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750)
2023(6622)
2022(5472)
2021(4815)
2020(3885)
2019(8556)
2018(8077)
2017(15103)
2016(8334)
2015(8863)
2014(8278)
2013(8088)
2012(7337)
2011(6427)
2010(6083)
2009(5458)
2008(5109)
2007(4228)
2006(3587)
2005(2893)
作者
(26247)
(21861)
(21843)
(20363)
(14017)
(10848)
(9708)
(8740)
(8330)
(7539)
(7535)
(7225)
(7154)
(7134)
(6864)
(6606)
(6605)
(6578)
(6355)
(6176)
(5778)
(5354)
(5154)
(5013)
(4891)
(4864)
(4770)
(4769)
(4570)
(4487)
学科
(31129)
经济(31096)
管理(25423)
(24643)
(19693)
企业(19693)
方法(15659)
数学(14189)
数学方法(14094)
(8974)
(8790)
中国(8088)
环境(7926)
(7373)
贸易(7373)
业经(7264)
(7225)
技术(7166)
(7166)
农业(6316)
(5796)
(5493)
财务(5483)
财务管理(5479)
地方(5434)
企业财务(5250)
技术管理(5224)
产业(4783)
(4616)
(4580)
机构
学院(116245)
大学(116110)
(47377)
经济(46658)
管理(45002)
理学(40519)
理学院(40071)
研究(39733)
管理学(39330)
管理学院(39144)
(30113)
科学(27992)
中国(27302)
业大(25393)
农业(24325)
(23123)
(21045)
研究所(19917)
(18762)
中心(17691)
农业大学(16816)
财经(16086)
(15651)
(14908)
经济学(14705)
(14294)
经济学院(13632)
北京(13614)
经济管理(13308)
(13282)
基金
项目(91058)
科学(71055)
基金(67464)
(62644)
国家(62138)
研究(57591)
科学基金(52450)
社会(38600)
基金项目(36997)
社会科(36834)
社会科学(36823)
(36717)
自然(36606)
自然科(35827)
自然科学(35811)
自然科学基金(35210)
(30819)
资助(25998)
教育(25747)
重点(20870)
(20333)
编号(19829)
计划(19677)
(19402)
(19153)
创新(19027)
科研(18448)
(18338)
科技(17950)
国家社会(16863)
期刊
(42628)
经济(42628)
学报(29024)
研究(26480)
(26139)
科学(23220)
大学(20855)
学学(20449)
中国(18845)
农业(17911)
管理(14445)
(13801)
(9884)
业大(9186)
(7906)
金融(7906)
经济研究(7879)
业经(7867)
农业大学(7833)
技术(7719)
财经(7596)
科技(7508)
(7484)
教育(6936)
林业(6485)
(6479)
问题(6139)
商业(5768)
技术经济(5512)
中国农业(5288)
共检索到15151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郭慧芳  李艳霞  刘宝生  尹福生  
通过在江苏金坛鑫品茶园的田间试验,研究了绿茶香精对粘虫板诱杀茶园害虫能力的影响,并对其进行了15 d的调查。结果表明,绿茶香精对粘虫板诱杀茶园害虫的能力是否具有提高作用因害虫种类和粘虫板密度等不同而异。当粘虫板密度为1板/16m2时,绿茶香精油B诱芯在应用3 d后即表现出显著提高粘虫板对假眼小绿叶蝉诱杀效果的作用,而此时同密度下来源于另一厂家的绿茶香精A诱芯没有表现出能提高粘虫板诱杀叶蝉的能力,7~15 d内,香精A和B均表现了对粘虫板诱杀假眼小绿叶蝉的增效作用。在板密度为1板/9m2或1板/25m2时,2种绿茶香精油诱芯均没有显著提高粘虫板对假眼小绿叶蝉的诱杀效果。3种密度下,两种绿茶香精油...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彭萍  唐敏  侯渝嘉  林强  黄尚俊  邓敏  胡翔  张莹  
采用黄板诱杀茶黑刺粉虱和假眼小绿叶蝉,试验结果表明防治效果明显,诱杀区黑刺粉虱和假眼小绿叶蝉虫口平均校正减退率分别达到71.92%和53.73%,黄板表面所粘附的害虫具有规律性分布特征,即黄板离茶蓬越近的部位诱杀虫数越多,黄板两侧诱杀的虫数多于中部。因此,建议在茶园中使用黄板防治黑刺粉虱和假眼小绿叶蝉时黄板下缘应尽量靠近茶蓬,并根据茶蓬宽度,采用高20~25 cm,宽35~45 cm规格的黄板,可提高其诱杀效果,降低防治成本。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柯胜兵  周夏芝  毕守东  邹运鼎  徐劲峰  施晓丽  禹坤  党凤花  赵学娟  
采用灰色系统分析法、生态位分析法和空间格局聚集强度指标分析方法,分析了茶园3种鳞翅目主要害虫与蜘蛛天敌在数量、时间和空间上的关系。结果表明:茶尺蠖(Ectropis obliquaProut)的主要天敌是八点球腹蛛(Theridion octomaculatum)、斑管巢蛛(Clubiona reichini)、草间小黑蛛(Erigonidium graminicolum)、鞍型花蟹蛛(Xysticus ephippiatus)和茶色新圆蛛(Neosconatheisi),茶叶斑蛾(Eterusia aedeaL.)的主要天敌是斑管巢蛛、鞍型花蟹蛛、八点球腹蛛、茶色新圆珠和三突花蟹蛛(Misu...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刘银春  何志敏  阮凯斌  潘东明  
根据17种农林业主要害虫的趋光特性及敏感波长范围,以特征光谱LED害虫诱杀灯为核心,设计太阳能LED特征光谱害虫诱杀器.提出害虫趋光性具有特征光谱的概念,并阐述了昆虫反应阈值光谱的研究方法.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时晓芳  白先进  谢太理  曹雄军  刘金标  林玲  韩佳宇  周咏梅  郭荣荣  成果  张瑛  
【目的】了解广西葡萄一年两收栽培模式下,粘虫板对葡萄蓟马的诱杀效果及其田间发生规律,为葡萄蓟马达到有效防控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在广西,‘桂葡3号’葡萄的两个生长季中,悬挂不同种类(蓝色、黄色、黄色信息素)、不同间距(3、4和5m)、不同高度(1、1.5和2 m)的粘虫板,通过在特定时间内调查粘虫板上蓟马的虫口数来评价粘虫板对葡萄蓟马的诱集效果。【结果】在葡萄一年两收栽培模式下,蓝色粘虫板对葡萄蓟马的诱杀作用好于黄色、黄色信息素粘虫板;蓝色粘虫板间距为4 m时对葡萄蓟马的诱杀效果好于蓝色粘虫板间距为3和5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李平  林强  高冬梅  郭萧  
通过田间系统调查,对重庆永川、南川和荣昌3个区县优质绿茶产区茶园蚁科昆虫群落进行了研究,鉴定出蚁科昆虫30种,其中重庆新纪录种29种,主要优势种有9种;不同海拔高度茶园物种丰富度指数为3~12,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最高为1.64,最低为0.15,Pielou均匀度指数最高为0.74,最低为0.09,Simpsom优势度指数最高为0.77,最低为0.09。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李麟  李明  陶栋材  刘仲华  刘建雄  黄南  
对影响茶园物理除虫机除虫率的出风角度、风速、行走速度分别进行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单因素试验结果表明,当出风角度为5°、风速18 m/s、行走速度0.7 m/s时,除虫率可达81.5%。正交试验结果表明,对除虫机除虫率影响大小依次为风速、出风角度、行走速度;极差分析的最好组合为出风角度5°、风速18 m/s、行走速度0.9 m/s,除虫率为80.5%。对2个试验结果进行验证对比分析,认为单因素最佳参数组合的除虫效果最好。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谭济才  邓欣  张觉晚  
湖南省茶园害虫群落演替趋势明显 .半个多世纪来 ,随着茶叶生产的发展和栽培管理措施与防治方法的变更 ,害虫种类逐渐增至 3 0 0多种 .优势种群从当初少数食叶性蛾类及钻蛀枝干害虫 ,发展到多种食叶害虫 ,尤其是吸汁式芽梢害虫更为猖獗 .经分析认为 :主要是由于化学农药的大量使用 ,尤其是滥用、乱用 ,杀伤天敌 ;大量氮肥的单一使用 ,使芽叶含氮量偏高 ,茶树抗病虫能力下降 ;大面积单一化种植 ,留叶采摘等栽培方法的实施 ;防治方法单一 ,重治不重防等原因引起的 .对此 ,认为生态条件较好的山区和半山区茶园应推广生态控制 ,大面积茶园实行综合治理 ,强调农业防治 ,提倡生物防治 ,严格控制和合...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王玉春  黄东亚  谢奇  秦道正  
在2011年8月15日至10月20日和2012年3月12日至10月13日期间,对陕西西乡茶园的地上害虫及其天敌种类进行了初步调查,共发现茶园害虫66种,其中昆虫纲6目37科64种,蛛形纲1目2科2种;茶园天敌58种,其中昆虫纲8目15科31种,蛛形纲1目10科27种。本次调查结果将为陕西茶区有害生物的综合治理及天敌资源利用提供参考。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冉隆贵  谢震宇  肖斌  秦道正  
在茶园树冠上方悬挂不同高度诱虫黄板,研究其对陕西茶区主要害虫小贯小绿叶蝉的诱杀作用,以及对天敌蜘蛛的影响,为陕西茶区主要害虫的综合治理奠定理论基础。结果表明:茶叶树冠上方30 cm处黄板诱捕的小贯小绿叶蝉成虫显著多于其他高度处黄板诱捕的成虫数量(P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胡留杰  徐泽  邓敏  谢堃  皮利  
通过对重庆市永川区自然生长茶园定时调查,发现茶园害虫-天敌2纲18目67科97种,其中天敌有2纲33科54种。茶园天敌中蜘蛛目14科16种;膜翅目天敌寄生蜂共7科13种,研究发现,陷阱法对诱捕蟋蟀和蜚蠊效果较好,而使用黄盘可以较好的引诱寄生蜂,认为永川茶园害虫及其天敌种类比较丰富。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姚来义  
~~
关键词: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曾海洋  陶栋材  李明  刘仲华  黄南  李麟  
为改进和优化茶园风力除虫机通风管道的结构,结合流体力学雷诺时均N-S方程、Simple流场求解算法、к-ε湍流模型,利用Fluent软件对茶园风力除虫机通风管道进行了数值模拟计算,得到了风量为16 m3/min的中亚风机在空载状态下通风管道内部流场的特征。通过数值模拟计算分析,两进风口由相距400 mm缩短至280 mm时,出风口风速分布较均匀。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郑文佳  冯林  沈强  潘科  何萍  
为探索在保证绿茶品质前提下延长杀青叶贮存时间的最佳方法,通过滚筒加微波叠杀技术,采用自然、送风、低温条件下贮存杀青叶,研究绿茶叠杀后多酚氧化酶(PPO)和含水量的变化及其对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3种方式摊放1 h时PPO酶活性最高可达25.0%;11 h时PPO酶活性下降幅度分别为10.9%、47.0%和83.7%。贮存前期,PPO酶对绿茶品质的影响作用大,温度是影响PPO酶活性的主要因子,低温摊放PPO酶活性下降最快,其成品茶品质优于送风摊放的。当PPO酶活性和含水量降到一定程度时,含水量对成品茶加工时品质影响的作用增大。表明采用叠杀法杀青不能完全钝化绿茶的PPO酶活性,送风摊放和低温摊放均...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欣欣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