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2823)
- 2023(18483)
- 2022(15755)
- 2021(14746)
- 2020(12200)
- 2019(28214)
- 2018(27764)
- 2017(53355)
- 2016(28930)
- 2015(32607)
- 2014(32285)
- 2013(31539)
- 2012(28970)
- 2011(25843)
- 2010(26209)
- 2009(24380)
- 2008(22898)
- 2007(20032)
- 2006(17658)
- 2005(15804)
- 学科
- 济(109063)
- 经济(108902)
- 管理(87678)
- 业(81472)
- 企(69153)
- 企业(69153)
- 方法(49332)
- 数学(42886)
- 数学方法(42258)
- 中国(34255)
- 财(33373)
- 农(30665)
- 融(29203)
- 金融(29199)
- 银(28506)
- 银行(28462)
- 制(27465)
- 行(27321)
- 业经(26280)
- 地方(25042)
- 学(23176)
- 务(21472)
- 财务(21386)
- 财务管理(21342)
- 农业(20502)
- 企业财务(20314)
- 理论(20024)
- 贸(18730)
- 贸易(18712)
- 环境(18700)
- 机构
- 大学(397070)
- 学院(396069)
- 管理(156661)
- 济(156083)
- 经济(152535)
- 理学(134989)
- 理学院(133529)
- 管理学(131072)
- 管理学院(130345)
- 研究(128802)
- 中国(102560)
- 京(83897)
- 科学(78252)
- 财(76689)
- 江(63402)
- 所(62745)
- 中心(62024)
- 农(61695)
- 财经(60494)
- 业大(57824)
- 研究所(56859)
- 经(54873)
- 北京(52148)
- 范(52037)
- 师范(51493)
- 州(48926)
- 农业(47838)
- 经济学(47443)
- 院(47307)
- 财经大学(45225)
- 基金
- 项目(272401)
- 科学(214483)
- 研究(201505)
- 基金(197271)
- 家(170445)
- 国家(168989)
- 科学基金(146539)
- 社会(126578)
- 社会科(119966)
- 社会科学(119934)
- 省(107442)
- 基金项目(104417)
- 自然(94917)
- 教育(93803)
- 自然科(92678)
- 自然科学(92656)
- 自然科学基金(90937)
- 划(89177)
- 编号(82743)
- 资助(81076)
- 成果(67442)
- 重点(60909)
- 部(60148)
- 发(57357)
- 课题(57195)
- 创(57056)
- 创新(53271)
- 制(52195)
- 科研(52094)
- 教育部(52082)
- 期刊
- 济(169972)
- 经济(169972)
- 研究(118099)
- 中国(80375)
- 学报(60868)
- 财(60497)
- 管理(58455)
- 农(55621)
- 科学(55176)
- 融(48003)
- 金融(48003)
- 教育(47640)
- 大学(47270)
- 学学(44226)
- 农业(37111)
- 技术(36142)
- 财经(29708)
- 业经(27862)
- 经济研究(25913)
- 经(25286)
- 问题(21763)
- 图书(21605)
- 理论(19846)
- 业(18514)
- 版(18325)
- 科技(18221)
- 实践(18179)
- 践(18179)
- 技术经济(17976)
- 现代(17337)
共检索到59232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王去非
绿色金融是推动绿色发展的重要力量。本课题在回顾总结浙江绿色金融发展状况的基础上,从绿色金融自身、绿色金融基础设施、绿色金融生态环境三个维度,深入分析了绿色金融发展中存在的机制性、制度性问题,主要包括:绿色金融、绿色金融基础设施建设滞后、绿色金融生态环境有待优化等。基于此,提出了建立健全相关法律法规体系、完善落实支持激励政策、有效推进绿色金融标准和信息评估体系建设、加快建设规则统一和互联互通的环境权益交易市场、强化绿色金融配套保障措施等对策建议。
关键词:
绿色金融 绿色产业 激励约束机制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林敏 张福生 陈敏佳
我国发展绿色建筑,符合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本文在委托代理理论的基础上,以政府、建筑相关企业、消费者为研究对象,探讨绿色建筑发展过程中三者的关系,并结合基于多方利益主体的绿色建筑激励约束的基本原则,提出激励约束机制的框架,以期使三者利益趋于一致,实现三方共赢。
关键词:
委托—代理理论 绿色建筑 激励约束机制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袁建良
本文梳理了开发性金融在浙江开展绿色信贷的主要做法,结合实际案例,总结开发性金融支持浙江生态文明建设取得的成效,并以习近平总书记"两山"科学论断为指导,围绕浙江省"十三五"发展规划,提出开发性金融在浙江未来绿色发展中的展望。
关键词:
开发性金融 绿色金融 生态文明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殷兴山
党的十八大以来,浙江省紧紧围绕新发展理念,以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建设为引领,因地制宜,点面结合,在绿色金融体制机制、组织体系、产品服务等方面创新实践,着力打通"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的金融通道,初步实现金融改革与经济转型良性互动、环境效益与经济效益双赢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共生。2020年9月,习近平主席提出碳达峰、碳中和目标,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林敏
在介绍绿色建筑概念的基础上,分析了现阶段新农村发展绿色建筑的必要性,研究了新农村发展绿色建筑的激励约束机制问题,然后根据激励约束机制设计理论的基本观点,对新农村发展绿色建筑的激励约束机制进行了定性分析,提出政府应建立严密的行政监管体系,制订适合的激励约束政策和法律法规,采取多样化的激励手段,进行多角度的激励约束等建议。
关键词:
新农村建设 绿色建筑 激励约束 机制设计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钟永飞 孙慧
2015年9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提出了"建立绿色金融体系"的顶层设计。2016年3月,十二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表决通过的"十三五规划",进一步明确要"建立绿色金融体系,发展绿色信贷、绿色债券,设立绿色发展基金"。2016年8月人民银行、财政部等七部委发布《关于构建绿色金融体系的指导意见》。2017年6月,国务院常务会议
关键词:
绿色金融体系 激励机制 绿色信贷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何文虎
激励约束机制是金融精准扶贫高效开展的重要条件。模型证明,政府在金融精准扶贫中对金融机构实施激励约束的效果要好于直接把扶贫资金补贴给贫困户,政府对金融机构实施激励约束政策能有效解决金融机构参与金融扶贫的持续性差、动力不足问题。当前,受金融精准扶贫的政策性目标与金融机构经营目标不匹配、贫困地区金融生态环境不改善等因素影响,我国金融精准扶贫存在约束过度与约束缺位并存、激励不足等问题。为此,在构建金融精准扶贫的激励约束机制时,应坚持政府引导、金融机构为主体,市场运作、改革创新,突出重点、统筹兼顾,金融扶贫为主、财
关键词:
金融精准扶贫 激励约束 金融机构 贫困户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何文虎
激励约束机制是金融精准扶贫高效开展的重要条件。模型证明,政府在金融精准扶贫中对金融机构实施激励约束的效果要好于直接把扶贫资金补贴给贫困户,政府对金融机构实施激励约束政策能有效解决金融机构参与金融扶贫的持续性差、动力不足问题。当前,受金融精准扶贫的政策性目标与金融机构经营目标不匹配、贫困地区金融生态环境不改善等因素影响,我国金融精准扶贫存在约束过度与约束缺位并存、激励不足等问题。为此,在构建金融精准扶贫的激励约束机制时,应坚持政府引导、金融机构为主体,市场运作、改革创新,突出重点、统筹兼顾,金融扶贫为主、财政扶贫为辅等原则,从优惠政策扶持、财政扶贫资金投入、风险救助补偿、金融生态环境培育等方面入手建立激励机制,从差异化金融扶贫监管、财政扶贫资金监督管理、金融精准扶贫科学考核等方面着手建立约束机制。
关键词:
金融精准扶贫 激励约束 金融机构 贫困户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姜明伦
利用浙江省388家民营企业问卷调查的数据,重点研究民营企业经营者的激励与约束机制,通过分析民营企业经营者激励与约束机制的现状、特点,揭示浙江省民营企业建立健全经营者激励与约束机制的经验与不足,并基于此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民营企业 经营者 激励约束机制 浙江省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胥爱欢 杨苌苌
绿色金融商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在于绿色金融支持的绿色项目、绿色企业必须具有商业可持续性。在现实中,绿色项目、绿色企业的商业可持续性不佳的主要原因在于,绿色产品和服务的市场需求没有得到有效激发,传统上单纯地侧重于激励市场主体增加绿色产品和服务供给的政策,只会造成绿色产品和服务的市场供给与需求不匹配加剧、投资收益率缺乏市场竞争力,导致金融机构向绿色企业、绿色项目所提供的金融支持缺乏商业可持续的价值基础。因此,有必要考虑从需求端构建和完善绿色金融商业可持续激励机制,补齐绿色发展过程中需求激励不足的短板。具体来看,一是要建立健全以税收抵扣为核心的需求激励机制,促进消费者对带有明显市场竞争属性的绿色产品和服务的潜在需求转化为实际需求;二是要建立健全以"政府强制征税+政府购买服务"为核心的需求激励机制,促进消费者对带有公共品属性的绿色产品和服务的软性需求转化为刚性需求;三是要建立健全以"使用者付费+价格补贴"为核心的需求激励机制,促进消费者对带有准公共品属性的绿色产品和服务的隐性需求转化为显性需求;四是要从国家层面建立健全绿色发展的需求激励机制,减少激励政策外溢效应带来的负面影响,充分发挥需求牵引供给倒逼机制的作用,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决定性作用,同时更好地发挥政府的作用,推动金融机构建立和发展具有商业可持续的绿色金融服务新模式。
[期刊] 清华金融评论
[作者]
张雁云
绿色金融有效推动了浙江中小城市的绿色可持续发展。本文认为,中小城市实现绿色发展的历史包袱较小,绿色金融对中小城市发展的推动力也会更强。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中小城市发展问题,《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明确提出,要把加快发展中小城市作为优化城镇规模结构的主攻方向,促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然而,在资源环境压力前所未有,以及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背景下,中小城市发展不能以牺牲环境
关键词:
绿色金融 浙江实践 银团贷款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陈游
绿色金融是指通过出台一系列金融措施,利用各渠道汇聚的资金支持环境友好项目。当前,我国已经进入经济结构调整以及发展方式转变的关键阶段,绿色产业的发展以及传统产业绿色改造带来了越来越强劲的资金需求,由此绿色金融成为金融业务发展的趋势和潮流。本文通过梳理绿色金融的概念和国际、国内发展情况,重点分析了我国金融机构发展绿色金融的着力点及相关实践,指出当前我国绿色金融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立足我国国情提出了推动我国绿色金融发展的对策建议。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张洁 夏婷
如何深化“两山”转化路径已成为新时代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的关键路径在于建立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将绿水青山中蕴含的生态资源价值以市场化的方式实现,从而打通生态环境保护与区域经济发展之间的一体化关系,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本文从我国“两山”建设及转化发展情况和浙江“两山”转化的实践内容、优势成效、转化路径及经典案例中得到相应启发,发现浙江虽然在“两山”转化中走在全国前列,但是在转化行动中仍然存在几大问题,并进一步从生态资源金融服务中心的五大功能定位出发,从零散资源集中收储、非标资源明确产权、低效资源招商开发、创新产品增信主体、产业培育带动收益等五大方面给出相应建议,助力实现乡村振兴、共同富裕的目标。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刘义学,赵鹏,杨承君
目前,我国医疗卫生改革与发展已进入了新的阶段。随着医疗机构分类管理的实施和我国加入WTO,公立非营利性医疗机构不仅面临着与其他非营利性医疗机构、营利性医疗机构的竞争,还将面临与一些“洋医院”进驻中国的竞争。如何使公立非营利性医疗机构在竞争中不断发展壮大,提高整体医疗技术水平和服务质量,建立健全富有活力的人力资源激励与约束机制,将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顾雪松 安晓冉 侯语珂
基于双重差分模型构造准自然实验,利用2007—2020年我国沪深两市上市公司构建实验样本,研究绿色信贷政策对重污染企业TFP的影响效果与机制。结果发现:绿色信贷形成的融资约束抑制了TFP的提升,并且这种抑制作用大于投资价值和研发投入对TFP的促进作用,从而导致绿色信贷对我国重污染企业TFP产生显著负面影响。鉴于此,我国应进一步完善绿色信贷政策,特别是加强对重污染企业转型升级活动的融资支持,通过约束与激励相结合以更好地提升企业TFP。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