都对二化螟GSTs活性有强烈的抑制作用 ,在实验设置的反应体系中 ,2 5mmol·L-1杀虫单和DEM与酶液保温 2min后 ,对GSTs的抑制率达到 70 %以上 ;6min后 ,达到 90 %以上。杀虫单和DEM的抑制中浓度 (IC50 )分别是 1 33和 1 71mmol·L-1,而甲胺磷没有抑制作用。活体实验结果显示 ,用 0 1mol·L-1杀虫单、甲胺磷和DEM 0 0 5 μL分别处理二化螟 4龄幼虫 48h后 ,杀虫单和DEM...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张衍荣 王小菁 张晓云 文锋
观察了不同浓度的水杨酸(salicylic acid,SA)对豇豆枯萎病病菌的孢子萌发、菌丝生长、感病品种挑战接种后幼苗发病率、-β1,3-葡聚糖酶和几丁质酶酶活性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大于2.0 mmol/L的SA溶液都能显著地抑制豇豆枯萎病病菌孢子的萌发;在1.0~10.0 mmol/L范围内,SA浓度越大对菌丝的抑制作用越强;在不影响豇豆感病品种幼苗正常生长的情况下,以5.0 mmol/L的SA最为有效,幼苗发病率仅为23.2%;感病品种经SA处理后引起了-β1,3-葡聚糖酶和几丁质酶活性的升高,挑战接种后的酶活性变化比未经SA处理的上升早且快。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张量 张敬泽
【目的】从木霉(Trichoderma spp.)代谢产物中获得对疫霉菌(Phytophthora spp.)有抑制作用的活性拮抗化合物,并评价其对其他植物病原菌的生防潜力,为木霉生防菌株及其产生拮抗化合物的利用提供依据。【方法】用玻璃纸筛选法筛选产生拮抗化合物的木霉菌株,这些化合物对疫霉菌有强烈的抑制活性。在PDA上培养获得的木霉菌株作为接种体,进一步接种在稻米培养基上扩大培养,用于拮抗化合物的提取。木霉培养物经乙酸乙酯萃取、过滤和浓缩等程序,获得最初的粗提物。粗提物进一步通过柱层析、薄层层析纯化和生物活性测定,确定活性组分并获得纯的样品。依据样品的化学特性,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汪瑾 杜明勇 于玉凤 卢亚萍
以几种常见农作物材料(包括大麦秆、小麦秆、水稻秆、大豆杆、大豆荚、油菜杆和玉米秆)及茶叶为材料,检测它们在灭菌前、后的抑藻效果以及抑藻特性。结果表明:大麦秆、水稻秆、大豆杆、大豆荚和茶叶浸提液对铜绿微囊藻生长都有明显的抑制效果,但灭菌后大麦秆、水稻秆、大豆杆和大豆荚的抑藻效果大大降低,均低于50%。茶叶浸提液在灭菌前、后的抑藻效果一样,而且低浓度的茶叶具有持续、良好的抑藻效果。不同品种的茶叶均具有良好的抑藻效果,对于初始浓度为106mL-1的铜绿微囊藻培养液,6种绿茶的抑藻效果都接近100%,红茶的抑藻效果低于绿茶。放置2年的陈旧茶叶也具有很好的抑藻效果,12 d时0.1 g·L-1茶叶浸提液...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贾睿1 2 杜金梁2 曹丽萍2 徐跑1 2 殷国俊1 2 柏爱旭3
为探讨黄芪多糖对鲤肝细胞的保护作用,利用8 mmol/L的四氯化碳(CCl4)作用肝细胞4 h来构建鲤肝细胞体外损伤模型,用不同质量浓度(0.2、0.4和0.8 mg/mL)的黄芪多糖分别前处理、后处理和前后处理肝细胞,然后观察肝细胞形态,检测肝细胞活力,细胞上清中谷草转氨酶(GOT)、谷丙转氨酶(GPT)、乳酸脱氢酶(LDH)、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丙二醛(MDA)含量以及肝细胞中细胞色素P450酶1A和3A(CYP1A和CYP3A) mRNA的相对表达量。结果显示:黄芪多糖显著地抑制由CCl4损伤引起的肝细胞培养上清中GPT、GOT、LDH活性和MDA含量的升高,提高SOD活性及肝细胞...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贾睿 杜金梁 曹丽萍 徐跑 殷国俊 柏爱旭
为探讨黄芪多糖对鲤肝细胞的保护作用,利用8 mmol/L的四氯化碳(CCl4)作用肝细胞4 h来构建鲤肝细胞体外损伤模型,用不同质量浓度(0.2、0.4和0.8 mg/mL)的黄芪多糖分别前处理、后处理和前后处理肝细胞,然后观察肝细胞形态,检测肝细胞活力,细胞上清中谷草转氨酶(GOT)、谷丙转氨酶(GPT)、乳酸脱氢酶(LDH)、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丙二醛(MDA)含量以及肝细胞中细胞色素P450酶1A和3A(CYP1A和CYP3A)mRNA的相对表达量。结果显示:黄芪多糖显著地抑制由CCl4损伤引起的肝细胞培养上清中GPT、GOT、LDH活性和MDA含量的升高,提高SOD活性及肝细胞的...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陆英 邓林燕 朱丽娜 李觅路
采用分析型高效液相色谱仪对鼠曲草提取物进行分离、鉴定,并测定了鼠曲草提取物及其中3个组分对α–淀粉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从鼠曲草提取物中分离出7个组分,并鉴定出3个组分,分别为3,5–O–咖啡酰基奎宁酸,3,4–O–咖啡酰基奎宁酸,2′,4,4′–三羟基–6′–甲氧基–查尔酮–4′–O–β–D–葡萄糖;当α–淀粉酶质量浓度达到1.67 mg/m L时,鼠曲草提取物、3,5–O–咖啡酰基奎宁酸、3,4–O–咖啡酰基奎宁酸、2′,4,4′–三羟基–6′–甲氧基–查尔酮–4′–O–β–D–葡萄糖的抑制率分别为32.37%、84.53%、63.07%、71.22%,半抑制浓度IC50分别为2.71、...
关键词:
鼠曲草 提取物 α–淀粉酶 抑制作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