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815)
2023(12605)
2022(10674)
2021(10185)
2020(8070)
2019(18700)
2018(18513)
2017(35836)
2016(19212)
2015(21539)
2014(21406)
2013(21020)
2012(18886)
2011(16811)
2010(16475)
2009(14926)
2008(14135)
2007(12088)
2006(10375)
2005(8693)
作者
(53231)
(44239)
(43999)
(41762)
(27992)
(21086)
(19970)
(17453)
(16749)
(15612)
(15120)
(14724)
(13692)
(13679)
(13490)
(13371)
(13326)
(13186)
(12502)
(12493)
(10801)
(10573)
(10513)
(9998)
(9807)
(9744)
(9697)
(9696)
(8791)
(8774)
学科
(71822)
经济(71741)
管理(56680)
(52685)
(43571)
企业(43571)
方法(33216)
数学(28471)
数学方法(28128)
(21112)
中国(19320)
(19283)
业经(17517)
(15995)
地方(15336)
农业(14486)
环境(13887)
(13352)
(13046)
贸易(13040)
(12658)
理论(12658)
(12640)
技术(12259)
(12031)
财务(11968)
财务管理(11938)
(11400)
企业财务(11278)
(11208)
机构
学院(263731)
大学(263523)
管理(108452)
(100373)
经济(98080)
理学(94970)
理学院(93976)
管理学(92459)
管理学院(91992)
研究(83766)
中国(60890)
(54935)
科学(52859)
(46575)
(40366)
业大(39774)
(39542)
中心(38457)
财经(37518)
研究所(37095)
(36391)
(35160)
师范(34874)
北京(34387)
(34221)
(31125)
农业(30883)
(30324)
经济学(29380)
师范大学(28208)
基金
项目(189560)
科学(149239)
研究(141605)
基金(136614)
(118098)
国家(117057)
科学基金(101285)
社会(88372)
社会科(83645)
社会科学(83623)
(74846)
基金项目(73512)
自然(65330)
教育(64287)
自然科(63760)
自然科学(63749)
自然科学基金(62557)
(62540)
编号(58824)
资助(54623)
成果(47115)
重点(41836)
(41081)
(40558)
(40096)
课题(39713)
创新(37230)
项目编号(36709)
科研(35898)
国家社会(35720)
期刊
(106950)
经济(106950)
研究(75524)
中国(45921)
学报(41093)
管理(37556)
科学(37513)
(36525)
(34443)
大学(31247)
教育(30711)
学学(29404)
农业(25866)
技术(22105)
(20068)
金融(20068)
业经(19233)
财经(17001)
经济研究(16892)
(14381)
图书(14372)
问题(13773)
科技(13568)
理论(13496)
实践(12669)
(12669)
(12204)
(12012)
现代(12009)
技术经济(11993)
共检索到36721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陈汉芳   罗晓薇  
转移支付在弥补财政资源不足方面起着重要作用,转移支付的方向是显示国家战略和政策导向的风向标。在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过程中,转移支付的路径在适应绿色发展的需求中应以预算来轨物范世。基于此,本文梳理了我国绿色转移支付的结构和效能发展现状,总结了我国绿色转移支付预算的发展面临着功能定位界定不清、绩效管理难度大、部门间协作度差、绿色激励作用不强、恶性税收竞争等问题。借鉴OECD成员绿色转移支付框架和绩效导向下的绿色转移支付预算,提出我国绿色转移支付预算在目标与标准、中长期财政框架、激励力度、事前政策评估上的完善路径。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王中可  张洁  郭峦  
绿色展会(green event)因关注环境产出、能给参与者带来全新的参展体验并形成新的吸引力而备受关注,但参展商对绿色展会的认知路径及支付意愿尚存争议。文章基于参展商视角,调研了908份有效样本,采用双边界二分式引导技术问卷和结构方程模型,定量研究受访者对绿色展会理念的认知路径及支付意愿。研究显示:(1)样本总体对绿色展会理念的认知、参与度和感知价值存在三维架构关系,且参与度处于三维架构关系的核心;(2)同意-同意支付概率下,受访者对绿色展会理念具有稳健的支付路径,且感知价值处于路径核心;(3)抗议支付概率下,受访者认可绿色展会理念,具有一定的感知价值,但认知存在责任推诿和环境价值漠视的偏差;(4)经Logit模型计算,受访者对绿色展会理念的平均支付意愿为105.6275元/人~*a~(-1),最高投资限额为588.3452万元,倘若超过这一限额,将可能激起较多的抗议响应。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郭庆旺  贾俊雪  
近年来,中央财政推出了一系列重大举措,包括进一步健全我国政府间财政转移支付制度,以更好地实现地区间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从2009年预算安排来看,财政部门在完善我国政府间财政转移支付制度方面采取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陈雷  
随着国企改革、公司化改制和技术创新的不断深入,地方国企收益总量小、深化改革任务艰巨等矛盾日益凸显。为此,中央国资预算自2015年起在支出中安排财政转移支付用于地方国企改革。如何实现该转移支付规范化,需要对政府作为所有人代表的事权与支出责任进行实证分析,设计央地相互衔接的国资预算管理机制,厘清国有资本出资事权、国有资本监管事权以及一般公共服务事权的界限,制定事权清单和动态调整机制,以对预算调控正当性和"全民所有"属性给予制度回应,理顺转移支付与资源税和环境保护税的收益分享机制,更好地支持地方优化国有经济布局和国有企业改革发展。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谷成  
作为分权化财政体制的组成部分,政府间转移支付在不同制度环境下产生的效果也存在很大差异。中国自上而下的财政分权强调更多的是发挥中央政府的宏观调控作用和保证中央政府取得足够的财政资源,因此转移支付在很大程度上被用于弥补地方财政缺口,成为中央政府实现纵向控制的重要手段。改进中国转移支付体系的策略应当是进一步完善以公式为基础的分配标准,并在政治上可行的情况下促进均等化。
[期刊] 中国内部审计  [作者] 陈西果  茆敏  
移动支付普及程度不断提高,已成为我国支付体系中发展最快的支付方式,未来有望成为税收收入和非税收收入缴库的主要渠道。本文结合传统电子缴库方式的发展及应用,详尽分析了移动支付环境下预算收入缴库优势及可行性路径,以期为创新移动支付环境下的预算收入缴库路径及风险防控提供支持。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汪冲  
我国转移支付分配呈现何种模式?本文通过纳入预算软约束代理(工具)变量的协整模型研究了转移支付分配的渐进预算观点和机会主义影响。实证结果表明:(1)目前我国转移支付分配总体表现为基数加上与地方财政收支挂钩的边际性增长的渐进预算模式;(2)政府间转移支付对地方自主筹资产生负面激励和支出扩张效应;(3)相比较于筹资负面激励,转移支付预算软约束的支出扩张所受到的限制更少;(4)机会主义影响尚无法取代渐进预算进程,但是,转移支付造成的约束软化作为一个显著短期扰动构成了渐进式分配的增量要素。在突破现阶段政策均衡和间断性平衡的改革中,应重视政策与预算决策机制的调整以及针对转移支付预算软约束问题的机制设计。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苏明   赵云旗   秦凤翔   王恩奉  
地方转移支付制度的建立,是完善分税制财政体制的迫切需要,是保证政府职能正常运转和巩固基层政权的迫切需要,是缩小东西部差距、促进国民经济协调发展的迫切需要。自1994年实行分税制以来,我国大部分省份先后建立了地方转移支付制度,对地区经济的发展和基层政权的建设起了积极的作用。但在实践运行中地方转移支付还存在不少问题,需要进一步研究、完善和健全,使其成为一种科学的、规范的和统一的财政制度。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韩冰  
我国与分税制财政体制相配套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是在1994年后逐步建立起来的,经过十几年的发展,财政转移支付规模逐渐增大,在关注财政转移支付均等化功能的同时,不应忽视财政转移支付可能带来的预算软约束问题。财政转移支付不是一定带来预算软约束,但通常地方政府对中央政府的期望会引致预算软约束。纵向财政失衡、政治和改革等影响因素的作用、政府责任重叠、均等化标准模糊以及财政转移支付的可协商性与随意性,客观上增加了地方政府的期望,为预算软约束提供了条件。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汪冲  
文章根据中国2002—2012年31个省区的面板数据,运用一步系统广义矩(sysGMM)回归方法,建立转移支付预期实证模型,对转移支付是否诱发地方政府的预算软约束行为及其外溢范围以及其与税收竞争和财政竞争的综合影响进行了系统的实证研究。研究发现:转移支付预算软约束问题并非发生于个别省份,争夺转移支付的连锁反应促使各地区共同参与从而形成策略互补性质的竞争。其不仅对地方政府自主筹资产生了负面激励,同时在控制了自有财力下降的潜在影响和转移支付的"粘蝇纸效应"后,仍能够发现预算软约束对财政支出的扩张效应。这种支出扩张中体现了转移支付预算软约束与财政竞争之间的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的共同影响。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韩宗保  
财政转移支付是政府调控经济社会运行的重要手段。目前,由于其在资金结构、资金分配和资金使用等方面存在不足,直接影响其作用的发挥。因此,必须加快制定财政转移支付法规,同时,进一步健全对财政转移支付的预算法律约束机制,为进一步提升资金使用效益奠定制度基础。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刘小川  
2015年1月1日实施的新预算法,高度重视财政转移支付制度的建设,对转移支付的原则、目标、范围、重点以及预算编制、管理机制等均作出了完整的制度框架规定。当然在转移支付制度实践过程中,还需要不断完善转移支付法律体系建设,科学制定转移支付的法定规模、支付标准、透明程序等规则,以及地方财政转移支付体系建设。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贺颖  
在测算2001—2009年市县级税收留成比例及转移支付强度的基础上,基于效率视角考察转移支付对市场整合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结果表明:市县级政府在较高的税收留成比例下有动力保护本地税基,加剧市场分割;转移支付,尤其是专项转移支付通过政府间财力再配置促进市场整合。机制分析表明,转移支付主要通过纵向财力集中和策略性财力下移效应调节地方政府具有外部性的行为,促进市场一体化。与之相反,转移支付通过横向财力均等化效应推动市场整合的作用有限。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张侠  刘小川  
作为政府间财政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转移支付制度理应在均衡地区间财力差距和促进公共服务均等化方面发挥重要作用。但研究发现,由于转移支付结构不合理、管理弱化等原因,随着我国财政转移支付规模逐步扩大,其政策效果并没有得到有效发挥。因此,为完善转移支付以促进公共服务均等化,须从优化转移支付结构、推进转移支付法制体系建设、规范转移支付绩效评价制度以及提高转移支付制度透明度四个方面对转移支付制度建设进行系统性的规划和设计。
[期刊] 国际商务研究  [作者] 彭亚媛  马忠法  
全球环境基金提供了两类独特的国际公共产品:技术获取融资和技术转移项目。一方面,全球环境基金发挥资金优势,通过"增量成本"和多元化融资工具,帮助发展中国家以合理价格获取绿色技术;另一方面,在技术转移示范项目中明确战略重点,树立最佳范例,推动绿色技术落地实施。全球环境基金在资源分配上兼顾公平与效益、在项目合作上推动多元主体参与的经验值得借鉴,但其双层治理结构影响项目效率,联合融资的功利性可能引发东道国盲目投资。中国"一带一路"国际技术转移中心的建设已进入提供高质量国际公共产品阶段,可借鉴全球环境基金"增量成本"的经验,通过"南南合作基金"发挥资金杠杆效应,并加强制度设计以明确战略重心。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