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1320)
2023(16023)
2022(13812)
2021(12599)
2020(10487)
2019(24363)
2018(23848)
2017(46157)
2016(25109)
2015(28080)
2014(27912)
2013(27630)
2012(25321)
2011(22785)
2010(23010)
2009(21674)
2008(20225)
2007(17675)
2006(15791)
2005(14073)
作者
(72093)
(59700)
(59244)
(56480)
(38067)
(28725)
(27034)
(23239)
(23006)
(21357)
(20695)
(20278)
(18909)
(18724)
(18558)
(18488)
(17736)
(17729)
(17195)
(17190)
(14728)
(14653)
(14318)
(13625)
(13322)
(13227)
(13223)
(13189)
(12079)
(11635)
学科
(99045)
经济(98908)
管理(76280)
(70588)
(59504)
企业(59504)
方法(43811)
数学(38234)
数学方法(37834)
中国(32878)
(28791)
(28125)
金融(28122)
(26744)
银行(26693)
(26190)
(25695)
(24211)
地方(23957)
业经(23123)
(20851)
(18678)
财务(18606)
财务管理(18573)
环境(18135)
企业财务(17705)
农业(17595)
理论(16799)
(16353)
贸易(16339)
机构
大学(352976)
学院(351149)
(140818)
管理(139226)
经济(137609)
理学(120517)
理学院(119151)
研究(117953)
管理学(117188)
管理学院(116561)
中国(92027)
(75306)
科学(72504)
(66956)
(58341)
(56580)
(55547)
中心(54818)
财经(53353)
研究所(53176)
业大(53124)
(48403)
北京(46628)
(45544)
师范(45089)
农业(44285)
(42939)
经济学(42937)
(42080)
财经大学(39875)
基金
项目(243419)
科学(192154)
研究(177461)
基金(177352)
(153945)
国家(152690)
科学基金(132072)
社会(113023)
社会科(107269)
社会科学(107237)
(95939)
基金项目(95064)
自然(85911)
自然科(83863)
自然科学(83847)
自然科学基金(82306)
教育(80548)
(79731)
资助(72175)
编号(71743)
成果(57666)
重点(54452)
(53457)
(51782)
(50831)
课题(49352)
创新(47562)
(46783)
国家社会(46420)
科研(46200)
期刊
(152404)
经济(152404)
研究(105234)
中国(68342)
学报(55155)
(51191)
科学(50676)
(50553)
管理(50207)
(42518)
金融(42518)
大学(41900)
学学(39600)
教育(36257)
农业(33984)
技术(28919)
财经(26137)
业经(24243)
经济研究(23480)
(22184)
问题(20891)
理论(17684)
(16907)
科技(16819)
图书(16624)
现代(16366)
技术经济(16265)
实践(16173)
(16173)
资源(15749)
共检索到51775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李凯风  吴伟伟  
采用环境DEA技术,考虑污染物的排放,对2003—2015年江苏省13个地级市全要素能源效率进行测度及分解,并根据Tobit回归模型,以金融资源配置、绿色金融发展为主要指标进行了城市全要素能源效率影响因素分析。研究发现:苏州、盐城的能源效率已达最优水平,而淮安、常州相对其他城市能源效率水平较低;资本投入、经济增长水平、对外开放程度对城市能源效率具有促进作用,而产业结构、资源禀赋和金融配置效率具有反向效果。在金融资源配置效率、环保投资、外商直接投资、政府干预、产业结构和资源禀赋等方面给出了提高江苏省城市全要素能源效率的建议。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付华健  蒋兵  
推动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是我国的重大战略目标之一,而提高其绿色全要素能源效率(GTFEE)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所在。本文运用超效率SBM模型、GML指数模型对长江经济带11个省(区、市)2004—2020年的绿色全要素能源效率进行评价,并结合空间探索性分析方法(ESDA)和Tobit回归分析探究其空间上的集聚特征和影响因素。实证结果表明:长江经济带绿色全要素能源效率整体偏低,下、上、中游依次呈递减态势,各地区差异明显;技术进步对绿色全要素能源效率具有较强的拉动作用,但是技术效率仍有较大的提升空间;长江经济带绿色全要素能源效率具有空间集聚性,主要以H—H集聚和L—L集聚为主,且较为稳定;产业结构、对外开放和环境规制会推动绿色全要素能源效率提升。以上发现对于推动长江经济带绿色全要素能源效率提高,促进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具有一定意义。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杨足膺  赵媛  
本文以1990-2007年江苏省分行业面板数据为基础,采用CRS条件下的DEA模型,计算能源消费理论量、纯技术效率和全要素能源效率,并利用Pearson相关系数,结合霍夫曼系数等因素来进行分析研究。研究结果表明,1990年以来,纯技术效率一直是推动全要素能源效率提高的主要因素;规模效率对其制约作用愈来愈大;制造业则是制约其提高的最主要行业。
[期刊] 当代经济研究  [作者] 王亚飞   石铭   罗曼   苏雅  
提升全要素能源效率是攻克能源短缺与环境污染困境、实现生态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双赢的关键路径。经研究发现,在观察期内,绿色金融显著促进了企业全要素能源效率提升。异质性分析揭示,绿色金融在民营、外资及接受本土十大会计师事务所审计的企业,以及历史更悠久的企业中对全要素能源效率的促进作用更为显著。机制检验表明,绿色金融能够通过推动绿色管理创新、能源体现式技术进步以及资本体现式技术进步间接影响企业能源效率,且环境规制的存在对该效应起到强化作用。经进一步研究得出,国家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政策有助于提高试点地区内企业的全要素能源效率,但该政策成效及持续性在区域间表现出显著差异。鉴于此,为提升企业全要素能源效率,应稳步推进绿色金融市场发展,建立支持企业开展绿色创新活动的长效激励机制,同时,政策制定需充分考虑企业和区域的特征差异,以增强绿色金融政策的靶向性。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徐伟呈  
推动经济绿色发展是“十四五”规划的重要目标,在数字金融发展背景下探讨其绿色价值并健全环境规制,在经济供需两端形成绿色发展合力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采用2011—2021年1597个工业污染源重点调查企业数据,利用中介模型和门槛模型探究了数字金融对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以及异质型环境规制在此过程中的作用。研究发现,数字金融能够通过技术、资源配置和产业结构路径驱动企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增长,随着命令控制型环境规制、市场激励型环境规制和公众自愿型环境规制的裁量空间增大,上述驱动作用会产生“减损”“补偿”和“分化”效应。异质性分析发现,对于绿色发展实力较强的企业,应重视资源配置和产业结构路径的作用,并主要实施市场激励型环境规制和公众自愿型环境规制;绿色生产成本较高的企业更应依靠技术路径,并重点实行命令控制型环境规制,从而基于市场和政府的协同合力提升绿色全要素生产率。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高风平  滕铎文  
在"双碳行动"的背景下,以碳排放权交易制度为例,理论上从三个角度分析碳排放权交易制度对能源利用效率的影响机制;并基于中国2004—2019年30个省份的数据,运用倾向得分匹配(PSM)和双重差分方法(DID)研究碳排放权交易制度影响绿色全要素能源效率情况。实证研究表明,碳排放权交易制度能够使绿色全要素能源效率明显提升,且时间越长,绿色全要素能源效率的提升效果越显著。影响机制表明,市场化、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和低碳技术创新是改善绿色全要素能源效率的重要影响机制。异质性分析表明,碳排放权交易制度对东部地区绿色全要素能源效率的提升效果大于西部地区和中部地区。根据上述结论,提出在碳排放权交易制度实施的同时,政府需要因地制宜、适度干预,行业需要加强低碳技术创新等建议。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周立军  
随着电子商务的迅猛发展,江苏省城市配送迎来了巨大的发展机会,但城市配送的规模远远跟不上电子商务的发展速度,面临着了巨大的挑战。介绍了江苏省电子商务及城市配送的发展状况,分析了江苏省城市配送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发展江苏省城市配送的策略。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张思思   马晓钰   崔琪  
选取2011—2021年中国244个地级以上城市的面板数据,引申压力—状态—响应模型,运用面板向量自回归模型和动态平衡面板模型对数字要素配置、绿色全要素能源效率约束与城市韧性三者之间的互动关系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第一,数字要素配置水平对城市韧性存在正向影响而绿色全要素能源效率对城市韧性存在负向影响,城市韧性对数字配置水平存在正向影响,城市韧性对绿色全要素能源效率存在负向影响。第二,数字要素横向配置调节效应分析表明,数字要素制度供给水平、数字要素产业发展水平和数字要素技术发展水平起负向调节作用;数字要素纵向配置调节效应分析表明,数字要素配置水平起负向调节作用。基于研究结论,提出吸收数字经济发展及绿色节能创新发展过程中产生的新技术、新制度以创新韧性城市建设理念,并制定差异化、动态化的政策措施。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张思思   马晓钰   崔琪  
选取2011—2021年中国244个地级以上城市的面板数据,引申压力—状态—响应模型,运用面板向量自回归模型和动态平衡面板模型对数字要素配置、绿色全要素能源效率约束与城市韧性三者之间的互动关系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第一,数字要素配置水平对城市韧性存在正向影响而绿色全要素能源效率对城市韧性存在负向影响,城市韧性对数字配置水平存在正向影响,城市韧性对绿色全要素能源效率存在负向影响。第二,数字要素横向配置调节效应分析表明,数字要素制度供给水平、数字要素产业发展水平和数字要素技术发展水平起负向调节作用;数字要素纵向配置调节效应分析表明,数字要素配置水平起负向调节作用。基于研究结论,提出吸收数字经济发展及绿色节能创新发展过程中产生的新技术、新制度以创新韧性城市建设理念,并制定差异化、动态化的政策措施。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何振华  
文章选取2011—2021年沪深A股上市能源企业作为研究样本,采用多元回归模型实证探究绿色金融、碳排放规制与企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内在关系。研究显示:绿色金融能促进企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提升;碳排放规制在绿色金融影响企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过程中起正向调节作用,即碳排放规制程度越高,绿色金融对企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提升的驱动作用越强。中介效应检验发现,绿色金融通过提升绿色技术创新效益、优化资源配置结构,进而促进企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提高。因此,提出构建“常态化”的绿色金融服务体系、建设“规范化”的碳排放治理机制、加快“科学化”的创新基地平台建设、加快“精准化”的资源配置结构升级的建议,为促进经济“低碳”发展与企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提升提供经验证据。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周亚军  陈丰泽  
伴随经济快速增长而来的环境污染问题受到社会各界关注,环境与经济的协调发展已成为绿色经济时代的热点话题。基于2014—2020年中国30个省份的数据,构建有调节的中介效应模型,研究结果表明:绿色金融的发展使碳排放强度降低,进而提升绿色全要素生产率,自愿型环境规制对中介效应的前半路径具有调节作用。内生性和稳健性检验也证明了发展绿色金融可以显著促进绿色全要素生产率提升这一结论的可靠性,这一促进效应具有制度环境异质性和区域异质性。基于此,政府要因地制宜地完善绿色金融政策、加大绿色金融市场与碳金融市场的协调配合,同时企业要树立环保意识,引导消费者的环保消费倾向,最终实现生态环境与经济价值的双赢。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周亚军  陈丰泽  
伴随经济快速增长而来的环境污染问题受到社会各界关注,环境与经济的协调发展已成为绿色经济时代的热点话题。基于2014—2020年中国30个省份的数据,构建有调节的中介效应模型,研究结果表明:绿色金融的发展使碳排放强度降低,进而提升绿色全要素生产率,自愿型环境规制对中介效应的前半路径具有调节作用。内生性和稳健性检验也证明了发展绿色金融可以显著促进绿色全要素生产率提升这一结论的可靠性,这一促进效应具有制度环境异质性和区域异质性。基于此,政府要因地制宜地完善绿色金融政策、加大绿色金融市场与碳金融市场的协调配合,同时企业要树立环保意识,引导消费者的环保消费倾向,最终实现生态环境与经济价值的双赢。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姚西龙  王文熹  刘佳  
本文通过建立SVAR模型,利用脉冲响应和方差分解技术对能源要素价格波动及环境规制强度对我国工业绿色创新效率的影响程度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能源要素价格、环境规制强度、利润率与工业绿色创新效率之间存在长期均衡关系;能源要素价格、环境规制都会对工业绿色创新效率产生正向的影响,其中环境规制对工业绿色创新效率提升的贡献最大,其次是能源要素价格,最后是工业企业利润率。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张艳琴  
基于环境成本和技术创新两个视角,文章对环境规制影响绿色全生产要素生产率的内在机理进行了分析,并结合我国的环境污染现状以及现行的环境规制政策,提出了提高企业创新能力、完善政府环境规制职能和采用差异化环境规制政策的建议,以期能为政府制定环境政策提供参考,从而促进中国工业沿着持续、健康、快速的方向发展。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刘海英  谢建政  张纯洪  
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测算结果内含了环境规制因素,二者之间并不必然存在短期抑制、长期促进生产率增长的"波特假说"。不同类型的环境规制工具所引致的污染治理成本和排放成本并不相同。如果污染治理成本相对小于污染排放成本,则环境规制实施当期就能促进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改善,否则会使之恶化。环境规制对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影响的最终结果,取决于其在污染治理和污染物排放两方面,对绿色全要素生产率产生效应的相对强弱。在有效环境规制工具选择问题研究上,提出从影响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众多因素中"剥离"出环境规制的研究路径,通过"剔除"环境规制变量前后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变化,识别出不同类型环境规制工具对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