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166)
2023(11774)
2022(9640)
2021(8713)
2020(6950)
2019(15767)
2018(15224)
2017(28886)
2016(15432)
2015(17234)
2014(16808)
2013(16697)
2012(16065)
2011(14535)
2010(14975)
2009(14105)
2008(12825)
2007(11484)
2006(10560)
2005(10027)
作者
(46051)
(38180)
(37772)
(35826)
(24122)
(18486)
(17212)
(14950)
(14595)
(13796)
(13020)
(12923)
(12325)
(12182)
(12055)
(12001)
(11247)
(11066)
(11058)
(11041)
(9597)
(9486)
(9289)
(8898)
(8746)
(8591)
(8534)
(8459)
(7794)
(7647)
学科
(65756)
经济(65689)
(39617)
管理(39596)
(29913)
企业(29913)
中国(27536)
(27021)
金融(27019)
(24735)
银行(24701)
(24042)
地方(24011)
(20286)
方法(19232)
业经(16617)
数学(16561)
数学方法(16386)
(15349)
(15139)
农业(14521)
(12993)
环境(12573)
(11932)
贸易(11915)
地方经济(11873)
(11829)
(11473)
中国金融(11217)
技术(10390)
机构
学院(212524)
大学(209858)
(88281)
经济(86203)
研究(82002)
管理(73814)
中国(70345)
理学(61313)
理学院(60506)
管理学(59455)
管理学院(59075)
科学(50185)
(47235)
(42550)
(42437)
(41571)
中心(39517)
研究所(38247)
(35270)
农业(33213)
业大(32475)
财经(31480)
北京(30570)
(30149)
(29615)
师范(29215)
(29140)
(28391)
经济学(27247)
(27010)
基金
项目(137951)
科学(107206)
研究(101376)
基金(97043)
(85662)
国家(84854)
科学基金(71295)
社会(63335)
社会科(60011)
社会科学(59997)
(56667)
基金项目(50925)
(47340)
自然(45197)
教育(44698)
自然科(44089)
自然科学(44078)
自然科学基金(43266)
编号(40777)
资助(39565)
(36856)
成果(33220)
重点(31868)
课题(30073)
(29628)
发展(29488)
(28993)
(28817)
创新(27788)
科研(26183)
期刊
(107060)
经济(107060)
研究(70726)
中国(52688)
(42176)
金融(42176)
(40504)
学报(34944)
科学(32117)
(31209)
管理(28746)
农业(26382)
大学(26234)
教育(25233)
学学(24615)
技术(18256)
业经(18251)
经济研究(16814)
财经(15466)
(14044)
问题(13620)
(13310)
(10514)
(10336)
国际(10301)
理论(10287)
资源(10182)
世界(10036)
图书(9980)
现代(9920)
共检索到35481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李博阳   李廷瑞   沈悦  
可再生能源发展是促进能源低碳转型的关键抓手,是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支撑。论文基于中国23个省份2005—2020年的面板数据,从政策导向和市场导向、债权融资和股权融资的角度,选取绿色信贷和绿色风险投资作为绿色金融的代表,系统分析其对可再生能源发展的影响。研究发现:(1)绿色信贷和绿色风投能够显著促进可再生能源的发展,分维度剖析结果显示,二者能够有效促进水能、核能和风能和太阳能发电的发展。(2)作用机制检验结果显示,尽管绿色信贷和绿色风投均能通过促进产业结构升级和激励绿色技术创新两个渠道作用于可再生能源发展,但是绿色信贷对产业结构升级的推动效果更强,而绿色风投能够有效激励绿色技术创新提质增量。(3)异质性检验结果表明,绿色信贷和绿色风投对可再生能源发展的促进作用在金融发达地区和高市场化程度地区更为显著。研究结论能够为我国在实现碳达峰和碳中和过程中“构建绿色金融体系”和驱动可再生能源步入“高质量跨越式发展阶段”提供经验证据和政策参考。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李博阳   李廷瑞   沈悦  
可再生能源发展是促进能源低碳转型的关键抓手,是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支撑。论文基于中国23个省份2005—2020年的面板数据,从政策导向和市场导向、债权融资和股权融资的角度,选取绿色信贷和绿色风险投资作为绿色金融的代表,系统分析其对可再生能源发展的影响。研究发现:(1)绿色信贷和绿色风投能够显著促进可再生能源的发展,分维度剖析结果显示,二者能够有效促进水能、核能和风能和太阳能发电的发展。(2)作用机制检验结果显示,尽管绿色信贷和绿色风投均能通过促进产业结构升级和激励绿色技术创新两个渠道作用于可再生能源发展,但是绿色信贷对产业结构升级的推动效果更强,而绿色风投能够有效激励绿色技术创新提质增量。(3)异质性检验结果表明,绿色信贷和绿色风投对可再生能源发展的促进作用在金融发达地区和高市场化程度地区更为显著。研究结论能够为我国在实现碳达峰和碳中和过程中“构建绿色金融体系”和驱动可再生能源步入“高质量跨越式发展阶段”提供经验证据和政策参考。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李博阳  罗光锐  邢冰冰  沈悦  杜强  
【目的】可再生能源是能源绿色低碳转型的关键驱动力,是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支撑,本文旨在从理论和经验层面探究绿色信贷对可再生能源发展的影响。【方法】基于中国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2005—2020年的面板数据,利用双向固定效应模型对绿色信贷与可再生能源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系统性分析。【结果】(1)整体而言,绿色信贷能够显著促进可再生能源的发展;分维度剖析结果显示,绿色信贷能够有效促进水能、核能和风能发电的发展。(2)运用广义DID模型的研究表明,2012年《绿色信贷指引》政策的颁布能够有效驱动可再生能源的发展。(3)作用机制检验结果显示,绿色信贷能够通过促进产业结构升级和激励绿色技术创新两个渠道作用于可再生能源发展。(4)异质性检验结果表明,绿色信贷对可再生能源发展的促进作用在金融发达地区和高市场化程度地区更为显著。【结论】绿色信贷能够通过促进产业结构升级和激励绿色技术创新显著促进可再生能源发展,《绿色信贷指引》政策起到了关键作用。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华冰  张颖  
全球能源互联网建设为可再生能源发电行业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但也需要更有力的金融支持。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经济体系,发展绿色金融,壮大节能环保产业和清洁能源产业。绿色资产证券化作为绿色金融的创新型融资工具,拓宽了可再生能源发电行业的资金来源渠道。以新疆金风科技为例,分析该企业绿色资产证券化的背景,阐述其产品交易结构、具体过程安排与实施效果,总结绿色资产证券化的金融支持路径与作用成效,并提出相关政策建议,以期为可再生能源发电行业提供新的融资思路。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汪恒  陈瑞  
本文以强制配售可再生能源政策为对象,研究政策预期对化石能源开采量的影响,发现政策预期对化石能源市场的驱动作用与政策实施力度及持续时间有关。基于强制配售政策推动能源价格上涨这一假设,本文还发现政策的预期效应大于"绿色悖论"所产生的效应,即强制配售政策并非一定产生"绿色悖论"。具体而言,提高强制配售比例和提前实施强制配售政策都会促使高价能源预期更强更快地影响当前能源价格,导致目前能源价格上涨,进而降低当前化石能源消费,减慢温室气体排放,减缓全球变暖。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尤志婷  彭志浩  黎鹏  
推动绿色金融发展是助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途径。基于作用机理分析,以绿色信贷、绿色产业投资、绿色债券为例,使用2009—2019年30组省级数据从整体与区域两方面对绿色金融的碳减排效果进行考察。研究发现,整体分析中各绿色金融业务发展都有显著减排效果,但在交互项中绿色信贷与绿色债券组合表现出负调节效应,其余组合为互补效应。区域分析中,西部地区绿色产业投资减排效果较强,绿色信贷偏弱;中部地区绿色债券对区域碳排放未产生显著影响,互补效应也只存在绿色信贷与绿色产业投资间;东部地区单一或交互项与区域碳排放均呈显著负相关关系,减排效果最优。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张近乐   姚冰洋  
农业农村绿色产业是新时代乡村产业振兴的重要内容,绿色信贷是推动农业农村绿色产业发展的重要金融工具。当前农业农村绿色产业发展面临“经营风险大、投资回报率低、绿色信贷制度不完善、相关配套政策不足、绿色信贷不良率高、信贷周期长”等问题,制约了绿色信贷投放和绿色产业发展。为此,在农业农村绿色产业发展中,应完善绿色信贷政策扶持体系,健全绿色信贷市场机制,发展绿色信贷中介机构,提高金融机构的绿色信贷动力,发挥绿色信贷对农业农村绿色产业的金融服务功能。
[期刊] 运筹与管理  [作者] 商波  黄涛珍  
基于可再生能源配额的政策背景,本文构造了发电商三种不同市场权力结构下的绿色生产决策模型。讨论了敏感参数对异质权力发电商最优决策结果的影响,基于参数范围分析了不同权力结构下的最优决策效果。通过消费者效用、发电成本、环境保护的社会福利函数,识别出了参数最优取值范围内的最优决策效果的市场结构。结果显示:当绿证交易价格、最低配额比例超过最低临界值时,绿色发电商能够实现最优决策效果,但对传统发电商的最大利润产生了显著的"挤出"效应。若绿证交易价格和电力需求价格弹性系数在最佳区间内,则传统和绿色发电商既能够达到最优决策效果,又可以最大限度促进社会福利效用的单调增加,即存在绿色发电商主导的最优市场决策结构,但不存在最优纳什决策结构。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李繁荣  郭丕斌  齐晓燕  
(一)能源生产革命:形成绿色能源供给新体系1.改变传统能源格局,转向多元供给模式。一次能源包括不可再生能源和可再生能源两大类。截至目前,以煤炭、石油、天然气为代表的不可再生化石能源在能源消费中的主体地位仍没有发生动摇,其中尤其以煤炭为重。能源生产改革首先要改变一次能源生产中以煤为重的现状,严格控制煤炭新增产能,提高石油、天然气所占的比重。更为重要的是,大力推动以水能、风能、生物质能为代表的可再生的、清洁的、非化石能源生产,是优化能源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闫旭   吴信科  
农业绿色发展是切实握住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主线从资源型发展转向可持续发展的重点任务,适时启动绿色金融创新,拓宽绿色金融赋能绿色发展路径,巧用新举措,能够为农业增效增收增绿“加彩”。本文基于河南省绿色金融具体实践,在顶层设计、金融体系、支撑保障等方面有针对性地提出绿色金融服务农业绿色发展良策,破解制约难题,绘好绿色画卷。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日前,陕西省山阳县金川封幸化工有限公司"年产1000吨黄姜皂素技改扩建清洁生产示范项目"申请中国清洁发展机制基金贷款6900万元正式获财政部批准。该项目在现有年产300吨黄姜皂素生产线的基础上,技改扩建700吨黄姜皂素清洁生产示范线,于今年7月正式投产。该项目将从根本上解决黄姜皂素加工行业的环境污染问题,对于确保今年10月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质安全也具有重要意义,同时,项目投产后,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沈悦   郑金麟   蒋耀辉  
绿色债券能否以直接融资方式有效发挥绿色金融市场对绿色技术创新的支持作用,赋能企业绿色低碳发展是重要的现实议题。以企业发行绿色债券作为准自然实验,基于2011-2021年我国主板上市公司研究数据,构建渐进式双重差分模型考察绿色债券对绿色技术创新的影响。研究发现:(1)绿色债券能够显著促进绿色技术创新,经过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结论依然成立;(2)作用机理分析发现,绿色债券通过提高企业融资可得性改善债务期限结构,缓解融资约束,促进绿色技术创新,且具有显著的信号传递效应;(3)异质性分析结果显示,完善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高水平企业环境责任、高强度政府补助能够进一步强化绿色债券的绿色技术创新促进效应;(4)进一步研究发现,绿色债券有助于提升企业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研究结论表明,应该不断健全企业发行绿色债券的各项规章制度,优化绿色债券融资机制,提供绿色技术创新配套服务,促进经济绿色低碳发展。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何国华   朱培灵   邬昶俊  
以绿色信贷为主的绿色金融是我国推动经济绿色发展、实现工业绿色转型的重要助力。运用熵值法测算2006~2021年中国30个省份的工业绿色转型水平,并实证检验绿色信贷是否促进区域工业绿色转型。研究表明:我国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省份,其工业绿色转型完成较好。绿色信贷对工业绿色转型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在资源型与非资源型地区存在异质性,在资源型地区其促进作用不明显。机制分析结果显示,绿色信贷有助于提升绿色创新水平,推动产业结构向清洁化和高技术化方向发展,通过技术效应和结构效应最终促进工业绿色转型,而数字经济政策在这一过程中起着正向调节作用。因此,应充分激励商业银行进一步提升绿色信贷规模;精准识别信贷投放目标,提升信贷资源配置效率;积极推进地区数字化建设。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赵奥  武春友  
辽宁省作为东北老工业基地的重点区域,自新中国成立以来,产业结构一直处于重化工行业压倒性发展态势,工业行业的能耗结构、比重都呈现出畸形发展特点,特别是在当前国家供给侧改革框架下,辽宁省如何解决GDP与节能减排双目标实现的两难问题已迫在眉睫。文章在绿色增长理论框架下,重构不可再生能源消耗效率测度模型,在对辽宁省不可再生能源消耗现状进行梳理的基础上,运用超效率DEA方法对辽宁省不可再生能源消耗效率进行测度研究,并相应的提出如何提升辽宁省不可再生能源消耗效率的相关对策措施。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赵奥  武春友  
辽宁省作为东北老工业基地的重点区域,自新中国成立以来,产业结构一直处于重化工行业压倒性发展态势,工业行业的能耗结构、比重都呈现出畸形发展特点,特别是在当前国家供给侧改革框架下,辽宁省如何解决GDP与节能减排双目标实现的两难问题已迫在眉睫。文章在绿色增长理论框架下,重构不可再生能源消耗效率测度模型,在对辽宁省不可再生能源消耗现状进行梳理的基础上,运用超效率DEA方法对辽宁省不可再生能源消耗效率进行测度研究,并相应的提出如何提升辽宁省不可再生能源消耗效率的相关对策措施。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