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2809)
- 2023(18534)
- 2022(16209)
- 2021(14994)
- 2020(12848)
- 2019(29753)
- 2018(29221)
- 2017(56280)
- 2016(30894)
- 2015(34543)
- 2014(34541)
- 2013(34148)
- 2012(31357)
- 2011(28189)
- 2010(27937)
- 2009(25754)
- 2008(25309)
- 2007(22424)
- 2006(19340)
- 2005(16739)
- 学科
- 济(119174)
- 经济(119040)
- 管理(86496)
- 业(82521)
- 企(68465)
- 企业(68465)
- 方法(59631)
- 数学(51911)
- 数学方法(51253)
- 农(31958)
- 财(31731)
- 中国(29562)
- 学(27657)
- 业经(25915)
- 贸(25675)
- 贸易(25668)
- 易(24979)
- 地方(23826)
- 制(23709)
- 银(21955)
- 银行(21868)
- 农业(21422)
- 行(20664)
- 务(20448)
- 财务(20366)
- 财务管理(20321)
- 环境(19648)
- 理论(19645)
- 企业财务(19174)
- 技术(18730)
- 机构
- 大学(437770)
- 学院(436938)
- 管理(171072)
- 济(168604)
- 经济(164922)
- 理学(149031)
- 理学院(147301)
- 管理学(144418)
- 研究(144051)
- 管理学院(143646)
- 中国(109056)
- 科学(95007)
- 京(94091)
- 农(82383)
- 财(76082)
- 所(73737)
- 业大(72871)
- 研究所(68018)
- 中心(66956)
- 农业(65719)
- 江(63130)
- 财经(62025)
- 北京(58979)
- 经(56430)
- 范(56393)
- 师范(55664)
- 院(51981)
- 州(51649)
- 经济学(50601)
- 技术(46905)
- 基金
- 项目(306311)
- 科学(237984)
- 基金(221367)
- 研究(213402)
- 家(196277)
- 国家(194702)
- 科学基金(165718)
- 社会(132819)
- 社会科(125867)
- 社会科学(125830)
- 省(121151)
- 基金项目(118421)
- 自然(112298)
- 自然科(109700)
- 自然科学(109663)
- 自然科学基金(107679)
- 划(102363)
- 教育(98249)
- 资助(92033)
- 编号(85738)
- 重点(68799)
- 成果(67534)
- 部(65909)
- 发(64794)
- 创(63145)
- 科研(59994)
- 创新(59009)
- 计划(58898)
- 课题(58881)
- 大学(56233)
- 期刊
- 济(174525)
- 经济(174525)
- 研究(118987)
- 学报(79993)
- 中国(75936)
- 农(73511)
- 科学(68981)
- 大学(58729)
- 财(58260)
- 管理(58259)
- 学学(55750)
- 农业(49338)
- 教育(41519)
- 融(40889)
- 金融(40889)
- 技术(36454)
- 业经(29798)
- 财经(29293)
- 经济研究(27975)
- 业(25957)
- 经(24889)
- 问题(23663)
- 版(22520)
- 科技(21910)
- 图书(21140)
- 业大(20967)
- 技术经济(20651)
- 理论(20380)
- 统计(19797)
- 商业(19781)
共检索到61975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王晨伊 侯若依 程程 李红昌
绿色高铁具有快捷、环保、安全、舒适等诸多优点,不仅体现当代社会绿色环保的发展理念,还很大程度上提升了乘客的出行体验,增强了乘客的幸福感。本文以绿色高铁出行幸福感为研究对象,通过问卷调查、统计分析以及多元有序Logistic回归模型对京张高铁旅客的出行幸福感进行研究,构建了由情绪因素和认知因素构成的理论解释框架,认为乘客乘坐高铁时对绿色高铁的情绪反应以及对绿色高铁车站和车厢设施的认知水平会综合影响消费者的幸福感水平,实证研究发现:顺利程度、乘坐心情、能耗设备智能管控等因素对出行幸福感有显著影响。基于此,本文针对性地提出绿色高铁的改进措施,包括优化绿色高铁换乘流程、提升旅客在高铁乘坐过程中的综合体验质量、针对不同群体的诉求改进服务等,以更好地提升旅客的出行满意度。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骆嘉琪 匡海波 杨月 刘龙方
近年高速铁路的快速发展俨然成为交通运输业的大方向,长距离、快速度和短时间是中国交通运输业共同秉持的发展意识,这在给高铁企业带来机遇的同时也给民航企业带来挑战,与此同时,旅客出行也面临多种选择。本文综合考虑多方面因素,从旅客出行的视角对高铁和民航竞争因素进行分析,建立全年安全事故率、票价波动程度、区域人口总数等30个指标高铁民航竞争因素评价体系,通过云模型将高铁与民航之间的竞争进行定性和定量的权衡和比较,得出高铁行业和民航行业的最终云模型,进而分析得出不同类型旅客情形下两者的竞争能力,以此提出政策建议。
关键词:
高铁民航 竞争因素 旅行出行视角 云模型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孙瑞芬 吴群琪 彭志敏 李敏
本文为构建旅客出行成本测度模型,从显性和隐性两个角度研究旅客出行成本的成本构成并进行成本测度。将出行成本分为直接购票费用、其他相关费用、时间成本、生理成本和心理成本五个方面。从疲劳恢复时间的角度量化了旅客出行的生理成本,从时间可靠性、运输方式安全性等角度量化了旅客出行的心理成本,最终形成旅客出行成本测度函数。对出行成本进行测度有利于从经济学角度更明确的梳理出行行为的经济性,从而为掌握旅客出行方式选择规律、优化综合运输结构提供理论依据。最后,本文对制定有效的交通需求管理政策提出了相应建议。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潘海莹 栾晓帆 刘泉 李志刚
高铁站是旅客实现跨地域交通联系的重要节点,其建成环境特征对旅客的出行行为和时耗具有重要影响。以常州市和无锡市的高铁站为研究对象,探索影响旅客换乘时耗的主要空间因素。研究得出三点主要结论:高铁站换乘时耗是旅客单程出行时耗的重要组成部分,并影响旅客的出行质量;旅客在不同类型的高铁站换乘,所需的换乘时耗具有差异,体现出"同一城市中,中心区高铁站换乘时耗短,边缘区高铁站换乘时耗长"的特征,旅客单程出行时耗有待进一步压缩;高铁站站区整体空间布局和站房空间内部设计,是影响旅客换乘时耗的间接因素,并且目前我国的高铁站设计仍然以"等候式"为主。
关键词:
高铁站 换乘时耗 建成环境 影响因素
[期刊] 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杨敏 李宏伟 任怡凤 张聪伟
公铁联程是我国重要的城际出行交通方式之一,但基于单一因素排序的城际票务出行方案推荐方法无法满足公铁联程旅客的个性化出行需求。为提升出行效率,该文基于旅客历史出行订单数据构建画像数据库,使用TF-IDF(term frequency-inverse document frequency)、K-means算法探究旅客异质性衍生的公铁联程出行需求差异,依据偏好得分、敏感特性设置奖励函数,使用Q-learning强化学习算法构建基于旅客异质性画像的公铁联程出行方案推荐方法。以天津-泗洪作为典型的特大城市-小城市公铁联程出行路线,与传统的城际出行方案推荐方法对比,为3类不同敏感特性的旅客推荐公铁联程出行方案。结果表明:该文推荐的公铁联程出行方案能够缩短20%的行程耗时,降低32%的行程费用,在契合旅客行为偏好和敏感特性、满足个性化出行需求方面均有较好的表现。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高强 周强 宋海铭 高堃
近年来,高速铁路建设蓬勃发展,给人们生活带来了诸多便利。本文基于CFPS三期平衡面板数据,运用多期DID模型,探究了高铁开通对农民幸福感的作用及影响机制。研究结果表明:高铁开通提升了农民的幸福感,且该结论通过运用工具变量法、更换被解释变量的测量方法、更换解释变量的测量方法和运用PSM-DID模型后结果仍然稳健;影响机制检验显示,县域高铁开通通过增加农民家庭人均收入、提高医疗资源可获得性和提高农民旅游消费意愿,进而提升了农民的幸福感。因而,政府应当充分考虑地区实际发展情况和现实需求,实行宏观考虑、合理统筹与科学规划,促使更多的资源要素通过高铁线路从东部、中部地区向西部地区流动,让更多农民切实享受到交通设施建设带来的“增福效应”。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史亚东
本文利用大数据背景下的环境关键词的网络搜索量数据,获得了评价北京市公众环境关心的整体及各内涵指数。利用北京市地铁客运量数据,通过构造一个多元变量自回归移动平均模型,证实了北京市公众环境关心指数对北京市公众绿色出行的行为存在显著影响。实证发现,公众环境关心对地铁客运量的影响存在随时间发展而日益加强的表现。该影响主要来源于公众环境行为关心、环境态度以及环境政策关心。同时,北京市地铁客运量的变化存在显著的"日期效应",这说明公众选择地铁出行,主要是基于通勤的考虑,公众环境关心水平还尚未成为影响绿色出行行为的首要因素。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侯雪 刘苏 张文新 胡志丁
文章通过总结1 400份实证调查问卷,利用GIS及社会统计方法,从出行交通方式、出行频率、出行需求、出行时空分布及出行空间感知五个方面,分析归纳出在高铁影响下,京津城际出行行为的特征及其不同社会经济属性的变化。研究发现:京津城际高铁不但改变了原有城际交通的分布结构,加强了城际出行的强度,增加了人们城际出行的需求;同时影响了人们对城际出行的空间感知,使得部分人群产生了职住分离的意愿,越来越多的人能够接受职住分离这种新的就业生活方式。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褚衍昌 艾艳博
智慧机场背景下,提高旅客在乘机过程中的体验感,成为现代化机场的重点发展方向。本文以区域枢纽机场为例,采用网络平台识别机场旅客出行体验的影响因素,基于刺激—机体—反应理论,综合考虑旅客满意度和愉悦度构建区域枢纽机场旅客出行体验模型。以天津滨海国际机场旅客为调查对象,运用结构方程模型分析方法定量分析变量间作用机制。结果表明:乘机环境、值机安检、延误补救、购物饮食对感知质量有正向影响;感知质量对满意度和愉悦度有正向影响;感知价值存在中介作用。所以,可以通过优化乘机环境和值机安检流程、提供有效的延误补救措施及丰富的购物饮食选择显著提高旅客的感知质量和感知价值,进而提升旅客整体出行体验。基于此,应提升机场服务感知价值、完善机场内部配套设施建设、健全航班延误补救体系。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和占琼 尹晓
构建低碳交通体系、提高绿色出行水平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文章基于TPB理论和VBN理论,在我国14个大中城市调查数据的基础上,利用主成分分析细化提取"城市环境""交通状态"和"公交服务"三个城市出行环境影响因子,建立多样本结构方程模型,从个体社会心理层面揭示了城市出行环境对绿色出行意向的影响因素及作用机理。研究结果表明:城市出行环境对绿色出行决策有明显影响,虽然群组模型中潜变量作用路径相同,但不利绿色出行环境中的居民表现出较高的环保价值观和更强烈的绿色出行意愿,在不利绿色出行环境中,居民绿色出行意向的动力更多来自自身环保意识的强化;对于有利绿色出行环境中的居民,绿色出行意向的动力更多来自个人和社会的行为规范。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和占琼 尹晓
构建低碳交通体系、提高绿色出行水平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文章基于TPB理论和VBN理论,在我国14个大中城市调查数据的基础上,利用主成分分析细化提取"城市环境""交通状态"和"公交服务"三个城市出行环境影响因子,建立多样本结构方程模型,从个体社会心理层面揭示了城市出行环境对绿色出行意向的影响因素及作用机理。研究结果表明:城市出行环境对绿色出行决策有明显影响,虽然群组模型中潜变量作用路径相同,但不利绿色出行环境中的居民表现出较高的环保价值观和更强烈的绿色出行意愿,在不利绿色出行环境中,居民绿色出行意向的动力更多来自自身环保意识的强化;对于有利绿色出行环境中的居民,绿色出行意向的动力更多来自个人和社会的行为规范。
[期刊] 上海对外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刘春济 高静
在高铁客运日渐普及,但高铁票价仍饱受争议的背景下,本文在构建行为意向模型的基础上,使用结构方程模型法,探讨感知价格影响公众乘坐高铁出行意向的机制。实证分析表明,公众乘坐高铁出行意向的形成规律表现为"感知质量→感知价值→满意度→乘坐意向",或"感知质量→满意度→乘坐意向"。感知价格对上述规律的影响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作为前置变量,感知价格不仅直接抑制了公众乘坐高铁出行的意向,还通过抑制感知价值间接影响了乘坐意向,而且感知价格对感知价值的抑制作用要大于感知质量的促进作用;第二,作为调节变量,感知价格影响了感知价值对满意度、满意度对乘坐意向作用的强度。这一结论对于理解感知价格作用于行为意向的机制、优化高铁的运营管理具有一定的启示。
关键词:
感知价格 高铁 行为意向 乘坐意向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花伟
高速铁路线的开通以及快运网络的形成方便了旅客的长途出行,但目前旅客在高速铁路和城市地铁间换乘时,会由于换乘不便增加出行时间,降低旅客的总体满意度。通过调研,从高速铁路车站选址、不同交通系统间换乘设计、安检与购票等方面分析了旅客当前出行换乘的条件及其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统一规划与管理、实现联程售票、建立联检通道、明晰导引标识等建议与措施。
关键词:
高速铁路 城市地铁 客运组织 旅客换乘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陈维忠 黄金川 闫梅 张进英
本文基于北京市大样本航空旅客问卷调查,采用结构相似系数和序数逻辑回归模型对398份普通旅客问卷和3942份航空旅客问卷定量分析发现:北京地区的旅客出行具有"近谷远峰"的空间性,其对交通方式的选择具有"航进陆退"的发展趋势和"近汽远飞"的空间特征;基于票价、时间、舒适和自由等4大因素,旅客按照供需结构相似决策机制,选择出行交通方式;年龄和性别对航空旅客出行的影响不显著,教育程度和月收入水平对航空旅客的"时间价值"、"乘机比例"和"乘机频率"均有正向影响,其中月收入水平影响最大;公商务旅客主要选择飞机和动车出行,度假旅游者主要选择动车和飞机出行,探亲访友者主要选择长途汽车和自驾车出行,学生主要选择火车和长途汽车出行。基于时间价值和效用函数,采用logit模型计算出北京新机场对北京市航空旅客的分担率为41.2%。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李华强 武晨 范春梅
本文基于计划行为理论和技术接受模型,结合居民绿色出行行为的特点,以新浪微博为数据源,构建了居民绿色智能出行行为影响因素模型。研究发现,智能交通技术的感知有用性和感知易用性影响居民绿色出行态度;绿色出行态度、主观规范、知觉行为控制影响绿色出行意向;制度技术情境调节绿色出行行为。研究结果为政府及企业有效促进我国城市居民践行绿色出行行为提供理论依据和决策参考。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