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2056)
2023(2795)
2022(2270)
2021(1977)
2020(1457)
2019(3152)
2018(3166)
2017(5720)
2016(3065)
2015(3145)
2014(2954)
2013(2855)
2012(2584)
2011(2429)
2010(2485)
2009(2331)
2008(2196)
2007(1946)
2006(1898)
2005(1684)
作者
(9796)
(8241)
(8196)
(7718)
(5009)
(3986)
(3670)
(3169)
(3047)
(2867)
(2840)
(2695)
(2566)
(2536)
(2523)
(2500)
(2484)
(2404)
(2280)
(2268)
(2157)
(1902)
(1876)
(1822)
(1811)
(1806)
(1780)
(1760)
(1651)
(1651)
学科
环境(15726)
管理(14802)
(12284)
经济(12281)
(7635)
(7495)
规划(6813)
生态(6790)
环境规划(6714)
(6377)
企业(6377)
资源(6100)
(5535)
方法(4168)
(4075)
(4025)
(3814)
地方(3709)
(3557)
区域(3555)
区域环境(3424)
数学(3334)
数学方法(3287)
业经(2878)
部门(2758)
门环(2750)
中国(2507)
农业(2465)
(2399)
经济学(2396)
机构
学院(45914)
大学(44011)
管理(17654)
(17382)
经济(17022)
研究(16296)
理学(15406)
理学院(15245)
管理学(14939)
管理学院(14890)
科学(12030)
中国(11387)
(9460)
(8735)
业大(8437)
(8271)
研究所(7836)
中心(7405)
(6781)
(6736)
农业(6724)
(6381)
(6189)
师范(6121)
环境(6080)
北京(5952)
财经(5658)
科学院(5527)
(5476)
经济管理(5356)
基金
项目(35555)
科学(28111)
基金(25858)
研究(24275)
(23416)
国家(23258)
科学基金(20048)
社会(16466)
社会科(15680)
社会科学(15671)
(15015)
基金项目(14280)
自然(13228)
自然科(12732)
自然科学(12728)
自然科学基金(12451)
(12239)
资助(9570)
教育(9294)
(8669)
重点(8410)
编号(8297)
(7500)
国家社会(7279)
计划(7263)
创新(7073)
科研(7000)
发展(6865)
(6736)
(6728)
期刊
(20118)
经济(20118)
研究(9275)
学报(8806)
科学(7848)
中国(7680)
(7351)
大学(6171)
学学(6052)
资源(5427)
农业(5318)
生态(5220)
管理(5141)
(4690)
业经(3782)
林业(3374)
(3088)
科技(3059)
技术(2777)
环境(2742)
(2627)
问题(2418)
(2279)
经济研究(2278)
业大(2253)
财经(2251)
统计(2078)
(2058)
金融(2058)
现代(1908)
共检索到6177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马敏  黄向阳  
绿色GDP与生态环境有着密切的关系,它要求我们在进行经济活动时注重生态环境的保护,使生态环境的破坏、资源的浪费降到最低限度。对于依赖开发矿产资源、土地资源、水产资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郗希  李超  王克西  
随着生态环境的日益恶化,宏观经济可持续增长的研究已经不能回避生态环境压力的影响,但如何将生态环境压力量化,并纳入经济增长的分析框架中,尚无定论。文章将总人均生态足迹与人均生态承载力的比值作为生态环境压力指数,描述生态环境的承压情况。然后,将生态环境压力指数看作全社会生产函数的新投入要素,以拓展的索洛经济增长模型,测算出中国生态环境压力指数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结果表明生态环境压力的增加对中国经济增长的"总贡献"为18.51%。进而所定义的绿色GDP就是总GDP减去生态环境压力指数加大对社会产出的"总贡献"部分。这样,绿色GDP的核算公式说明生态保护非但未减少生产总值,还无形中增加了绿色GDP,...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郑丽琳  李旭辉  戴炜  
自然环境和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是实现生态文明的必由之路。文章以安徽省为例,基于能值理论测算并分析了2011—2016年16个地级市绿色GDP和生态环境压力的时空变动状况,通过空间德宾面板模型测度二者间的空间效应。研究表明:(1)安徽省各地绿色经济增长总量提升,人均绿色GDP逐年增加,但绿色GDP占传统GDP比值多数城市小幅下降,传统资源型城市比值最低,农业大市及旅游强市比值最高;(2)安徽省总体生态环境压力大,整体处于不可持续状态,地区压力上行趋势明显,传统资源型城市生态压力尤为堪忧。(3)安徽省地级市绿色经济增长对临近地市产生正向空间溢出效应,生态环境压力对地区绿色增长产生直接限制效应及间接空间扩散效应。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李继云  孙良涛  
在大力推行可持续发展理论的背景下,传统的GDP指标受到了越来越多的质疑和批评,绿色GDP指标逐渐走入人们的视线。本文从我国生态环境现状入手,阐述传统GDP指标的局限性,介绍现行的绿色GDP指标核算方法,并分析在我国推行绿色GDP核算面临的难点及对策。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杨晓燕  王秀芝  
根据新产品扩散原理,营销者在推出绿色新产品时,为了提高营销绩效,需要识别真正的绿色产品购买者。本文运用实证方法检验了生态环境意识是个多层面的概念的假设,并且发现不同层面的生态环境意识对绿色产品的购买行为存在不同程度的影响。生态环境意识包括对待生态环境危机和对待可持续消费生活方式的态度以及对待绿色产品的信念构成,其中,消费者对待绿色产品的信念对绿色产品购买行为的影响最显著。最后,本文总结了研究结果在学术和应用方面的启示,并提出未来的研究方向。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甘敬  胡涌  
该文论述了绿色奥运思想的起源、实施及发展 ,概括了绿色奥运的内涵和宗旨 .指出北京绿色奥运和生态环境建设的主要制约因子是干旱缺水和高度城市化 ,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北京生态环境建设的跨越式发展模式、总体思路、总体目标、对策和措施 .论述了北京生态环境建设的十大重点工程 :①山区绿色生态屏障建设工程 ;②以“五河十路”绿色通道为重点的郊区平原绿色生态屏障建设工程 ;③城市绿化隔离地区绿色生态屏障建设工程 ;④城市中心区绿化美化工程 ;⑤卫星城、小城镇造林绿化工程 ;⑥防沙治沙绿化造林工程 ;⑦古树名木保护管理工程 ;⑧生物多样性工程 ;⑨高效益的绿色产业工程 ;⑩高水平的生态安全保障体系工程 .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崔元锋  屈志光  
本文从绿色农业生产与绿色农业产地生态环境安全问题的相关性分析出发,探讨了二者互动演进的效应,在此基础上构建了一个绿色农业产地环境动态监测预警系统,该系统中内含了绿色农业产地环境判断建模方法和绿色农业产地环境综合评价方法,以期对绿色农业产地生态环境进行动态的污染控制。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张秀冰  
提出了保护生态环境、推进绿色转型过程中的十个问题,以期在理论上和实践中进一步深入思考。这十个问题是:个体的理性决策加总,对整体造成危害。缺乏整体思考的积极主动常常适得其反。忽略动机背后的结构性因素,因而错误行为屡禁不止。对系统的干预引起系统反弹,产生了与本意相反的结果。就事论事,显而易见的对策往往无效。对缓慢的变化反应迟钝,以致造成无法挽回的悲剧。事后治理不仅代价沉重,而且会造成不可逆的后果。手段成为目的,以至于本来的目的却被忽略。解决问题的措施产生出更严重的问题。舍本逐末,皮之不存,毛将焉附?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杜耘  
"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是国家对长江经济带建设和长江流域发展的最新明确的战略定位。本文分析了长江流域的区位优势及其地位和作用;从流域水资源和水环境总体特征、流域不同区段生态环境特征及主要问题、自然灾害、水利工程影响等不同方面梳理和讨论了长江流域生态环境现状及主要生态环境问题;基于以上分析讨论,提出长江流域生态环境建设中需重点关注的相关领域。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郭红燕  樊峰鸣  
环境保护成本和环境退化成本是绿色GDP核算研究中两个非常重要的内容。在明确鉴定环境内涵的基础之上,就目前绿色GDP研究中两个有争议的问题进行分析:一是对环境保护成本是否应作为绿色GDP核算的扣减项的问题给予肯定回答,并就如何扣减提出新的思路;二是对环境退化成本现有的估算方法进行了讨论,肯定了维护成本法。最后,对环境保护成本和环境退化成本的核算方法进行了尝试。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长久以来,国人一直以“地大物博,资源丰富”而骄傲和自豪,然而,现实却是另一番情景。自去年以来,我国20多个省、市发生拉闸限电,土地、石油、煤炭等一系列资源也频频拉响警报,而且已经或多或少地影响了我国的经济发展和居民的正常生活。严峻的现实促使我们对资源的使用方式和经济增长方式进行深刻的反思。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徐超  严立  庆蕾  
一、绿色GDP的提出GDP(Gross Domestic Products)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所有常驻单位在一定时期内生产活动的最终成果,是反映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实力,评价经济发展水平的综合性指标,是我国现行的国民经济核算的核心指标。但是,GDP是单纯的经济增长观念,忽视了如资源、环境、人口等很多指标,因此它只反映出国民经济收入总量,不统计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不反映经济增长的可持续性,这样就容易过高地估计经济规模和经济增长,给人一种扭曲的经济图像。例如,由于环境污染使生病的人数增加,但医疗卫生产业却因此得到更快的发展,那么GDP的数值当然会增加。中国在近20多年来是世界上经济增长最快的国家之一,但这种“增长”又是通过多少自然资本损失和生态赤字换来的呢?中国科学院牛文元教授曾经指出,多年来计算的平均结果显示,中国经济成长的GDP中,至少有l8%是依靠资源和生态环境的“透支”获得的,这种代价是相当昂贵的,至今仍存在于我们的经济发展之中。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张运平  
被美国经济学家、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萨缪尔森称之为"二十世纪最伟大的发明之一"的GDP,由于科学发展观的提出,再次成为学术界讨论的热点,但是,如何看待GDP,如何改进国民经济核算体系,需要有正确的态度和科学的方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姬新龙  王仕琦  
生态环境是实现区域可持续发展的核心与基础,绿色金融作为支持国民经济绿色转型发展的一种金融创新,能够合理配置且最大限度地引导有限资源向环境保护的方向倾斜。引入耦合协调度模型,以西部区域生态屏障重要省份甘肃省为例,测算了2013—2018年间绿色金融—生态环境之间的耦合关系。结果表明,该区域绿色金融发展水平在逐年提升,但整体基础依然薄弱;生态环境综合发展水平具有逐年向好的增长态势;二者的耦合从拮抗阶段逐渐接近磨合阶段;绿色金融——生态环境复合系统的协调水平也从中度失调过渡到勉强协调状态,但绿色金融对生态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贡献程度依然较低。据此结论,笔者从加大金融产品体系创新、实施绿色金融激励政策、支持生态产业和产业绿色改造等方面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段学军  王磊  邹辉  康珈瑜  颜蔚  
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是关系国家发展全局的重大战略,长江生态环境保护修复具有全局性意义。“共抓大保护”战略提出以来,特别是长江保护修复攻坚战实施以来,各方积极推进生态环境整治,促进绿色转型发展,长江经济带生态环境保护发生了转折性变化。系统梳理和调查分析了长江经济带治理成效与绿色发展态势,剖析了面临的主要问题并提出政策建议,以期为长江大保护战略深入推进和长江保护修复实践提供参考。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