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975)
- 2023(5661)
- 2022(4938)
- 2021(4438)
- 2020(3866)
- 2019(9333)
- 2018(9173)
- 2017(18045)
- 2016(10058)
- 2015(11624)
- 2014(11885)
- 2013(11922)
- 2012(11457)
- 2011(10379)
- 2010(10575)
- 2009(9959)
- 2008(10083)
- 2007(9413)
- 2006(7899)
- 2005(7059)
- 学科
- 济(45880)
- 经济(45840)
- 管理(30475)
- 业(28728)
- 方法(24214)
- 企(22907)
- 企业(22907)
- 数学(21923)
- 数学方法(21741)
- 农(12674)
- 财(11577)
- 中国(10558)
- 学(10150)
- 环境(8781)
- 地方(8753)
- 贸(8646)
- 贸易(8646)
- 易(8380)
- 业经(8379)
- 农业(8231)
- 制(7650)
- 和(7267)
- 务(7081)
- 财务(7066)
- 财务管理(7045)
- 划(6824)
- 企业财务(6640)
- 银(6550)
- 银行(6521)
- 融(6345)
- 机构
- 大学(154740)
- 学院(153889)
- 济(64483)
- 经济(63120)
- 管理(59321)
- 理学(51283)
- 研究(51089)
- 理学院(50730)
- 管理学(49835)
- 管理学院(49554)
- 中国(37994)
- 科学(32798)
- 京(32280)
- 农(30463)
- 财(28503)
- 所(26916)
- 业大(25983)
- 研究所(24629)
- 农业(24463)
- 中心(24268)
- 江(23282)
- 财经(23056)
- 经(20810)
- 北京(20137)
- 经济学(20075)
- 范(19349)
- 师范(19112)
- 经济学院(18432)
- 州(18341)
- 院(17804)
- 基金
- 项目(101461)
- 科学(78738)
- 基金(72854)
- 研究(71618)
- 家(63760)
- 国家(63254)
- 科学基金(53460)
- 社会(44683)
- 社会科(42353)
- 社会科学(42334)
- 省(40549)
- 基金项目(38900)
- 自然(35206)
- 自然科(34354)
- 自然科学(34341)
- 划(34037)
- 自然科学基金(33723)
- 教育(33036)
- 资助(30304)
- 编号(29215)
- 成果(23595)
- 重点(22988)
- 部(22591)
- 发(22144)
- 创(20910)
- 科研(20065)
- 课题(19915)
- 创新(19647)
- 计划(19457)
- 教育部(18936)
共检索到21851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汤定娜 王凌
绿色产品需求不足的问题成为制约绿色产品市场的一个急需解决的问题。本文针对目前我国绿色需求不足的原因 ,指出绿色需求激励对绿色产品市场发展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并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提出了绿色需求激励的措施。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安娜
当前的房地产住宅市场上绿色建筑与普通建筑的价格并没有明显的区分,主要原因是市场规范度不够。对绿色建筑需求端实施经济激励政策可以达到规范市场、推动绿色建筑发展的目的。建立了政府和消费者群体之间的非对称博弈模型,并根据演化博弈论的方法,对其相互作用时的策略选择行为进行分析,然后对双方分别提出了最优策略建议。
关键词:
绿色建筑 经济激励 演化博弈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张仕廉 李学征 刘一
绿色建筑难以推广的原因是绿色建筑的经济外部性问题,而解决外部性问题的通常做法是政府干预。我们从经济学的角度,对经济激励政策的原理进行了分析,除此之外,还重点对绿色建筑的外部经济性和非绿色建筑的外部不经济性进行剖析,最后我们提出了一些促进绿色建筑产业发展的建议。
关键词:
绿色建筑 经济外部性 激励政策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金常飞 王馨
为了探究再制造绿色供应链中企业的最优决策以及政府的最优激励策略,建立了由普通产品和绿色产品相结合的供应链博弈模型,分析了该模型在多种情形下的最优均衡决策结果,对比了政府基于回收率补贴与回收量补贴这两种激励策略的有效性。研究结果表明:生产商采用参与回收再制造策略将为绿色供应链中的企业创造更多的利润;政府实行基于回收率补贴的激励策略将更有效地提高产品回收效率。
关键词:
绿色供应链 博弈 激励策略 再制造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李辽宁 韩少真 包瑞婧 李辉
数字化转型是新一轮产业革命驱动下企业的战略选择,为企业绿色创新提供了新动能。以2011—2020年沪深两市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理论分析并实证检验了数字化转型赋能企业绿色创新的作用机制。研究发现:数字化转型可以显著促进企业的绿色创新。该结论在经过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依然成立。机制分析表明,数字化转型驱动企业实施绿色创新主要通过监督效应和激励效应两条路径实现。异质性分析表明,在内部控制质量较好、所处地区市场化水平较高、国有和重点排污企业中,数字化转型产生的绿色创新驱动效应更大。此外,数字化转型推进企业同时开展绿色独立和联合创新、同时积累绿色发明专利和实用新型专利。研究结论明确了数字化转型赋能企业绿色创新的作用机理,为促进企业绿色创新、助力企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政策启示。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李辽宁 韩少真 包瑞婧 李辉
数字化转型是新一轮产业革命驱动下企业的战略选择,为企业绿色创新提供了新动能。以2011—2020年沪深两市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理论分析并实证检验了数字化转型赋能企业绿色创新的作用机制。研究发现:数字化转型可以显著促进企业的绿色创新。该结论在经过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依然成立。机制分析表明,数字化转型驱动企业实施绿色创新主要通过监督效应和激励效应两条路径实现。异质性分析表明,在内部控制质量较好、所处地区市场化水平较高、国有和重点排污企业中,数字化转型产生的绿色创新驱动效应更大。此外,数字化转型推进企业同时开展绿色独立和联合创新、同时积累绿色发明专利和实用新型专利。研究结论明确了数字化转型赋能企业绿色创新的作用机理,为促进企业绿色创新、助力企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政策启示。
[期刊] 税务与经济(长春税务学院学报)
[作者]
王丽梅
绿色物流的发展对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和人类生活质量的持续提高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而绿色物流战略的实施,除了依赖中观层次(行业)和微观层次(企业)的管理创新和技术创新之外,还受到社会宏观环境的影响和作用。政府的政策、法律、规章制度以及消费者的监督和支持是绿色物流战略成功实施的不可或缺的推动力量。
关键词:
绿色物流 发展 制度创新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石建忠
文章介绍了"绿色人"的概念,还针对"绿色人"的特点提出了绿色激励。阐释了"绿色文化"的构建过程,通过绿色组织文化的建设为组织进行绿色管理造就一个"文化场",以促进绿色管理和激励措施的实施。
关键词:
绿色人 假设 绿色激励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胥爱欢 杨苌苌
绿色金融商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在于绿色金融支持的绿色项目、绿色企业必须具有商业可持续性。在现实中,绿色项目、绿色企业的商业可持续性不佳的主要原因在于,绿色产品和服务的市场需求没有得到有效激发,传统上单纯地侧重于激励市场主体增加绿色产品和服务供给的政策,只会造成绿色产品和服务的市场供给与需求不匹配加剧、投资收益率缺乏市场竞争力,导致金融机构向绿色企业、绿色项目所提供的金融支持缺乏商业可持续的价值基础。因此,有必要考虑从需求端构建和完善绿色金融商业可持续激励机制,补齐绿色发展过程中需求激励不足的短板。具体来看,一是要建立健全以税收抵扣为核心的需求激励机制,促进消费者对带有明显市场竞争属性的绿色产品和服务的潜在需求转化为实际需求;二是要建立健全以"政府强制征税+政府购买服务"为核心的需求激励机制,促进消费者对带有公共品属性的绿色产品和服务的软性需求转化为刚性需求;三是要建立健全以"使用者付费+价格补贴"为核心的需求激励机制,促进消费者对带有准公共品属性的绿色产品和服务的隐性需求转化为显性需求;四是要从国家层面建立健全绿色发展的需求激励机制,减少激励政策外溢效应带来的负面影响,充分发挥需求牵引供给倒逼机制的作用,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决定性作用,同时更好地发挥政府的作用,推动金融机构建立和发展具有商业可持续的绿色金融服务新模式。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车德欣 向海凌 吴非
基于中国经济绿色低碳转型的重大现实和政策需求,本文选取2007—2020年中国沪深A股上市公司数据,从政府“有形之手”的影响出发,实证检验税收激励对企业绿色治理的影响及其机制。研究结果显示,税收激励能够有效提升企业绿色治理动能。异质性检验发现,税收激励对于非国有企业、高科技企业的绿色治理具有显著驱动作用。机制检验显示,减税能够有效平滑风险、强化责任并激发绿色创新转型活力,这些改善都有助于企业绿色治理水平的提升。特别地,在地方政府对生态环境更加关注的情景中,税收激励能够发挥出更大的绿色治理驱动作用,并重点改善国有企业税收激励促进不足的问题,展现出了一定的结构性优化趋向。本文为理解政府税收工具的有效性和渠道机制提供了新的经验证据,对服务中国经济绿色低碳转型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启示。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闫瑾
文章从绿色建筑发展政策激励的角度出发,运用有限理性条件下的进化博弈理论,通过建立绿色建筑发展过程的政策激励模型,研究政府与开发商群体的非对称博弈问题,从而提出博弈政策建议。
关键词:
绿色建筑 政策激励 非对称博弈 有限理性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张欣 董竹
在环境问题日益严重、环境监管日益加强的背景下,越来越多的投资者开始关注企业的环境信息。本文通过切入绿色创新的研究视角,以2008—2020年沪深两市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研究发现,环境信息披露有助于促进企业绿色创新,这一促进效应综合体现在绿色创新质量、绿色创新数量和绿色创新总量上。作用机制研究表明,环境信息披露通过外部资源效应和外部压力效应进而作用于绿色创新。结合市场调控型环境规制工具研究发现,在促进绿色创新的过程中,环境信息披露与事前引导类环境规制工具环境保护财政支出呈现互补效应、与事后惩罚类环境规制工具排污收费呈现替代效应。最后,基于宏观、中观以及微观层面的异质性分析表明,在中西部地区和市场化程度较低的地区、技术密集型行业和产品市场竞争较弱的行业、重点污染监控企业和国有企业中,环境信息披露的绿色创新激励效应更显著。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林敏 张福生 陈敏佳
我国发展绿色建筑,符合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本文在委托代理理论的基础上,以政府、建筑相关企业、消费者为研究对象,探讨绿色建筑发展过程中三者的关系,并结合基于多方利益主体的绿色建筑激励约束的基本原则,提出激励约束机制的框架,以期使三者利益趋于一致,实现三方共赢。
关键词:
委托—代理理论 绿色建筑 激励约束机制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任莹莹 申玲 张亚炎
设计优化对绿色建筑全生命期降低成本、提高价值链整体价值至关重要。设计优化激励机制以市场机制为基础,政府的政策机制作补充,共同促进开发企业与设计企业间契约机制的顺利运行。作为设计优化的直接激励主体,开发企业应通过激励契约促使设计企业提高其工作努力水平。基于委托代理理论,将同类"标杆绿色建筑"工作成果作为可观测变量引入激励契约模型,建立设计优化收益共享模型,分析结果得出设计企业的最优收益分配系数,优化后收益与"标杆绿色建筑"设计优化后成果的关系表达式。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