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832)
2023(9829)
2022(8044)
2021(7054)
2020(5529)
2019(12676)
2018(12095)
2017(22791)
2016(12046)
2015(13304)
2014(13145)
2013(13175)
2012(12607)
2011(11442)
2010(12001)
2009(11308)
2008(10159)
2007(9045)
2006(8338)
2005(8023)
作者
(34776)
(28571)
(28542)
(26801)
(18274)
(13702)
(12998)
(11098)
(10988)
(10447)
(9900)
(9623)
(9142)
(9116)
(8980)
(8945)
(8387)
(8344)
(8331)
(8242)
(7456)
(7025)
(6910)
(6509)
(6490)
(6487)
(6480)
(6384)
(5954)
(5723)
学科
(52560)
经济(52517)
(36322)
管理(33623)
中国(25905)
(25722)
金融(25721)
(25510)
企业(25510)
(23595)
银行(23583)
(23051)
地方(21018)
(16326)
业经(14247)
方法(13606)
(13605)
(13192)
农业(11868)
数学(11598)
数学方法(11503)
中国金融(11075)
(10803)
(10669)
贸易(10652)
地方经济(10535)
(10290)
环境(10237)
技术(8821)
(8704)
机构
学院(166432)
大学(162755)
(71511)
经济(69735)
研究(61594)
管理(60551)
中国(53473)
理学(49901)
理学院(49332)
管理学(48649)
管理学院(48340)
(35714)
科学(35280)
(34006)
(30953)
中心(30158)
(27919)
研究所(27560)
(27167)
财经(25645)
北京(23504)
(23141)
(23109)
(23069)
师范(22868)
(22426)
业大(22051)
经济学(21905)
农业(21290)
(20910)
基金
项目(105355)
科学(82460)
研究(81439)
基金(73019)
(62732)
国家(62117)
科学基金(53141)
社会(52131)
社会科(49627)
社会科学(49616)
(43336)
基金项目(38001)
教育(35482)
(35302)
编号(34162)
自然(30997)
自然科(30270)
自然科学(30266)
(29911)
自然科学基金(29695)
资助(29326)
成果(28252)
发展(24718)
课题(24340)
(24272)
重点(24134)
(22723)
(21791)
国家社会(21544)
创新(21278)
期刊
(87770)
经济(87770)
研究(55744)
中国(42850)
(34027)
金融(34027)
(27341)
(25172)
管理(23316)
学报(22694)
教育(21177)
科学(21047)
农业(18135)
大学(17612)
学学(16201)
业经(15728)
技术(14955)
经济研究(14137)
财经(12534)
图书(12263)
问题(10894)
(10820)
(9518)
书馆(9096)
图书馆(9096)
(8811)
(8700)
论坛(8700)
国际(8589)
理论(8420)
共检索到28329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马天禄  
坚持生态优先、绿色低碳的发展道路是党中央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2021年3月,中央财经委员会第九次会议指出,要完善绿色低碳政策和市场体系,积极发展绿色金融。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发展绿色金融成为实现绿色低碳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重要支撑。近年来,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沈健  
绿色金融是指为支持环境改善、应对气候变化和资源节约高效利用的经济活动,即对环保、节能、清洁能源、绿色交通、绿色建筑等领域的项目投融资、项目运营、风险管理等所提供的金融服务。对山东省而言,加快发展绿色金融,建立健全绿色金融体系,既是落实中央战略部署的工作要求,也是推动山东省经济转型、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对山东省加快新旧动能转换、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以及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具有重大意义。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罗睿  
文章通过研究数字金融对中小企业绿色高质量发展的影响,发现数字金融通过缓解融资约束、促进绿色技术创新和发挥监督约束作用来助推中小企业绿色高质量发展,同时也在研究中发现了数字金融助推中小企业绿色高质量发展面临着数字技术发展、区域数字鸿沟、缺乏人才支撑、应用风险和缺乏长期战略规划等难点,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大力发展数字金融、因地制宜实施数字化发展战略、重视数字复合人才的建设、建立行之有效的数字金融监管机制和完善有关法规和政策的建议。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赵军  李艳姗  朱为利  
本文基于我国270个地级及以上城市2011-2018年面板数据,运用固定效应模型探究数字金融、绿色创新及二者关联效应对城市高质量发展的影响,并以数字金融为门槛搭建面板门槛模型,探究绿色创新的城市高质量发展促进效应,同时运用脉冲响应函数分析二者及关联效应对城市高质量发展的长期影响及冲击效应。研究结果表明:第一,数字金融、绿色创新及两者交乘项在样本期内均显著促进了城市发展质量提升;第二,不同数字金融水平下绿色创新对城市高质量发展起到正向非线性促进作用;第三,长期内数字金融、绿色创新及二者关联效应均会提升城市高质量发展水平,且随着时间推移这种推动效应逐渐放缓;第四,异质性分析下数字金融、绿色创新对城市高质量发展的影响存在较大差异性。基于此提出以下建议:第一,要促进数字技术与金融服务相融合,加强数字金融基础设施建设,赋予城市高质量发展新动能;第二,要推动绿色创新政策体制建设,优化绿色创新引领机制,促进绿色创新高质量发展效应释放。
[期刊] 银行家  [作者] 卢汉文  
绿色金融助推经济社会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已经成为共识我国已成为绿色金融发展的引领者中国是最早提出绿色信贷概念的国家之一,2007年7月12日原国家环保总局、中国人民银行和银监会联合发布《关于落实环保政策法规防范信贷风险的意见》,正式推出了我国"绿色信贷"政策。为促进银行业金融机构发展绿色信贷,2012年2月24日由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印发《绿色信贷指引》,引导银行业金融机构绿色金融发展观念导向,并内嵌到各银行的发展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郭净   刘玮   王俊然  
基于2012—2021年我国31个省级行政区面板数据,运用GMM模型探究绿色金融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效果和机制。研究发现:(1)绿色金融对经济高质量发展存在着显著的促进作用;(2)机制检验表明,绿色金融可以通过提高绿色消费水平、信贷配置效率和绿色持续创新能力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3)地区异质性分析表明,绿色金融对东部地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促进效应更显著。在此基础上,从提高绿色消费水平、优化信贷资源配置、提高绿色持续创新能力以及制定差异化绿色金融政策等方面提出对策建议。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周月秋  
近年来,我国金融机构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贯彻落实碳达峰碳中和国家战略目标,推动绿色金融高质量发展取得显著成效,为促进实体经济健康发展、有序实现经济结构低碳转型提供了有力保障。截至2021年末,我国金融机构本外币绿色贷款余额接近15.9万亿元,存量规模居全球第一,绿色债券余额达到1.16万亿元,同样居于全球前列。
关键词: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李成刚  
本文选取2008—2020年中国30个省(市、区)的省级面板数据,利用熵值法测算各省(市、区)的绿色金融与经济高质量发展综合指数,采用面板固定效应模型实证分析了绿色金融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激励效应,构建面板门槛模型实证检验了绿色金融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门槛效应。实证结果表明:各省(市、区)的绿色金融与经济高质量发展综合指数持续增大,呈现持续向好的发展趋势;绿色金融显著地促进了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显著的激励作用;技术创新对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显著的正向调节效应;绿色金融对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非线性影响,在产业结构升级约束下,存在单门槛非线性影响;绿色金融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具有显著的异质性,对东部地区的促进作用最大,对西部地区的促进作用最小。中国应该不断完善绿色金融产品体系,优化产业结构、促进产业结构升级,提高技术创新水平、增加绿色工艺生产,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王丹   龚晓莺  
推动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新时代新征程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迫切要求。绿色发展与高质量发展之间以创新、协调、开放、共享为价值引领进行深度融合,不断深化绿色高质量发展的内涵。并且,数字技术作为一种先进的生产力,对绿色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影响,同时也会引起生产关系的调整和变化。然而,现阶段也存在理论层面的绿色发展数字化意识淡薄、产业层面绿色产业转型升级迟滞、区域层面的城乡绿色发展遭遇技术掣肘等问题,由此决定了数字技术助推绿色高质量发展的纾解路径。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王丹   龚晓莺  
推动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新时代新征程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迫切要求。绿色发展与高质量发展之间以创新、协调、开放、共享为价值引领进行深度融合,不断深化绿色高质量发展的内涵。并且,数字技术作为一种先进的生产力,对绿色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影响,同时也会引起生产关系的调整和变化。然而,现阶段也存在理论层面的绿色发展数字化意识淡薄、产业层面绿色产业转型升级迟滞、区域层面的城乡绿色发展遭遇技术掣肘等问题,由此决定了数字技术助推绿色高质量发展的纾解路径。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曹斌  
<正>随着乡村振兴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绿色转型已成为必然趋势,亟须普惠金融和绿色金融深度融合,充分发挥绿色普惠金融对乡村资源的引导、配置和优化作用。2023年10月国务院发布的《关于推进普惠金融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提出,在普惠金融重点领域服务中融入绿色低碳发展目标。乡村振兴高质量发展离不开普惠金融,而普惠金融高质量发展又需要绿色金融的支持配合,需要绿色金融为乡村振兴注入可持续发展的不竭动力。
关键词: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刘媛  
“双碳”目标是新时期乃至今后长期低碳转型发展的战略方向,也是未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绿色金融是实现“双碳”目标的重要手段,因此要加快推进绿色金融与双碳目标的契合进程,以实现“双碳”为目标,以人民健康美好生活需要为导向,以政策体系为支撑,不断创新绿色金融产品,完善应对气候变化投融资新型方式,优化绿色金融资金的投资结构,建立绿色金融体系高质量发展路径。文章结合钻石模型分析得出我国绿色金融产业在绿色信息披露制度、绿色标准体系、绿色金融产品结构、绿色主体合作意识以及碳市场上还存在一定缺陷,为实现低碳目标促进绿色金融高质量发展,应当制定统一的绿色标准体系,建立健全绿色信息披露制度,提升应对外部环境风险能力。强化生产要素投入,加大开发绿色金融产品创新力度,完善碳市场监管机制,构建“一带一路”绿色金融体系,积极应对气候变化,维护全球生态系统安全。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郭峰  程亚欣  
绿色金融有利于资源的合理配置,促进经济发展模式转型升级。绿色金融发展符合我国高质量发展的主题,具有较高的研究价值。本文在梳理国内外文献综述的基础上,总结界定绿色金融的内涵,明确绿色金融与经济高质量发展之间的关系:绿色金融通过为企业绿色创新提供资金,推动绿色产业蓬勃发展,引导产业结构优化和升级,实现产业节能减排、创新驱动的高质量发展目标。基于此,提出绿色金融助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路径选择:建立统一标准,丰富绿色金融产品;完善监管机制,构建科学的约束与激励举措;构建统一交易平台,打通合作壁垒,寻求长足发展。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祁芳梅  裴潇  叶云  
文章基于长江经济带11省市2007—2019的数据,构建经济高质量发展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应用空间杜宾模型分析环境保护、绿色金融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结果显示:在地理矩阵条件下,环境保护能够显著促进本地经济高质量发展,表现为显著负向溢出效应;绿色金融促进了本地经济高质量发展,表现出显著正向空间溢出效应;环境保护、绿色金融在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作用上,表现出显著的区域异质性。为此,应当强化长江经济带环境保护政策的严格性,提升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强化长江经济带绿色金融政策的统一性,提升基础产业现代化水平;强化长江经济带环境保护政策的针对性,提升不同区域高质量发展水平。
[期刊] 征信  [作者] 杨丹妮   王俊文  
以绿色金融为核心的新一轮金融政策深入推进,为我国城市高质量发展带来全新契机。基于2012—2021年我国276个地级及以上城市面板数据,使用空间滞后模型与中介效应模型,分析探讨绿色金融、信贷资源配置效率与城市高质量发展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绿色金融不仅显著促进城市高质量发展,而且对邻近城市高质量发展产生积极空间溢出效应;绿色金融对城市高质量发展存在区域异质性,表现为对东中部地区、中小型城市及普通地级市高质量发展影响更显著;绿色金融可通过提升信贷资源配置效率促进城市高质量发展。未来,应创新绿色金融产品与服务体系、优化信贷资源配置结构、制定差异化绿色金融发展政策,因地制宜提升城市发展质量。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