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1833)
2023(16737)
2022(13945)
2021(12608)
2020(10317)
2019(23310)
2018(22716)
2017(44304)
2016(23509)
2015(26354)
2014(26333)
2013(25953)
2012(24775)
2011(22675)
2010(23544)
2009(22528)
2008(21656)
2007(19647)
2006(17985)
2005(16905)
作者
(67589)
(56387)
(56235)
(53612)
(36386)
(26977)
(25688)
(21615)
(21600)
(20394)
(19691)
(18888)
(18356)
(18262)
(17986)
(17537)
(16716)
(16437)
(16432)
(16065)
(14538)
(13871)
(13704)
(12992)
(12839)
(12831)
(12542)
(12482)
(11408)
(11013)
学科
(118905)
经济(118769)
管理(74849)
(70615)
(57306)
企业(57306)
方法(42098)
数学(37198)
数学方法(36888)
中国(36599)
(30913)
地方(30502)
(30024)
金融(30022)
(29671)
(28879)
银行(28861)
(27913)
(27451)
业经(25775)
农业(20154)
(19691)
贸易(19672)
(19226)
(19011)
(18373)
财务(18322)
财务管理(18279)
(18268)
环境(17602)
机构
学院(344921)
大学(342779)
(159072)
经济(155835)
管理(129804)
研究(121843)
理学(109440)
理学院(108274)
管理学(106749)
管理学院(106080)
中国(100267)
(78380)
(71976)
科学(66526)
(60458)
财经(59872)
中心(56618)
(54929)
(54117)
研究所(53396)
(51527)
经济学(50726)
北京(46352)
经济学院(45323)
财经大学(44119)
(43695)
(43610)
(43550)
业大(43533)
师范(43224)
基金
项目(213508)
科学(170052)
研究(161721)
基金(155970)
(132770)
国家(131614)
科学基金(114242)
社会(107013)
社会科(101728)
社会科学(101709)
(83222)
基金项目(80474)
教育(74096)
自然(69196)
(68581)
自然科(67593)
自然科学(67581)
自然科学基金(66413)
资助(65150)
编号(64556)
成果(54438)
(50620)
(48435)
重点(47966)
课题(46319)
国家社会(44823)
(44743)
(44598)
教育部(42715)
(42136)
期刊
(190873)
经济(190873)
研究(115914)
中国(76809)
(61092)
(52944)
金融(52944)
管理(52493)
(48907)
学报(45311)
科学(43640)
大学(36508)
教育(36151)
学学(34379)
农业(31941)
财经(31847)
经济研究(31664)
技术(30383)
业经(29310)
(27437)
问题(24082)
(20309)
技术经济(18483)
国际(18408)
世界(17594)
理论(16659)
统计(16573)
商业(16201)
(15837)
现代(15830)
共检索到56035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郑丽   朱小能  
本文通过构建循环经济和绿色金融综合评价指标定量评价各省循环经济和绿色金融发展水平,发现2013—2021年间我国各省份的绿色金融和循环经济发展水平均呈上升趋势,但地区差异明显。在此基础上,从资金支持和产业结构优化两方面分析了绿色金融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理论机制,并进一步实证研究了绿色金融对循环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研究表明,绿色金融在促进循环经济发展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特别是在我国东部地区尤为显著,且两者间存在显著的交互影响、空间溢出效应和阶段门槛效应。基于研究结论,本文提出各地方政府应制定差异化的绿色低碳循环发展政策,并分区域、分阶段推进绿色金融和循环经济相互融合发展的对策建议。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王志升   石佳弋  
面对环境和资源的现实制约,我国产业绿色转型升级意义重大。随着集群经济发展步伐不断加快,未来会形成更强的规模效益和集聚效益,但经济集聚带来的技术溢出效应和规模经济效应会给产业绿色发展带来何种影响尚未可知。因此,本文以商贸流通业为研究对象,选择使用2007-2020年我国30个省市区商贸流通业面板数据,实证分析经济集聚对商贸流通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效应。结果发现:经济集聚对我国“本地-邻地”商贸流通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提升均存在积极影响,即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地区间商贸流通业协同绿色升级。研究结果为进一步支持经济集聚发展模式、促进我国商贸流通业绿色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陈庭强   史嘉豪   刘梦   李泽煜   余乐安  
推动绿色经济发展,加快能源绿色转型是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重要途径。基于2009-2019年中国27个省市面板数据,运用固定效应回归、分地区回归和FGLS方法,从金融发展视角,对产业智能化赋能绿色经济发展的作用机制以及空间异质性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金融发展水平、产业智能化以及二者的交互作用对绿色经济发展具有显著正向影响;金融发展水平、产业智能化以及二者交互作用对绿色经济发展的影响具有显著异质性,其中,金融发展水平和产业智能化对东部地区绿色经济发展有显著影响,而二者的交互作用主要影响中西部地区绿色经济发展。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郭希宇  
在实现“碳达峰”与“碳中和”目标过程中,绿色金融和低碳经济转型是一体两面的重要手段和方式,需要充分运用和协同推进这两个重要抓手。本文基于中国省级行政区的面板数据,建立空间联立方程模型,考察绿色金融与低碳经济的内生交互影响及空间溢出效应。研究发现:第一,绿色金融与低碳经济间存在双向促进作用,绿色金融的发展能够有效推进本地区低碳经济转型,反之亦然;第二,绿色金融跨地区对其他地区绿色金融发展产生挤出效应,并且邻近地区低碳经济转型也对本地低碳经济发展带来不利冲击;第三,邻近地区的绿色金融发展给本地低碳经济增长带来促进作用,而邻近地区的低碳经济规模的扩大亦对本地绿色金融发展带来正面助推作用。基于以上研究结论,提出如下政策启示:第一,应持续研究并健全绿色低碳发展政策,强化绿色金融与低碳经济的良性互动与协同发展;第二,应树立绿色金融发展全局战略思维,构建互利共生的区域金融发展格局。第三,要及时解决我国各省级行政区在低碳经济转型进程中区域间不平衡、不充分问题。第四,加快培育低碳技术方面的优质人才,建立健全低碳发展共享机制,不断推动低碳经济走向更高水准。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许军  
文章基于2012—2022年中国31个省份的面板数据,借助中介效应模型、空间计量模型、面板门槛模型等,实证检验产业智能化对低碳经济发展的影响。结果表明:产业智能化对低碳经济发展具有促进作用,这一结论在经过稳健性检验与内生性检验后依然成立。在异质性影响方面,产业智能化对东部地区与环境规制强度较弱地区低碳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更为显著。在作用机制方面,产业智能化能够通过提升资本配置效率、促进绿色低碳技术进步、提高能源利用效率,赋能低碳经济发展。在空间效应方面,产业智能化与低碳经济发展均具有显著空间集聚特征,且产业智能化对低碳经济发展具有正向溢出效应。在门槛效应方面,产业智能化对低碳经济发展具有非线性影响。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胡钰苓   刘成杰   谭君印   李虹桥  
文章基于2011—2020年中国278个地级市的面板数据,采用面板门限模型、机制检验模型、空间杜宾模型等分析了数字经济对城市发展质量的影响及作用路径。结果表明:数字经济能显著提升城市发展质量,且具有正向空间溢出效应;数字经济对城市发展质量具有边际效应递增的非线性影响,且会受到产业结构升级的进一步强化;数字经济能通过绿色技术创新与互联网产业集聚提升城市发展质量;数字经济的影响效应在地区规模和城市特征上具有显著异质性,且基础设施薄弱的城市也能通过数字经济建设来提升城市质量。因此,为进一步释放数字经济的多重效应,应强化顶层设计,在数字技术、数字平台、数字金融三个方面培育壮大城市发展质量的新动能;以“新基建”为契机,促进“数实共生”和区域协同发展。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李苏   赵军   达潭枫  
文章采用熵值法和DEA方法测度了2007—2020年我国省级绿色金融指数和工业绿色发展效率,并通过构建基准回归模型和中介效应模型检验了绿色金融对工业绿色发展的影响效应和中介效应。结果表明:绿色金融对工业绿色发展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且绿色金融通过绿色技术创新和产业结构生态化促进了工业绿色发展;异质性分析结果表明,绿色金融对工业绿色发展的促进作用在区域、时期和政策方面具有显著的差异。拓展性分析显示,环境规制和研发投入在绿色金融促进工业绿色发展过程中均存在显著的单一门槛。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秦丁   陈博  
选取2013—2022年中国30个省级面板数据,利用空间杜宾模型分析绿色金融对共同富裕的影响效应、作用机制及异质性特征。研究发现:共同富裕具有较强的正向空间自相关特征;空间溢出效应检验表明,绿色金融能够显著提升本地区及周边地区的共同富裕水平;中介效应检验表明,绿色金融能够通过推动碳减排提高共同富裕水平;异质性检验表明,绿色金融对共同富裕提升的促进作用,在高城镇化水平区域及高要素市场化程度区域更加显著。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秦丁   陈博  
选取2013—2022年中国30个省级面板数据,利用空间杜宾模型分析绿色金融对共同富裕的影响效应、作用机制及异质性特征。研究发现:共同富裕具有较强的正向空间自相关特征;空间溢出效应检验表明,绿色金融能够显著提升本地区及周边地区的共同富裕水平;中介效应检验表明,绿色金融能够通过推动碳减排提高共同富裕水平;异质性检验表明,绿色金融对共同富裕提升的促进作用,在高城镇化水平区域及高要素市场化程度区域更加显著。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彭俊杰  
选取我国2005—2020年30个省级面板数据,运用SYS-GMM动态面板模型,探究我国金融集聚、技术创新对工业绿色发展的影响及区域差异。研究发现:金融集聚通过逆向调整技术成果的转化效率来阻滞工业绿色发展,科技创新对工业绿色发展、工业技术效率和工业技术进步的正向激励效应不显著;在不同区域,金融集聚、技术创新对工业绿色发展的影响存在明显的空间异质性。基于此,提出促进金融集聚、技术创新与工业绿色发展良性协同,打造多元、高效的金融体系,构建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体系,深入推进新型城镇化的对策建议,希冀切实提升工业绿色发展水平。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彭俊杰  
选取我国2005—2020年30个省级面板数据,运用SYS-GMM动态面板模型,探究我国金融集聚、技术创新对工业绿色发展的影响及区域差异。研究发现:金融集聚通过逆向调整技术成果的转化效率来阻滞工业绿色发展,科技创新对工业绿色发展、工业技术效率和工业技术进步的正向激励效应不显著;在不同区域,金融集聚、技术创新对工业绿色发展的影响存在明显的空间异质性。基于此,提出促进金融集聚、技术创新与工业绿色发展良性协同,打造多元、高效的金融体系,构建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体系,深入推进新型城镇化的对策建议,希冀切实提升工业绿色发展水平。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高星  
文章深入探讨了数字经济赋能共同富裕的理论机理,并基于2013—2020年我国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进行实证检验。研究发现:数字经济发展显著促进了共同富裕,在处理内生性问题和经过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该结论依然稳健;中介效应分析结果表明,数字经济可以通过促进产业结构高级化和产业结构合理化,激发创业活力,进而促进共同富裕;异质性分析结果显示,数字经济结构中的互联网发展对共同富裕的积极效应最强,西部地区数字经济对共同富裕的促进作用更为明显。进一步研究发现,科技创新、制度环境与数字经济在促进共同富裕过程中存在替代效应,即在科技创新水平较低、制度环境较差的地区,数字经济促进共同富裕的积极效果更加突出;环境规制对数字经济影响共同富裕具有正向调节效应,意味着环境规制强度的提高,增强了数字经济赋能共同富裕的积极作用。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万永坤  王晨晨  
经济新常态背景下,数字经济快速发展,不仅成为重要的经济增长点,也成为高质量发展与产业升级的关键驱动力。为探究数字经济在推动我国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中发挥的作用,文章首先基于内在机理进行理论分析,然后测度高质量发展水平、产业结构升级系数,最后考察了数字经济对高质量发展及其五大分项指标的影响,并分析其可能存在的异质性。研究发现:数字经济以产业升级为中介促进了高质量发展,对创新、绿色、开放高质量发展的促进作用显著;但对于协调、共享的促进作用不明显,且数字经济通过引发产业结构优化进程差异对高质量发展水平产生影响。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梁威   吴顺利  
数字经济能够降低零售环节能耗与碳排放,对于促进零售业绿色转型和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2008—2020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实证检验数字经济对零售业绿色发展的直接影响与作用机制。研究发现,数字经济能够推动零售业绿色发展,并可通过激发绿色技术创新、增强绿色金融支撑、引领上游绿色供给等机制间接促进零售业绿色发展。进一步检验发现,政府主导型正式环境规制和公众参与型非正式环境规制对数字经济赋能零售业绿色发展均具有正向调节作用;数字经济对零售业绿色发展的促进效应在东部、南方、高人力资本和物质资本、市场一体化水平高的地区更加突出;零售业绿色发展水平提升能够强化数字经济赋能零售业绿色发展的边际效应。据此,应加强数字基础设施建设,深化零售企业数字技术应用,强化政府环境治理和消费者环保关注的协同配合,充分发挥数字经济效应赋能零售业绿色发展。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刘华珂  何春  
基于中国2005-2019年的272个城市的面板数据检验了绿色金融对城市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研究发现:(1)绿色金融能够促进城市的经济高质量发展;(2)机制检验表明绿色金融通过促进绿色技术创新、引导居民绿色消费、推动产业结构升级等途径促进了城市经济高质量发展;(3)异质性检验表明在科教水平低的城市、中小城市和中西部地区的城市,绿色金融对城市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促进作用更加明显。最后基于研究结论,提出了对绿色金融发展的相关政策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